我上世纪80年代刚上小学时,那时的老师如果有一个中专学历,已经是挺不错的了。
后来,老师们就至少得是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了。
再到后来,哪怕是小学老师,也是硕士为主。
如果是一线城市的中小学,清华、北大、哈佛、牛津这些名校的博士来应聘的都比比皆是。
30多年的时间,小学老师的学历就由普通的师范中专生,膨胀到了全球知名学府的硕博。
为何学历越来越膨胀,越来越不值钱了呢?
主要是三个原因导致的。
01
稀缺性丧失
由于1977年才恢复高考,所以80年代的大学生非常稀缺。
那时,上大学免学费,甚至有人还能每月领到助学金;毕业后国家直接分配工作;单位还会分配住房。
在婚恋市场上,身为一名大学生,无数人会抢着给你介绍女朋友。
因为看到了大学学历的“含金量”,越来越多的人追逐大学学历,社会也会顺应这个需要,加大了学历的供应。
于是,大学录取人数从1977年最低的27万,一路上涨到2022年的1014万,录取率也从4.74%一路攀升到最高的92.86%(如下图)。
▲ 数据来源:@公众号:Python当打之年
本科多了后,稀缺性丧失,于是大家又开始追逐硕博研究生。
这就跟“称呼膨胀”一样。
一个称呼的稀缺性丧失后,人们就会去用下一个称呼,下一个称呼的稀缺性也丧失后,人们又去用再下一个称呼,导致称呼越来越夸张。
例如,美国NBA篮球打得好的球员,一开始叫篮球明星。
但后来是个NBA球员就被叫做篮球明星后,为了将一些更优秀的球员凸显出来,就有了篮球巨星的称呼。
后来,一个NBA队伍里,四五个运动员都被称为巨星后,为了将更有统治力的球员凸显出来,就有了超级巨星的称呼。
现在超级巨星也不稀缺了,每个队至少一个,于是传奇超巨的称呼又开始冒头了。
现在,随着硕士、博士的持续扩招,硕博的稀缺性也在逐步丧失。
2024年7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公示,全国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共计新增2755个。
这意味着,全国硕博授权点将在现有18442个(2022年公布)的基础上,直接“膨胀”15%!
过去10年,中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已经翻了一倍多,从2014年的62万飙升到130万。
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硕博学历可能就跟现在的韩国、台湾一样,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例如,出海到韩国的茶百道门店,其基层员工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接近100%,研究生及以上占比超60%,另有四名博士生在门店工作!
台湾则是63名硕士竞争上岗做清洁员。
02
价值贬值
现在我们知道,同样的学历,多了后不稀缺了,自然就没之前值钱。
但在这个过程中,学历本身实际价值的下降,又进一步加速了学历的贬值。
已确认30余名学生使用假学历入学,预计总数或增至80至100人。
其中,两名内地女硕士生被捕,遭开除学籍并面临刑事指控,依据香港法律,最高刑罚可达14年监禁。
在这次港大的涉事学生中,有人自称在广东就读国际学校,却在越南参加了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
还有涉事学生的投考账户显示该生报住地址为浙江省,而报名考试时提供的学校地址却是越南的一所高中。
例如,我国招生高校数,从1977年的404所一路上涨到了2023年的3103所。
2023年,全国高考录取人数为1042.22万人,但2023年新出生人口只有902万人。
不少二本学校,比如淮阴师范学院、台州学院、广西财经学院……提出新增十几个硕士点,通过率都在100%。
以淮阴工学院为例,此前仅有3个硕士授权点,此次申报11个硕士点全部通过,涨幅高达366%;
还有淮阴师范学院,此前同样仅有2个专硕授权点,此次申报15个,全部通过,涨幅高达750%。
我念书时,要考个大学,就是自己学习,然后参加高考。
父母操心少,也没多少成本。
但我之后的表弟、表妹、侄子、侄女们,考大学的成本就高多了。
以我侄子为例。
为了考个好大学,没有上本县的高中,而是给了二十万的择校费去了邻县的高中。
晚上有老师上门一对一辅导,周末再去上培优班,这个三年下来有小二十万。
因为怕他学校宿舍住不惯,而且住校不方便上辅导班,所以我嫂子辞去了工作,在学校隔壁租了一个房子陪读,三年不工作加租金的成本超过30万。
这么算下来,光三年高中的额外成本就超过了70万。
有的家庭,选的国际学校路线,这个成本就更高。
以一个上深圳国际学校的妈妈的分享贴为例。
从小学开始读国际学校的学费+补习+竞赛+留学咨询+夏校和其它各项培训,一共花了500万,才将孩子送到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这还没算本科四年大学的成本,如果算上的话,还得再加200万。
如果往后还读硕、甚至读博,费用还会更高。
虽然上大学的成本越来越高,拿了大学学历后的投资回报却越来越低。
我侄子大学毕业后的起薪就几千元,高中三年额外花的70万,他扣掉自己的吃用开支,工作十年都存不下来。
而根据就业网站Adzuna发布的调查报告,帝国理工毕业生起薪虽然很高,年薪有37000英镑(约合人民币34万),排名全英第一,毕业5年后的平均年工资为45,741英镑(约42万),但不吃不喝,十年也只有420万,距离700万的成本投入差距甚远。
这还是在英国工作的情况,假如回国内工作,薪资情况还没这么理想。
我还看过一个段子,说是为了孩子上学,花上千万买了学位房,但孩子毕业后,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这个房子。
学历的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自然也让人觉得学历越来越不值钱了。
只要你做好以下两点,就足够了。
1、认识到学历已经变成了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也称为维持因素。
它是指,低于某条线,就会不及格;但超过这条线后,给得再多也不会变得更好的因素。
例如,资格证考试里的分数就是一种保健因素。
不及格就无法获得证书。
但只要及格,无论高出多少分都没有额外意义。
跟保健因素对应的是激励因素,激励因素是指那些越高越好的因素。
例如,高考的分数就是激励因素。
你每高一分,能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就更多、更好。
如果你考了全省最高分,还有各种意料外的奖励。
学历以前是激励因素,本科就比大专的回报高,硕士又比本科的回报高,博士又比硕士的回报高。
但现在及以后,学历已经成了保健因素。
你没有大学学历肯定不行,几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有了大学学历也没多大用,因为跟你一起竞争的人都有。
你必须得有学历,但同时还需要有学历之外的个人竞争力。
同时,对于学历,以最低的成本获得适度的学历即可,不需要投入过多。
因为保健因素只要过了合格线,投入再多都不会再有额外的回报。
例如,你如果只是想做应用类的工作,而不是学术研究工作,那完全没必要去读博士。
因为博士研究的都是“针尖上”的问题,研究的课题很窄但钻得很深或很前沿,跟应用几乎背道而驰。
现在很多做应用类工作的人,之所以挂个博士,无非要的是博士这个头衔的光环或者虚荣。
实际上,他们博士阶段研究的内容,对工作帮助很小,甚至跟实际的工作完全无关。
更不需要过度教育。
过度教育指的是,受教育水平超过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
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教育收益率和工资收入通常低于教育适配者,反而导致工资惩罚效应。
例如,前文所讲的台湾63名硕士生抢着去做清洁工,工资反而不如初高中学历的清洁工高,更不会干得比初高中学历的清洁工好。
再例如,一些在建筑工地工作的大学生,月薪普遍是4000左右,但初高中学历的建筑工人月薪普遍在1万以上。
因为,当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超过其工作所需时,会导致其劳动技能的配置结构失衡,抑制劳动生产力的释放。
同时,除了工资惩罚效应外,过度教育还可能带来工作满意度降低、生活期望下降等非工资效应。
例如,一位硕士生做清洁工,因为有着失落感,他对工作的满意度,肯定没有初中学历的清洁工对工作的满意度高。
2、发展学历外的真本领
以后,跟你一起的人几乎人人都有大学学历,光靠学历已经无法对人才进行区分、评判。
所以,你需要具备学历之外的个人核心能力,比如独立的思考能力、快速的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这些能力,都不是通过刷题获得的,而是通过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或在实践中刻意应用所获得的。
这些能力如何培养和获得,因为文章篇幅关系无法再展开,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考我2017年的一篇旧文:
总之,学历已经贬值,将来还将进一步贬值。
因此,再继续重复父辈们盲目刷学历的这条路线,注定是一条越走越窄的小路,甚至是一条死路。
对你来说,更佳的做法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适度的学历,但认真培养好你学历外的个人竞争力。
关注公众号,回复“复盘”领取👇
职场核心力训练
-一年核心力私教-
-逻辑训练-
-系统经验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