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中国新文学学会 | 倾听历史与生活的交响——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与新时代文学发展趋势研讨会
文摘
2024-10-01 11:14
湖北
倾听历史与生活的交响
——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与新时代文学发展趋势研讨会
2024年9月28日,“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与新时代文学发展趋势研讨会”于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江文艺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新文学学会联合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刘醒龙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新文学评论》编辑部、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协办。
为了全面解读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的文学价值,展望新时代文学发展趋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著名作家刘醒龙,湖北省政协原秘书长翟天山,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古新功,武汉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章建育,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尹志勇等,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百余人汇聚一堂,深入探讨刘醒龙始终与时代发展共振的突出文学贡献。
《听漏》是一部追索楚地精魂,自觉赓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塑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长篇小说。作为“青铜重器系列”三部曲之二,《听漏》延续了《蟠虺》中的“考古小说”与“小说考古”,以“楚学院”为背景,用“九鼎七簋”之谜设悬疑,通过精巧的情节构建和群像塑造,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相结合,把考古知识、文化探索与人文关怀融为一体,带读者进入一段考古辨今的精神之旅,不仅展示了小说家对楚文化等博物知识与文明演进的丰富积累和深刻见解,更为新时代文学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广阔的时代图景与生活画卷中淬炼文学质地提供了新的视角。
28日上午,开幕式由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中心主任黄永林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舜书记出席。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首先对湖北文学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繁荣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刘醒龙作为湖北文学界的杰出代表,其新作《听漏》赓续《蟠虺》的创作理念,深入探讨荆楚文化底蕴,为促进新时代文学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范本。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介绍了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突出成果,并对莅临桂子山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感谢。湖北省政协原秘书长翟天山强调,刘醒龙的创作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从《凤凰琴》对民办教师问题的关切,到《听漏》聚焦青铜文化,都体现了小说家的知识分子写作立场。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认为刘醒龙及其创作是湖北文化的重要代表与名片,新作《听漏》更是深刻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思想,在中华文明的溯源与重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北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古新功向关心湖北文学的各位与会专家表示感谢,肯定了《听漏》对新时代文学发展的突出贡献,同时期待湖北文学继续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武汉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章建育表示,《听漏》研讨会的召开,意在践行“两创”方针,推动武汉文学发展。最后,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尹志勇对《听漏》一书的出版情况进行了介绍,《听漏》一经出版便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不仅是对新时代文学建设的积极参与,更是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有力回应。
本次研讨会共分为四场进行,会期一天。与会专家学者从叙事艺术、主题意蕴等方面深入交流。
在叙事艺术方面,汕头大学特聘教授、暨南大学教授蒋述卓用“优游不迫,沉着痛快”评价《听漏》,认为在虚实结合中,小说展现出了深厚稳健的自由姿态,最后实现了“沉着痛快”的叙述效果。沈阳师范大学贺绍俊教授提出,《听漏》以“飘逸”与“志趣”相互交合的审美趣味,为当代长篇小说创作开拓出一种新的“青铜风格”。另外,“知识叙事”也是研讨会上较为集中的话题。江苏作协副主席汪政指出,《听漏》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知识的载体,《听漏》把考古作为方法,将考古文学化,是书写考古知识、传播当代考古文化的典范。湖北作协副主席蔡家园认为,考古知识在《听漏》中扮演着驱动情节发展的角色,小说通过行动性和知识性叙事两条路径,形成叙事张力,进而升华为文化精神,展现了小说家对世界的非凡的洞察力与理解力。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是与会专家着重关照的主题。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先生认为,《听漏》注重对人物形象刻画与人物内心的揭示,展现出天下文人灵魂,热情歌颂知识分子传统道义和风骨,揭示了世道人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何平教授以“人文精神大讨论”为背景,解读了以马跃之为代表的“文人”“君子”形象在当代中国的复杂意蕴。《文艺报》副总编刘颋女士进一步分析了刘醒龙创作中独特的知识分子立场,既不是简单批判,也不流于空洞的人性赞美,以优、游两重视角,在游戏的美学风格中达致“游于义”的精神高度,以器弘道。
最后,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学评论》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刘艳指出,《听漏》比前作《蟠虺》技法更成熟,也更加中国化和中国气派,是将悬疑推理加以纯熟演绎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听漏》具有积极向上的能量与力量,这与时代语境、新时代文学自身的特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听漏》彰显楚文化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地表现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特色与突出的连续性。上海交通大学何言宏教授认为,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智人”末日变局的时代,刘醒龙选择了与当下进步主义观不同的文化取向,深入历史根脉,坚守精神文化资源。湖北省博物馆原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惊叹于刘醒龙能够关注到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并将其与文学很好地结合,透过《听漏》,读者可以于青铜重器中看到艺术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统一。
围绕《听漏》之于新时代文学发展的创新性贡献,与会专家也有深度研讨。澳门大学朱寿桐教授特别提出了“文侠小说”这一新概念,与“武侠小说”相对,《听漏》围绕文人绝技、以及宝典和咒语似的形式设计等营造出巨大的命运感,在当代文坛独树一帜。原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南帆教授认为,刘醒龙先生在《听漏》中表现出扎实的现实主义的写作功力。在当代社会人物关系变轻、变短的现状下,刘醒龙却在小说中不断追求“天长地久”的东西。中山大学中文系谢有顺教授注意到,刘醒龙重视“过去”,反复强调时间,反抗空间对时间、现在对历史、身体对精神的消解,在《听漏》中重构了小说的力量和历史的深度。
在热烈的讨论中,与会者对《听漏》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刘醒龙在文学形式创新、现实生活关照,以及文化传承、时代精神探究等方面的深远意义。
闭幕式上,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先生发表感言,希望《听漏》可以以一种“洋气”的书写,为武汉这座城市的文学形象输入新的血液,并结合自己在敦煌考察的见闻,重申知识分子的当代使命是如何在不变的史实面前释读自己的魂灵。最后,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武汉大学李遇春教授致闭幕词,以“文学就是听漏,作家就是听漏工,文学研究人也成了听漏工”的精辟论断作大会总结,并高度赞扬了《听漏》对新时代文学的三点贡献:一是扎根中国大地,家国情怀贯穿全篇;二是在自我反思与批判中重构了“君子人格”;三是打破纯文学的文体界限,创造出了赓续中国文学传统的独特语言风格。
会议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为新时代文学发展及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成果。
(转载自“中国新文学学会”微信公众号)
(会议合照)
写作writing学会
《写作》杂志是由武汉大学主办,文学院编辑出版的写作类核心期刊,以国际化和全球化为研究视野,主要从文学和语言的视角来研究写作问题,也可利跨学科方法开展研究,全力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写作学派。恳请各界赐稿,欢迎转发本公号信息。
最新文章
2024盘点:这些创意写作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转载(附清单)
《写作》新刊︱蓝庆保:保罗·利科的“事件”概念之于创意写作研究的意义
会议资讯 丨 “闻一多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通知
《写作》新刊︱郭海玉:高师院校学术论文写作课“五位一体”研究性教学模式探析
《写作》新刊︱程丽华、张乙晶:美国高校如何上好写作课——基于耶鲁大学的课堂观察和师生访谈
《写作》新刊︱武斌斌、张相相:残雪《激情世界》多元主题内涵探究
《写作》新刊︱易文杰:虚构·地方性·世界中——评林棹《潮汐图》兼论“新南方写作”的先锋性问题
《写作》新刊︱周建华:《雪山大地》的藏地书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
作家叶辛谈《蹉跎岁月》和《孽债》的创作缘起
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乔叶谈“文学与故乡”
《写作》新刊︱北乔:以日常生活书写大情怀——何常在网络文学创作评论
中国写作学科青年学者访谈(2)| 杨霞: 在应用写作领域深耕
《写作》新刊︱蒋士美:沈从文文学批评与“自我经典化”——兼谈经典观念如何介入作家创作
中国写作学科青年学者访谈(1)| 叶炜:求真·求实·自主·平视
《写作》新刊︱王军:通往国文教育的文章建设——以中国现代散文选本(1927—1937)为中心的考察
讲座二则|作家叶辛、乔叶武汉大学讲座预告
活动预告|宁浩导演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暨中文创意写作行业导师受聘仪式
《写作》新刊︱刘岳勇、王逊:文白互参,举体示法:《言文对照作文新范》述论
《写作》新刊︱张江艳:论“人工智能+”时代的有效写作
宋时磊丨学业·交游·转型:余光中与创意写作教育的接受
《写作》新刊︱陶媛:AI 时代大学实用文写作教学调整刍议
中国新文学学会 | 倾听历史与生活的交响——刘醒龙长篇新作《听漏》与新时代文学发展趋势研讨会
《写作》新刊︱杜福磊:对人工智能写作的理性认知
《写作》新刊︱刘卫东、张永禄:2023年中国创意写作研究年度观察
《写作》新刊︱高玉:中国写作教育的历史、学科化与发展趋势
《写作》新刊︱谭桂林:文学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趣味教育和人格教育
当代文坛 | 驻校作家在中国:概念、评价与实践(1967-2001)
新刊速递|《写作》2024年第4期篇目总览
会议资讯|“闻一多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通知(第2号)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当代写作学发展”研讨会暨湖北省写作学会2024年会成功举办
沪赣高校写作教学研讨会暨江西省写作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沪成功举办
《写作》新刊︱李冰璇:楚文化与文学绘图:论李修文散文的空间意象
《写作》新刊︱董迎春、温天强:“西部”诗写的三个维度——以马行诗集《无人区的卡车》为中心
《写作》新刊︱尹晓琳、赵兴蕊:别样的乡土呈现——梁鸿“梁庄系列”中的乡土空间书写
会议资讯|第九届中国创意写作年会(2024)会议邀请函(1号)
《写作》新刊︱曹鑫源:文学期刊与新世纪长篇小说发展——以《当代》为中心
《写作》新刊︱林晓琳:屏幕叙事特性的生成与转化
《写作》新刊︱李保森、李苑硕:被书写的外卖骑手:社会景观与传播效应
《写作》新刊︱石珠林:梁启超的“涉日”阅读史与“新文体”的生成
《写作》新刊︱杨景生:试析《论语》对于写作主体修养的启示
《写作》新刊︱康宇辰:经典优游与创意操练——四川大学本科写作课的教学方法与思考
《写作》新刊︱宋学清、郭茜跃:作为方法的“非虚构”:非虚构写作理念在创意写作中的应用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国当代写作学发展”研讨会暨湖北省写作学会2024年会会议通知
《写作》新刊︱叶端:创意写作的争议和展望——论创意的生成与实现
《写作》新刊︱宋时磊:中文创意写作的学科内涵、实现路径与拓展方向
《写作》新刊︱刘西川:选题新与破题准:社科项目写作及申报的两个关键策略
《写作》新刊︱陈智富、林白:植物的文学意味往往就是自然——林白访谈
《写作》新刊︱佘飞、丁燕:非虚构写作的经验、方法与其他——丁燕访谈
《写作》新刊︱陶永莉、田源:民国时期诗法著作与旧诗写作教材的变化
《写作》新刊︱周金声、李海洋:大学语文教材类型分析及其创新建设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