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影像艺术中心(WPAC)以公共教育为根本,开设“在场”“焦点”“逐帧”三个公共项目系列。通过讲座、论坛、研讨、放映及映后分享等多种形式,推动影像艺术走向公众。
“在场”系列联动扎根本土的艺术文化领域工作者,梳理、建构武汉在地的艺术生长场域;“焦点”系列聚焦新兴的艺术力量,致力于为青年、新锐摄影师提供无差别的平台;“逐帧”系列则关注独立电影、录像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试图探究影像艺术不断扩张的边界。
“Indie-Frame独立影像”隶属于“逐帧”系列,旨在推荐和放映不受主流审美限制和低成本的独立电影,发掘风格独特的作者及其初期作品。
-
放映排片
2024.05.19(周日)
16:00-17:11
《公园》
达米昂·玛尼维勒
The Park
by
Damien Manivel
/
2024.05.19(周日)
19:00-20:18
《吾泳之夜》
达米昂·玛尼维勒 & 五十岚耕平
The Night I Swam
by
Damien Manivel & Kohei Igarashi
-
法国导演达米昂·玛尼维勒(Damien Manivel)独自执导的第二部长片作品《公园》(Le parc,2016),以及他在完成这部电影之后紧接着与日本导演五十岚耕平(Kohei Igarashi)合作的《吾泳之夜》(La nuit où j'ai nagé,2017)几乎都讲述了一天之内的故事:由日入夜,或是再次进入新的昼夜循环。这两部小规模制作的作品充满了迷人的简单特性,随着孩童和青少年看待世界的独特目光,电影在成年人通常认为平凡的事物和环境中发现了许多未知和令人惊奇的感觉,像是在匆忙到令人焦虑的现代世界中短暂经历的梦境:孤独、清新而神秘的,又像是翻开童书,展开幻想,或近距离旁观少男少女的私密对话和内心涌动。在公园的穿行和雪地的漫步中,欢迎与这两部作品一同寻找留白与沉默中的诗意和鬼魅。
*本次放映已获得艺术家或版权方授权,仅为分享交流,需使用小程序报名参加。两场放映分开报名。
05.19
16:00-17:11
《公园》
扫码报名
05.19
19:00-20:18
《吾泳之夜》
扫码报名
The Park, 2016
影片简介
在夏日时光里,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和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在公园里第一次约会。起初,他们犹豫而害羞,但很快就发现了彼此,在漫步的过程中逐渐靠近,最终坠入爱河。但随着太阳落山,分离的时刻到了......一个漆黑的夜晚开始了。
影展入围(节选)
2016戛纳电影节ACID单元
2016阿根廷马德普拉塔国际电影节
2016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2016加拿大蒙特利尔新电影节
2016维也纳电影节
2016意大利托里诺电影节
2017全州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又石”奖
2017土耳其!f伊斯坦布尔国际独立电影节
2017葡萄牙里斯本国际独立电影节
影片预告
导演自述
公园里充满了平凡的故事,我喜欢花时间在这里观看这些情节的展开。当我坐下来观看时,随着时间段推移,我注意到一种奇怪的现象从平凡中浮现出来。仿佛在阳光普照的草坪和户外游戏的背后,隐藏着某种黑暗而神秘的东西。正是这些奇怪的印象激发了我创作剧本的灵感。尤其是一个典型的夏日故事:十几岁的女孩和十几岁的男孩坐在长椅上,第一次约会感到不安。我选择从少女的视角出发,讲述他们在一个下午和夜晚的爱情故事,从初见到分离。从这一刻开始,我需要进一步表现她的震惊和惊讶的状态。无边的夜色笼罩着公园,年轻的女孩在黑暗中徘徊,经历着心痛......这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
评论节选
达米昂·玛尼维勒的《公园》安静,冒险,新颖。这部影片采用了一个无伤大雅的想法——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在公园相亲时一见如故——然后将这个想法推向了悬崖。我承认一开始看完这部72分钟的影片时感到有些忐忑不安。不过,影片的节奏奇特而有信心,玛尼维勒表现出非凡的构图感,有时会让人联想到佩德罗·科斯塔(Pedro Costa)最近的作品,因此没过多久我就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影片令人困惑的后半段夜色朦胧,时而令人着迷,时而令人不安,其中的乐趣之一是一段冗长的短信来回,它与奥利维耶·阿萨亚斯(Olivier Assayas)的《私人采购员》(Personal Shopper,2016)中赢得好评的短信来往场景相比毫不逊色。我不确定这样做是否都会奏效,但我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同样无所畏惧地敢于涉足如此危险的领域。
FILMMAKER
Blake Williams
The Park, 2016
两个青少年在一个公园里发现了自身,他们在公园里以一种多愁善感、羞涩、笨拙和失调的舞蹈方式寻找着对方。达米昂·玛尼维勒拍摄了风景中的这两个人,似乎同时在记录环境中的空气和振动。在核心的部分,《公园》偏离了散文式的工艺,走向了一种梦呓般的幻想。然后是告别的时刻(男孩回家了),夜幕降临。接下来的这一部分以第二段“编舞”开场,它是上一段的幻觉和附身重演,就像通过夜幕中的元素和人物进行的魔法仪式。
Arnaud Hée
达米昂·玛尼维勒的《公园》是一部现代童话,展现了人类的孤独和关系中的神秘。影片在一个公园里拍摄,从白天过渡到夜晚,效果非常出色。两位主角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从一开始的害羞到后来的适应。影片对公园环境的描绘非常富有诗意。白天象征着生命、开放、幸福,仿佛没有什么秘密,但当夜幕降临时,一切都恰恰相反,它充满了神秘、限制和秘密,仿佛大地突然表现出它从未展露过的一面。
由于导演达米昂·玛尼维勒在舞蹈和现代马戏方面都拥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该片可被称为在马戏团中上演的舞台剧,其中涉及舞蹈和各种杂技动作。影片开始时节奏稍慢,但悬念不断,吸引了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影片变得越来越神秘,并且带有一种超自然的感觉。
The London Tree
Adnan Kundi
The Park, 2016
达米昂·玛尼维勒的《公园》虽然体量不大,但却不乏其独特的野心,这部影片不仅让人感觉与当前的电影景观格格不入,而且还让人感觉与时代脱节。男女主角在公园的长椅上开始了一场犹豫不决的约会,在静态的树木和灌木丛中慵懒地前行。对话是断断续续的,平淡无奇,就像大多数这样的相遇一样;其中提到了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你的日常动作、思想和行为都会被分析,他们都有一些意义,”男孩引用他的催眠治疗师母亲的话说道。但玛尼维勒的愿景与其说是对这种方法的实现,不如说是一种积极的抵抗,一种有意识地摒弃简单的情感和意义。《公园》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扭曲了对时间的感觉,且超凡脱俗,令人想起了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电影中独特的时间感,尤其是《幸福》(Blissfully Yours,2002。云翳遮盖的天空的无定形之美只是其中一种联系)。片名暗示了一个伊甸园般的空间,而这对被荆棘和金色阳光笼罩着的男女,伸出手去寻找他们第一次脆弱的联系,构成了一对不起眼的亚当和夏娃。经过一系列的转折之后,在一连串不紧不慢的近乎实时的镜头中,情感随着日光的减弱而消退。女孩说:“我想让时光倒流。”尽管影片的背景是这样的,但这样的宣告并没有让观众觉得不可能。无论人们对玛尼维勒平和的节奏有何反应,《公园》最后的转变——顺滑、幽暗地坠入黑暗——一定会在最后一帧画面消失后久久挥之不去。影片结束后,曾经轻松而熟悉的场景(还有什么比在公园里散步更令人熟悉的呢?)只是比以前更加令人不安,美得更加奇异。
MUBI
Lawrence Garcia
在法国导演达米昂·玛尼维勒的这部被挖掘出的实验佳作中,一场公园里的纯洁约会变得险恶。“林奇式”(Lynchian)一词似乎是当代最常见、被过度使用甚至可能被误用的影评术语之一,但这个词绝对适用于这部影片,特别是影片所展现的世俗田园生活被潜伏在灌木丛后面的侵入性的恐惧所打破。这部电影体现了鲜明的明暗对比,就像大卫·林奇在《蓝丝绒》(Blue Velvet,1986)的开头所做的那样,当他的镜头潜入翠绿的草坪时,脚下呈现的是一个熙熙攘攘的外星帝国。
The Park, 2016
玛尼维勒捕捉到了男女主角初次见面时双方都无话可说的紧张气氛,双方的对话都是随意的语无伦次的倾吐和回应,只是为了打破尴尬的沉默。他们像扔救生圈一样扔出修辞短语,真诚地希望将对方拽向自己,再靠近一点点。因为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所以才有了抚摸。作为戏剧,这不是什么令人兴奋的事情,但在公共场所中这种“一步之遥”的探戈中却蕴含着一种诚实的人性。
然后,就在你认为这部电影将成为一部标准的情感剧(带有一些轻微的喜剧色彩)时,黑暗笼罩了整个过程,事情出人意料地转向了超现实。如果再多说什么,就会毁了这场可怕的盛宴,但现实却演变成了所谓的哥特式恐怖片,并添加了激烈的、充满种族色彩的潜台词。
Little White Lies
David Jenkins
The Park, 2016
“《公园》:漫步的场所”
年轻的布列塔尼导演达米昂·玛尼维勒似乎对简单、平凡的日常故事情有独钟。他的电影既没有偏见,也不矫揉造作,这一点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有些不合时宜。它们似乎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轻轻地蜿蜒,来回穿梭。这个世界,正因为是简单、不显眼和日常的世界,才会给人一种亲切感和质朴感。他的第二部电影《公园》以公园为背景,片名也直截了当。
......
就在片中的Whatsapp对话正在进行时,夜幕降临,公园变成了一个奇异而梦幻的夜之王国。女孩怅然若失,决定用最简单、最奇特、最纯真的方式让时光倒流。对话贯穿于银幕上出现的文字信息和影片的整个舞台,即使没有人说话,对话在这里与玛尼维勒的第一部作品《年轻诗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正是对话以及导演描绘时光倒流的独特方式,为他的新作增添了内涵。影片充满了一种“现实主义者的超现实主义”(realist surrealism),通过静态镜头唤起了一种简单的魔力,让人想起佩德罗·科斯塔的作品,或更进一步,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的作品。最终,其异想天开的想法即使不复杂,也同样引人入胜。
Cineuropa
David González
达米昂·玛尼维勒的《公园》故事发生在一个单一的地点,即仲夏时节的一个公园内,这是一部神秘的奇幻片,是对人类情感的寓言式探索,讲述了一男一女两个青少年在公园里的第一次约会。《公园》在电影制作成本的控制上是近乎大师级的,看似简单的故事却挖掘了情感对个人整体心理的深远影响,在这个简单的男孩与女孩的故事中,展现了一个充满自省和迷人洞察力的梦幻般的寓言故事。
The Park, 2016
达米昂·玛尼维勒通过这则印象派寓言,展示了生活中真正快乐的时刻是如何因我们复杂的情感而稍纵即逝的,展示了情感在时间和空间中的相对性,以及情感的重量(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如何影响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公园》采用了极简主义的设计,其印象派的电影摄影赋予影片一种梦幻般的奇幻感觉,视觉设计补充了这些角色的内在情感表现,既有对爱情的承诺,也有最终的孤立和孤独的威胁,而这正是通过这个女孩的内省所能感受到的人物弧线。静态摄影赋予了影片一种宁静的特质,公园里洒满阳光的绿色田野和茂盛的植被完美地展现了这两个人物互动的快乐本质,其中的连结承诺和陪伴的可能性都通过视觉表达出来。
当这两个角色在公园的一个僻静处接吻时,达米昂·玛尼维勒做出了一个绝妙而简单的决定,那就是使用基本的正反打拍摄他们的脸部,类似于尤金·格林(Eugene Green)的作品。这一决策的效果非常好,完美地展现了这两个角色的活力和共同的亲密感,至少在那一刻,他们是一体的。在影片的后半段,原本生机勃勃的画面被刺耳的孤独寂静所取代,在公园的空地上,视觉设计中的空间感不断扩大,唤起了主角的孤独和寂寞之感。《公园》像是一次做梦般的体验,成功地挖掘了情感的动态本质,以及情感与环境的相对性如何经常塑造了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
Eric Rowe
只需要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和一丝幻象,就能打造出一部引人入胜、神秘、极简主义的当代爱情片。这部极简主义的青春寓言故事以荒凉的郊区林地中的一个昼夜为背景,就像是让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或已故导演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Manoel de Oliveira)来翻拍《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1995)的感觉,提供了一个充满幽默感的故事碎片,随着影片的推进,在某种梦幻般的境界中发生了一些奇异的事件。
HollywoodReporter
Jordan Mintzer
The Park, 2016
The Night I Swam, 2017
影片简介
在日本被白雪覆盖的群山,每天晚上,一位渔民都要去镇上的市场工作。他6岁的儿子高良(Takara)被他的离家惊醒,再也无法入睡。在寂静的家中,小男孩画了一幅画,然后塞进书包里。在去学校的路上,他仍然昏昏欲睡,他从这条路上偏离了,漫步进雪地里,准备去镇上把画给父亲看。
影展入围(节选)
2017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2017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2017巴西圣保罗国际电影节
2017加拿大蒙特利尔新电影节
2017比利时根特电影节
2017维也纳电影节
2017东京FILMeX电影节学生评委会奖
2018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电影节
2018全州国际电影节
2018布拉格国际电影节
2018立陶宛维尔纽斯国际电影节
2022釜山国际电影节
影片预告
导演自述
当我们在电影《年轻诗人》和《屏息如爱人》的首映式上见面时,我们对电影的热爱让我们一见如故。几个月后,我们决定一起拍摄一部电影。达米昂渴望拍摄雪景,而五十岚耕平则渴望与孩子一起工作。于是,我们来到日本积雪最厚的青森县,见到了六岁的小男孩小川高良(Takara Kogawa),他的奇思妙想与悲伤交织,他的真诚无欺让我们惊叹不已......在生活中,他的父亲是个鱼贩,高良每天晚上都能听到父亲起床去市场的声音。高良放学回家时,父亲还在睡觉。他们几乎见不到面。我们试图跟随着高良的脚步,去讲述这种爱与距离的复杂感觉。
The Night I Swam, 2017
评论节选
“《吾泳之夜》:小小的男孩与伟大的旅程”
一个六岁的小男孩,身高刚过膝盖,像小狗一样尖叫着,背着书包,无忧无虑地走在雪地里。但他并不是要去教室,因为他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绕了个弯,开始了一段长达一天的奇妙旅程,这就是《吾泳之夜》的核心内容。事实上,影片没有对白或配音,只有周遭生活的环境音。两位导演以这种方式进入童年的泡泡和幼小角色的梦境,成功地将这一年龄段清新质朴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吾泳之夜》是一部交织着绝妙的简约、暗喻艺术的作品,以非常优美的构图拍摄,并搭配奇妙的环境音。这部电影常常很有趣,能够围绕其极其真实的主角,轻柔地制造出恰到好处的悬念,具有现代诗意故事的吸引力,讲述了两个人之间的深厚联系,以及将他们隔开的当代世界:一个看似不可逾越的空间,但在孩子纯真的心灵中却并非如此。
Cineuropa
Fabien Lemercier
The Night I Swam, 2017
有些电影更适合体验,而不是谈论或书写,它们利用了电影媒介的优势,而这种方式有时甚至被最有经验、最受尊敬的电影导演所遗忘。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们旨在展示而非讲述,《吾泳之夜》无疑是这一点的缩影。
从视觉上我们所看到的小男孩的旅程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和灵魂。影片在北海道壮丽的雪景中拍摄,完全没有对白,玛尼维勒和五十岚大胆地让风景、声音、音乐和小男孩的行为占据了中心位置(手写标语牌也起到了一点辅助的作用)。从本质上讲,他们创作的是一部“童话画册”,观众可以通过画册共享男孩的冒险经历。事实上,我们可以在上面的故事描述开头加上“很久很久以前......”,也不会感觉不合适。
在79分钟的片长里,导演们也很谨慎,没有把故事拉得过于冗长,也没有让观众失去耐心。在现代生活节奏匆忙的情况下,有时需要的是孩子般的真诚,而这部影片看起来就是这样一幅神奇的画卷。
indie-visual.net
Ben Dimagmaliw
The Night I Swam, 2017
“画面停留在孩子身上:《吾泳之夜》特写”
在影片里的路途中,男孩无人看管,当然,电影制作者在照看他。他们不强求,而是无声地暗示着以他的安全作为交换,邀请观众珍惜他,这种手法在当今世界电影节实属罕见,尽管它非常适切地坐落于关于小孩子的精致的寓言体式影片的连续脉络中,从拉摩里斯(Pascal Lamorisse)的《红气球》(The Red Balloon,1956)到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1987),以及其他的影片。《吾泳之夜》的调性比你可能期待的新现实主义悲歌要轻快得多,它以罕见的直接、尊严和精妙的魅力展开,然后又迂回。
导演对小孩问题的阐述如此简单而准确,真是令人惊叹。一只丢失的手套、靴子里令人烦恼的积雪,沉重背包带来的疲惫感,这些信手拈来的细微观察积少成多,极富感染力。在一个瞬间,男孩测试了街机视频游戏的控制,如果不投币就不能玩,然后他茫然地沉浸在游戏机自我推销的音乐和灯光的循环中,作为电影的一个瞬间这没什么内容,但在这部电影里它就是一切。这就是《吾泳之夜》的魅力所在,它让人对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微妙的敬畏之情,这种敬畏之情既透明又深不可测。这种恍惚的状态,充满了昏昏欲睡的惊奇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当我们谈论童年的纯真时,这就是我们的所指。有这种构图和叙事的清晰度,便不需要任何其他东西:当我们谈论纯粹的电影时,这就是我们的所指。
MUBI
Jonathan Kiefer
The Night I Swam, 2017
策划:Rosine Pincent
文案、资料整理及翻译:Pincent
文案编校:Rosine
字幕翻译及校对:Pincent Rosine
海报设计:阮云成
排版:Rosine 刘晨茜
版权致谢:SHELLAC The Open Reel
DURATION
展期 | 2024.01.11-2024.05.19
OPENING
展览开幕 | 2024.01.11
ARTIST
艺术家 | 李郁+刘波
CURATOR
策展人 | 袁晓舫
TICKET
购票观展 | 30元/成人,15元/学生
武汉影像艺术中心(Wuhan Photography Art Centre)由华发出品打造、艺术家杨达发起创办;位于武汉华发外滩荟,地处汉口文化商业中心(咸安坊)。
WPAC致力于推广、普及影像艺术,以摄影为主要线索,同时触达多种媒介,探究影像“本体”的相关问题;始终将展览作为工作中心,以公共教育为根本,同时重视理论、出版与文献的重要作用。借由此,我们希望“更为彻底地开启艺术与学术、实践与理论、私有经验与人类共识之间的对话”。
开放时间
OPENING TIME
-
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11:00—18:00
地址
ADDRESS
-
武汉市江岸区鄱阳街21号DF6118
购票入场
-
30元/成人,15元/学生
线上或现场均可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