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钢铁、电解铝纳入全国碳市场,2024年为首个管控年度
9月9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2024年是首个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碳市场建设是我国双碳战略的重要一环,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短期来看,碳市场中部分先进企业获得收益,部分落后企业付出成本,大多数企业配额盈亏基本持平,盈亏金额占企业经营收益比重较小。积极稳妥推进碳市场的同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企业发展、应对国际碳壁垒等因素,碳市场扩容有望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发展和碳排放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碳市场成效初显,2023年火电碳排放强度较2018年下降2.38%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2019-2020年度,2021、2022年度),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根据《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2023年全国火电/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单位火力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8年下降2.38/8.78%。同时,站在顶层规划角度,碳市场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参与主体高度同质化导致市场活跃度低,市场机制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与欧盟等覆盖多个行业的成熟碳市场差距较大。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积极推动,碳市场扩容取得明显进展。
控制碳排放强度/配额免费,行业配额基本平衡
《征求意见稿》提出分阶段实施:1)启动实施阶段(2024-2026年),2024年作为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首个管控年度,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约工作。采用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实施配额免费分配,企业所获得的配额数量与产品产量挂钩,不设置配额总量上限,将企业配额盈缺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整个行业配额基本盈亏平衡。2)深化完善阶段(2027年-),配额分配方法由绩效评价法逐步转向基准法,各方参与市场能力全面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全面改善,配额分配方法更为科学精准,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配额逐步适度收紧机制。
覆盖排放量新增约30亿吨,覆盖比例达到约60%
管控范围为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等产生的直接排放。水泥、钢铁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电解铝行业管控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直接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第二个履约周期碳市场覆盖排放量约51亿吨,本次新增约30亿吨,覆盖比例将达到约60%。
成交量和成交价均稳步提升,彰显绿色金融属性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成交量1.79亿吨,成交额76.61亿元,第二个履约周期成交量2.63亿吨,成交额172.58亿元。2023年底综合价格收盘价79.42元/吨,较第一个履约周期收盘价上涨46.48%,2024年4月24日首次突破100元/吨,碳排放权的绿色金融属性逐步获得市场认可。
风险提示:碳市场扩容进度低于预期,碳市场成交量和成交价大幅波动。
相关研报
王玮嘉 分析师 S0570517050002 | BEB090
黄波 分析师 S0570519090003 | BQR122
李雅琳 分析师 S0570523050003 | BTC420
胡知 分析师 S0570523120002
关注我们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