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马斯克儿子变性,天生的还是自由选择?LGBTQ+背后有心理社会因素?

文摘   2024-08-05 17:18   广东  





本文字数约:4884 字       

阅读时间:5 分钟


本文章节:


01、马斯克的孩子想变性,这不是天生的


02、LGBTQ+的背后,往往有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马斯克的孩子想变性,这不是天生的


最近,世界首富马斯克接受采访时,说自己被骗签了同意大儿子泽维尔(变性后叫做“威尔逊”)变性的文件,他发誓要摧毁这种“觉醒精神病毒”。前不久,法国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把LGBTQ+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争议公开化,马斯克对此也是言辞激烈。


现在,西方国家LBGTQ+运动愈演愈烈,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受到负面影响,萌发了变性的想法,马斯克作为世界首富,这样的事业成功人士,竟然也有这样的烦恼。


相关文章:马斯克被骗同意儿子变性!易性症“去病化”,反映美国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无能


在以下的视频中,我们再次分析了这背后的问题,希望能引起父母的深入思考和重视。


可观看,欢迎点赞、关注视频号“晴日精准心理”,文末附有视频的文字版


其实,这件事情还有后续。


7月25日,马斯克的“女儿”薇薇安·詹娜·威尔逊接受采访,回应了马斯克对她以及她变性的评论。


没错,这位薇薇安·詹娜·威尔逊,就是马斯克的大儿子泽维尔·马斯克。在变性前,泽维尔就宣称要跟马斯克脱离父子关系,变性后直接改了姓名。


威尔逊对马斯克非常不满,说他“冷漠、易怒,既缺少爱心又自恋”,并表示“如果你在关于我的问题上公然对数百万观众撒谎,我不会就这么算了”。可以看出,威尔逊与马斯克的亲子关系非常僵化。


威尔逊认为,马斯克没有被骗,他当时是犹豫了,但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最终同意了。


如果真的如威尔逊所说,那有可能是当时给马斯克提供合同的人没有主观上的欺骗,而是告诉马斯克威尔逊是天生的跨性别者,只能变性才能摆脱痛苦,不会自杀。而马斯克当时被误导了。


但后来,马斯克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他意识到变性不能解决根源性的问题,反而会带来更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因此对鼓励变性的政策深恶痛绝。


另外,马斯克曾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泽维尔(威尔逊变性前的身份)“出生就是同性恋,有轻微的自闭症,这两个特征导致了性别焦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见,即使像马斯克这么成功、聪明的人,在这方面的认知也是一度有很大局限性的。马斯克不仅对于LGBTQ+的认识不够深入,还把“性别烦躁”的根源归因于道德问题,这是完全外归因,所以他对美国学校的相关政策无比愤怒!而且,他竟然认为“同性恋”是“天生的”!


威尔逊指责父亲“冷漠、易怒,既缺少爱心又自恋”,这极有可能是真的。马斯克性情暴躁已经是个公开的事实。而暴躁易怒等性格并不是天生的,实际上是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后,这些创伤被大量激活时的激越状态。


马斯克小时候父母离异,他长期跟着性情暴躁的父亲生活,还遭受过不少校园欺凌,这些经历都导致他形成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他曾公开说自己曾有艾斯伯格综合征,这是孤独谱系障碍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实,这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的。他还自称有抑郁症,并且服用大麻和氯胺酮等自救。我们后续有机会再详细分析。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马斯克在无意间塑造了高效学习的状态,吸取新知识的效率非常高,懂得运用“第一性原理”。天时地利人和,导致他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度成为了世界首富。而事业上的成功,这令他更容易出现自恋型人格倾向。


在这一点上,马斯克跟许多自身优秀、但固执偏执、暴躁易怒的父母非常相似,他们都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了大量的心理伤害而不自知。这其实是孩子患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文章:父母越优秀,孩子越容易得抑郁症等精神心理障碍?4个因素加剧“回旋镖效应”


据了解,马斯克的孩子中已有3个确诊了自闭症,还有1个存在性别认同障碍。


威尔逊接受了变性手术,还要与父亲断绝关系,这很可能令马斯克痛苦不已,他也正在遭遇社会心理学上的“回旋镖效应”。


LGBTQ+的背后,往往有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其实,早在威尔逊站出来发声、控诉父亲之前,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了马斯克在家庭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


马斯克说他的长子泽维尔(现在叫做威尔逊)是天生的同性恋。但其实,真正的同性恋是恋爱双方都认可自己的出生性别的,他们没有变性的想法。


所以,威尔逊还是泽维尔的时候,TA主要出现的其实是性别认同障碍的问题。TA认为自己的灵魂是女性,渴望成为女性。而且从那时起,TA就像大部分女性一样,会对男性产生情愫。


很有可能,威尔逊变性之前,TA就意识到自己在心理上其实是异性恋。只不过在外界的人眼中,TA当时在行为上属于所谓的同性恋。TA的父亲马斯克甚至误认为TA的“同性恋”是天生的,忽视了背后的心理社会因素。


那为什么泽维尔(现在叫做威尔逊)会出现性别认同问题,想变性?我猜测这与马斯克与TA的亲子关系非常恶劣有关。马斯克作为父亲,很可能对TA造成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也不排除TA的妈妈,也就是马斯克的第一任妻子在孩子面前经常说父亲马斯克的不是,导致TA更加厌恶马斯克,进而一度非常讨厌男性,对自己男性的身体也产生了厌恶。


后来,TA谈恋爱时遇到了与父亲完全不一样的男性,有了美好的情感体验,这令TA更加渴望能变成女性,渴望被人保护和疼爱。而美国学校和社会大肆鼓吹LGBTQ+是天生的、是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还有父亲对待TA的态度等等,都令TA的偏执越来越严重,甚至认为马斯克愚昧无知,不惜断绝父子关系。


实际上,我们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发现,部分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的青少年患者也有过同性恋的倾向,甚至已有了真正的同性恋经历,但他们的同性恋实际上是继发的,是后天的心理社会因素所导致的。


比如,有一位患者小林,她跟父亲的亲子关系非常糟糕。她的父亲脾气暴躁,打过她好几次,小林十分讨厌父亲。再结合了一些其它事件带来的影响,小林几乎排斥所有的异性,只喜欢跟同性呆在一起。


她有过与同性谈恋爱的经历,在LGBTQ+文化影响下,她笃定地认为自己就是同性恋者,并认为这不是个问题,是基因导致的,与她所患的疾病无关,不需要治疗。我们也尊重她的决定,并引导她的妈妈也要学会接纳。


可是,在处理她的一些精神心理问题时,我们深入到她的内隐记忆层面,找到并修复了不少她的父亲和其他异性造成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小林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同性恋,而是心理创伤导致的,她说之前的同性恋经历只是个意外。后来,她还谈了个帅气的男友。


相关案例:她曾被诊断难治性抑郁症、双相、精神分裂,今年重新高考,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另外,泽维尔(也就是威尔逊在变性前的身份)还有性别烦躁的问题。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中,也遇到过不少性别烦躁者。当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寻找他们“想变性”的原因时,竟发现至少有部分的“性别烦躁”是源于后天经历中的病理性记忆,尤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和叠加性心理渴求。


比如,有一位初中男孩,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过分依赖母亲,缺乏坚毅和阳刚之气,性格怯弱,在人际关系中逆来顺受,经常被同学排挤、嘲笑。


小学时,他曾被几个男同学实施了严重的校园欺凌,同学对他撒尿,用生殖器羞辱他,长达2个多小时。从那时起,他就对男性器官非常抵触,一看到就感到厌恶、愤怒,看到自己的也会觉得恶心。


而且,因为他从小被欺负,他非常希望自己是个女孩,那样就能受到男孩的保护而不是欺凌了。所以,他有了变性的想法,并已经在服用雌性激素了。


当时,他主要是来治疗双相障碍的,“性别烦躁”是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中才暴露的问题。后来,他同意接受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寻找想变性的原因,我们才发现了上面的严重欺凌经历。


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性别烦躁等LGBTQ+问题是基因遗传因素导致的。而且,主流精神医学和心理学都没有高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再加上在LGBTQ+运动的影响下,西方社会更加倾向于认为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与选择。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精神医学只好将其“去病化”。


但直到目前,科研领域没有找到任何确切的导致LGBTQ+问题的“遗传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寻找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致病基因”方面,也不断遭受挫败。

在这样的现状下,如果再把LGBTQ+问题的根源甩锅给“基因遗传”,这是不理性的,甚至可以说是荒谬的。


相关文章:精神障碍会遗传吗?人类基因组计划揭露了残酷的真相!让精神科大夫汗颜!


如果基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去理解LGBTQ+人士的性心理和性别认同,会有很多颠覆性的、令人惊讶的发现:他们出现了非主流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这很可能因为在成长过程中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其中有部分来自原生家庭,比如是父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导致的。


希望为人父母者要采取真正科学的、有智慧的育儿方式,尤其是自身非常优秀的父母,更要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加强自我觉察,与孩子培养出亲密的亲子关系,引导其心身健康地成长。


以下为视频的文案:

最近,世界首富马斯克公开分享自己的伤心事,他的大儿子泽维尔希望变性,而他这个当爹的被忽悠签了同意文件。


在接受心理学教授乔丹·彼得森直播访谈时,马斯克谈起他的大儿子泽维尔。泽维尔在18岁时向美国加州提出了变性申请,并希望与马斯克断绝父子关系。


马斯克说,当时对方告诉他,如果他不同意泽维尔变性,泽维尔就会自杀。马斯克爱子心切,那时候也不懂,最后签了同意文件。


后来,马斯克才发现,其实很多孩子都会经历性别认同的危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科学、理性的引导,顺利度过人生的这个阶段,而不是被成年人鼓励着去变性,以为这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现在西方国家LGBTQ+运动愈演愈烈,很多孩子想变性,父母非常头疼。没想到,马斯克这样的顶级精英也有这个烦恼,而且一度也对这方面稀里糊涂的。


那么,孩子想变性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是一种病吗?父母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出现这种想法?如果已经出现了,父母又该怎么应对?


01:孩子想变性,这到底是不是精神心理障碍?


孩子想变性,这到底是不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以前是,但现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微妙。


在2013年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出台之前,性别认同障碍被视为一种精神心理障碍。在其它诊断标准里面,也叫做“易性症”。


但DSM-5出台之后,它的名称改了,被叫做“性别烦躁”,定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简单来说,“性别烦躁”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想变性,这不是病,也不是心理问题,但如果这个渴望一直存在,不被社会接纳,也不能实现,而导致这个人很痛苦、无法正常生活的话,这才是问题。


也就是说,从DSM-5出台开始,“易性症”被“去病化”了。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是通过心理治疗,解决患者心理根源上的问题,帮助他们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达到健康的精神心理状态。


但现在,所谓的治疗是为想变性的人提供激素治疗,甚至是变性手术,并呼吁社会要接纳这个事实,不要觉得他们心理有问题。


从表面上看,这好像很人性化、很包容,体现了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普世价值观。但其实,这是因为美国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界的无能!他们找不到性别认同障碍的真正原因,也无法高效、深入地解决,再加上政治选票的原因,才不得不将这个问题去病化。


02:所谓的“性别烦躁”到底是怎么来的?


那么,性别烦躁的原因是什么呢?主流精神医学和心理学都没找到确切答案。


在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中,我们发现至少有部分“性别烦躁”是源于后天形成的病理性记忆,尤其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和叠加性心理渴求。这些记忆有很多储存在内隐记忆层面,患者往往意识不到。


比如,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长期忽视孩子的感受,导致孩子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孩子容易自卑、敏感,出现讨好型人格,也就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排挤、欺负,导致更加自我否定,出现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


比如有一个初中男孩,他在小学时遭受过严重的校园欺凌,几个男同学对他撒尿,用生殖器羞辱他,长达2个多小时。从那时起,他就对男性器官非常抵触,一看到就感到抵触、愤怒,看到自己的也会觉得恶心。


而且因为他从小被欺负,他非常希望自己是个女孩,觉得那样就能受到男孩的保护而不是欺凌了。


后来,他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越来越多,他渴望成为女性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还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就是在治疗双相障碍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他的性别认同问题。


后来,他同意接受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寻找想变性的原因。创伤修复师才发现了刚才说的那些严重欺凌事件和他的心理活动过程,他自己在外显记忆层面早就忘记了。


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测,马斯克的大儿子想变性,有可能也是出于类似的后天经历。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泽维尔的原生家庭系统是很有问题的。


马斯克自己就有精神心理问题,说自己有艾斯伯格综合征和抑郁症,还滥用氯胺酮。很多报道都说马斯克脾气暴躁,非常强势。他的大儿子泽维尔要跟马斯克脱离父子关系,这说明马斯克肯定对大儿子造成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03:父母如何避免和应对?


在西方发达国家,LGBTQ+运动已成为政治正确,大量青少年盲目变性,最后反而更加痛苦。在跨性别这个事情上,欧美国家都魔怔了。


在我们中国社会中,大部分父母的观念还是比较主流的,不希望孩子出现性别认同问题。如果想避免这个问题出现,父母要注重“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从病因上预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避免对孩子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第二级预防:如果发现孩子有想变性的苗头,父母要及时自我反省,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尽可能修复孩子的病理性记忆,尽量别让孩子开始服用异性激素。


第三级预防:如果孩子铁了心要变性,父母要理解这背后的原因,接受孩子最后真的会变性的可能,这总比孩子最后自杀身亡要好。当然了,孩子变性之后可能会后悔,或者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父母还是要持续改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帮助孩子度过难关,防止孩子出现更大的悲剧。




↑↑↑点击关注“晴日精准心理”
掌握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

好文推荐

本文版权为【晴日精准心理】 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转自晴日精准心理公众号、作者何日辉。



晴日精准心理
精神心理障碍高效康复的医疗目的地,精准精神心理学引领者。本机构利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尤其是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进行深度心理干预,让抑郁、双相等疾病患者快速康复、实现停药,青少年患者还能顺利复学,甚至高效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