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5269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世界首富也会得抑郁症,这不是“穷病”
02、受限于认知边界,马斯克也体会到了“回旋镖效应”
03、做到这4点,保持良好心态、预防抑郁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 | 何日辉
发布 | 晴日精准心理(SUN-MEDICAL)
世界首富也会得抑郁症,这不是“穷病”
世界首富马斯克竟患有抑郁症?前不久的一篇文章从精准精神心理学角度,深入分析了马斯克为何会罹患抑郁症,以及他仍然存在的精神心理隐患。
点击回看:马斯克得的是抑郁,还是双相?他服用氯胺酮、大麻是自救吗?
很多人以为抑郁症是个“穷病”,患者是因为生活太困苦了,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也没有选择的自由,所以才抑郁了。
有的网友甚至说,“如果给我一千万,一个亿,马上就不抑郁了!”
事实上,即便富如马斯克,也会得抑郁症!
除了他以外,很多富豪、明星也备受抑郁症的折磨,有的甚至自杀身亡了,比如一代天后李玟、“哥哥”张国荣等等。
所以,抑郁症并不是个“穷病”。虽然经济压力确实有可能导致一些叠加性心理创伤,增大个体罹患抑郁症的风险,但这不是决定性因素。
而且,有的人本来生活拮据,过得苦闷、压抑,但因为中彩票或其他原因,获得一笔飞来的横财,一夜暴富。
他们很可能会变得非常亢奋,内心膨胀,变得目中无人,而且挥金如土、穷奢极欲。
他们看起来好像不抑郁了,但其实,这属于轻躁狂/躁狂发作,也是一种不健康的精神心理状态。
他们虽然拥有了物质财富,但没有能力真正“驾驭”这笔财富,不知道如何利用财富使自己获得成长、提升,过上真正安稳富足的生活。
所以,当这些钱花光了,他们再次变得一无所有、甚至负债累累时,他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很容易陷入严重的抑郁发作,甚至自杀离世。
从心理根源上来讲,这并不是没钱导致的,而是他们的精神心理状态和三观本来就存在问题。
从另一个方面看,有钱人也不一定能跟抑郁症“绝缘”。
因为,根据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的颠覆性发现,抑郁症的真正根源是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以及不断地自我否定。
不少富人其实是白手起家,在成长和创业过程中吃过很多苦头,受过白眼,甚至是侮辱。
有的富裕群体虽然出生时就衣食无忧,但因为他们的父母不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无意中对他们造成了大量的心理伤害。
比如马斯克,他出生在南非,父亲是工程师,家庭经济相当宽裕。但他的父母经常吵架,马斯克从小目睹父亲家暴母亲,父亲对他也粗暴辱骂。
虽然他长大后成为首富,但他也无法改变自己的成长经历。原生家庭的负面因素导致他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可以说,他得抑郁症的风险,比很多家庭条件一般、但父母和睦的孩子高得多。
所以,如果富裕的人也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遇到困难挫折时形成了内归因模式,不断自我否定,其罹患抑郁症的风险也极高。
而且,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后,会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情感、归属感、别人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
但这些精神需求不是金钱能够解决的,再有钱也没法控制所有的事情。
很多人虽然富有,但情感路上反复受挫,又或者精神空虚,找不到归属感和精神寄托,无法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价值,他们也很容易得抑郁症。
所以,无论家庭富裕与否,如果父母不注重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未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滋养,孩子都有可能患病。
受限于认知边界,马斯克也体会到了“回旋镖效应”
马斯克曾公开说过,在创业时期,他的工作强度非常大,经常需要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
他说:“很多时候我只有两个选择,失眠,或者吃安眠药。”
而且,他即使睡着了也不安宁。他的第二任妻子回忆,马斯克晚上会一直做噩梦,边做边尖叫,还拿指甲抓她。
很多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也深受这方面的折磨,长期失眠、做噩梦。这又会反过来导致他们出现强烈的负性情绪,陷入灾难化思维。
比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他也公开说自己曾经严重失眠、做噩梦。(相关文章:俞敏洪自爆有“狂躁症”,10年吃了3000片安眠药,他得的究竟是啥病?)
失眠、做噩梦的背后,其实也是大量未得到修复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包括马斯克暴躁的脾气、不稳定的情绪,这其实也是心理创伤反复被激活的表现。
他的这种性格使他的员工、工作伙伴压力非常大,动辄被他当众臭骂,丝毫不留情面。
当然,如果员工忍受不住了,可以离职。如果马斯克也受不了,他也可以裁员、换人。在工作场合,这倒不会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
但回到个人生活、家庭生活时,马斯克的这种性格会反过来继续对他造成心理伤害。
马斯克有过3段婚姻,但每一段都以离婚告终。他的每一任妻子都说,他的脾气和强势实在令人难以忍受。他和好莱坞明星艾梅伯、加拿大歌手格莱姆斯的恋情,也是以分手告终。
虽然在外人看来,名人和明星们的感情生活分分合合,简直就像家常便饭。但其实对于当事人来说,每一段失败的婚姻或恋情,都有可能造成新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而且,从这些感情波折来看,马斯克是不懂得如何维护亲密关系的。
马斯克还跟前妻、女友、工作伙伴生下了12个孩子,其中1个夭折了。无论他怎么换老婆、换女友,这些孩子始终都是他的孩子,血缘关系无法磨灭。
马斯克的事业做得那么大,是个公认的工作狂,孩子又是不同的母亲所生。可想而知,他陪伴每个孩子的时间其实少得可怜。
而他难得陪伴孩子的时候,能不能给孩子们提供真正的关爱和理解?恐怕也没有。
他的大儿子泽维尔(变性后改名为“薇薇安”)公开指责父亲,说他冷漠、易怒、自恋,还决定跟他断绝亲子关系。
从这个孩子的发声来看,马斯克虽然生得多,但他跟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质量是堪忧的。他对孩子们造成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缺乏高质量的陪伴,但他不自知。
如今,他的11个孩子里,有3个已经确诊了自闭症,还有上文提到的“泽维尔”出现了“性别烦躁”,进行了变性手术。
很多人以为3个孩子的自闭症是遗传了马斯克的致病基因,因为他说自己小时候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这跟自闭症一样,都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
但其实,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孩子的“自闭症”很有可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大部分源于马斯克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还有其他的原生家庭负面因素。
包括马斯克自己的阿斯伯格综合征,极有可能也不是天生的,而是源于他不幸的童年。
但对此,马斯克明显还缺乏觉察。
比如,他评价大儿子泽维尔时,说泽维尔天生就是同性恋,这种认识是非常表面的。
他说泽维尔之所以想变性,是受到了严重的误导,说自己签署同意儿子变性的文件时,也是被骗了。
所以,他非常愤怒,指责美国社会激进的LGBTQ+运动,指责美国的学校和相关政策怂恿孩子们变性,认为这就是罪魁祸首。
其实,这是完全的外归因。
他没有意识到“性别烦躁”“同性恋”的背后,有很大的家庭教育问题,更没有意识到他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有严重问题。
可见,马斯克虽然出类拔萃,是全球顶级商界精英,但他其实也有很大的认知局限。
如果他一直对此缺乏意识,不懂得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他的孩子中出现精神心理问题、跟他敌对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
这会对马斯克不断带来打击,持续受到“回旋镖效应”的伤害。
那么,这会不会导致马斯克最后出现重度抑郁发作,甚至自杀?
这种可能性现在是极低的。因为马斯克虽然爱生孩子,但他的主要精神追求并不在教育孩子上,而是在他的事业上。
事业上的成功帮助他走出了抑郁情绪,摆脱了不断的自我否定。即使他在感情、家庭方面不如意,他自杀的可能性是极低的。而且,马斯克希望人类移民火星的想法不是“光说不练”,他一直在努力实现中,甚至可以说这是他此生为人的使命之一!
马斯克也曾公开表示,“我没有任何自杀的想法。如果我自杀了,那就不是真的。”
很多网友认为,他是话中有话。
近年来,马斯克热衷参加政治活动,经常发布惊人言论,旗帜鲜明地支持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再加上,在美国,“被自杀”非常常见。比如离奇“自杀”的萝莉岛案主犯爱泼斯坦,还有被发现死在停车场的美国波音公司“吹哨人”约翰·巴尼特。巴尼特生前也说过,“如果我出事了,绝不是自杀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马斯克触动了太多的政治权贵的利益,他也可能会“被自杀”。
所以,如果真的哪天出了个“马斯克自杀身亡”的新闻,大众要理性对待,要看到更深层面的原因。
与此同时,也希望马斯克要学会保护自己,也希望他能意识到自己的认知边界,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孩子变性、美国政治问题背后的根源,恢复更加理性、平和的心态。
做到这4点,保持良好心态、预防抑郁症
在生老病死面前,人人平等。在抑郁症面前,也同样如此。
马斯克都会得抑郁症,说明这种精神心理障碍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
那我们如何有效预防抑郁症?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第一,父母要深刻了解孩子“成人成才”背后的规律,不要用错误的方式“鸡娃”。
马斯克罹患阿斯伯格综合征,最后成为了世界首富。但阿斯伯格综合征并不是所谓的“天才病”,而是马斯克因为特殊的成长经历,无意中具备了高效学习状态,热爱学习知识。
我们了解马斯克的经历后,应该思考:他是如何高效学习的?他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变成一个真正的专家?他是如何由学习上瘾转化为工作上瘾的?
很多父母盲目“鸡娃”,他们逼迫孩子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孩子压力山大,总是在高焦虑的情绪下学习,不但没法高效学习,反而很容易出现学习障碍。
所以,父母越“鸡娃”,孩子越不“成才”的现象普遍存在。
父母要意识到,真正科学的“鸡娃”是要让孩子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爱上学习,具备高效学习的状态,在学习时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马斯克多次分享过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包括“目标学习法”、“第一性原理”、“跨领域学习”等等。这些都非常值得父母、孩子学习。
在决定一个人是否能真正成功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逆商(AQ),其次是情商(EQ),最后才是智商(IQ)。
马斯克的逆商是非常高的,这是他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父母不要一味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仅仅只体现了智商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高逆商(AQ),让孩子有越挫越勇的性格。
第二,我们要正视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不要陷入“受害者思维”当中。
很多抑郁症、双相障碍的青少年患者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原生家庭,比如父母的不当教育方式。
很多精神分析师会过分强调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认为这些孩子的患病根源在于父母为了满足自身的“控制欲”。
精神分析流派只能停留在人的外显记忆层面,只看到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却未能理解父母的真正出发点。
而且,这些精神分析师又没法帮助孩子和父母修复亲子关系,改善家庭关系,更没法让孩子从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中走出来。
所以,一顿分析下来,孩子往往被“清醒催眠”了,对父母更加愤怒,陷入并强化了“受害者思维”,亲子关系更加恶劣,孩子的情绪更加波动。
有些孩子甚至会变得更自恋,认为自己才是最清醒的,父母是非常愚昧的,极端化地鄙视自己的父母。这些孩子是很容易从抑郁状态走出来了,但反而变得自恋了,也变得更加偏执了。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难免受到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如果花太多的时间去抱怨,认为自己就是受害者,这种“受害者思维”反而会耽误了我们的一生,最终碌碌无为。
从马斯克的经历来看,马斯克比我们多数人更有资格成为“受害者”,更有资格埋怨自己的父母和社会。但他并没有这样做。
所以,对于不幸的成长经历,我们也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用“幸存者思维”,走出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相关文章:被原生家庭狠狠伤害了?将“受害者”思维转化成“幸存者”思维,这是一把利剑!)
而且,上面分析了,抑郁症不是“穷病”。
很多患者把自己患病的原因归于父母无能,抱怨父母不能给自己一个富裕的家庭,“别人的父母都能帮孩子给房子的首付,你们呢?”、“你们什么都帮不了我,让我活得这么累”......
这种指责是非常不理性的。每个人都可以靠自身努力去掌握自己的命运,一味把责任归咎于父母,反而更加显得自己的无能。
第三,每个人都有认知边界,更有无法控制的事情,我们要时刻保持谦卑,保持“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心态。
就连世界首富马斯克都有自己难以觉察的认知边界,那更别说普罗大众了。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对此有所意识,无论自己多优秀,都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
对于自己认知以外的事情,不要一味地否定,而要懂得破“框”而出,才能不断提升、进步。
相关文章:“飞鱼”潘展乐敢于破“框”而出,值得国内外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界学习!
而对于我们无法控制的事,不断纠结、内耗是没有必要的。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坦然地面对结果,继续总结经验和提升就行了。
马斯克也分享过他克服焦虑,走出精神内耗的方法,感兴趣的网友可自行了解。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有意识地寻找自己的心理创伤,尽可能地自我修复,再通过一些方法调整情绪。
关于自我修复心理创伤的方法,可参考这篇文章:抑郁、双相、强迫症患者:我总是想起过去那些事,太痛苦了,怎样才能控制?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
不过,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随着认知层次的不断提升,能够理解自己的人会越来越少,真正的朋友尤其是三观一致的朋友会越来越少。
从这角度看,“孤独”是必然的。
如今的马斯克会思考社会发展、人类命运等问题,很多人都是无法理解的。
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与马斯克进行过线上交流,探讨了人工智能、太空探索等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
然而,这两个人的观点存在严重的分歧,有网友说,这真是一场大型的、超尴尬的“社交死亡”现场。即使是马云,也难以完全理解马斯克。
所以,站得越高,能理解自己,尤其是三观一致的人就越少。
我们平时要面对很多社交场合,有时候不得不学会“降维沟通”,避免与人争论,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为人处世要学会的,是一种智慧。
但当我们内心感到不被理解时,不必因此感到沮丧,这太正常了。我们要学会“向内求”,要懂得享受这份孤独。
好文推荐
本文版权为【晴日精准心理】 公众号所有,如需转载需在文章开头注明转自晴日精准心理公众号、作者何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