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之路 | 在教与思中自我觉醒

教育   2024-12-17 16:26   江苏  




逝者如斯夫。从1992年开始,我的教学生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了32年。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时光匆匆,快乐的日子转瞬即逝。然而,时间本身是客观公正的,是我们的心境赋予了它不同的长度。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32年里,我经历了很多挑战,正是这些经历,教会了我如何以恰当的方式应对困难,引领我走向一个又一个教育的新境界。




01
实践:在模仿中寻找自我

因家中长辈多有从教的,我也自然而然地走上了这条道路。1992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南京市第一中学任教,从此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作为一名刚毕业的本科生,我没想到来到这样一所历史底蕴深厚的学校,会一上来就被“委以重任”,要上高二两个班的政治课,心里慌张而焦虑。那时的我尚无教学经验,大学所学的教育理论似乎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我不知如何面对那些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学生们,只有边干边学。学生们的包容与理解,让我在混沌中完成了教学任务。20多年后,我偶遇一位当年的学生,他回忆起课堂上我讲的一个笑话,虽然并不好笑,但他们却笑得如此开心。刚开始入职时,我只是简单地模仿自己接触过的老师的授课方式,直觉告诉我学生应该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所以我时不时地讲些笑话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他们又何尝不知?他们的配合给了我莫大的教学勇气。

在那段懵懂的岁月里,我体会到,一名新手教师要想站稳讲台,除了掌握专业知识,更需要不断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借鉴他们的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语言和师生交往的艺术。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百花奖”教学评比,在参赛过程中得到了教研组内外优秀前辈们的热情指点,虽然名次不高,但我深刻感受到通过磨课、赛课,将有益的建议结合自己的理解消化吸收后带来的收获,这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之后我主动承担了一些校、市级公开课,在准备和实施公开课的过程中,我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入,教学设计更精心,并从同行和学生的反馈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从教第二年,我开始担任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更加频繁,同时也得到了同年级前辈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开始逐步适应教师这一角色,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现在反思,在职业初期我能较快地适应岗位,应该得益于两点:一是能拼,因为年轻能拼力气、拼时间;二是好学,因为年轻始终保持好奇心,向专家学、向同行学、向学生学。记得在一次省优质课评比观摩中,我看到了一位老师使用PPT上课,这在20世纪90年代是比较“时髦”的。羡慕之余,我也开始探索制作PPT。通过拨号上网查找资料,我打开了获取信息的另一扇窗。

02
阅读:探索与学生“相遇”的方法



或许是家庭因素的影响,我从小就爱阅读,从童话到名著,再到各种“杂书”,什么书都爱读。工作后,我虽然取得了些许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深深的“恐慌”。这种恐慌,源自我在教育教学理论修养上的匮乏。我开始将阅读的重心转向学科专业理论文章和教育的经典著作,它们为我解答了教育教学中的许多困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让我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做班主任时,我以严格要求来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上课时绝不允许有打瞌睡、分心走神的情况出现,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打扫卫生,甚至于座位的调换都必须按照我的标准和原则,班级管理看起来井然有序。一名很乖巧的女生请求我不要在定期调整座位时让她和最好的朋友分开,但我认为接触更多的同学对她有好处便没有同意,让她伤心了很久。另一名学生在活动中帮我拍了照片,说了一句:“老师,你看起来太严肃了。”这些事情让我感受到师生关系的复杂性,“严格要求”不是为学生好吗,为什么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的《我与你》中,我感悟到了这样的道理:“人生活于两个世界中,一个是‘它’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为了我的生存,把周围的一切看作与我相对立的客体,我须了解、掌握,是为了利用,我与‘它’是一种分离的关系。在‘你’的世界中,我和你是一种共存共生的关系……这种二重性是人的真实处境,是人生的悲哀,也是人生的伟大。”帕克·帕尔默在《教学的勇气》中也提出,好老师应该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些学者的观点启发我,如果始终站在自身立场上,师生的分离关系就会占主导地位;如果站在双方共存共生的角度,形成的就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融合关系。我所要寻求的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有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心灵交流,是相互促进、生命在场的教育。

阅读,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个人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教师今天的表现决定的,只有教师自己是一个热爱生活、对知识充满兴趣的人,才能够在学生心中点燃同样的求知的热情;只有教师自己是一个人性丰满、心灵丰富的人,才能够用贴近人性、启迪心灵的方式去教学生。阅读,不仅充盈了我的精神世界,更让我成为一个主动“生长”的人。



03
反思:走向内心深处的觉醒

教师的成长,可以说是一场心灵深处的觉醒之旅。“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教师的真正成长在于教师个人的内心觉醒。”反思,是我们觉醒的土壤。通过反思,我们才能深刻理解自己的职责与使命,洞察学生成长的规律,实现专业素养的飞跃,最终成为具有生命觉悟、教育情怀和社会担当的教育者。

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引入机器人等人工智能设备话题,探讨它们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费。这在当年是一个新颖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课堂气氛活跃,知识也得到了有效的传授。然而,课后一位资深教师这样点评:课堂虽然热闹,但对教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他指出,本节课更应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产和消费在经济活动中的不同地位,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这次公开课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反思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决定不能只追求形式的热闹、浅表化的兴趣,更要深度理解教材背后的核心理论和观点,只有教师的深度教学才有学生的深度学习。事后,我将这些反思提炼整理成文发表,虽然文字尚显粗糙,但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不断在自己的“舒适区”保持警惕和质疑,进行批判性反思,以保持对教育教学的活力和激情。

自2013年起,南京市第一中学以学历案为载体,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设计,旨在实现深度学习,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来我校培训指导教师如何编制“基于课标的学历案”。在这一过程中,我经历了从形式模仿到本质领会的艰难转变,最重要的收获是树立了课程思维,坚定了学生立场。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更要实现从学科逻辑思维向课程思维的跨越,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教育。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一直在努力构建有思想温度的思政课堂,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思政课教学具有思想温度。





作者系南京市第一中学政治教师、教师发展处主任,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来源:江苏教育报
作者:李昱蓉




最美教育人
最美教育人公众号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广大教师、学生、家长,服务省教育厅“感动江苏教育人物”等省级评选表彰,服务省文明办“八礼四仪”教育、“校园心理剧”“我与美德有约”等省级评选竞赛,服务教师发展、现代家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