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郭千里:以“银发力量”传递温暖与希望

教育   2024-12-20 15:42   江苏  



近日,89岁高龄的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郭千里正在打包行囊,他打算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苏州,去云南曲靖定居。郭千里的这次“搬家”与他多年前资助过的一位学生有关。
















2006年,退休后的郭千里担任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教学督导,了解到这届新生杨白花家庭经济困难之后,便有了资助之心。“我考虑给一位云南籍的贫困学生一些经济援助,首先托人了解其是否愿意接受资助,因为要绝对尊重人家的自尊心。”在日记中,郭千里写下了自己反复思考后的资助方式。这样贴心的处理方式,也让学生杨白花始终心存感激。

“就这样,郭老师资助我直至毕业。对我来说,他就是我的亲人。”杨白花回忆,当时自己在苏州吴江实习时,郭老师专程带了杨白花最爱吃的鱼来探望她,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回到家乡云南曲靖工作后,杨白花也怀着感恩之心,时常关心郭老师的生活与健康。

2012年,郭千里因痛失亲人而郁郁寡欢,杨白花便邀郭千里来到云南散心。她陪着70多岁的郭老师在滇西旅游了一圈。“来过之后,发现气候也合适,郭老师就愿意在这里长住了。”杨白花说,“我们两家住得近,我希望郭老师多来‘麻烦’我,能帮助他对我来说是种荣幸。”



多年来,郭千里已经资助了10余个像杨白花这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能够明白交不上学费的辛酸,所以工作后看到交不了学费的学生总是感同身受。”郭千里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代课教师,母亲在家务农,家中子女众多,学费对他家而言是个沉重负担。求学期间,郭千里常为学费而苦恼,每次都需东拼西凑。大一住校时,郭千里甚至连一条像样的被子都没有。当时的班主任张群如了解到郭千里的家庭情况后,为他申请了一套被褥,并帮他申请了助学金,让郭千里得以完成学业。这段经历在郭千里心中埋下了感恩的种子,也成为他工作后常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原因。

人们的互助是最基本,最有希望的。爱心放在嘴上却没有行动,是称不上爱心的。”除了本校学生,郭千里还通过各种渠道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一次校友聚会上,他了解到湖南省桑植县凉水口镇的杜必勇一家生活贫苦,长子早早辍学务农,老二杜家齐也面临辍学风险,立即决定资助杜家齐上学,并长期与杜必勇一家保持联系,关心杜家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郭千里常常鼓励资助的学生多扩大知识面,多参加社会实践,却从未要求对方在学习上要达到什么标准,他说,“帮扶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回报,不提要求。”

数十年间,他与来自云南、西藏、贵州、新疆、四川等地的学生结对帮扶,除了关心学生学业,郭千里还悉心照顾学生的生活,累计捐款捐物约15万元。哪怕在退休后,郭千里仍热心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退休后,郭千里一直为大学生义务授课,课程内容涉及安全卫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新生入学教育、专业知识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等,他开设的选修课几乎场场爆满,深受学生喜爱。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郭千里还主动为学校联系多家单位前来设摊招聘,组织开展多项就业育人活动。苏州启洋纺织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陆云峰是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1996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与郭千里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郭千里邀请陆云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创业经验分享。就这样,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许多毕业生在其公司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可以互相传递、相互点燃的。”郭千里说。

退休27年,发光26年,89岁的郭千里去年才真正从岗位上退下来。退协理事、学院督导、选修课教师、关工委副主任……各类身份下是郭千里长期为学生奔波的身影。从慰问新生到校园招聘,从思政课堂到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退休了的郭千里依然忙碌。“教师是个良心活,不仅在职时要兢兢业业工作,扎扎实实育人,作为一名老党员,哪怕退休了,我也想为孩子们实实在在做点事,做一些对学校、学生和社会有益的事。”郭千里说。




来源:江苏教育报
作者:糜晏嵩、李梦蛟



最美教育人
最美教育人公众号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广大教师、学生、家长,服务省教育厅“感动江苏教育人物”等省级评选表彰,服务省文明办“八礼四仪”教育、“校园心理剧”“我与美德有约”等省级评选竞赛,服务教师发展、现代家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