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楠:以志趣为马,行实干之道

学术   健康   2024-08-13 16:14   北京  
编者按:“Meet the Professor”是AME的品牌栏目之一,栏目以人物专访的形式传递各领域医学专家的临床经验、管理经验、科研思维、成长经历以及人文体悟。龙年伊始,AME推出“Meet the Professor · 走近胸外名医”子栏目。在这里,我们与胸外名医聊成功、也聊失败,谈成长,也谈理念,我们挖掘繁花似锦背后的荆棘满地,也触及悬壶济世背后那颗医者仁心。

第六期,让我们一同走近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胸部肿瘤中心副主任吴楠。

采写 | 高晨

吴楠:以志趣为马,行实干之道

“假设你是医生,怎么用手机App来帮助患者?”采访过程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下简称“北肿”)副院长、胸部肿瘤中心副主任——吴楠抛来这样一个“小”问题。

答案的切入点很多,他选择了很实在的一个:帮助肺癌患者在术后1个月进行居家康复。因为这是一段“空白期”,期间没有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管理,但恰恰这段时间对于肺功能恢复来说至关重要。

“这不复杂,但创造了一种新的诊疗模式,解决了患者的实际问题,同时解放了(医护)人力,这样的工作就很有意思!”

“有意思”——类似的表达在采访中出现了十几次。以“有意思”为出发点,吴楠似乎总能从大家司空见惯的事情里“挖到宝”。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很多人觉得没啥可做的事儿,其实里面大有可为。”


回顾吴楠的科研课题,无一不散发着紧贴临床的实用的气质。


“手机App辅助肺癌患者居家康复和症状管理”“基于人工智能(AI)的三维重建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研究”“空间转录组学揭示肺腺癌进展过程中的分子特征和细胞可塑性”……


“从身边的细节之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吴楠如是说,亦如是做。


“做科研的人需要思考两个问题:在现有资源下,我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能让我的研究与众不同?很多人觉得没啥可做的事儿,其实里面大有可为。”


从无人管理到自主管理


“如果你身边有人做过手术就会发现,患者从出院到第一次复诊期间是没有人管的,但恰恰这段时间对于肺功能恢复来说至关重要。”吴楠说。


在缺乏专业医护人员管理的情况下,患者或因缺乏意识,或因疼痛限制,往往无法坚持康复训练,或训练强度不够。过往就有研究证实,肺癌患者手术后2周至1个月的肺功能损失最大。


“我们总在谈医工交叉,那么我们能不能把数字诊疗、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利用起来,帮助我们的患者?”在这一想法的推动下,一款帮助患者“自己管理自己”的手机App诞生了。


这款App的独到之处在于:(1)有氧和呼吸训练模块帮助患者制订每天的训练计划,并提醒患者按时保量完成;(2)症状报告和警报模块监测患者(自主汇报)的疼痛、咳嗽、气短和发烧等级,中度与重度症状会触发警报,转由医务人员进行电话干预。


也就是说,App可以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监督患者进行足量康复训练。为了验证App的效果,吴楠专门做了一项对照研究。


“我们得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App组的患者运动量明显上升,术后1个月,这组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改善,疼痛、咳嗽、气短等症状明显减少。”

日前,该研究被《国际外科学杂志》(Int J Surg)接收并在线提前出版。


正如开头吴楠所说,这不是一项多复杂的工作,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患者的问题,解放了人力。于他而言,这样的工作“很有意思”。


从21分钟到6.8分钟


应用新技术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只一个。


在早期肺癌患者中,20%~30%有肺血管变异,单纯通过二维CT辨识肺段结构存在一定困难。国际上,通常使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生成三维重建图像来指导手术。但这是一种半自动的手工重建方式,哪怕是熟练的外科医生,平均也要21分钟才能完成。


“我们每天手术这么多,这么做要浪费多少时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吴楠主导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AI)的三维重建系统,平均仅需要6.8分钟即可完成肺血管、支气管的三维重建。


效率提升了,但准确性如何?还是得靠数据说话。


在接下来的验证研究中,吴楠首次提出使用术中解剖结构对AI系统重建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其准确率为93.2%~100%,重建质量高于Mimics。除此之外,该系统还令手术效率得到提升,其中,肺叶切除术时间缩短了24.5分钟,肺段切除术时间缩短了20分钟。


2023年,该验证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肺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系统支持胸外科手术的准确性和效率:回顾性和前瞻性验证研究”)在《柳叶刀》(Lancet)子刊——《电子生物医学》(eBioMedicine)上发表。


图1. AI三维重建系统被应用于手术中

在吴楠看来,“这是一个简单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先开发出这项技术,再设计临床试验,验证它的效果,最终应用于临床。”


吴楠的学生,这篇验证研究的第一作者——李想表示:“所有的科研想法和临床想法都起于很小的细节,吴老师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并从中挖掘出价值”。


从高危里面找高危


同样是早期肺腺癌,病理报告同为高危亚型,但手术后有人复发,有人不复发,这是为什么?


吴楠指出,“高危亚型里面其实还有一部分更高危的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手术的时候,(导致复发的)问题就已经存在了,只是我们发现不了而已。这或许不是一个多么创新的研究方向,但我们希望借助新技术,找到一些新的标志物,把更高危的患者筛选出来,提前进行干预。”


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就是那项“新技术”。与传统的转录组技术相比,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可以保留样本的空间位置信息,对于重新定义疾病具有关键作用。


在此背景下,吴楠与北京大学詹启敏院士合作,开展了“空间转录组学揭示肺腺癌进展过程中的分子特征和细胞可塑性”的研究。“结合空间转录组技术,我们在原位肺腺癌的基础上,探索了不同病理亚型的分子特征差异、免疫环境以及生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吴楠的学生,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刘冰解释道。


研究发现,不同的肺腺癌组织学亚型中存在不同的巨噬细胞亚群,表明其在重塑肿瘤环境和介导免疫抑制促进肿瘤进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提供了驱动肺腺癌亚型进展的分子图谱的系统景观,并提示了侵袭性肺腺癌潜在的新治疗策略和靶点。


2023年,该研究在《细胞发现》(Cell Discov)杂志上发表。刘冰说,“吴老师经常能从一些很传统甚至很古老的问题里找到新的研究思路。”


“手术刀不是万能的”,吴楠说,“新型数字技术的应用也好,早诊鉴诊标志物的研发也好,这些全是我治病全流程中的‘点’,我把它们拎出来进行研究,最终目的都是解决临床问题,服务患者”。

  传道授业  

“ 教育能够发掘人的潜能,看到人的成长,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追溯吴楠的职业经历不难发现,除了医疗,他还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2011年,他曾参加“北京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并最终斩获一等奖的佳绩;


2018年,他曾任职西藏大学医学院院长,归来后以一纸提案助推西藏第二人民医院挂牌成为西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启西藏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2022年,在升任北肿副院长之际,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学作为主管工作。


问及原因,吴楠说:“教育能够发掘人的潜能,看到人的成长,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无论是胸外科还是其他学科,培养年轻人都很重要,只有年轻人敢于说‘我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我要做点儿事情’,学科才能向前发展。”


从兴趣主导到实干为先


李想,曾经对AI感兴趣的研究生,如今团队年轻一代里对医工交叉理解最深的跨界人才。他说:“科研不是玩儿,而是要解决临床问题,服务患者,这是吴老师给我树立的‘道’。”


做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这是李想与吴楠共同的表达。回忆开发AI三维重建系统之时,李想说,“我那个时候比较年轻,经常会为AI炫酷的技术而心潮澎湃”。


吴楠则适时提醒,“心潮澎湃没问题,但科研不是玩儿,而是为了解决临床问题,服务患者。医疗方面的问题——怎么让医生看得更清楚、怎么提高人机交互性,怎么提高识别变异血管的准确性,这些才是我们该关注的重点”。


一句话,锚定了整个项目的方向,也锚定了李想的科研思路。


如今,聊起AI系统,李想依然兴致盎然。但兴致之外,意义被更多地强调。


“几分钟就能获得患者肺部血管的三维立体图,从大时代的横断面来看,这件事似乎平平无奇,但与最初我们只能通过CT图像‘脑补’立体图,后来通过Mimics半自动手工重建立体图相比,它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李想的微信签名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他说,“吴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道”,明确做事的初心,余下所有的细节,无论是系统开发、做科研还是写文章,都建立在初心之上。”


从零实验室基础博士后到“国青”获得者


刘冰,曾经零实验室基础的博士后,如今“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简称“国青”)的获得者。他说,“当初吴老师建议我向组学方向探索,我了解得越深,越感兴趣。”


刘冰毕业于北医八年制,由于培养方案中并无实验室相关内容,最初博士后进站时,他的实验室基础可说为零。“吴老师建议我向组学方向探索。因为临床医生要以临床为重,转化研究比较适合作为我长期研究的大方向,而高通量组学技术正是转化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读文献、听讲座,我对组学了解得越深,越感兴趣,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研究方向,吴楠在科研一事上的严谨也对刘冰产生了重要影响。“一般我们写文章只需要1~2个月,但是改文章可能需要半年,改个二三十遍是很常见的。有些研究我认为已经很完善了,但是从吴老师的角度看,依旧能指出很多问题,顺着他指出的问题再去思考,对我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2023年,刘冰首次尝试申报“国青”项目,一击即中。“国青课题实际上是我博士后课题的一个延续,此前已经发表了一些文章,现在回头来看,能幸运地中课题,应该与前期这些工作有很大关系。”


通过5年的磨炼,刘冰已进入“自我运转”模式。“未来,我可能会以组学为基础,结合细胞生物学开展一些更深入的研究。”

图2. 吴楠与学生们的合影(2排左5为吴楠,左4为李想,左2为刘冰)


在吴楠的研究团队中,各自都有其专研方向,以至于大多数时候,组会只能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开展。在吴楠看来,每个人都有天赋,但人与人的天赋不同,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发现并引导出这份天赋。


“如果能培养出一批让同行觉得很厉害的年轻人,于我而言成就感满满!”

从关注个体到关注群体


如果说作为导师,吴楠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因材施教,那么作为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他需思考的则是“如何在体制上给同学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国际/国内会议上,大部分上台发言的都是医生,鲜有学生上台,但其实学生也需要能够展示自己的平台。吴老师为我们搭建起了这个平台。”李想说。


2023年4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首届“笃行杯”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14名研究生在大会上作主题交流。李想作为当时首个发言的博士生,讲述了AI三维重建系统、AI发展历程及其与医学应用的结合经过。“这个平台对我们来说挺重要的。”


对于低年级研究生来说,这是一个启发思路、分享经验的地方;对于高年级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能够获得就业机会的平台。


吴楠坦言,“去年第一届论坛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大,只有北医内部的人员参加,但今年第二届的报名人员已经扩大到了北京市5家高校。明年我想做得再大一些,争取挂靠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举办活动。”


学生们特意提醒吴楠,“一定要准备奖状和证书!”


研究生论坛之外,吴楠还建立了研究生病例汇报和文献汇报制度。


“做学术是要和人交流的,需要克服在人前展示自己的心理障碍。他们专业能力自然有导师去培养,我要做的,是锻炼的是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通过一次次的展示,让他们逐渐习惯这种生活方式,这就是他们未来医生生涯的日常。”


尾声



关注具体的人,解决具体的问题——无论医疗还是教育,吴楠均如是践行。

遥想当年,他援藏归来后,完成了人生第一份提案——《对西藏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当时真是满腔热血,就想着能帮西藏干点儿实事儿,心里就特别高兴。”

当年那个人,如今干实事儿的心依旧。

图3. 吴楠与西藏同学们的合影(图片来自中新视频“党外人士话复兴”)


专家简介


吴楠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胸部肿瘤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政府特贴专家。


兼任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委员会委员、前任主席,欧洲肺癌大会(ELCC)学术委员会委员,亚洲临床肿瘤联盟(FACO)肺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分会胸腔镜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常委,医促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智慧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委,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基金会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委,胸外科分会常委。





资讯





AME旗下19本期刊最新影响因子|2024年6月

责任编辑:高   晨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排版编辑:陈   童  AME Publishing Company

i.02.2024.08.13.01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专家访谈



AME科研时间
欲穷千里目,快乐搞学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