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很多人觉得没啥可做的事儿,其实里面大有可为。”
“手机App辅助肺癌患者居家康复和症状管理”“基于人工智能(AI)的三维重建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研究”“空间转录组学揭示肺腺癌进展过程中的分子特征和细胞可塑性”……
“从身边的细节之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吴楠如是说,亦如是做。
“做科研的人需要思考两个问题:在现有资源下,我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能让我的研究与众不同?很多人觉得没啥可做的事儿,其实里面大有可为。”
日前,该研究被《国际外科学杂志》(Int J Surg)接收并在线提前出版。
正如开头吴楠所说,这不是一项多复杂的工作,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患者的问题,解放了人力。于他而言,这样的工作“很有意思”。
从21分钟到6.8分钟
应用新技术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只一个。
在早期肺癌患者中,20%~30%有肺血管变异,单纯通过二维CT辨识肺段结构存在一定困难。国际上,通常使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生成三维重建图像来指导手术。但这是一种半自动的手工重建方式,哪怕是熟练的外科医生,平均也要21分钟才能完成。
“我们每天手术这么多,这么做要浪费多少时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吴楠主导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AI)的三维重建系统,平均仅需要6.8分钟即可完成肺血管、支气管的三维重建。
效率提升了,但准确性如何?还是得靠数据说话。
在接下来的验证研究中,吴楠首次提出使用术中解剖结构对AI系统重建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其准确率为93.2%~100%,重建质量高于Mimics。除此之外,该系统还令手术效率得到提升,其中,肺叶切除术时间缩短了24.5分钟,肺段切除术时间缩短了20分钟。
2023年,该验证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肺支气管血管三维重建系统支持胸外科手术的准确性和效率:回顾性和前瞻性验证研究”)在《柳叶刀》(Lancet)子刊——《电子生物医学》(eBioMedicine)上发表。
在吴楠看来,“这是一个简单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先开发出这项技术,再设计临床试验,验证它的效果,最终应用于临床。”
吴楠的学生,这篇验证研究的第一作者——李想表示:“所有的科研想法和临床想法都起于很小的细节,吴老师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并从中挖掘出价值”。
从高危里面找高危
传道授业
追溯吴楠的职业经历不难发现,除了医疗,他还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2011年,他曾参加“北京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并最终斩获一等奖的佳绩;
2018年,他曾任职西藏大学医学院院长,归来后以一纸提案助推西藏第二人民医院挂牌成为西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启西藏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2022年,在升任北肿副院长之际,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教学作为主管工作。
问及原因,吴楠说:“教育能够发掘人的潜能,看到人的成长,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无论是胸外科还是其他学科,培养年轻人都很重要,只有年轻人敢于说‘我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我要做点儿事情’,学科才能向前发展。”
如今,聊起AI系统,李想依然兴致盎然。但兴致之外,意义被更多地强调。
“几分钟就能获得患者肺部血管的三维立体图,从大时代的横断面来看,这件事似乎平平无奇,但与最初我们只能通过CT图像‘脑补’立体图,后来通过Mimics半自动手工重建立体图相比,它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
李想的微信签名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他说,“吴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道”,明确做事的初心,余下所有的细节,无论是系统开发、做科研还是写文章,都建立在初心之上。”
图2. 吴楠与学生们的合影(2排左5为吴楠,左4为李想,左2为刘冰)
从关注个体到关注群体
如果说作为导师,吴楠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因材施教,那么作为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他需思考的则是“如何在体制上给同学们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国际/国内会议上,大部分上台发言的都是医生,鲜有学生上台,但其实学生也需要能够展示自己的平台。吴老师为我们搭建起了这个平台。”李想说。
2023年4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首届“笃行杯”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幕,14名研究生在大会上作主题交流。李想作为当时首个发言的博士生,讲述了AI三维重建系统、AI发展历程及其与医学应用的结合经过。“这个平台对我们来说挺重要的。”
对于低年级研究生来说,这是一个启发思路、分享经验的地方;对于高年级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能够获得就业机会的平台。
吴楠坦言,“去年第一届论坛的影响力还不是很大,只有北医内部的人员参加,但今年第二届的报名人员已经扩大到了北京市5家高校。明年我想做得再大一些,争取挂靠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举办活动。”
学生们特意提醒吴楠,“一定要准备奖状和证书!”
研究生论坛之外,吴楠还建立了研究生病例汇报和文献汇报制度。
“做学术是要和人交流的,需要克服在人前展示自己的心理障碍。他们专业能力自然有导师去培养,我要做的,是锻炼的是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通过一次次的展示,让他们逐渐习惯这种生活方式,这就是他们未来医生生涯的日常。”
尾声
关注具体的人,解决具体的问题——无论医疗还是教育,吴楠均如是践行。
遥想当年,他援藏归来后,完成了人生第一份提案——《对西藏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当时真是满腔热血,就想着能帮西藏干点儿实事儿,心里就特别高兴。”
当年那个人,如今干实事儿的心依旧。
吴楠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胸部肿瘤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政府特贴专家。
兼任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委员会委员、前任主席,欧洲肺癌大会(ELCC)学术委员会委员,亚洲临床肿瘤联盟(FACO)肺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分会胸腔镜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常委,医促会胸外科分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智慧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委,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基金会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常委,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委,胸外科分会常委。
资讯
责任编辑:高 晨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排版编辑:陈 童 AME Publishing Company
查看更多专家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