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驹桥的评论区往往能堆叠起一个魔幻现实主义阵地,我总是沉迷其中,贪婪地吸收着下乡调研的快感。看到别人过得这么惨,悲天悯人的情怀里或多或少也有几分侥幸与得意。
马驹桥不需要同情,马驹桥也没有爱情,它像一个sigma男士,永远都不会落入虚无的陷阱,只有硬邦邦的生存机遇,每个机遇都是明码标价的,比如一天150元。
150元是收入,与支出相比,这个收入已颇高。最大的支出是住宿,这是马驹桥与北京城唯一相像之处。每日收入至少有20元用于住宿,一个床铺,和大学生的床铺在物理形态上颇为相似,却又有着天壤之别。
夏天是马驹桥的旺季。2023年尤其旺。因为40度以上的高温已持续半月,位列北方各大城市第二名,第一名是河北的。马驹桥在地理位置上保留着北京最东南角的体面,这里是北京。
马驹桥人在夜里归于平静,躺卧在公园长椅或者绿地,偶尔有凉丝丝的风吹过,吹出第二天的美梦。也有可能是噩梦。睡一晚就能多挣一晚20元的床铺钱,马驹桥人真的会过,睡觉都挣钱。
150元的收入平摊在12小时的工作时间上,每小时收入不过区区十几元。在今日之北京,很难想象这样的收入水平到底在支撑什么样的人生。
吃苦对于马驹桥的男人们来说是一件没有门槛的事。与你想象中的力工不同,这里的人虽然吃苦,但他们的精神世界一点都不贫瘠,和山西河南煤窑里那些满面黢黑的疲倦灵魂不同,马驹桥男人们是有理想的。
最直观的理想就是不满于现状。
面对镜头的时候,他们的理想就会自然地流淌出来。他们对马驹桥的现实看得很清楚,通用的话术就是:工资太低了,而且还在持续被拉低,那些没有理想的人,破坏了基本的生态平衡。
在中国,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但是在马驹桥,这种源自供需失衡而导致的生态失衡触目惊心。
一位黑衣大哥道出了真相:人太多了。
世间万物啊,太多了就不值钱。
所以他们理解不了生育率持续走低为什么是一件值得忧虑的事情。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眼前事而无身后身。生育率的事情,影响的起码是20年后的世界,而他们迫切地想要活在眼前的世界里。
Sigma驹桥,永远没有未来的陷阱。不要在这里谈未来,但是可以谈一谈理想。理想与现实是一对双胞胎,如果说过去的人们用宗教来映射现实,那马驹桥er就用理想来匹配现实。
理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现实,就像鸡蛋灌饼里面的那颗金黄的鸡蛋,没有鸡蛋,则无灌饼。
我曾经认识不少马驹桥的男人。世人皆说有难必闯马驹桥,其实往好的一方面想,这些男人的身后是有退路的,他们在马驹桥的状态并非你看到的走投无路,而是想要一条新的路。
通往北京的第一站,可能是北京西站,可能是大兴机场,可能是六里桥长途汽车站,也可能是马驹桥。不同的人,来到北京的方式也不一样。他们的目的也不一样。
马驹桥人的目的最为明确,落地的第一秒钟就要开始挣钱。对他们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否则马驹桥的任何一颗尘埃都将毫无意义。这里有着北方大城市对于那些身无长处又想开天辟地的底层男人唯一的包容,除了这里他们别无所去。
不要谈未来,不要谈爱情,不要谈诗与远方,更不要谈眼前的苟且。这里有火热的地表温度,来不及忧伤的炽热内心。这里最大的好处就是无丝竹之乱耳,每个人都专心于150元的酬劳,专心能让明天变成160元甚至300元,当每一口呼吸都在用额度标价,当每一步路都在用热量换算,停下来就成了一种罪过。从这个意义来讲,这里有全世界最高的生产效率,也有全世界最虚无的生产关系。
马驹桥是危险的。它把真相不加掩饰地涂抹在街巷的转角,每个转角的背后都是另一个真相。Sigma驹桥不相信任何套路,所以也就没有任何虚假的回报,只有真实的印记。人间一切的虚情假意,都将在马驹桥得到毫不客气的治愈。
但马驹桥也是安全的。因为没有人能在这里长时间地停留下去,每一天,这里都是新的。不必担忧这里的人会失去耐心,在你失去耐心之前,会先失去理由,留在这里的唯一一个理由,大概是一种世所罕见的自由。但在150元乃至越来越低的日结工资面前,这种自由事实上一文不值。
在马驹桥什么都读不懂,除了百年孤独。如果你读不懂马尔克斯,就去一趟马驹桥,什么都懂了。就像小说结尾的那场龙卷风,吹走了一切记忆。也像红楼梦结尾的那几句唱词,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