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的青少年

文摘   社会   2024-12-25 09:21   北京  

质疑:因为我们老了,看不惯“无法无天”的叛逆。

理解:我们曾经也是青少年,说实话我们曾经叛逆甚之。

成为:成为更好的有朝气有希望的“青少年”。

1、质疑青少年

去年十月,湖南长沙两拨青少年约架,场面宏大。

什么感觉呢?

一是幼稚,二是恐惧。

说他们幼稚,是因为很难相信在这个有一万种更好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他们居然选择了成本最高收效最低的“巷战”。

但凡是成年人,都要考虑一下做事情的成本与收益,暴力是突发情况下自我保护的手段,而不是“精心策划”的结果,没有一个理性的成年人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打对方一顿”,那是没脑子的表现。

说他们让人恐惧,则是因为这件事的起因令人感到不安。警方通报写的也很无奈——“XLB”(长沙话乡里逼),一个16岁的长沙职高辍学生在快手发布耍帅小视频,另一个15岁的租住在长沙的江西借读少年评论“看着好像XLB”……

很多长沙朋友表示哭笑不得,这不是什么大事,但得益于中国话的丰富含义与千变万化的地域特色——这个xlb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恶意程度比东北人说“你瞅啥”、黑人说“内个”强一万倍。

所以当你对一个长沙人说出xlb,那么,就相当于直接宣战了。

这种情况在以前没有快手、没有手机的时候还能被有效遏制,因为现实生活里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没有边界感的青少年嘛,青少年也不都是疯批嘛,但有了手机,有了短视频,好了,以青少年的人性……想都不用想了,他们在毫无有效约束机制的手机屏幕那头儿,什么都干得出来。

2、理解青少年

看到一篇文章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儿童精神科在开学一个多月之后已人满为患。又看到一篇文章说,老师都看不下去“课间10分钟校园空无一人”的变态景象。

这些新闻说明了啥?

我们站在成年人的立场上,也要看到青少年普遍面临的“高压状态”。

因为毕竟我们都是从青少年走过来的,我们不能如今自己有了一点点自我把控的自由空间就不管青少年的死活,就对他们颐指气使,认为他们就活该在学校里过上十年八年的“铁窗生活”。

与此同时,今时不同往日,尽管我们青少年的时候不比今天的青少年轻松,甚至面临的是更恶劣的生存环境,我们曾经的反叛也更加荒唐可怖,但今天的问题总体而言是比曾经有了更广阔的解决空间的。

比如手机的使用问题,它当然不是万恶之源,能让孩子们更早接触更多的信息,从好的方面来讲,它是一个有益的工具。但坏的方面来讲,“早熟”是善良之敌,这也没什么可否认的,都是最基本的常识。

关键在于,如何在好与坏之间设置足够有效的引导机制,发挥好的作用,去除坏的作用。

虽然很难很难,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大势所趋”——平台再努力也没办法隔绝人性,监管再用心也没办法雨露均沾——但问题的实质依旧是清楚的,方向是明确的。

世间万事,只有为与不为的区别,没有“为了多少”的计较。否则全一刀切或全躺平就完了,去特么的吧——那当然于事无补。

3、成为青少年

不是返老还童,不是为老不尊,不是成为巨婴——而是我们成年人和青少年能够在共识之下一起成为更好的青少年——成年人有生机勃勃的少年气,青少年有远大志向与热血正能量。

青少年的反叛是世界难题,尤其是在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里,青少年越无所顾忌,因为文明有一个表面特征:它很宽容以至于显得软弱。

但宽容的本质不是“容忍”而是“制衡”,最傻最弱的青少年在体能上觉得自己最牛逼,如果在高压状态下,他们是被打得最惨的人群,但如果在文明社会里,他们就显得最跳脱,谁也拿他没辙——不是因为没辙,而是因为文明规则下从法理上必须给予每个群体表达的自由与权利。

我们的社会正在加速走向“文明”的这个阶段。这是好的一方面。

需要校正的一方面在于,我们的制衡措施是不足的,这将造成很大的失控甚至灾难。

什么是好的制衡措施呢?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学校提供物理空间与文明教化(不只是课本知识),家庭提供生存条件与原生关爱,社会提供健全的法制与管理。

从目前来看,这三位一体都存在各种问题:学校机关化,家庭离心化,社会麻木化。

本质上是这三位一体严重割裂,自顾不暇,互相推诿,青少年(以及每一位家长、成年人)都被裹挟其中、夹在其中,那位约架的16岁少年是一位辍学耍帅精神小伙,那位恶语相向的15岁少年是跨省借读用本地话讥讽本地人的在校学渣……

问题很大,但这绝对不只是他们的个人修养问题。

阿亮评论
社会学+特稿+非虚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