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与教授之争实际上是谁和谁之争

文摘   社会   2024-12-22 07:27   北京  

去年夏天,教辅名师张雪峰在直播中随口一句话引来了大学教授的强烈反驳,他在直播中表示:孩子非要报新闻学,定会把他打晕。还表示985教传播的教授粉丝数量不如我,是不是有点问题?重庆大学的新闻传播学教授张小强发文回怼,表示张雪峰只是个网红,别被他忽悠。

张雪峰这个人呢,确实是网红,只不过他是“认知网红”,这意味着他吃饭的家伙是“价值主张”“见识分享”而不是唱歌跳舞,对于刚参加完高考的准大学生们来说,张雪峰在“报考高校专业”这方面的知识分享,绝对是稀缺的硬通货,所以他很有市场。

客观来说,张雪峰作为一个报考高校和选择专业的“信息枢纽”,对于全国范围内的家长和孩子们是有价值的,并且是“影响一生的巨大价值”,就拿我来说吧,20年前高考完报考大学、选择专业的依据是啥?抛开分数,唯一的依据就是自己的感觉,前几天又和高中同学们聊起来,大家都感慨,咱们毕业的时候哪里懂得什么985211,又哪里懂得报考指南上的那些专业名称到底是啥意思啊,还不是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周围人道听途说“纯蒙”吗?

当时要是有张雪峰这样的人“点拨点拨”,也许人生就此不同啦。但是张雪峰的工作也意味着巨大的代价,给孩子们出谋划策是最危险的,因为他将来万一过得不如意,很有可能会反过来骂你:当初要不是听了这家伙的……人生这个事儿吧,它不是自然科学,不是线性因果,你要帮别人划定人生,就注定无法“免责”。

但是张雪峰牛也牛在这里,他好像不怕“担责”。嗨,凭借着给孩子们出谋划策,人家不知道赚了多少钱,说穿了还是“钱是个好东西啊”。虽说人生不是自然科学,但一个人的人生客观上其实是有“捷径”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家里人把路都给我铺好啦

在我看来,张雪峰和教授之争,本质就是这个东西:穷人的孩子有没有捷径可以走?

捷径,有两个含义,一是不用你自己费力,家人给你扛过去;二是它是一条明路,一条正确的路,符合你人生利益最大化的路。

普通人家的孩子,第一种捷径就算啦,那指定是无了,但第二种捷径,人生明路,还是有滴。

谁来给你指这条明路啊?

张哥说我来,听我的,弃暗投明,咱普通人别报新闻传播这种天坑专业……另一个张哥说,别听他的,他就是一网红懂个毛,我们重庆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香着呐,闭着眼睛报……

说老实话,都有道理。因为在普通人眼里,判断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依据哪怕在今天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依旧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公开信息与真实情况相隔万里,你哪怕打开各个高校的官方主页,你也搞不清楚它到底是个啥水平,当然除了那些公认的名校,那才几个呐,再说那里面的专业啥情况,还是不了解。

所以张雪峰这种常年研究各大高校和专业就业情况的“专家”,相对来说还是可以听一听的,因为他眼里是全国各大高校和专业的全局对比,他的工作就是信息枢纽。

而张小强教授的工作很显然就“窄”的多了,他只做新闻传播这一个行业内的纵深研究,你让一个研究新闻传播的教授客观地描述本专业,是不大可能的,就好比你问列车上的人都买没买到票呀?端着碗吃饭的人这碗饭到底香不香呀?这纯属于是废话流。

说一千道一万,新闻传播到底是不是天坑专业?哪怕再不愿意承认,它也确实属于“天坑”行列,因为传统媒体很显然正在式微,新媒体又不咋看重你是不是学传播的。学了这专业,意味着你的择业护城河被无限填平,谁都能干,你学它干嘛……当然你要是考公考编,有的萝卜坑可能还就要学传播的。但咱这不是以大多数普通人的择业来倒推嘛,那咱作为普通人家的孩子、甚至是穷人家的孩子,能避坑还是尽量避坑。对于家里有门路的孩子来说,避不避坑没那么重要,因为人家可能要的只是一个文凭。而对于穷人来说,避开坑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因为你将来是真要拿这个专业去找工作的。

要我说啊,穷人的孩子最大的捷径就是别学文科。

他自己也有不祥的预感,和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教授就“新闻传播”专业是否天坑专业一番温和“非暴力”甚至“非正面”交流之后,他在社交媒体上坦言“离被人搞不远了”(这条内容很快就消失不见)。

经过一周的发酵,官媒,终于,表态了。

《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文章《警惕“网红”言论误导志愿填报》,虽未点名,但都看得出来这是在向谁开炮。

先说个题外话,官媒这篇文章的“传播路径”像极了一个“自证其伪”的寓言:若非经过一些新媒体转载,99%的人根本没机会看到此文……我在查资料的时候查了老半天才找到这篇文章的标准出处,如头图所示,出自2023年622日的纸质版与电子版。

署名“钟焦平”能看懂啥意思吧?中教评嘛,很顶格的表态了。

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就一个:当前各大高校的专业,都是有用的。大家别被“网红”的言论误导,从而误以为有的专业不能报,全都能报,并且全都“可能”有美好的前途,用极端的个例去证明普遍的真理,这个逻辑实在是太苍白了……(而且去年以来全国高校专业大洗牌也证明了这种表态在事实面前站不住脚)

令人想到1998年修订本《新华字典》中的经典例句: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时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表示:全世界的高校已经落后于社会发展;课程的内容也十分老套;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所学的知识不能适用于实际情况。

这篇文章我不想争论“所有专业都有用”,因为这个辩题本身就不成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教育也在持续改革,这本身就说明教育方式与教育领域一定会持续变化,有的新生,有的淘汰,这都很正常。那么我想说的是:

张雪峰这个人对于学生和家长们而言,到底有没有价值?如果学生与家长认为他有价值,那么是谁认为他没价值?所以,本质上到底是谁在和谁争论呢?

第一,张雪峰有没有价值?

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当然是有价值的。很多人如今看到张雪峰的短视频、直播都感慨,要是早二十年有这么个人给我指点一下,也不至于现如今后悔“入错了行”……

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别觉得张雪峰是利益相关,他说的话就都是“为了钱”,他是个“臭网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是因为有了张雪峰大家才觉得他有用,而是大家需要这样一个人,张雪峰才被选出来的,他是被历史选中的,更是被人民群众选中的,因为在那么多考研、考大学咨询机构里,就数他说得最实在、最靠谱。

第二,谁认为张雪峰没价值?

这个其实也不用多说,说穿了就是那些被他动了蛋糕的人嘛。比如“新闻传播”……

我们这个社会呢就是这样,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的新装”但大家都必须假装没看见、勿谈勿信,要说就偷偷说去,谁要是摆在台面上大大方方说某些专业过时了、不好、为了一辈子的职业路径别选这些专业……就像张雪峰预感的那样,他可能就要被搞了。

因为被你说“不行”的这些专业还养着很多人嘛,背后是利益关系,这些专业淘汰掉,这些人不就失业了吗?

那他能不跟你玩儿命嘛……

第三,是谁在和谁争论?

所以说到底是谁在和谁争论?

表面看,是某些媒体在和张雪峰争论,本质上其实是:

代表着落后生产关系的利益方,在和想要先进生产关系的学生、家长、人民群众们在对抗。

是不是这样?只不过人家用的口吻不是那么强硬,而是巧妙地批了个“劝世良言”的外壳,奉劝大家张开眼睛别被“网红”给误导了……

到底是谁在误导谁呀?

很多人看到钟焦平的那篇文章里的观点都惊得说不出话,尤其是那句“家庭条件不优渥的考生,是不是在专业选择上就只能奔着就业,奔着‘吃上饭’?”

这个问题,难道还有别的答案吗?

我拿阁下当君子,阁下为何拿我当S……真给我气笑了。

阿亮评论
社会学+特稿+非虚构写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