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瓣花原创的第464篇文章—
一本图画书与作者本国文化的关联
在《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与《蓝石头》这两本图画书中,我们都在细节中看到时空与人物的交错,看到时空的推移。
塔克老师说,这两本书都是在讲重复之境的意味。而人生,真实的人生,不过也就是重复之境下的人生。日复一日地劳作,日复一日地照顾小孩和老人,日复一日地与身边人打交道。而我们的所遇,我们偶然的相遇或必然的遇见,也构筑了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所有遭遇。
塔克老师认为,《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的创作,关联着日本美学里的“物哀”理论,或许他们更讲究“此时此地”,无论是阴翳之美,还是对稍纵即逝的美的迷恋,对弱小事物的执着与怜悯……都让佐野洋子在创作这本书时,多了一些“哀”的气息。
但哀伤之中建立的也有偶遇的欣喜,如虎斑猫遇见白猫后,他使出浑身解数以求对方喜欢,像一个年轻的孩子,他炫耀,他离奇的经历;他炫耀,死了多少次。这让我们看到,一个人无论此时年龄几何,无论他经历过什么样的人生,当他还能有一见倾心,有那一刻的怦然心动时,他就还不老,他就在重新焕发出一种新生的力量。
这样的怦然心动,可以是为一个人,可以为一件物,可以是为一个兴趣爱好。而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还能在那样的“死”了一百万次之多,被欺骗,被伤害之后,还能有纯真之心,还能有一刻的怦然心动,并付诸行动的努力?
在我的理解里,这样的“死”,未必是真正的“死亡”,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心碎、受伤,甚至绝望。当他被马戏团老板当作工具猫,截成两半时;当他被小女孩肩上的带子勒死,他们看起来都是不小心,但可以确定的是受伤害的是他,“死“掉的是他的心。
我非常喜欢佐野洋子,几乎读过她所有的随笔集。在佐野洋子的随笔集里,也能看到她对死亡的态度,看起来是无所谓的,知道生死大限之后,甚至有松口气似的放下,以及在后来表现出的表面潇洒。她对很多事看似的“无所谓”,却有着无尽的焦虑、脆弱,无所依傍的悲伤。
这个时候,再听塔克老师说,这本书可以与日本文化的“永生焦虑”与“怨灵信仰”相结合,这样的结合,与佐野洋子写随笔集时的真人露相,就再次契合了。
而就是在这样的“死亡”之中,塔克老师说:“活了100万次的猫,可不可以说他的每一次死亡,好像是他的生命力在潜伏,在那休憩。”这句话,太震撼了,每一次的死亡,都有新的生命力在潜伏。是这样潜伏的生命力,让猫一次次死去,又一次次活过来。而几米的“蓝石头”,也有这样的生命力潜伏在它的身体里,它想要回家,想要和它的另一半在一起的强大的信念,让它一次次崩毁,又一次次重生。尽管这样的重生,有时是别人赋予的,非它所愿的,但是正是有这样的重生,才有了机会与更多人的相遇,与更多的可能性相遇。
甚至我们是否可以思考,《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虎斑猫前面死掉的部分,全来自对猫的童年的假想,可以伴作马戏团的猫、国王的猫、小偷的猫,就像童年里,我们扮过家家时,可以有无穷的身份扮演一样,但那都不是真实的,那都是童年的稚语。
而等到真正遇到自己喜欢的,他会露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去展现。而这样真正遇见所爱,并不一定是爱人,那只白猫是个隐喻,如塔克老师所说,“是你热爱世界的方式。”那个时候的我们,是充盈的,充实的,是喜悦的,又是心甘情愿付出的。
这样的爱就不再简单归类为男女之爱,母子之爱,父子之爱,家人之爱……如果仅仅是虎斑猫非常非常爱白猫,那他就是在将自己的爱建立在对他人的期待中了,要有回应,要有共振才会快乐。而当我们遇到了真正热爱世界的方式,与热爱之事相对时,不需要回应,但其实它也一直在回应,成为我们与世界相融的方式,并持续欣赏,保持热情与敏感热爱这不完美的世界。
老师讲清楚了这本绘本与日本古老文化之中的关联,讲清楚了虎斑猫为什么一次次死,又一次次活,为什么遇到白猫,虎斑猫会真正地活着,不是简单的凭着爱,而是当我们真正的找到了那个自我,我们自身真正地“复活”了,热爱这个世界的方式也许就能很快找到。我们就不再只是一个“工具人”,或是一个“怨灵”了。绝望也就找到了突破的洞,让自己不再惧怕死亡。
命运的共在与阅尽千帆后的相逢
有人将《蓝石头》一书,归类总结成“不忘初心”之类的简单主题。如同塔克老师所说,“生命的意义是具象的,不是简单的几个词语的概括。”让我觉知,即使我们要去总结一本书,也尽量少用那些概括性的大话。尽管那些语言看起来如此精准、“动人”。很多人会对此得心应手,可是如同大树,仅看到粗壮的树干,却看不见其间的枝桠、分叉、繁花,这样的阅读,也就只是无趣的归纳,并没有摸其温度,没有真正感知其血肉。
塔克老师说“图画书中注意人物视线的交流”,其实我在这次课中,不仅注意到书中人物视线的交流,也更在意,我与书中人物的视线交流。这样的交流,会让人走到内心深处。
蓝石头的每一次天崩地裂似的自毁,都促成了另一次新生,尽管这样的新生也并不是它想要的。当我发现那个石头变成雕像时,他变成了灰色,后来又变成了粉色,但无论外形怎样变化,每当他崩毁时,他的内里迸发出来的还是蓝色的,他的心是蓝色的。他从来没有变。
对于一直想要回家的蓝石头,一直在变小的蓝石头,最后变成粉尘的蓝石头,以前由别人帮助重回人间的蓝石头,当他轻盈到成为一颗沙粒时,他反而自由了。他与他的另一半,终于同在一片森林了。
在图画书中,那个第一次来到大象雕塑旁穿着蓝色衣服的小男孩,我将他看作是蓝石头心里的投射。蓝石头在深夜的街头立着,不知自己在哪里;小男孩迷路了,不知自己在哪里。他们是同质的相遇。
老师说:“作为物的蓝石头,源于物的坚守所生成的陪伴力量。” “当我的所求必须在你身上体现出来的时候,当我的需要是需要跟你共在的时候,我们是在建立一种爱的关系。”
“共在”的关系,与周围一切的关系,和汤米·温格尔笔下的“克里克塔“与小镇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是一样的,他们共在,他们相互倾诉,或相互帮助。
“共在”的说法,让我警醒,其实每个人都不是所谓的“独立的存在”,以前我总认为,我管好自己就行了,而我们其实在无意识中,对他人,特别是对周围的人都造成了影响。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是物与人的交织,人与人的交织,物与物的交织,构成了这个世界。我们是“共在”、共生,共存,以及平等的,我们是能够对话、交流,及至将彼此之间的情感进行迁移、对应、看见、理解的。
而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也是在与这个世界不断地联结,前面的联结也许都是被动的,是被安排的,只有最后一次的怦然心动,让他主动付出,主动去爱。
这样的怦然心动与转变,是因为一些人、事的促发,还有内心里那种朦胧的、隐约的不甘于此的期待,以及终于等来的契机的到来。
这些,都让我们看到物的存在,它也有自己内心的悲伤或喜悦;另一方面也看到物对我们的共生与陪伴,以及对我们生命的影响。
蓝石头与无数人的相逢,塔克老师称之为“阅尽千帆”的生命,但其实“他们的所求看起来很简单,但不是随意就可以实现的。”
最后,蓝石头变成了一粒沙,老师将其与“一沙一世界”联系在一起,我一下子明白了,这颗蓝石头,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也是每个人的生命。我们既被动又主动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时被他人塑造,有时受他人影响,有时倾听他人诉说,有时自言自语,而内心里是否会有所坚守,是否有那么笃定,是否能在这个茫茫的世界里默默地温暖别人,好像没有那么完美的人,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
每一粒沙皆有他的世界,有偶然或必然地要与他相逢的人与事,这也构成了千千万万种人生。
塔克老师说,这颗蓝石头:“它有一种物所持有的被动,但是他却用物所持有的被动来强调自身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接纳,与一种物所被塑造的状态,所强调的专注来谈它对他人生命,他人存在的关怀。”
这句话,真是太美了,对自身的接纳,以其专注于生命本身,来用自己的方法热爱这个世界,与世界共振。
蓝石头似乎与《活了一百万次的猫》里的虎斑猫殊途同归,阅尽千帆,还复来。
这样的学习、反思、收获,让我的世界又开阔了许多。很开心的。特别推荐塔克老师的绘本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