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下午,秋雨绵绵,第71期女子悦读会如期进行。本期分享舒行的《百合花摇曳》,因是一本与植物有关的书籍,我们再次选择了临江而立的一水间别院,欲与天地之美更近。
那日,从茶室望出去,铅灰色的天空,秋蓝寂寂的江水,雨滴的亮片闪耀在黑色的瓦顶;窗前的花盆里有茂盛的铜钱草,风干的棕色芦苇点缀室内,桌前三壶清澈滚烫的茶水,几盘小食小点,女朋友8人拥书围坐,满心愉悦。
大丫中午刚看完本书,便趁热打铁,邀请她分享起来。她是位深度植物爱好者,闲暇便喜欢与山野为伍 ,又颇具好奇心,不仅喜欢与植物相对,还喜欢在各个节气画植物。于是《百合花摇曳》里好多植物,比如地桃花、野棉花、大叶醉鱼草,在她的画笔下都有呈现。那日,她还带了一枝香蒲(又名刀口药),来现场,那是朋友送给她的。
书中的很多植物,都曾在大丫的旅途中相遇过。比如书里所写的迎红杜鹃,她曾在夏日从南川回城时看到过,在书中相遇,记忆也随之打开。
如月也分享了,曾经在四月重庆的街头,遇见过黄花风铃木,她查到,“此花原产墨西哥,春季3-4月开花,但花期较短,只有十天半个月,所以它的花语是感谢,是珍贵。”路遇一丛花,可为之驻足,可知其珍贵,这就是最好的“花见”,是真正的“一期一会”。
而我们很多时候,未曾能与书中植物、鸟类相遇,于是五瓣花在阅读的过程便动手查识,原来算盘子像小红南瓜,表面毛绒绒的;水团花像小刺猬,散着圆形的刺;杠板归叶似三角形,蓝紫果实,是乡村常用的解毒草;青葙是一丛丛的紫,像雀梅层层叠叠开放;梵天花开在地上,形似桃花,又称为“假桃花”,是治疗感冒的好药。在视频里,还看到了雄白鹇与雌白鹇,像两种鸟,雄白鹇白羽,长拖尾,红脸;而雌白鹇,褐羽,短尾,与山上野鸡没有太大区别。雄白鹇展翅起飞时,如传说中的凤凰,似林中白衣仙子。
秋韵听了大家的分享,非常遗憾地说道,曾与好看的紫藤相遇过,可是只为好看而去拍照;见过农人在夏日收割,心中默念的还是那句:“粒粒皆辛苦。”并未真正地感知生活,并没有真正地去与植物、自然的世界真正相遇,以后会做个真正的有心人。
大丫为作者优美的笔调打动,并分享多处心动之语,舒行写牡丹:“南边的开得最早,种类最多,一路魏紫姚黄一团团滚滚开过去。”“手触花药处粘上细细的黄色花粉,似有很淡的甜味。美像澄澈的水一样流淌而来,将人淹没,这就是活着啊,在美之中。”
舒行写春之消逝很快,比喻若“年轻的辰光也是瞬息即逝”,“刚刚还在涂口红,转身就在疲倦地卸妆。之前还在辛苦地赶往旅行目的地,转眼假期就结束了。”
因如月生于秋天,而对秋天抱有更大的偏好,她分享了一段书中的秋日文字:“到了九月初,雨后的秋风变得很清凉,凉气像是裹挟着瀑布的水雾一般沁人肌肤。空气新鲜得犹如刚切开的瓜,似乎还露着艳红的瓜瓤。”
大丫从小对野果,野菜颇感兴趣,一旦有机会,总要品尝一二。书中写“笋离土时间越长其味越涩”这就找到了为什么有的笋吃起来涩苦,有的笋鲜嫩的原因,且舒行写电影里的料理人为了让客人尝到最鲜美的春之味,在竹林里便马上搭锅生火,第一时间将离土之笋放入泉水中煮熟,她写“真是可爱而浪漫啊!”
秋水补充道:“笋属寒性食物,富有草酸,需要焯水而食。春芽也是如此。而荠菜,可包饺子,炒鸡蛋,荠菜的根清热,可泡水喝。紫茉莉的根可以炖猪蹄。”
而那句:“冬瓜心很好,它最少也要结一个瓜给你。”也是让大家颇为感触的句子 。植物,自然给予人的馈赠从来都是慷慨的,这也是我们会被自然屡屡打动,甚至感动的原因。
如月对《喜欢活着》一章尤为同频:“生活多艰,我们也要喜欢活着,就把晦暗当作一种准备吧,尽量不忧愁不惧怕地活下去。苦涩的晦暗与甘美的希望是共存于生活之中的,体会过绝望的感觉,也必定还会迎来许多喜悦。”她说,实在的生活,不是总充满诗意,正如彩虹合唱团所唱的那首《我喜欢》,里面能听到“活泼泼的热爱”,万物活着,都有“精神的,审美的,自然的,种种生命的乐趣,在微小的事物里体现世界观,于细微处寻找快乐,也体现了‘喜欢活着’。”
秀玲分享到书中所写电影《家族之苦2》里的那位穷苦七旬老人,将在打工地旁盛开的一枝红花石蒜拿回家,回到简陋居所,用玻璃花瓶插起来,那一刻,那束花也让他贫苦无依的生活有了一抹亮色,这也是人在自然中获得的依靠。
舒行在书中写:“每认识一种新的鸟儿或植物,都令人深感喜悦,让人觉得自身仿佛获得了一次更新,自我抵达一个新高度,这正是生命过程的有趣之处。”活着之趣味,在于每天的“新”,从自然中摄取新知识,从生活中获得新思想,从不停止的自我更新的脚步,让我们的内心如涌泉,一直沸腾、流动、生生不息,活得兴趣盎然。
秋水分享:“舒行的书带给我一种美好而自由的感受,自由意味着当我们无法出门去到想去的远方时,通过观察身边的一只鸟或一棵树,一朵花,去获得心灵的宁静与愉悦。自由更是对生命法则深刻的认识,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健康踏实愉快地生活,并抱着一种清洁的清贫感。从欲望中解脱出来,也是一种自由。可能还需保有一种独立而节制的精神及内心世界的恬静,洁身自好
,用里尔克的话说就是‘去组织,去形成一种特别幸福与纯洁的生活方式。”
秋水说舒行的书里有“在地”与“移情”两种方式热爱,所谓“在地”是她的故乡江南,舒行说“老家的村子就是宇宙中心”,而这样的热爱,也迁移到了现在她所居住的北京。此处与彼处的生命和时间都同样可贵,放开对某一地方的旅行和执念,或许才更自由。
古琴老师子筝带来了中国传统古琴,她听了我们的分享,临时即兴现场自创一首乐曲,为此次悦读会添趣不少。那时,外面的小雨已经停了,可以想见青石板,青瓦上仍有亮晶晶的雨滴,而子筝温柔的曲调,给人带来轻盈之感,飘逸的,超脱的,清新的,与本书的气质与精神颇为契合。
子筝谈道:“我们现在的好多乐器演奏,都表演惯了,甚至不惜用夸张的手法,去实现‘表演‘的好看。而自然的心手合一,发自内心的创造,真正实现音乐自由的人反而少了。所有的音乐都要引入其文化,我们弹奏的乐曲需要与自己的文化连接,与内心连接。中国讲究克制,安静的音乐,让人回味,也会让人感受到对自己的照顾,甚至拥有润物细无声的妥帖。”
怪不得,子筝的音乐闭上眼听起来,像是在“抚摸自己的生命。”
对于这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秀玲引用书中一段话:“就像我喜欢花,喜欢自然一样,宗教也许是很多人的‘花‘或’自然’,他们的心灵在那里得到了平静……从花草树木中看到无限美好、感受其内在博大的生命力,体会到某种永恒。”她认为,这是本书的主题。
秀玲摄影室内外的美
五瓣花在舒行的文字里看到她对家乡的眷恋,她写只有在家乡时,会有一种忘乎所以。“大概是家乡对人产生的一种精神影响。”而她想将影响二字,修改成“回响”,是一种精神回响。是当年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给予舒行的自由、开放,在舒行的生命里回旋,打转,如山谷回音,而那遥相呼应,猛然的撞见,在每一次重逢时,都会欣喜相认,手足无措,直至喊叫、狂喜。
自然并不是城市人的一所避难所,逃离乡。如果真的日复一日与土地相处,恐怕辛苦程度,不比城市少,而收益却未必比城市多。而为什么很多人梦想偶尔重返乡野生活,是因为它呼唤着一种生命的活力,胼首胝足,让人拥有一种身体力行的踏实,它会锻炼我们的体魄,恢复一些精气神,将“我不行”几个字从自我的生命字典里去掉。当人时常行走于山林、或溯溪而行、呼吸乡野之气时,我们会变成一个自愿抛弃松软肥肉与虚浮生活,下定决心,去做一个敏感于四季的人,去过一种踏实、紧致的生活,我们都是可以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
红红在舒行的书中看到她淡淡的忧愁,无论是北京,还是京都,都是异地,有不在故土的一种漂泊感。在舒行的文字中,看到她对草木的信任与投入,草木即会100%的回馈,而与人交往,也许她会觉得麻烦,或有所顾忌。对草木,她有天然的亲近感,文字亦优美,但尾音中有愁绪,也许就是对自由向往,想要冲破束缚与藩篱的心绪不经意间的透露。
同样,书中的图片,基本都有明有暗,即使有光,有太阳,但我们也能看到“暗”似乎更深沉,更明显,这也如透过图片,看到她的愁绪。只有那幅野瀑布的特写,让人看到舒行与“野瀑布”之间的亲密交流,是高光时刻,那瀑布也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冲刷,洗净尘埃,有股力量,在支持我们奔赴、享受、热爱。
红红看完本书,书写了七首小诗,她提议大家读一本书,可以尝试用另一种形式解读,另一种角度去呈现。在此,节选两首小诗,也希望大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喜欢的书,并能写下属于自己的文字。
红红诗选:其三
红圆落⽇/缓缓⻄沉/暗⾦⾊的光辉/温馨欢乐的琴⾳/消弭了⻩昏的哀愁/“咣”/朱⻔落下/古⽼暗沉的寂静/⼭桃/蘸⽔⽽开/临⽔⾃照/淡粉⾊的烟霞/旧电影般/黯淡的彩⾊/凄清的苦⾹/唤醒/期待与感动
红红诗选:其七
春云浮动/碧空澄净/树林幽深/新绿散步/填满春⾊/彩霞满天/粉云悠悠/绛紫⾊的树梢/挂着明灯似的满⽉/你/还好吗
那夜,悦读会后,我们一起围炉烤肉,热腾腾的生活,在谈笑间四溢。暮色四起时,江水四周,桥上灯影落入水中,洒下一颗颗闪亮的星辰。
而这读书之乐的余韵,也似拥有了这星辰,在心湖中,氲散开去,荡漾、吹风、任其发亮。
2023年11月:第72期悦读会预告
《愿我们成为彼此的糖》
五瓣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