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远的热爱与关注

文摘   2025-01-13 16:40   德国  

因为经受过那种心的破碎与疼痛(参见上一篇),所以我对生的美好、生活的美好、人的美好特别敏感、也特别感恩。那些生活里的人、事总是各有各的美。我总是非常乐于、非常善于捕捉身边那些美。

即便我有脾气暴戾的一面,出言不逊过,我心里都很后悔,我不应该这样对待我生活中的任何人。

我今年34岁了,从上学前班到今天,一直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所以,我经常觉得自己很无知;对世界的各行各业两眼一抹黑,啥也不知道)。

我见过很多非常优秀的人。TA们总有不同的闪光点。

你总能透过某个字的灵动、某个词的摇曳,感受到一个人的独有的气韵和某个特定时刻的思绪。你总能透过具有洞见的观点,觉察到一个人思想的震颤,一如雪山之巅飘零的雪片,轻盈、但又无奈。你总在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奉行的理念中理解了浮士德理想原型。你总能在接人待物、举手投足间理解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心与世俗叙事的杂糅。

你总能在某个契机,留意到一个理工科学术匠人的直接与可爱。你总能在某句话中,留意到一些人还在内心保留铮铮铁骨的气节。你总能从一些曼妙的话语中感受到素未谋面者的理解、进而引发共鸣。你总能从一些朋友圈中看到一个ENTJ-A人的抽象与适用。

总之,因为你对世界观察得够细腻,不局限,够有颗粒度,所以看到的人的个性与可爱面也很有多样性。

最近写公众号文章,收获了不少在某个点上心有灵犀的网友评论和私信。而与这个网友群体维持一种遥远的热爱与关注,也是需要一种驾驭情绪与文字的能力和维持某种稳定状态的质感。

这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毕竟发现美好、接受赞语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有点挑战的是,个别读者并未认真阅读和品味,就断章取义,满嘴喷粪,把我喷成一个形如刚从泥坑里爬出来的、只露两只滴溜溜的黑眼睛的泥猴子。我很心生委屈啊。我一个学习历史的人,我总是在输出观点的时候,尽量冷静、理性,不想还被人还以激情愤慨。我与对方内在精神与表现逻辑完全没在一个频道上,也算我写作的某种程度上的失败吧。

尽管如此,我想我可以保持一种遥远的微笑,看那人怒耍花刀。要不然呢?

所以,还算另外一种遥远的热爱和关注吧。


了不起的点点霞
起点很低持续成长:从山村放养娃到大学老师;关注个人心灵、职业成长,长期研究并践行“普通人如何通过持续成长改变命运”,致力于输出个人成长方法论;要做一个有用之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