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管理自己手中的玻璃球一样管理自己

文摘   2024-12-28 16:40   德国  

06年,我离家去县城上高中,过上了一个月不回家、甚至放寒暑才回家的求学生活。

那时候,每家家长要备着一个小木头箱子用来装日用品、蛇皮袋子塞得鼓鼓囊囊的被褥,把一个不满16周岁的孩子送到学校。没见证过这种场景的读者,听着有点现实魔幻主义——是的,有牛拉车送孩子的、有脚蹬带斗三轮车送的、也有洋气的县城家长穿着、言谈体体面面来报名的。开学的时候,县城中学的校园栅栏上、跟前的体育场栅栏上、电线杆上栓着驴、马、骡子、老牛,还有顺路赶集卖羊的家长把羊也栓在栅栏上。

家长们会给离家求学的孩子十块、二十块的生活费。那时候,一碗洋芋擦擦+一碗小米汤只要一块五毛钱,一个粉色带盖的牙缸只要八毛钱。

安顿好以后,妈妈说着一口山西方言,嘱托道,以后就是一个人在外面了,要学好;要拿得住自己的身心,遇上想不通的事情要跟家里说。

高中求学时,我经常会扪心自问:我有没有往好了学,是不是学坏了。我有没有拿得住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这种自问自答总让人对做得不好的地方充满亏欠,当然也让人发愤图强、努力找补。

今天回头看来,这几句朴素的话语,说的不就是大家都熟知的“自我教育”这个高大上的词么。

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看作自己握在自己手心里的玻璃球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心灵的主人;我们把自己这个玻璃球弹到这个方向、弹到那个方向,这都是自己说了算——我们可以决定、督促自己去学好,我们可以管理自己的身体、也可以管理自己的心灵。


01 对身体的管理

对自己身体的支配表现在你想跟谁拉手、想跟谁走得亲近一些、你想跟谁去吃个饭、想去什么场合凑个热闹。甚至想跟着同龄人里的小霸王去欺负哪位同学。这些都是你可以决定的。

所以,作为自己身体的主人,我们用常识判断一下,用脚趾头抠一下地面,你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你应该把自己这个玻璃球弹向什么方向——当然是把自己的身体安置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比如书桌前,更多地吸取知识、更多地坐下来看看书、写写文字、做做实验、琢磨技术;肯定不是去跟着一帮不懂事的小伙伴去干架,不是跟着大伙去唱kalaok,不是跟着有人起哄搞些有的没的。

02 对心灵的管理

对自己心灵的管理涉及到你要不要去爱一个人,付出多少浓度的爱,你要不要为什么事情烦躁不已,你要不要心烦意乱而不能安心做事,你要不要遇到挫折的时候还积极寻找出路、积极行动。涉及到的地方可多了,这里不举例了。

正如上文将自我比喻成一个手中的玻璃球,自己的心灵就在玻璃球中,也是可以管理的。只不过自己的心灵比物理的躯体更难管理,情绪也很难像拧干湿衣服上的水一样那么容易,很难像关掉水龙头里的水一样那么简单。但可做调节。

首先认识到心灵(情绪、烦躁等)都是可以管理的;其次,管理的过程很难彻彻底底一刀切断;再次,尽管不能一刀切断烦恼丝,但可以通过分析,纾解、减轻这种烦恼。

03 对过程的管理

对身体、心灵的管理,随着时间的移动,还得加入一个过程管理维度。这样才能确保自我管理是与时间流逝相随的。不是说在某个节点管理了一下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然后好长时间都不管理了。这样不行,这样无法与时间轴带来的变化同步。

所以,管理自我就像管理自己手中的那颗玻璃球:不光是对玻璃球这个实体的管理,还有对玻璃球中的心灵管理,更要随着时间的移动,对过程进行管理。

多扪心自问,你有没有往好了学?你有没有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有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心灵?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为想不通的事情主动寻找答复、解释或者找个出口。我们一生的思考都是基于这三个维度的。

Be true to yourself/忠于你自己——当你是自己的主人的时候,你心里总是知道答案的;总是知道什么是你最想要的,必要时放弃次想要的;你也总能为自己的选择、行为担负得起责任。

最后,问一句,你是你自己的主人吗?你每次的决定是完全出于你自己的逻辑理路吗,还有掺杂了很多社会叙事、很多其他人的声音?你的逻辑理路是合理的吗?合得什么理?

了不起的点点霞
起点很低持续成长:从山村放养娃到大学老师;关注个人心灵、职业成长,长期研究并践行“普通人如何通过持续成长改变命运”,致力于输出个人成长方法论;要做一个有用之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