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用一套教材,有人考北大,有人只能考北大青鸟?
为什么同刷一张网络,有人抓取关键信息不断成长,有人只能坐地起杠?
因为人对世界的感知是不同的。
这体现在感知方式的差异。最简单的,比如一个人能不能用心地读完一段文字。
还体现在读完有没有反思。最简单的,比如看完一段文字,会不会反思。
也体现在反思后能否形成自己的思维。最简单的,比如反思完一篇文章,能不能把这些反思作为一套系统,最大限度地为己所用。
每个人在这三步的每一步里,所处的状态、收获的东西千差万别。自然,最后呈现出效果就是完全不同的。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那个事半功倍的学习者、成长者。没有谁不希望自己进步得更快、活得更通透、知识与思维更成体系吧?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这种理想态呢?
01接收知识的方式:筛选与分类
我这里以读书为例,也就是在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成年人主动学习参见《都在刷手机,为什么有的人越刷越牛,有人只是荒废了时间》。这两篇是姊妹篇,请互为参照阅读,效果更佳)。
很多家长来信说给孩子周日报了五科补习,足足十个小时。
我很怀疑这个拎着脖子往脑子里倒知识的过程中,孩子到底能吸收多少。
如果拎起脖子往里灌知识管用的话,学校老师课堂上已经灌过一次了,为啥还没学会?
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孩子本身缺乏对知识的批判、过滤、筛选、分类的习惯和态度。
小学二年级我们就开始学习总结中心思想了,开始了解总-分-总结构了,有偏正短语、得字引导补语等这些知识了。这分别指涉的就是抽象主题把握、谋篇布局结构把握、具体细节把握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考查。(注:学习的过程当然更精细一些)
为什么到了初中、高中段,却没把这些最基本的总结、结构解析、细节观察运用起来呢?做课堂笔记、课后笔记整理,这些都是可迁移能力,适用于获得任何新技能、任何学习场景。
但是我们的家长、老师们没有引导孩子最大效用地把这种对知识的分类、筛选的方式利用起来、运用起来。而是让孩子(甚至大人)一头扎在知识点的海洋里、单词的海洋里,一如我们不少人裹挟在网络信息里一样。
所以,我建议家长、老师朋友们、小朋友们、乃至成年读者朋友们,试着对自己感知到的知识做一些筛选和初步的分类。问问自己为什么如此筛选、如此分类的标准、理由是什么。这个步骤适用于思考任何出现在你面前的信息。
02接收知识后的多维度反思与关联
说了半天,其实说的就是一点,思考比读书更重要,思考比获得多多的知识更重要。如有可能,两者并举;如不可能兼顾,思考更重要。
尽管,我们的选拔机制是以分数结果为导向的,但是如果一味地拎起脖子往里灌,我很怀疑最后的分数结果是否会好转。
对知识的多维度思考才能学习、乃至人生整条路上最最最重要的能力。
我用我比较擅长的类比法来阐明这点。比如,一个孩子被一位好心人请了一碗阳春面。一个不反思的人,只会看到这是一碗免费的面。一个善于反思、并乐于编织意义、且能够与人交往的人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碗果腹的阳春面,更获得了人际沟通的话题、技巧、表达(吃饭间的闲谈)、还收获了温暖和爱的力量、更知道以后自己作为一个稍微有点能力的人应该怎么对待一位弱者、甚至在一碗阳春面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
知识也是这样,不一定像阳春面一样衍生出这么多维的东西,但是仍然可以对知识进行一种多维度的反思、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种反思和关联恰恰能够让一个人真正懂得思考的魅力,学习东西也会快很多。这种学习效果完全不同于靠大量重复、拎脖子灌的效果。
人生也是这样。
03反思以后的思维构建
我在这个号早期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做思维导图、知识树,在近期的文章中也提到要问题牵头、寻找材料支撑,要拿着自己内心的困惑去找合适的答案。
这些方法都是相通的,读书时期的学习、成年人的成事和社会成长,也是这样的。要以一种做笔记的方式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上不断添砖加瓦、不断修正自己原有的认知。
这是自己感知世界后的第三层学习:第一层是对知识的筛选和归类,第二层是对知识的多维度反思和关联建构,第三层是反思出来的东西是否只停留在一种经验上,还是可以作为一种意象、一种方法论支撑一个人可以最大效用地利用这些反思的结晶。
所以,第三层是从第二层脱离出来的。不再是站在知识点里面看知识,而是站在这种知识及其背后的多维反思,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上的角色和作用什么。此外,这种反思对自己的指导意义和局限在哪里,自己如何能够更好地运用这种反思的结果。
读者朋友们,看到这里,应该理解了人与人在感知世界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感知世界的的方式、是否有反思、是否将反思体系化和可迁移化(举一反三)。最后,我想问问你在求学过程中、成长过程中,哪一步做得比较好,哪一步是自己不擅长的?
认识你自己,并将优势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