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的困惑【干货】

文摘   2024-12-24 16:40   德国  

来信的人中,有一个庞大的群体是留学生。学段、年龄各异,但是大家的困惑有一些相似性。这里作一期分享。

大家共同的一般性困惑包括对英语的不自信,对社交的不自信,感觉资源差,情绪上对家人有亏欠,对国内人脉和职业发展有担忧。专业上有困惑者主要表现在博士在读生中。

一般性问题:

01英语不自信

大部分靠自己申请到国外读书的人,英语都是有基础的,所以要自信。

自信地、大大方方地多说。之前没有什么语言环境,没得说。现在就要随时说。

我的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it is just training/不就是练习的事儿嘛。所以,任何害怕出错、说的不好的大小朋友们,不必在意,放开了说。说多了,就会比原来好。

关于大家为什么这么不自信的原因,从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讲了很多了。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大胆自信开口说。我遇到的所有外国人,没有谁嘲笑过我。没有人会、也没人能阻挡你变得更好,英语更流利。

02孤独与社交缺失

不少留子说自己在国外总体形单影只,没有太多社交关系,比较孤独。

我来打个样板。第一类是一些走亲访友的关系。四个半月里我接待了四波来访好友。这些都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友人,管吃管喝、谈天说地的那种友谊。良好的信任、亲密的人际支撑确实很重要,可以增加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第二类是不太熟悉的中国学人同侪,大家约着喝喝咖啡、压压马路、聊聊天、论文进展、科研方法等等。总共见了五位。第三类是德方单位的同事,集体聚餐了三大回,集体喝咖啡喝Gluehwein至少六次,私下个别聚餐有三回,每天中午大家都会约饭。第四类是一些拍卖行活动,我参加了两次、LMU等大学的学术讲座3次。第五类就是国际科研中心组织的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参见《从西北农村放羊女娃到德国巴伐利亚科研院博后这一路》)。第六类是以前认识的,比如一名京都大学的FUJII老师,竟然在慕尼黑偶遇了。是不是好巧?感觉世界好小,也聊了好久。

就是总体上还真得做一个类似于下图时间表一样的东西,要不然会忘掉事项。

(注:我的事件日历清单,哈哈非常简单,我习惯手写;其他的事项todo-list、任务进程记录,我都喜欢手写,手写更有感觉一点。只有全年时间记录是excel表格,数据太多,手写不便利。)

这些算下来,还挺忙的。最近写公众号文章,也认识了好几个在慕尼黑的留子,也约了见面。

今天还去参加了一个宣讲会。


我没有孤独、社交少的问题。就是迈开腿、张开嘴,去认识人、去聊天。对了,跟人聊天之前是要脑子里想一想,网上查一查,对方的简历、成果、工作履历,你大概就会找到很多能聊的话题,你内心有什么请教的问题,稍作准备,聊天就能解答你内心的很多疑惑。

03资源差

大家共同说到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在国外有资源差的问题。主要因为国内的师从关系也疏于联络而变淡,国外的关系又因为自己是外国人而不是很受重视。

其实这点吧,倒是有点道理。但是还是事在人为,研究生有一项重要的技能要求叫understand the need to network and maintai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contacts/了解建立人脉并保持个人和职业联系的必要性。所以,这点不是因为留子身份造成的,是因为作为一个人,没学会怎么跟人保持不同维度的联系。

比如怎么跟很近的同行做学术交流,怎么跟课题不同的同行沟通,怎么跟学科不同的同行沟通,怎么跟同龄人沟通,怎么跟前辈沟通,怎么跟中国老师沟通,怎么跟外国老师沟通。不同的场合、不同人员组合,适合的话题、话题的浓度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关系浓度不一样,维持的方式也是有差别的。

其实大家都掌握这个技能,比如,在一群外国人中间,你会说你是中国人;在国内省外,你会说你是陕西人;在省内,你会说你是榆林人;在市内,你会说你是佳县人;在县城,你会说你是木头峪乡人。只要把这个灵敏度稍微迁移一下,就可以应对各种不同场合。

所以,还是得在这个方面稍加留意,并刻意训练。按道理,留学可以拓宽人脉,认识更多的人,并且获得人际支持。

04情绪上对家人有亏欠

年轻留子觉得无法陪伴父母,亏欠父母;30-45留子觉得无法陪伴伴侣和孩子,亏欠他们。作为一名3岁宝宝的妈妈我也理解。但是,人嘛,不要这么拧巴。从决定出国的那一刹那开始,我们就知道我们陪伴不了家人。所以,从那一刻起,情绪上也要做好准备。虽然说情绪这个事吧,做不到说像拧水龙头一样,一拧停了,但是也不要时不时拿出来对镜自怜心伤吧。

05对国内工作晋升不利有失落

至少632-45+的留子在国内有工作,同时出来深造。深造的这几年,就耽误了国内的职业晋升。这个吧,很正常。这几年也没干活,人也不在岗,确实功劳没有人家在岗的大吧。这点同上,不要拧巴。决定出来的那个节点其实就会附带这方面的损失,但是别忘了,我们可是得到自由的时光了啊。做人不能既要又要,也不要拧巴。


博士科研困惑

不少博士在科研上有些习得性无助,不知道怎么弄。我将以我新鲜出炉的博士毕业、卷完博后的个人经验为例,按照学术研究的阶段、分享一下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更适用于文科,但是理科同学也可以参照一下。

01寻找学术课题阶段

我换过一次课题,第一次想做经济史方向的,不太感兴趣,也很没想法。第二个课题是关于社会史的,比如西塞罗如何建构一个坏人的形象、如何建构一个好人的形象。这样的话题就非常符合我的口味。我对人很感兴趣,对人的语言、行为有比较好的观察力。

结论是,课题一定要选自己感兴趣的。

低年级博士可以通过阅读、跟同行和导师沟通、通过大量扫视别人的博士论文选题,找到自己敏感、关注的点。

02资料搜集与整理

有明确的选题以后,会进入一个长期的阅读和做笔记的阶段。我是把所有我感兴趣的内容及当时联想到的知识点、感想,以及预想了怎么使用这个材料,可以支撑什么观点都记录在word文档中了。并且标记了关键词,便于日后迅速定位、查找利用。

所以,建议处于这个阶段的博士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学科论文的特征,然后预设一下,早期的笔记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最终的论文写作。这样整理资料、记录笔记之时就是直接为最终论文写作服务。这样的话,资料搜集与整理阶段的效用更高。

03框架确定与写作

我个人是在材料搜集、思维发散及对课题有30%-4%熟悉度的时候,确定了一个框架。并跟老师作了汇报。老师基本认可了我的章节题目、要使用的材料、阐释的视角。但是在我进行到60%-70%的时候,发现原来的谋篇布局会导致论述内容有重叠,所以又重新洗牌了,把小板块进行了重组,章节标题也重写了。

这个阶段,我有两个心得分享。第一,要尽早动手写。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自己没做好准备,阅读的不够,材料准备的不够,思考的深度不够,所以迟迟没有动手写。当时,我的一位同行兄长劝我赶紧动笔写,并教了我如何有效的搜集充足的文献,如何快速抓取自己需要的文献等很多实操方法。也就是说,科研项目推进的时候,不是说第一个步骤做得非常完美了,才进入第二个步骤。而是搜集材料达到一定程度了,就可以进入书写步骤了,然后书写的过程中再搜集材料。

第二,写作的时候,要每天定量写。我当时采用的方法是在excel表上记录每天写了多少字,从多少字到多少字。就是一个硬性的、可量化的规定。状态好的时候,写得很高效,不好的时候就不能完成计划额度。这个记录的过程,一来是督促自己推进,二来可以更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一天的进度是多少。我至今保留这个习惯。

这个阶段,可能很多博士生们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无法将大任务切割成小任务,然后落实在每一天中。关于这个问题,我建议可以从小课题入手,一个小课题一个小课题累加,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搭。很管用。

04修改阶段

因为思维范式的固化、知识储备局限,自己写的论文,几乎很难自己改。我的导师帮我改过好几稿。他对我专业上的成长、思维上的拓展、执行上的技巧性方法论影响很大。

最后,希望大家博士进展顺利。读博很辛苦,我这种耐力型选手都崩溃过很多次。读博是对心理、耐力、技能、专业素养多个方面的综合挑战。就是木桶的每一条板子都需要加高,所以真的很难。每一位博士在读生宝子们,实实在在想想自己是在哪一环上要加强,一步一步去完成自己的科研项目,达成最终的科研目标。之后你就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发现问题、肢解大问题、搜集资料、解析资料、执行力、时间安排、个人毅力,全都打通了。于我一个文科生的读博体验来看,读博是构建自己专业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让自己的知识被归类存储的过程,还是一个建立联结思维、深度思考锻炼过程,同时也是对个人综合素养的锻炼过程。是作为一个完全的人的专业成长的过程。即使以后换了课题,学的那一套技能是transferable skills/可迁移技能。

希望我的答复能够纾解那几位真诚的博士网友的困惑。改变认知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行动。希望大家实践起来,学业顺利。

了不起的点点霞
起点很低持续成长:从山村放养娃到大学老师;关注个人心灵、职业成长,长期研究并践行“普通人如何通过持续成长改变命运”,致力于输出个人成长方法论;要做一个有用之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