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小文值得有职场焦虑的年轻人、有教育焦虑的家长朋友们阅读。
焦虑很多时候来源于认知与现实错位。
我们的成长、判断大部分时候是依据经验,毕竟积累经验还是人类最惯用的成长方法之一。但经验往往有滞后性,我们年轻人从父辈那里获得他们那辈人的经验和认知——这中间至少差了二三十年。时代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他们的经验和期许可能是滞后的。
父母那代一辈子一份工作,但凡占了那个坑,工作素养啥的不是很重要,毕竟升上去的只是小部分,大部分一辈子平安无事。而我们这代,以我熟悉的高校,已经进入一个极度内卷的时代。我想企业里更胜。我们不得不理性地思考,尽早地思考,自己能做什么?怎么做?怎么高效地做?
作为一个来自中华文化背景的人,我在选择学习世界古代史的第一天,就要跨语言、时空两个门槛,才能走近这门学科,不得不问自己“怎么才能更快地实现专业成长”。我认为这个提问题的路径同样适用于将要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只不过年轻人要跨的是经验的滞后、时代的巨变两个大坎。只不过我的问题的宾语是专业成长,你的宾语是职业成长。我要提升的是专业素养,你要提升的是职业素养。
试想一下,我们这代接受的教育跟80后没什么差别,高等教育的模式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我们的父母传给我们的经验认知还是老一套,而我们面对的社会变化日新月异。这几乎注定了我们这代要靠自我觉察去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往小了说,怎么来提升职业素养?我把我新鲜出炉的经验,原封不动地分享给你。
01客观地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
教育无用这种反智言论,千万别信。关于学历与经济效益的脱钩带来的焦虑,主要来源于付出不一定得到你期许中的回报。而事实上,每一位将要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他的期许都来自于父母。父母那辈的期许是脱离当下实际的。所以,不要受他人期许的影响。正如一位正在经历秋招的985硕士在评论里说的那样,“现在真的不再是有个学历、好工作就唾手可得的年代了。”一定要认识到这点,沉着冷静应对。
用心地去看看、去观察目标岗位到底需要什么技能,你缺什么技能、需要增长什么技能、怎么增长?作为员工怎样为目标单位创造价值?
我们的学校教育还是以教80后的方式教00后,还没有设身处地地教学生怎么去接洽社会、社会需要什么技能。
所以,弟弟妹妹们,要自己去关注。教育系统是条大船,容易尾大不掉,但是个人这条小船是可以灵活摆动的——所以作为个体的你,可以开着你的小船、循着间隙、向前穿梭。公共教育是个基础盘、是一个杆,溜盘爬杆是学基本技能,更多的时候是要自己琢磨多学。
这是每一个学生在整个教育阶段中,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真正应该达成的目标。所以,我总建议我的师弟师妹们,自己新学到什么知识的时候,一定同时在脑子里问问自己,如果我是一个老师,我怎么用这个材料,怎么讲解这个观点,怎么说服学生。就是你学的不光是知识本身,与此同时,要把这转化成可以服务他人的东西。
02在哪些方面提升职场素养?
我们年轻人需要对自己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求职技能的职业教育。
1)匹配岗位需求的技能
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是教授知识,本科尤其如此。所以,如何将这种知识转换成一种技能,是每一位即将进入职场的新人要实现的一种转化。学历史的要把知识以教学的方式呈现,学机械的要把理论知识对应在实操中,学计算机要会分析数据、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所以,年轻学生要自己多加留意,掌握与专业匹配的实操技能。这样在与实际工作岗位做匹配的时候,才稍微不那么被动。
2)进入社会、融入组织也有方法
新手如何快速地了解组织?这当然离不开我们的观察力。
稍微懂点人力资源知识的人(笔者懂一点点,因为古早年代,考过一个人力资源证),都知道人力、岗位职责、梯队分布这些信息很重要。因为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快速地找到自己在这个庞大的事务、人事网络中的位子、与他者的关系。
除了这些直观的,我们要对无形的生态也有一种感觉。这点比较有挑战,需要一点嗅觉的灵敏度。人与人的关系,亲与疏——什么时候干事占主位、什么时候情谊占主位,二者的比例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境中都是变化的。每个人要自己找那种和自己脾性相符的感觉。
3)实打实的工作技能
作为一个人,如果光谈感情、光拉关系,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开展健康的关系构建。基础还是做事。
做事有些基本的素养,这包括但不限于,诸如时间管理和组织技能,要事优先的决策习惯,专业的书面和口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使用数字工具爬梳数据、分析,还有项目推进等专业素养。
此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等等,都很重要。
4)专业名片与社交关系建构
当我们成为一个职场人以后,个人的形象具有多重性特征。我们来自农耕文明,很多思维习惯还是乡土风格的,而城市化、工业化文明进程对职场人的职业素养有新的要求。
我们在家是家人,在实际日常工作环境得是个能干实事的人,在工作环境之外是某个单位的员工(你的名片、报告上都会标明affiliation/从属关系)。
这三个不同的范畴,需要的技能是不同的。
家里是要爱、要包容、要理解家人,日常工作圈要跟同事实打实地工作,要实干;而在工作环境之外,则需要自己主动去构建自己的职业形象,这包括但不限于,备好名片、备好面对不同对话者、不同场合的自我介绍、网页简介、专业简历,和国际链接的话,也要经营自己的academia、Linkedin等在线形象。其实,外国人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社交氛围和文化也更拥抱开放的人际网络。
05人生追求、态度与实践
除了这些实际素养,作为一个人,有必要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想要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生活和工作,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践行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的角色。这关乎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等宏观问题,当然更关乎微观的工作方式、个人定位等。
作为90后,我们面对的时代不同了。
但是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你需要什么,都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到很多答案,只是需要我们仔细甄别,要有基本的批判思维,採颉最适合的你的,进而编织出一个完整的、自洽的自我。
这是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年轻人的一丢丢看法和观察,供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