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路靠脚与“私人飞机”的打趣来聊聊现象与本质

文摘   2024-12-21 16:40   德国  

被这样一条评论逗乐了:“继续看你的变化系列文,下一个该是从走路靠双脚到私人飞机了”。

这个评论切入点很妙,跟一口气写成的五篇变化系列文的主题相映成趣。

从西北小农村到德国慕尼黑的路》是对城市变化的观察。

从陕北破窑洞到德国专家公寓这一路》是对居所变化的观察。

从一口土掉渣的方言到一口流利英文的变化》是对语言技能变化的观察。

从西北农村放羊女娃到德国巴伐利亚科研院博后这一路是对角色变化的观察。

从服务员、厂妹到大学老师的路》是对工作变化的观察。

评论中的交通方式变化,也确实是一个主题,从人推板车、到牛拉车、到班车、到火车、到飞机、到国际航班;随着路途渐远,交通方式确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实所有这些变化的背后,蕴藏着很多更为重要的思维

我们讲的这些变化都是现象,从山村到城市,从窑洞到公寓,从方言到英语,从放羊娃到博后,从服务员到大学老师——这些都是现象

写这些是为了给有需要的人,打打气,提供一点希望的火苗。毕竟希望很重要。人只有心里有盼头,才会前行;没盼头就没劲,啥也不想干。

而我们要挖掘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那种框架思维、系统思维。

我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和大家交流交流。

01教育框架的力量

大家都听过“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是唯一出路”的说法。然而今天全网都在唱衰教育,教育无用论大行其道。当然,比起八九十年代,当下教育、学历红利消退,确实发挥不了那么大的魔力——达不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效果了。

但是教育制度设计仍然是一个出错率、走偏率较低的路径。尤其是对于没有其他资源的普通人来说,更是这样。比如,当兵是一个出路,但是当兵有门槛、有名额限制,总体的普适率不高;经商是一个出路,但也得你先入行,再观察、打通渠道和构建全盘认识——而这种学习、反思、认知的能力是需要一些基础的思考、学习方法等素养来支撑的。这些基础素养是人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起来的。所以说,教育的重点、家长关注的重点都应该转向这里。

纵使应试教育确实问题重重,如果家长朋友们、包括教育工作者对教育背后的内涵有综合性的认识的话,那大家就不必惊慌了。我们要培养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的习惯、思考与求进的这些素质。

教育系统是个杆,你没有别的选择时,顺杆爬的时候,是为了借助这个体系,但真正重要的是要获得综合能力。

这也算是借势,就是一个人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选择的时候,借教育框架的势力;但是最重要的是爬杆途中要加强升级打怪的综合能力。比如说我吧,我要没读书,我还能有什么出路?出门打工,十七八九,啥也不懂,两块糖就被哄得跟人家生孩子去了(当然也可能打通行业脉络,创业成功了~~~开个玩笑)。但是教育让我获得了观察、思考、学习的能力,这个过程还培养了一些诸如耐力韧性的品格,坚持的习惯。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教育的作用。

注:办公室里的自拍

说回到正题,借助读书这个系统,实现了专业成长、获得专项技能;借助这个系统,认识行业导师、行业贵人等等。普通人的成长就是这样子。

如果实在不是学习的料,如能会一门手艺、能解决实际问题、能有耐力地坚持、能多动脑想些问题、增长见识,这也是一个发展的路子。自己造车学艺的时候,同样要学会借助系统——修车的有车行、卖干果的有干果行。道理相通,有心人总能打通任督二脉。

所以,请像我一样的普通人及其家庭,看清教育体系的力量,爬这个杆子的时候,要更关注人自身的综合素养。身处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也是如此。借助这个系统的力量,增强综合实力。


02过程与过程思维

大家都应该听过一句话,叫“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句话强调的就是过程的重要性。

但是很多人都不喜欢看过程,喜欢直接看结果,吃那个草莓最尖尖的部分。

我以我的文章为例。标题呈现出振奋人心的结果,就有很多人看;讲一些实际的本领,那就没人看。

从一口土掉渣的方言到一口流利英文的变化

从西北农村放羊女娃到德国巴伐利亚科研院博后这一路

截止我写稿子的时间,第二篇文章是第一篇文章阅读量的15倍之多。

但是,仔细想想,没有英文技能的支撑(和其他技能的支撑),“巴伐利亚科研院博后”的结果就不可能实现。也就是说人人都知道“风雨之后见彩虹”,但是很多人只愿意看彩虹,但不想经历过程中的风风雨雨,更不想忍受过程中的艰辛与孤独。这在阅读习惯中即展露无疑。

这种群体性的注意力偏差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

正如在《从一口土掉渣的方言到一口流利英文的变化》中从山村土娃坚持学英语,到现在说一口不错的英文的变化,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任何一种技能都是由不会到会,经由这个过程而来。

所以,家长朋友们,要鼓励孩子注重学习的过程。以孩子能听懂的话语,引导孩子认识到过程的重要性。帮助孩子有意识地获得过程中必须的素养,比如坚持的韧性、执行层面的过程记录与观察、每日行动与目标的匹配度、效果评估等等;进一步的经验总结、原因分析、改进计划——这些步骤是环环相扣的。

可能很多大人朋友们也需要加强自我训练。比如,要考一个注册会计师证,这是设定了目标。设定了目标后,执行层面的制定计划,然后不仅要努力按照计划推进备考,还要记录自己,然后还要评估自己的备考效果,再将自己的备考实际进度与计划做调整,提高适配度。要总结自己保质保量完成计划的经验,没完成的原因,制定改进的计划。

这个过程,一、让你更了解自己,长版、短板各在哪里?没耐力,没时间,还是什么原因?二、让你每天的行动与目标挂钩,这样做起事情来更有劲

请把对过程的关注与对结果的关注结合起来、促成成长。


03动态地看待问题

我们是大活人,大活人就能变通。

从西北农村放羊女娃到德国巴伐利亚科研院博后这一路》提到,小时候原生家庭不睦,也会造成一些情绪负担。但是人是活的,可以选择更有利于自己的环境,去自由空间放羊,减少他人的纷扰。

择良木而居,说的就是对环境的改善。自己的心要灵动地看待世界。

另外,在成长性上,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口头禅经常是“我不会”“我不知道”。可以换成“我学学”“我了解一下”“我去查一查”。两种说法对应的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前者是死的,就是说现在不会不知道,后者则是开放的、积极的,给自己的成长、变化提供动态的、积极暗示的。

动态地看待自己当下的状态,当下不会、不懂,学就能会、去搞懂就可以变懂。

同理,现在的状态不是很满意,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采取行动去改变。

永远记住了:出身之时,从哪里出发,你没得选,也不可改变;但是今天,从现在开始,是你能把握的,也就是future是你能把握的。过去的起点并不能死死地决定你将来的路,不能决定你将来能去往哪里;但是当下的起点可以决定你未来去往何处。

以动态的、开放的思维去看待自己及自己的成长、周遭的环境,并且积极地采取行动。

为成长与变化打开一个口子,从此刻开始积极行动,必然会为将来带来变化。


当前看到我的文字的朋友们,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出改变。现在开始持续的改变必然会决定你不久的将来你能去到的目的地。考证、新学技能、关系建构,什么都可以。比如,我也是个公众号新手,你看,我只是改变了一丢丢,每天多花一点时间写点东西,就让数以万计的人之间发生了链接。这就是行动带来的变化——开笔写的那刹那间,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了。


一切外部框架皆可借,包括教育体系;重要的是,借的同时,搞好自身的综合技能。时间纵线上,要注重过程,而非仅仅关注结果;更要动态地、灵活地调试自己与外界的关系、看待自己的成长。实打实地努力,把未来雕刻成你想要的样子。


了不起的点点霞
起点很低持续成长:从山村放养娃到大学老师;关注个人心灵、职业成长,长期研究并践行“普通人如何通过持续成长改变命运”,致力于输出个人成长方法论;要做一个有用之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