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高端制造研究团队一周核心推荐逻辑梳理如下:
《海外制裁边际收紧,紧跟供应链自主可控主旋律——半导体设备系列报告》
2024Q3以来以美国为主的海外制裁不断收紧,如9月以来美荷的限制规则变更、零部件向海外供应难度增加等,在此背景下,国产替代是必经之路,我们认为要紧跟自主可控的行业主旋律。随着全球半导体设备回升,国内下游产线扩产预计将继续向上,叠加设备国产化率快速攀升,国产设备均会有较好的订单表现。2024年前三季度板块内公司基本面整体表现优秀,营收高速增长,订单支撑强劲,坚定看好半导体设备板块投资机会。
行业动态信息
行业:预计扩产仍向上,制裁加码背景下紧跟自主可控主旋律
随着全球晶圆厂资本开支有望回暖,2024年全球设备市场有望见底回升,我们对国内大客户后续验证与扩产也持积极态度,中国大陆市场也将同步回升。同时,根据我们测算,2023年设备国产化率已从2018年的4.91%提升至19.92%,国内设备厂商有望持续受益份额提升。目前在外部制裁不断收紧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国产替代是必经之路,紧跟自主可控主旋律。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高速增长,订单支撑强劲
2024年前三季度半导体设备板块营收高速增长,利润增速受研发费用高增影响不如营收增速。从合同负债和存货角度能看到,在2023年同期高基数的背景下,整机企业的订单仍然保持了可观的增长,同时前期待确收的存货较多,后续营收及业绩增长有支撑。
投资建议:外部制裁虽持续加码,国内也加紧半导体产业攻关,大基金三期出台,将重点支持先进制程突破,拉动设备需求并加快卡脖子设备的攻关进度,预计设备国产化率将持续提升。国内下游扩产持续向上+国产化设备验证持续推进,国产设备公司订单增长维持较好趋势,板块整体基本面向好。
风险分析
(1)下游扩产不及预期: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业务与下游半导体Fab客户资本开支相关性较强,若下游投资、扩产意愿降低将影响公司产品销量。
(2)贸易摩擦加剧:中美等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可能会对国产设备公司关键零部件备货产生不利影响。
(3)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若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则会对其后续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4)市场竞争持续加剧:行业内公司竞争对手为国际知名半导体设备厂商与国内新进半导体设备公司,若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竞争环境,则会面临行业地位下降等不利影响。
报告来源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海外制裁边际收紧,紧跟供应链自主可控主旋律——半导体设备系列报告》
《欧盟船运领域脱碳引入刚性罚款机制,绿醇产业链需求几何?》
Fuel EU Maritime对欧盟地区制定船运脱碳目标,以2020年碳排为基准线,2025/2030/2035/2040/2045/2050年分别降低2%/6%/14.5%/31%/ 62%/80%,且EU ETS/Fuel EU Maritime分别于2024/2025年启动超额排放刚性罚款机制,预计短期/长期对船企的净利润影响约为1-2pct/10pct+。为规避罚款,船运燃料逐渐向绿色甲醇等清洁燃料过渡成为必然趋势。
综合降本及欧盟罚款,短期传统燃料较绿醇仍存在35-37%的成本优势,但考虑达成减碳目标,预计2030年甲醇渗透率应达到5.5%,届时绿醇需求位于545万吨,2025-2030年对应设备投资总额/运营市场总额约为150亿元/220亿元;2030-2035年或将成为绿色甲醇较传统燃料具备经济性的转折点,绿醇产能步入快速建设周期,长期来看,绿醇在欧盟船运能源供给结构中将达到66.3%,届时设备每年新增投资额116亿元,绿醇运营市场将达到2614亿元。
行业动态信息
政策背景:欧盟以EU ETS/Fuel EU Maritime为指引,2024年开始收取罚款
1) 欧盟航运层面:2024年开始EU ETS开始对欧盟地区的船运碳排放收取罚款,2025年Fuel EU Maritime执行,并提出明确的减碳目标,即以2020年碳排的基准线,分别于2025/2030/2035/2040/2045/2050年将船运业碳排放降低2%/6%/14.5%/31%/62%/80%。
2) 国际航运层面:IMO提出到2030年,零/近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燃料和/或能源使用占比至少达到5%,并力争达到10%;到2040/2050年降低70%(力争降低80%)/100% 。预计2027年会有IMO基于市场机制的中期措施出台,届时碳排放的刚性罚款机制有望从欧盟地区扩散至国际船运。
欧盟当前现状:2024年开始企业若不进行减碳则会面临罚款
1) 欧盟整体层面:以2023年碳排和油耗测算,2024年开始欧盟船运公司将面临的罚款预计约为19.5亿欧元,长期可能递增至435.5亿欧元;极端情况下,若连续不达标罚款可能递增至1524.2亿欧元。
2) 对企业利润影响:对企业的净利润影响预计短期1-2pct,长期影响10pct+。
欧盟船运领域脱碳进程判断:2030-2035年成为转折点
1) 经济性:2030-2035年或将成为绿色甲醇较传统燃料具备经济性的转折点。基于FUEL EU Maritime/EU ETS的罚款体系,短期传统燃料较绿醇仍存在35-37%的成本优势,2030-2035开始绿醇综合成本优势较传统燃料开始显现并逐年拉大。长期来看,LNG和传统重油综合成本远高于绿醇。
2) 绿醇渗透率判断:以欧盟地区达成FUEL EU Martime碳排目标为假设,未来船运领域的能源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绿醇长期占比有望提升至66.3%。
3) 空间测算:①欧盟地区:2030年甲醇渗透率5.5%可规避罚款,届时绿醇需求预计545万吨,对应2025-2030年设备投资总额/运营市场总额约为150亿元/220亿元;长期来看,预计到2050年,设备每年新增投资额116亿元,绿醇运营市场将达到2614亿元。②国际航运:考虑全球船运油耗约2.3亿吨/年(欧盟约0.4亿吨/年,占全球约17%),IMO规则发布将会推动船运脱碳的刚性罚款拓展至国际船运,全球若达到2030年5.5%的甲醇渗透率的保守目标,绿醇需求将扩大至3150万吨,对应设备/运营规模是欧盟地区的5-6倍。
建议关注:
围绕绿色甲醇产业链,短期看好行业周期启动,设备端投资前置,看好绿色甲醇设备投资中价值分配占优的气化炉环节,且国内设备成本优势推动下具备出海动力;长期来看,绿醇的商务报价预计对应运营端有15-20%的毛利,且长期运营端空间将超过设备端。
风险提示:
1)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销量端可能受到政策波动、需求疲软影响而不及预期;产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限电、进口限制等影响不及预期,进而影响产业链盈利能力和估值。2)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2021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原材料价格阶段性出现大幅波动性,价格高位及不稳定性对于终端需求有一定影响,对产业链相关公司盈利能力影响较大。3)锂电产业链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重点项目的推进是相关公司支撑营收和利润的关键,也是成长性的反映,重点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将影响当期和远期业绩,同时影响产业链稳定性。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欧盟船运领域脱碳引入刚性罚款机制,绿醇产业链需求几何?》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0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许琳 SAC 编号:S1440522110001
雷云泽 SAC 编号:S1440523110002
《广州车展在即,持续看好华为主线+机器人》
乘用车:10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了226.1万辆,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7.2%。广州车展将于11月15日正式开幕,头部自主车企即将迎来新一轮强势产品周期。汽车以旧换新效果加速显现。宏观经济预期转暖,汽车是宏观加力和消费关键抓手,有望迎来新一轮行情。商用车:出海景气持续叠加内需底部回升,补贴细则落地将支持行业回暖并缓解龙头盈利端压力。零部件:自动驾驶、机器人及低空经济板块关注度较高,建议配置低估值绩优白马零部件标的和有新增长曲线的零部件标的。
乘用车:10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了226.1万辆,同比增长11.3%,环比增长7.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783.5万辆,同比增长3.2%。广州车展将于11月15日正式开幕,头部自主车企即将迎来新一轮强势产品周期。10月24日,商务部以旧换新平台已收到补贴申请超过157万份,汽车以旧换新效果加速显现。地方补贴逐步跟进下,观望需求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释放效果好于预期。9月24日以来,宏观表态积极下预期逐步转暖,汽车作为宏观加力和消费以旧换新补贴的重要抓手,有望迎来新一轮行情。当前时点下,看好定位主流市场(补贴弹性大)、新能源占比高(补贴金额高)、华为系主线。
风险提示:
1、行业景气不及预期。2024年国内经济复苏企稳回升但具体节奏有待观察,汽车行业需求或随之波动;消费者收入增长放缓或预期波动均会影响以旧换新促销效果,客运、货运市场需求不足也将制约商用车报废更新比例,最终影响汽车行业需求复苏进程。2、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消费品以旧换新以及设备更新政策全面落地仍需时日,政策宣挂、信息传播亦需要一定时间。到“金九银十”购车旺季,补贴资金能否发放到位,置换需求能否顺利释放,均有待进一步观察。3、出口销量不及预期。出口受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汇率等多方因素影响,海外销量增长有波动风险。4、行业竞争格局恶化。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下,国内整车厂和零部件供应商竞相布局,随着技术进步、新产能投放等供给要素变化,未来行业竞争或加剧,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或将有所波动。5、客户拓展及新项目量产进度不及预期。汽车电动智能化趋势下,现有整车和零部件供应链格局迎来重塑,获得新客户和新项目增量的零部件公司有望受益,而部分零部件公司市场份额可能受到影响。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广州车展在即,持续看好华为主线+机器人》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1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程似骐 SAC 编号:S1440520070001
SFC 编号:BQR089
陶亦然 SAC 编号:S1440518060002
陈怀山 SAC 编号:S1440521110006
马博硕 SAC 编号:S1440521050001
胡天贶 SAC 编号:S1440523070010
李粵皖 SAC 编号:S1440524070017
《新型军机密集亮相,航空装备进入列装新周期》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1月9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黎韬扬 SAC 编号:S1440516090001
郭枫 SAC 编号:S1440524060006
《财政10万亿化债规模落地,建材板块明确受益》
本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并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除此之外,发布会上还明确了两项与房地产相关的重要增量政策,一是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近期即将推出,二是专项债券用于收储政策也将加快落地。我们认为财政大规模化债政策将帮助地产产业链中信用减值损失较大的企业修复自身资产负债表,促进估值修复,这部分公司集中在过去和地产相关度较高的消费建材公司以及混凝土相关上市公司。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建材指数上涨3.93%,沪深300上涨5.50%,建材板块跑输大盘。子板块中,消费建材上涨3.88%、水泥上涨2.87%、混凝土及外加剂上涨7.49%、玻纤上涨5.35%、玻璃上涨0.51%、耐火材料上涨6.39%、新材料上涨7.13%。
板块数据跟踪:
水泥:全国均价上升2.08%,库容比继续下滑0.06pct。本周全国高标水泥含税均价为425.5元/吨,环比上升2.08%。本周全国水泥库容比66.69%,环比上周下滑0.06pct,较上月同比提升2.69pct,较去年同期下滑7.3125pct。本周水泥出货率53.8%,环比上周提升3.07pct,较上月同比提升0.2pct,较去年同期下滑2.73pct。
玻璃:浮法均价环比上升5.32%,库存环比下降4.18%。本周全国玻璃现货成交均价1347元/吨,较上周上升5.32%;本周全国样本企业总库存4892.2万重箱,环比下降4.18%,同比上涨18.55%,库存天数23.0天,较上期下行0.8天。本周3.2mm镀膜光伏玻璃20元/平米,周环比持平,年同比下降25.93%;2.0mm镀膜光伏玻璃11.75元/平米,周环比持平,年同比下降34.72%。
玻纤:无碱粗纱价格小幅下调,电子纱价格趋稳。本周国内无碱粗纱市场价格延续小幅下行趋势,周内部分厂报价较前期稍调整。截至11月7日,国内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主流成交价在3500-3600元/吨不等,全国均价3621.58元/吨,较上周均价(3657.25元/吨)下跌0.98%,同比上涨8.88%,较上一周同比增幅收窄1.00个百分点;本周电子纱市场价格弱稳运行,多数厂报盘暂稳,局部成交小幅灵活可谈,周内电子纱G75主流报价8600-9000元/吨不等,较上一周均价持平;7628电子布多数厂报价亦趋稳,当前报价维持3.8-4.0元/米不等。
碳纤维:本周市场均价环比持平,库存环比提升0.30pct。本周国内碳纤维市场均价85元/公斤,环比持平,年同比下跌12.10%。截至11月8日,丙烯腈现货价约8950元/吨,周环比上涨1.13%。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止到2024年11月8日,碳纤维行业毛利率为-13.77%,月环比下降5.28pct。截至11月8日碳纤维库存16650吨,较上周环比上涨0.30%。其中东北、华东、西北库存分别为8500、1650、6500吨,较上周分别变动0/+50/0吨。
投资建议:本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并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除此之外,发布会上还明确了两项与房地产相关的重要增量政策,一是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近期即将推出,二是专项债券用于收储政策也将加快落地。后续我们依然看好三条交易主线:1.我们认为财政大规模化债政策将帮助地产产业链中信用减值损失较大的企业修复自身资产负债表,促进估值修复,这部分公司集中在过去和地产相关度较高的消费建材公司以及混凝土相关上市公司。根据我们的统计,13家龙头消费建材企业2023年总的信用减值损失为32.6亿元,总的归母净利润为95.7亿元,占比约为34.0%。尽管上半年整体消费建材 营收端受竣工影响有所下滑,但是随着各个消费建材公司努力进行渠道变革,提升零售渠道占比,大部分公司经营现金流状况已经在不断好转,随着未来信用减值损失对报表的影响逐步淡化,我们认为后续板块将迎来估值与业绩的双修复。
风险提示: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1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
任宏道 SAC 编号:S1440523050002
丁希璞 SAC 编号:S1440523110003
近期热门视频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中信建投证券研究)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订阅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订阅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