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地很快,我们第一时间召开了内部会议,研判市场。”“节前开始,公司就陆续部署,今天互换便利发布后,我们对接下来的市场表现很乐观。”……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创设首期规模5000亿元互换便利。
记者从江苏多家非银机构了解到,政策落地的速度和运用空间大大坚定了机构信心,“紧急开会”“部署市场”成为当前机构内部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截至周四收盘,A股稳住前一交易日回调,报收3301.93点。
“我们第一次紧急开会,判断当前市场变化是反转而非反弹。创设互换便利这么快落地,更加坚定了这样的预期。”10月10日央行公告一发布,南京证券旗下公募基金富安达首席经济学家郑良海向记者介绍。
从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到10月10日正式发布,这一政策落地仅用了7个交易日。根据央行发布的信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是指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作为我国首个落地的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首期操作规模为5000亿元,且后续将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
“这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数千亿级增量资金。相当于打通了非银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存在的堵点。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生态链条更加健全。”郑良海说。
据了解,参与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需要“符合条件”。这对机构自身的资格和经营质量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通过互换便利工具,非银机构可以将手里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替换为国债、央票,便于在市场上回购或卖出融资。换句话说,非银机构对于手中持有的资产操作空间更大,这为非银机构提供了更灵活的变现可能。
非银机构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紫金保险投资管理中心副总经理郑炜解释,以险资为例,当前在配置权益资产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互换便利工具提升了险资股票增持能力和资金获取能力,“真正发挥中长期资金的作用”。
公开信息显示,互换便利期限不超过1年,到期后可申请展期;抵押品范围未来可能会视情况扩大。这些都体现了该政策的“灵活、便利”等特点。
华泰柏瑞基金研究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工具既提高了非银机构的融资能力,又并非“大水漫灌”式宽松刺激,有助于股权风险溢价的稳定,促使资本市场更加关注中长期盈利基本面而非短期因素扰动。“向投资者传递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持久决心。”
随着央行正式推出互换便利工具,周四A股一开盘,上证指数继续走高。全天A股成交额连续第四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斌表示,经过了十一假期后首个交易日的大涨,这两天A股进入到一个比较焦灼的情绪变化中,互换便利工具的发布,一方面有利于调动非银机构的参与度,提升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的传导效率,另一方面更让上市公司们期待接下来的“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
去年以来,江苏上市公司主动回购增持动作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实施回购增持的大约超过百家之多。综合来看,创设互换便利和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两项工具,或间接、或直接的影响着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主动作为。
在采访中,多家江苏非银机构相关负责人还提及,在创设互换便利工具正式发布后,还比较关注后续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这可能有助于市场进一步凝聚对后市的共识。
采写 |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胡春春
值班编辑 | 陈娟
值班主编 | 赵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