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周,分享暂告一个段落,接下来是跟老师们的互动时间。大家很积极,纷纷举手,因为全是长条桌中间没有过道,无法进出,急得递话筒的老师满场乱转,大家互相传一传,搞定,终于传到了一位年轻的帅小伙老师手里,他高兴得“噌”的一下就站起来,问:赵老师,学生爱吃的食物到底能不能作为强化物?
能,简直太能了!
谁说食物不能作为强化物?!
恰恰相反。
强化物是行为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这个概念并不是只针对心智障碍儿童才提出的。
我们所有人,在做的任何事情,在没有内化之前,或者说在没有成为你的行为习惯在没有成为你稳定的行为品质之前,其实说白了都是因为强化物的给予和厌恶刺激的移除,才发生和持续的,也会因为受到“惩罚”才会终止。
来一些例子,有的可能不那么恰当,但是能快速理解上面这句话,大家凑合着看吧。
比如说,你这个月上完班到了月底拿不到工资,你会不会继续做下去?现在问老师,老师一定会说,会呀,只是暂缓发放,我还可以做下去还有希望还可以等,好吧,这里有忍耐有延迟反馈,也可以说延迟强化,这个暂且不算。
比如说,这天你晚起了怕上班迟到所以开车很急一不小心冲红灯了,结果扣了6分罚了200元,下次你还会这样干不?我反正不敢这样干了,肯定是天天提醒自己早起,闹钟都要闹上好几个。
比如说,有的人怕淋雨,他走在雨里一直撑着伞是不觉得累的,但是他不怕晒他觉得补钙挺好的,所以走在太阳下他不会有打伞这个行为,下雨他总打伞,出太阳他是不打伞的,不像他太太,下雨也打,晴天也打。
比如说原来我腰痛的时候,医生说有腰椎小关节的炎症,所以开来了关节炎的药给我吃,欸,吃完马上腰就不痛了,我尝到了甜头找到了方法,所以,在没有练习中华韵以前,我一腰痛就吃药。
当然,现在我一哪里痛就练中华韵,练完不仅不痛还全身舒畅,身体几乎所有的小毛病给消除得干干净净,大家夸我比以前美了气色好了状态好了,这个甜头更大啊,所以中华韵律练的更勤了。
比如,你下午喝了一杯拿铁,结果晚上怎么睡也睡不着人很辛苦第二天也无精打采,后来你就不在下午喝拿铁了;比如,你一炒菜就会打开抽油烟机;比如,孩子每次大考总是很努力;比如,你一到年底写东西就特别快……
可以说强化物就像孙悟空的尾巴,逮住了,怎么折腾都行。逮不住,这孙猴子就要大闹天宫;也可以说,强化物就像毛驴前面挂着的红萝卜,为了追求红萝卜而一直往前努力,一直到吃到红萝卜为止。
对于在特殊学校读书的心智障碍孩子来说,排除特殊情况外,可以说,再牛的老师,没有强化物就无法进行任何教学和训练。
而
食物,就是最好的强化物
食物,就是最好用的强化物
食物,就是最好用的正强化物
我看到一位妈妈的话,分享给大家:
刚开始做干预的时候,好像唯一对孩子有吸引的东西就是食物。为了训练他坐定和卡片认知,在那个半年多的时间里,天知道我们买了多少包薯片和海苔。
那阵子家里的零食几乎全是薯片和海苔,甚至当我们感觉饿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摸出大包大包的薯片和海苔充饥。以至于到现在,一提起薯片,我就会想到它在嘴里发出的坚硬的“咔嚓”声。
可以说,干预之初对孩子而言,薯片和海苔是最好的强化物,正是它们的大量运用让孩子走上了教化之路。
食物,就是一种最基础的原级强化物,也可以叫初级强化物或一级强化物。原级强化物和人的原始需要紧密连接,可以这么说,只要人的生命存在,它就永远不会失去效力。
尤其是在开始的时候,或者在孩子理解认知程度较低的时候,在孩子感到饥饿和干渴的时候,或者说,他特别“馋”特别想吃的时候,用原级强化物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训练效果。当然,原级强化物容易饱和,饱和以后会暂时失去效力。记住,是“暂时”。
暂时,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现在饱了,等会儿还会饿。
别说孩子,更别说心智障碍孩子,就是大人,普通大人,也是一样。
比如: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两顿
比如:等我考过了,等比赛结束了,我要大吃一顿
比如:好难过,我想化悲愤为食量
比如: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比如:民以食为天
比如:事已至此先吃饭吧,人生苦短再来一碗
……
说了这么多好处
当然,原级强化物的使用,最终要被高级强化——社会强化所取代。(此处不详述,可另开一篇,讨论一级强化到二级强化,甚至到三级强化到更高级别的强化,这里面可能就有老师们提到的小贴纸、小红旗、代币、看动画片、玩沙、去游乐园、玩电脑等等。)
只是,它不是立即取代,它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我们在教育训练的初始阶段,也都一直是原级强化和社会强化同时使用。
比如,我们每次给孩子出示原级强化物时,同时给予微笑和表扬,你笑眯眯的夸他“做得很好,投的好准!”
把旺旺饼递给他,这时,你就是有意识地让微笑和表扬与食物连在一起,最初孩子没有感觉到表扬具有强化作用,可是如果每次表扬与食物都是同时出现的,孩子就会将表扬与食物联系起来。
当原级强化物逐渐可以撤去之后也就是说没有了食物强化以后,你的微笑、表扬、拥抱也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
所以,先甭管是先给还是后给,是“贿赂”还是“奖励”,食物作为强化物肯定是很好用的,
不怕用。最怕是碰到像昨天石教授说的那种孩子,他对天地间任何食物都不感兴趣,这种,是最怕的。
我很好奇,为何到今天,都还有老师问食物这个问题,于是,我问出了疑惑,结果现场一片愤慨,原来,老师们或多或少地都遭受过这样的“批判”
“不要老是引导学生吃吃吃,多进行思想教育”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发展,不是吃吃喝喝”
更有甚者:
特殊教育任重道远,形成共识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已经在了,我们一起努力。
【教师发展】凝心聚力共成长,扬帆起航促发展——我校青年教师求真成长训练营开展主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