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儿菜,是中药小蓟,路边常见的止血菜,药食两用的宝藏植物

百科   2025-01-11 19:19   山东  

小时候村里都是土路,小伙伴们一起追逐打闹,不小心就会破皮流血,这时候摘几片刺儿菜的叶片揉碎、揉出汁液,涂在出血的部位即可止血,状况轻的时候,一点也不耽误继续玩闹。

刺儿菜,又叫萋萋菜、蓟蓟菜、青青菜,在中药学中成为小蓟(ji) ,是菊科蓟属丝路蓟的一个变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如发髻(ji),“髻”通“蓟”,又因其花形小,故而得名小蓟。

刺儿菜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平原、山区、丘陵地,都能生长。在路边、沟边、农田,几乎都能找到。刺儿菜为中生植物,对湿度和光照的要求不严,较耐瘠薄,在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长良好。
刺儿菜以其叶缘与总苞叶片均有锐刺而得名,其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与大蓟合条。
中药名为小蓟,味甘、微苦,性凉,归肝、心经,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用于治疗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中药小蓟为刺儿菜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本草纲目》记载:破宿血,生新血,暴下血血崩,金疮出血,呕血等,绞取汁温服。作煎和糖,合金疮,及蜘蛛蛇蝎毒,服之亦佳(藏器)。治热毒风,并胸膈烦闷,苗:去烦热,生研汁服(并大明)。

《本草图经》记载:“小蓟……北人呼为千针草。当二月苗初生二、三寸时,并根作茹,食之甚美。四月采苗,九月采根,并阴干入药,亦生捣根绞汁,饮以止吐血、衄血、下血,皆验。大蓟根苗与此相似,但肥大耳,而功力有殊,破血之外,亦疗痈肿,小蓟专主血疾。”
小蓟内服外用两用,外用,也有止血作用,在《食疗本草》中记载以小蓟苗捣烂外涂,治金疮出血不止。
小蓟可食用,是药食两用植物,在明代著名植物专著《救荒本草》中记载:“性凉无毒,一云味甘性温。采嫩苗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甚美。”刺儿菜的营养丰富,它的嫩叶可食,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可炒食、凉拌、做汤、做馅晒干菜,或腌制咸菜食用。

食疗方

小蓟红米粥

原料:小蓟15g,红糯米50g。

做法:小蓟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成药汤,滤渣取汁,再用药汁煮红糯米,粥煮至熟烂后再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红糖即可。

功效:解毒消痈、凉血止血,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疗效。


小蓟猪肉汤
原料:鲜小蓟120g,精猪肉120g。
做法:上述材料共煮,待肉烂,去渣,吃肉喝汤。3~5d吃一次,连用3~5次。
功效:凉血生津。

蓟根酒
原料:大蓟根、小蓟根各200g,白酒600ml。
做法:将前2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口服。每次服15~ 30ml,日服2~3次。
功效:凉血止血。用于妇人崩中去血不止(血热型)。(《千金翼方》)
植物形态
在《救荒本草》中记载:“小蓟,俗名青刺蓟,北人呼为千针草......今处处有之,其苗高尺余,叶似苦苣叶,茎叶俱有刺而叶不皱。叶中心出花头,如红蓝花而青紫色
根:地下有直根及根状茎;
茎:茎直立,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
叶:单叶互生,缘具刺状齿,基生叶早落,两面被白色蛛丝状毛。
花:雌雄异株,雄株头状花序较小,雌株花序则较大,花冠、花药为紫红色,雌花具退化雄蕊;
果:瘦果为椭圆形或长卵形,略扁,表面浅黄色至褐色,有波状横皱纹。

图片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方法请遵医嘱。

深白植物科普
自然科普图文,专注于植物及生态科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