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共探路
教坛研讨育新株
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第二学段“唱游.音乐” 提出:能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感知音乐的 艺术形象,对音乐产生兴趣。对音乐有好奇心和探究欲,能在探究声音与音乐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与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初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和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依据艺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要求,音乐教研组关注到“大单元”“大观念”体现学科综合的理念,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有效提高综合探索和学习迁移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学习,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转型。
同时结合我校信息化办学特色及温润教育理念,音乐教研组小专题研修确定为《基于“大观念”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研讨理清“大单元”“大观念”“学科融合”“真实情境”等课标新理念,理解其背景及作用意义;在课堂实践中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落实新课标;提炼出“大观念背景下的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有效策略”的教学模式,借以《中国弹拨乐》为课例作为研修成果展示。
01
单元设计阐述
新版人教小学《艺术.唱游.音乐》力求达成享受音乐艺术目标,一上第五单元《弹拨乐彩排》旨在让学生了解弹拨类乐器的丰富性、多样性,体验弹拨乐器的魅力。通过教材梳理,设计体验的重点放在音色的魅力、演奏的精彩性、乐器形制的多样性等方面。在听赏过程中设置听觉体验、演奏方式、乐器性能、声音魅力与乐器相关的感受与特征等层面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多观察、多感受、说发现,引发学生深度学习。音乐教研组重新组合学习模块,设置以下学习框架,让学生体验听觉审美感受,音乐表演体验活动与创作的快乐与成就感。
02
课例展示
总部校区一年级音乐组邓林林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例展示——《弹拨乐彩排》。邓老师通过围绕四个层面来设置问题,以学生作为主体,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多观察、多感受、说发现,教师最后再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新知进行巩固。在体验环节,邓老师增加了“小小体验官”的角色来真实感受弹拨乐器的音色和外形,让学生来总结每个乐器音色和弹奏技巧的特点。
另外,对于跨学科的融合,本节课通过“小小音画师”的活动让学生在对图片的欣赏过程中无形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艺术,打通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将柳州各个景点融入课堂,让学生在以生活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提高艺术表现力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建立起“音乐情绪特点跟图片风格、内容匹配”的大观念,以多学科知识辅助,在更宏观、更广阔的视野下理解音乐,运用音乐。
03
研修收获
通过反复教研和试教,我们形成以下有效教学策略:
一、 以多种“驱动性任务”活动为手段,为课堂创设情景,增加唱游课堂的趣味性。
通过“真实情境”感知、体验音乐,运用想象描述、动作模仿弹奏技巧、对比聆听和知识检测等“驱动性任务”来帮助学生分层体验并表现音乐。
二、 加深“四何问题”引导学生高阶思维的提升。
设置“四何问题”作为核心引导,具有开放性,以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多观察、感受、说发现,教师作为总结的一个角色,引导学生一个高阶思维的提升。
三、 通过活动建立与艺术学科整合,帮助学 生理解艺术,打通艺术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小小音画师”的活动建立进行学科整合,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建立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真正落实“大观念”的特点。通过不断的倾听、感受,以多学科知识辅助,在更宏观、更广阔的视野下理解音乐,运用音乐。
四、创设“真实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建立艺术审美能力,为图片画面搭配合适的音乐。让学生懂得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用这样的方法去美化生活、点缀生活,提高艺术表现力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
在未来的课堂上,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精准把握“大观念”、“大单元”的教学内容,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的设计、综合多种教学形式与方法,为学生的美育自主合作探究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解决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全面提升艺术核心素养、全面塑造人、培养人的终极目标。
本期主编:冯 玮
本期策划:集团教师培训中心
本期文字:梁敏 李博文 刘月晗
本期图片:韦燕薮
本期编辑:李博文
本次校对:曾霞
本期审稿: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