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

科技   2024-05-28 16:00   北京  
摘编来源:锤炼派
发表时间:2024年5月15日

本文已获得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并标明出处

星石投资·编者按



《知识的错觉》书中指出,让人类从众生当中脱颖而出称霸世界的,并非个人理性,而是无与伦比的集体思考。也正因为他人的存在,我们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这就是知识的错觉。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常常高估自身的理解力,为何政治偏见与迷思总是根深蒂固,为何个人精英主义式的教育和管理总是无疾而终。对“无知”的了解,是我们认识自己、他人与社会的一种绝佳方式。

本篇文章从错觉种类、默认思维程序、知识共同体、破除错觉和决策优化等五个方面让大家了解《知识的错觉》的核心内容:我们为什么深陷知道的错觉,又应该如何走出这种全知错觉?以下,祝开卷有得。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军方核武器实验室,要测试某种放射性原料,在核爆炸中会有怎样的威力。这个实验非常危险,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引发一连串的核辐射。核辐射有多可怕,连普通人都知道。


可以说,研究人员是在走钢丝,随时有性命之忧。按道理,这么危险的实验,在操作中是不是应该慎之又慎?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是不是都应该严格把控?


然而,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实验室一位才华横溢的研究员斯洛廷,竟然使用了一把普通的平头螺丝刀来进行操作测试。结果导致八名科学家受到了危险剂量的辐射,而他本人情况最严重,于九天后去世。


为什么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却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是情绪激动导致一时疏忽?还是拥有侥幸心理导致不惜赌一把?


《知识的错觉》这本书指出,真正的根源在于,人人都会有一种知道的错觉,即使自己一知半解,但仍然以为知道的一清二楚。


书名是“知识的错觉”,实际上可以翻译成“知道的错觉”,因为这种错觉并不局限与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而是几乎无处不在,从对日常生活到对科学,经济,政策等各个领域的理解。


对,我们就是这么自信,经常有一种无所不知,一切尽在掌握中的错觉。每个人都习惯于高估自己掌握的知识量,高估自己对事物的了解程度,高估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程度。


下面,我们先来聊一下错觉种类,了解我们究竟有哪些错觉。



01

错觉种类

你认为自己了解抽水马桶吗?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了,我天天使用,怎么会不了解?那锤炼君再问你,抽水马桶依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相信这个问题,大部分人就茫然无知了。有相关调查也发现,尽管我们高频率地使用着抽水马桶,但是关于摁下按钮抽水的那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部分人都一无所知。


事实上,你不知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儿。因为看起来简单的抽水马桶,你要弄清楚它的工作原理,需要了解化学、工程学、设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但这里的古怪之处在于,我们误以为自己非常了解抽水马桶。为什么?很简单粗暴的一个理由:因为抽水马桶对我们而言,是一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日常用品。


人类有一种“熟悉错觉”。只要是你熟悉的事物,你就会误以为自己已经深度了解了。比如,你一本书上的文字,你看了好几次,很熟悉了,就会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内容。


这种熟悉导致的错觉,很难缠,会让我们对生活中高频看到、使用得几乎所有物品,都自认为很了解。


除了对日常用品的了解错觉外,我们的错觉还会发生在其他不熟悉的领域,比如关于科学的错觉。


美国21世纪初的时候,麻疹基本上已经消除了,发病率每年不到100。但是到了2014年,发病人数突然又飙升到了600以上。


为什么发病人数突然飙升呢?后来发现是疫苗接种率大幅降低了。反疫苗言论开始风行,人们排斥和不信任科学研究,以及医疗人士。作者提到自己孩子上学的幼儿园,就有10%的父母拒绝给孩子接种疫苗。理由是注射疫苗不安全,甚至有人认为接种疫苗会导致自闭症。而且,这些家长都认为自己非常了解疫苗。


美国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科学素养的测验,让受试者为自己对科学技术的了解程度打分。即使是那些在测试中满篇错误答案的受试者,也依然认为自己非常了解科学技术,打出了和其他人一样的高分。


关于科学方面的错觉其实还有很多,比如,人们认为孕妇需要防辐射,有各种防辐射的衣服,而实际上辐射是能量的发射,并不会产生危害。


前面我们聊了日常用品、科学方面的错觉,现在我们再聊一下第三种错觉类型:政治方面的错觉。


2010年,美国立法通过了平价医疗法案。很快,这个法案就成为共和党攻击奥巴马的武器。共和党人多次投票要废除医疗法案。共和党和民主党对法案进行过多次争辩,而且各自立场坚定。既然这么坚定,是不是应该对法案一清二楚?


但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相关调查发现,没有几个人真正理解这个法案。40%的美国人,连平价医疗法案是一部法律都不知道。


这样的例子还非常多,比如,2014年,美国有很多人支持政府采用军事手段干预乌克兰,结果发现,呼声最大的那些人,往往连乌克兰在地图上的哪个位置都不知道。


我们对一件事物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却仍然能挺起胸脯发表各种意见,还对自己持有的观点迷之自信。你只要多想一下这个现象,就会有细思恐极的感觉了。


而更令人恐惧的是,不管你多聪明,学识多渊博,你也很难跳出错觉的陷阱。可以说,这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思维局限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维bug?除了我们在最开始提到的熟悉导致错觉外,还有其他更深层的原因。先来看第一种错觉根源:默认思维程序。



02

默认思维程序

认知科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提出,人的大脑里有两个系统,系统一和系统二。


系统一,也可以称为直觉系统。系统一耗能低,处理量却极大。所以,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都依赖系统一去做决定。


而系统一要想做到低耗能的同时,还能完成大量并行的任务,自然有它的秘密武器。秘密武器是什么呢?秘密武器就是提前安装好大批量的默认程序。在这些武器中,其中有两个超级强大:因果思维和类比思维。更彪悍的是,这两个武器,往往会被组合起来使用。


我们先来看因果思维。因果思维,可以是从原因推测结果,也可以是从结果回溯原因。因果思维是我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时,使用的一种基本思维工具。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因果推理大师。


你是不是觉得有点夸张?锤炼君来举几个例子,你就会发现一点也不夸张了。比如,我们会建造各种各样的工具,房子、桥梁,本身建造行为,是基于我们对行为产生的结果,进行了预测。如果不能预测结果,谁会去费力气?再比如,你肚子疼,医生需要从结果去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病毒性,还是炎症性质。


再来看看类比思维,每当我们不认识一件新事物的时候,下意识的就会去找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比如,你看到一座奇形怪状的建筑,你会去回忆,这个建筑是不是像鸟巢?


正常来说,因果思维和类比思维,都挺好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时的快捷工具。但它既然是快捷工具,自然就会牺牲准确性。而且,当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准确性就更令人堪忧了。


举个例子,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做一件困难任务时会相信药效失效得更快。比如一个正在卖力工作的人,会觉得他之前吃过的能量棒消耗得更快,但实际情况是,药物作用的时间长短,和服药者的工作强度没有任何关联。


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错觉?因为我们习惯于用类比思维,从其它领域来迁移因果模型,认为药效失效更快的模型,就来源于越费力,资源消耗越多的熟悉领域。比如汽车爬坡的时候,会消耗更多的汽油,骑自行车的时候,上坡会消耗更多的卡路里。


你能接受转基因食物吗?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无法接受。为什么没办法接受?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没有办法接受转基因食物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用类比思维迁移了其他领域的因果模型,大家用理解病菌的方式来理解转基因食品。既然病菌有危害,转基因食品的危害也就不言而喻了。


你看,这两种思维工具组合之后,你会下意识的用旧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新的事物,推测可能产生的结果,或者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在整个思考过程中,你都会有一种已经了解该事物的错觉。然后,你就会表现出十足的自信和把握。


系统一中安装的默认程序,往往是我们错觉的重要源头。除此之外,我们所在的知识共同体,也是错觉的重要源头。


03

知识共同体

什么是知识共同体?我们人类共同存在的一个群体,共享知识和信念。这个知识共同体,从人类开始群居以来,就一直存在。


在狩猎时代,人们如何捕获一只大型猎物?在巨兽面前,我们的祖先可以用骨瘦如柴来形容。面对巨大的形体差异,怎么把这手烂牌打好?祖先们选择了合作,有的负责充当卧底,有的沿路蹲守,有的守在陷阱旁。不同的分工,需要储备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任务。祖先们共享这些知识。


分工协作继续演化,到了现代社会,分工更专业和细致,比如我们熟知的铅笔生产过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掌握所有过程中的具体技术操作。


分工协作的效率确实很高,但后遗症来了,在一个知识共同体中,人们很难分清哪些知识是别人的,哪些是自己大脑里的。


在一个实验里,研究人员告诉受试者,科学家已经破解了矿物发光现象的原理。仅仅是提供这个信息,受试人员就认为自己对该现象的理解更进一步了,从而对理解程度打出了更高的评分。


这意味着什么呢?本来你对一个概念一无所知,但是当你知道别人知道后,你就会产生自己也或多或少知道了点儿什么的错觉。对,真相就是我们根本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知识边界。


这是知识共同体的诅咒。分清哪些知识是自己已经内化的,哪些是别人脑子里的,听起来实在是一个简单到极点的问题,而事实上却是我们认知的死结。


互联网工具出现之后,这个死结打得更紧了。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我们在使用互联网搜索的时候,会产生边界模糊的感觉。当我们搜索的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记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加自信。


而且,研究人员之后询问受试人员从哪里获得的信息。大部分受试者会回答,这是自己早已知道的信息。


知识就在指尖,随时待命,你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随时随地可以去搜索。这个时候,你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吗?庞大的知识库,会让我们更加依赖共同体中的知识,并进一步放大无所不知的错觉。


而且,在知识共同体中,我们彼此会分享信念,互相把对方的意见合理化,大家互相提供智力支持。


当信念本身错误的时候,群体很容易就会陷入危险。社会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当和自己想法一样的人讨论问题的时候。等到讨论结束,人们会变得更加极端。这种现象叫做群体思维。没有人察觉得出错误,在交流中,这种信念还会不断得到强化发酵,让错觉长成参天大树,扎根于你的大脑中。


在风平浪静的生活里,我们知道的不多,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错觉,也照样可以活得很好。但生活不会永远风平浪静。当大浪拍来,你仍然深陷错觉,误以为大浪不过是来给你挠个痒痒,那你很可能会从此躺在沙滩上,再也爬不起来。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聊一下,如何破除错觉。



04

错觉种类

错觉无处不在,而且还和我们大脑的默认程序有关,那我们还有救吗?当然有救了,你要先学会做解释的朋友,拒绝做解释的敌人。


什么是解释的朋友?碰到熟悉的事物,自认为深度了解时,不妨问问自己,我能清楚地解释一下这件事情吗?看完书,学了知识之后,觉得什么都懂了,你也不妨问问自己,我能把这个概念,给别人清楚地解释出来吗?


这是认知学家弗兰克·凯尔找到的有效方法。弗兰克通过一系列的测试题,让人们试着对某事物给出明确的解释,并对自己的理解力给出评分。最终发现,只要让人们尝试解释点儿什么,他们就能很快意识到,自己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清楚明白。


我们来看个实验。在一项关于对拉链的了解测试中,第一道题,是让受试者评价自己对拉链的工作原理了解多少,然后给出1—7的得分。接下来第二道题,受试者需要解释使用拉链的具体步骤。


最后,受试人员再一次评价自己对拉链的了解程度。研究人员发现,两次测评,分数相差很大。第一次的得分明显更高,而第二次测评只给了1-2分。


做解释的朋友,一些情况下,你只需要给出基本的解释就可以,而有些情况下,你需要给出深度的因果解释,能让你更彻底地走出知道的错觉。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列出了20个备受争议的各类政策,比如美国是否应该设立全国统一税,社会保障的退休年龄是否应该上调等等,让受试者先表明是赞成或反对,然后让他们给自己打分,来评价自己对这些议题的了解程度。


再接下来,受试者需要说出这项政策,会对国家或者社会民众真正造成什么样的具体影响,以及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影响。也就是说,受试者需要用因果思维方式去分析政策的影响力。


受试者解释完之后,再次给打分,来衡量自己对题目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两次分数差异相当大。而且研究人员发现,一旦让受试人员给出因果关系的说明,他们的立场就会变得没那么偏激。


因为受试人员在做因果解释的时候,需要面对自己知识上的空白。这个政策到底为什么会带来他所认为的坏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政策会被怎么样付诸实施?接下来会发生哪些事情?


当人们能够明明白白得看到自己的知识空白后,就会对自己的观点有所收敛。换句话来说,如果你意识能到自己在理解某件事情上出了问题,就不会再那么坚持自己的立场。详细的因果解释,能有力破除无所不知的深度错觉。


打破错觉之后,我们来看看怎么优化决策,这正是我们谈论错觉的根本意义所在。



05

决策优化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知识共同体中,有大的知识共同体,国家,民族,省,市。有小的知识共同体,公司,团队,某个学习群。我们时时刻刻都处于共同体之中,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体系。


罗胖在跨年演讲里提到创新要“回到母体”,同样我们想破除错觉,优化自己的决策,也要回到自己的母体,而这个母体就是我们所存在的知识共同体。


当然,我们这里要聊的母体,需要经过我们自己的优化。怎么优化呢?我们要尽可能的把自己所存在的知识共同体变得多样化。这个多样化指的是知识结构的多样化,比如在一个团队中,有人懂得地理学,有人懂得语言学,有人更懂历史,而有一些人擅长逻辑思维。


多样化有什么好处?当团体足够多样化的时候,你能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让认知和思维更快的更新迭代,这样在做决策时,质量就会更高。


美国进行过一次教学实验,在一个项目中,学生会拿到一个话题,比如说动物怎么样生活。接下来把学生分成几个研究小组。不同的研究小组,专注于话题中的不同部分,比如有的研究小组动物的防御机制,有的研究生殖策略。


等研究结束之后,老师会重新组成一个教学小组。这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来自不同的研究小组。接下来,他们需要共同合作,完成一个课题,也就是设计一种未来的动物。


在多样化共同体中的学生,远远比那些单是阅读材料,没有进行研究活动,也没有进行小组分配的学生,设计出的动物更加有趣,对自己所学的内容了解得也更加深刻。


当一个共同体,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智力环境时,每个人都可以沉浸其中,成为更聪明的学习者和决策者。


古典老师曾经提到自己写畅销书《跃迁》时的经历。在创作期间,他组建了一个思考群,群里有大学老师,有研发经理,有医学博士,有老编辑等等各个领域的专才,妥妥的一个多样化的知识共同体。


古典老师每天早上,都会抛出和书有关的一个主题。接下来,大家开始寻找资料,到晚上8点半左右的时候,群里开始讨论各种脑洞话题,《跃迁》里的很多灵感,素材,数据都是来自这个群。


个体的大脑容量极有限,据研究,大部分人的大脑容量,也不过相当于IGB,即使乐观点扩大10倍,也才10GB。终其一生,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知识,所以什么都学是徒劳的。


我们应该做的事是,加入甚至创造这样的多样化共同体。在共同体中,让每个人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然后你从中学习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前提是我们要有倾听的能力,要有开放的态度,要学会沟通,学会交换意见。


这是提升认知,优化决策的灵丹妙药。






END


风险提示

本报告所载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本公司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适当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等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星石投资渠道服务
星石投资合作机构专属服务号。每周为大家提供各种福利:基金经理直播分享、基金经理见面会、星石深度研究等,欢迎合作机构的朋友们添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