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萨迦达塔 | 一旦你知道你存在,你就想永远存在下去
文摘
文化
2024-04-25 10:31
美国
由室利·尼萨迦达塔·马哈拉吉宣说
The Ultimate Medicine
尼萨迦达塔:有许多人,格外执著于自己的个体身份。他们首先想要自己还继续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想要求道,因为他们不愿失去这种个体性。先要能够保留对自我的认同,然后,他们才会想去找出真相。但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摆脱自己个体的身份。如果你真的弄清了自己是什么,你会发现,你不是一个个体,你不是一个人、不是一具身体。那些执著于认身体为“我”的人,并不适合接受现在的这种智慧。显现出来的各种万物形相,带着不同的名字和颜色;等等这些,都起源于水。但没有人会说我是水,而是说:我是身体。但如果你看清身体起源于哪里,那么,最终的结论会是,身体只是起源于水。所有这些植物和万物、所有的名字和形态,都由水产生。但人们仍然不会将自己跟水联系在一起,他们会说:我就是身体。天堂、地狱或其他任何东西,都只存在于这个大地上。所有的名字,都跟形相相互关联,而所有的形相都从大地上出现,并会再次回归大地。因此,天堂和地狱的存在都只是概念。科学家们所做出的发现,依赖于他们自身的觉知,即知道“我存在”的这一觉知。但那种觉知究竟是什么呢,他们并不清楚。他们无法直接搞清楚自己的发现。人们写了各种各样的书,但最终,黑天(Krishna)——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以某种形式存在的觉知——写下了关于他自己是什么的文字。我觉得这么总结现有的所有经文,最恰当不过了。尼:是的,但我并不是说黑天是一个人。写下了《薄伽梵歌》的,是一种以特殊形式存在的觉知。你身上也有同样的觉知。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这种觉知便存在了,现在也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觉知依然如故。我称它为“童真黑天”(bal-krishna),也叫做“童真觉知”——始于童年时的觉知。专注于它,掌握它,然后你就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意识到有一个“我”,儿童和老人都能做到。想想看,当今的伟人们、学者们、科学家、政治家,他们在童年的时候,在他们刚出生的第一天,他们有什么吗?在那个阶段,觉知是有的,但却意识不到有一个“我”,也就是说,并不觉得“我存在”;那时有的只是“童真黑天”(bal-krishna),即童真的懵懂(child-ignorance)。孩童并不知道自己存在。长大之后,他才知道自己存在;他认出了母亲,然后开始收集所谓的知识,成为一名伟大的学者、伟大的人。但没有人知道那种“童真的懵懂”(child-ignorance)是什么。一位智者才知道,这就是他变得自由的原因。对待“真我明觉”①(self-knowledge),他没有了骄傲。智者知道觉知起源于哪里。① Self-Knowledge,英文意思差不多就是Knowledge of The Self。这个词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对它进行了不同处理:(a)如果是在讨论世间的学科、知识时,举出了Self-Knowledge与之相对,策励读者不仅仅只是学习各种学问,而应该多了解自己,那么,Self-Knowledge就被我们翻为“真我知识”;(b)如果是对已踏上求道之路的学人,谈到明心见性时,Self-Knowledge就成了一个动宾结构的动名词,被翻为“认知真我”、“了悟真我”、“明见真我”;(c)如果是在深入、细致地指导实修实证时,Self-Knowledge就翻译为“真我明觉”、“真我之知”或“真我之觉”。这种如原子般的基本觉知(atomic consciousness),包含了整个宇宙,但智者知道自己并不是那种觉知。既然如此,他还有什么可骄傲的呢?他是究竟的实相,其中没有知道“我存在”的那种觉知。如果你遇到任何智者,你会发现很容易认出他们,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真我明觉”(self-knowledge)不会有任何骄傲,因为他们也超越了这种“自明自知”。他们会说:“我不是这种‘知道’,或这种明觉。”当死亡降临之时,身体里的觉知会离开。那么,身体里长出来的虫子呢?它们也有生命。然而,主要的觉知已经离开。当命力②(vital force)离开时,身体便会倒下。② 即命气(vital air,vital breath,prana,prana shakti),是身体中循环运作的“风”或能量。四十二年来,我一直在谈论这个话题。当我遇到我的上师的时候,他告诉我要抛开所有那些各式各样的神灵,全抛到一边去。他告诉我,我的觉知先于一切,我的觉知是我体验世界的基础。这意味着我应该只反思这种觉知,找到其源头,找出它是什么。我体验到“我在即世界在”,这一事实证明,曾经宇宙解体的时候,我不曾受到影响。假如当时我在那一刻便死去,我就不会体验到现今的整个存在。很多伟人都说过一些类似于黑天说过的话,但是,当有人说话的时候,他首先必然知道的是,自己是存在的;事情相续发生,他说出了话来。但在说出任何话来之前,知道有个“我”的那种觉知,必须先存在。曾经有一段时间,在究竟实相之中,那时并没有存在的感觉;然后存在感出现,于是你才说得出话。因此,不管是真是假,在存在感出现之前,你并不知道自己存在;所以,在存在感出现之后,无论你说了什么,无论真假,都是一样的。你所拥有的知道“我在”的这种觉知,即存在感,它产生的源头就蕴含在一棵草和一粒米中。那些博学之人相信先有世界,相信他们后来出生于其中。只要还这么相信,他们就宣讲不了真理;他们不了解真相。先要有的是,意识得到有个“我”的那种觉知,然后才说得出话来。在那种觉知出现之前,有语言吗?没有,那时你对自己的存在一无所知。现在,你首先知道的是你的存在,然后你才说得出你想说的话,不是吗?所以,无论你说什么,无论是真是假,其立足点是什么呢?若没有存在的感觉,就说不出话来。一旦存在感出现,不管说出的什么,才能被传授给“弟子”,并被颁布为“宗教”。但它们只是概念。你存在,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什么?此时此刻,你知道你存在。你怎么知道的呢?问:我不知道。只是这种感觉一直伴随着我,仅此而已。我追溯不到它的源头。尼:当你了解了这种存在感、了解了知道有个“我”的这种觉知其源头时,那便是解脱。然后你就自由了。在此之前,不行。问:现阶段我所知道的全部是,按照马哈拉吉的建议去实践的过程中,我越是安住其中,就越是幸福,也就越不关心我在这个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尼:不管你说什么,都只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某种说法。存在感出现之前,如果你已经了解你的存在是永恒的、绝对的,你还会愿意进入此种形态、这具身体吗?现在发生的是,最初你并不知道自己存在。只有当你从婴儿长到两三岁的小孩时,你才开始意识到自己存在。因此,无论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在子宫里的九个月和之后的一两年,纯粹是一场懵懂无知。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那么问题来了,在进入子宫之前,你在知情的情况下,还会投胎其中吗?问:嗯,这取决于我看过的宣传这个世界的广告是怎样的。以我如今的了解,我不认为我还会那么做。尼:一个人死亡的时候,第一个阶段他不知道自己存在,存在感已经离开。觉知,也就是“我在”的感觉,不存在了。然后医生过来确认,尸体被送去火化。那时,让这种“我在”之知得以寄存的处所,也就是身体这团物质,还在,但知道“我在”的这种觉知,却已经不在了。那种知道有个“我”的觉知,不在身体里了,所以不管你是被土葬还是被火化,或是被碎尸万段,不管对你做什么,有什么关系呢?没人会反对这一点吧。我现在给你们布置作业。不管你听到些什么,回家之后都要好好思考,并把要点写下来。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第二天再来问。口译员:许多弟子写信给马哈拉吉说:“我们不在一起了,我在西方,而你在印度;我没钱再来印度,但我并不觉得你就不在身边。你在这里,你和我是一体的。”他收到过这样的来信。他们也体验到了合一,体验到了不二。尼:他们超越不了,无法超越。他们还是觉得应该来这里,尽管是一体的。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我告诉他们,你们的觉知就是我之真我。只要你还坚信自己是男人或是女人,你就会想念我。但如果你把自己当作是觉知,那么我就跟你永远在一起了,我称这为“结婚”。你想跟我结婚吗?如果想的话,就这么相信吧。现在,我将再次回到源头。Janmarlana的意思是 “出生与结合”。在源头,结婚的双方都是谁呢?Janmarlana,即“出生与结合”或“两者的结合”:一者被称为母亲,但它是流动的力量;另一者被叫做父亲,他们结合的时候,父亲也是流动的力量。这就是出生。我的灵修便是如此,这就是我对灵修的研究,是我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我已经认识到,我就是那个基底,即便宇宙消融也岿然不动的基底。这是我的信条。我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告诉你们,曾经当整个宇宙焚烧、被毁灭时,我并没有经历过任何痛苦。我不受任何影响。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尼: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看来,天堂和地狱并不存在。有些人相信这些,可能他们有那样的实际体验,但对我来说,它们并不存在。口译员:在过去的42年里,他一直在给予开示;如今他说,讲话会让他感到疼痛,因为他的健康状况不佳。他告诉人们,尤其是来这里的外国人,要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地吸收一切可以吸收的智慧。尼:雅内湿瓦③(Jnaneshwar),一位伟大的圣人,说:“我从不说谎;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没有实质,皆属虚幻。当下此刻即是虚妄。”③ Jnaneshwar,又称Jnanadeva,是13世纪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圣者与诗人,也是虔爱运动的重要发起人。存在感出现之前,我并不存在。那时有什么?而现在,你说你存在。所以我们来谈谈这一点。什么是存在,什么又是不存在?你跟我说:“六十年或一百年前,我不存在”。那么,当时有什么存在呢?一百年前有什么?不管你怎么回答,是真还是假呢?问:我相信是真的。那样说只是我对我所掌握的知识的一种如实陈述。其实我不清楚,那时我还没有记忆。尼:所以,你矢口否认你不是的那个,才是真实的存在;那是真实的,反而你信誓旦旦承认自己是的什么,全都是谎言。那个才真实,因为它永恒;那是存在感缺失的状态,是永恒的状态。因为它是永恒的,所以它真实。而你觉得自己存在,觉得有个“我”,但这种感觉,是有时间限制的,并非永恒,这就是为什么它是虚假的——永远都假。此刻回答说“我不知道一百年前有什么”的那个基础,同样也说“当整个宇宙毁灭时,我不受影响。”如果你对上师有信心,那就意味着你得到了他的加持。觉知或存在感本身,就是爱,它是无形的。它想要一直存在下去。那就是爱。那种爱想要存在。所以,你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存在感延续,为了维持存在感。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包含了整个世界。正因为如此,你才能体验世界。世界就在你的觉知之中。既然你是梵,你失去了对身体的认同;既然你认同了梵,你就不再是一个人类。就像一个生芒果,慢慢变成熟芒果一样;在那种状态下,你会发现你甚至不是梵,而是梵的见证者,即超梵(Parabrahman)。了解这具身体和命力的运作,即身-心两者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psychosomatic process),是至关重要的。了解之后才能认识到,那个“知者”与身-心的运作机制是完全分离的,它只是见证者。在这具身体里,命力是一个概念,从概念上讲,它又包含了四个部分。我们通常知道和理解的是“表达层”(madhyama)和“词语层”(vaikhari)。“表达层”是指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心念,而“超越层”④(Para)和“初期层”(pashyanti)则是心念的基础和整个过程的开始。当语言通过命力和呼吸自发地表达出来时,它们就被称作“吠陀”⑤(Vedas)。当达到一个“吠陀”不再能解释发生的事情的阶段时,我们称之为“吠檀多”(Vedanta),意思是“吠陀的终点”。但能知道这一切的那个“知者”,是完全独立的,与身体无关。这才是最需要深刻理解的。④ 语音的发出需经历四个层次:1. 发自内心的灵感(Para,超越层);2. 喉部说不出的话(Pashyanti,初期层);3. 在嘴里发出的低语(Madhyama,表达层);4. 可以听到并用嘴唇表达的语言(Vaikhari,词语层)。“超越层”是语音的源头,相当于能知之力(Chaitanya)所在的精微层次。⑤ 吠陀(Vedas)是印度古典文献中的四部重要的宗教文本,被认为是直接来自神明的“听闻”或“启示”,并被视为印度教最古老和最神圣的经典。它们是古印度的宗教、哲学和文化的基石,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文本,包括祭祀、咒语、诗歌和哲学思考。口译员:马哈拉吉得了那种病,其实是身体和命气得了病。早些时候他说过,不管那是什么病,他已经把病交还给了存在感。所以,让存在感自己去关注它吧!如果存在感想要患得患失,就让它这么做吧;如果存在感想要对其视而不见,它也可以那么做。无论哪种情况,他都只是见证者,他已经把病还给了真正患病的存在感,也就是身体和存在的感觉。命力才是驱动这个装置的基础。尼:一切依赖于命力(命气,prana)的东西,包括“吠陀”在内,只有在身体和呼吸以及觉知存在的时间内才存在。当有时间限制的东西消失时,其他一切也就消失了。甚至“吠陀”也会消失。但知道这一切的那个“知者”,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它并不关心身体、命气和觉知会发生什么。当呼吸消失之时,这个装置也就无用了。而知道这一切的那个“知者”,不会将自己认同为身-心此一装置或身-心运作的过程。如果智者清晰而直觉性地知道这一点,就可以说是拥有了智慧。那个“知者”,它被赋予了各种名称——阿特曼(atman)、至上真我(paramatman)、遍在之神(Ishwara)、上帝……这些名称的安立只是为了便于交流。除非给定一个名字,否则无法进行任何交流。因此,必须牢记,所谓的“阿特曼”并不是一个有形或有相的东西。昨天,我们讨论了人们很可能会把名字误认为是等同于事物本身。这是需要避免的,因此,如果有人问,“至上真我”(paramatman)长什么样,你可以说,它就像孟买一样。那只是一个名字,如果我向你讨要孟买的一部分,你不可能将其给我。但是,我们不应该跟名字纠缠太深,以至于忘记了本质。人们给那种究竟的状态起了许多不同名字,但必须明确,它不受条件制约,是无形无相的,也不具有任何特征。任何一个人可能从事的任何一项灵修,实际上,都只是基于命气在修行,因此,也就只会持续到命气能持续的时间为止。你所获得的任何知识,不管是关于物质的还是关于灵修的,都只是基于这种觉知或命气。超出此一范围之外,在外显的世界中没有任何人可以获得任何知识。知识建立在此一基础之上,因此其本身就固有地具有了局限性。因此,一个人可能会认为他正在修的是阿特曼、修的是真我,但实际上他修不了阿特曼;阿特曼是完全独立的,是修不了的。他的修行基于的只是命力(命气)。因为修行就是如此,而当命力疲惫时,它会想要休息。当你休息时,它可能会进入一种三摩地的状态。但无论你有怎样的体验,即便是在三摩地的状态下,也并非永恒;它是有时间限制的,而有体验能力的那个“体验者”,它与体验本身不同。那个“体验者”,是完全独立的。去理解体验还是沉溺其中,取决于我们自己。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基于这种命力,而这股命力作用在语言上。世界上所有的行为都基于此,但阿特曼、真我、那个“体验者”,或是“见证者”,则完全不同。而且,再强调一次,见证者就像是孟买。任何行为都不能归因于见证者。孟买能做什么吗?任何行为都只能在命力存在的时间内持续。通过将自己认同为一个名字和一具躯体,人束缚了自己。但实际上,一个人其实是无时无刻、无所不在且没有身份认同的“那个”。现在,当我们寻求真理的时候,我们是带着一具躯体在寻求真理,这就是症结之所在。人有名字、有样貌,还会行动,但当命力消失的那一刹那,就没有了名字,没有了形态,没有了得失,没有了期盼,没有了野心——什么都没有了。命力从出现到结束,或者说等到命力疲惫,进入休息的这一期间,是有一定时长的。三种状态(清醒、睡眠和“知”的状态)的出现,基于的是这种已经显现了出来的命力。它不是任何人欲望的结果,既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它是自发出现的。修行无论做什么,都是通过命力这一工具来进行的,因此也有一定的有效时长。所以,不要误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通过阿特曼来完成的。无论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束缚,也都是基于这些因命力而建立起来的概念,它们都受时间限制。那么,这种束缚是怎么回事,我们为什么会陷入其中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流入了语言之中——也就是“表达层”(madhyama)和“词语层”(vaikhari)(在此之前的两个阶段是“超越层”和“初期层”)。“表达层”就是心,而“词语层”则是语言。通过这些心念和言辞,我们搞错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误以为有个“我”和“我的”,而实际上发生的一切都与见证者无关,完全基于的是命力。请务必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命力错误地将自己与身体、念头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然后认为自己因某些行为而招致了罪业,或者认为自己通过某些行为而获得了功德,但实际上,一切都仅仅是通过命力的作用而独立发生的。如果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就不存在有没有被束缚或要不要积攒功德的问题了。神,存在吗?随着命力的终结,就没有了运动,没有了心念,没有了语言,没有了增长,也没有了损减。问:肉体的死亡是否意味着命力的终结?如果是的话,转世轮回的理论就没有真实性了吗?尼:四种语音,“超越层”(para)、“初期层”(pashyanti)、“表达层”(madhyama)和“词语层”(vaikhari)全都是用来命名命力的名字。通常,一个人感知不到“超越层”和“初期层”。这两个层次太精微、太基本、太深奥了,难以体会。因此,他能了解的是第三个阶段,也就是与心有关联的“表达层”,并且在第四个阶段,即“词语层”表达了出来。现在,每个凡夫都在这两种心的层次,或说是两种语音的层次上活动。他们用那个与心相关的“表达层”制造出了自己的形象。如果他愚昧无知,不了解宇宙的奥秘,他肯定会谈论转世轮回、投胎重生和其他他认同的观念与想法。因此,所有这些轮回转世的观念和想法都是为无知者准备的。反之对智者来说,全都是无稽之谈。问:占星学也属于心的领域吗,也就是“表达层”的领域,即第三种语音层次?尼:请记住,“表达层”(madhyama)指的就是心,若没有命气,对任何生命体来说,哪里还有占星、哪里还有过去和未来?一个人只要还不了解命气,就会认同“吠陀”里的说法、就会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跟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纠缠不休,而这些全都是命气在驱动,包括四种语音。你应该了解命气流动展现出来的四种语音。只要你还没有认识清楚,你就会把心智或头脑,也就是“表达层”告诉你的东西当作绝对肯定的事实。头脑灌输给你的那些概念对你来说成为了最终结果,因此,就会有天堂和地狱,以及各种功过是非。另一方面,一旦看清了命气,就会知道,能观察、能见证的“那个”是完全不同的,绝对独立于世界上发生的所有这些活动之外。问:一个生前就搞明白了的人和一个没弄明白的人,在死后有什么区别吗?尼:真正了解命气的人,超越了任何心智范畴内的概念,而没明白的人,则是自己心念的奴隶。念头,只不过是心智的唾沫飞溅。尼:你把什么叫做死亡?现在这些成分燃烧殆尽,那就是死亡。烧完了!但这意味着它们死了吗?当任何东西都看不见的时候,你称之为“死”。但并非如此。而当有东西变得可见时,你则称之为“生”。口译员:在现在这类开示中,马哈拉吉不会再去重复最基本的那些观点了。举个例子,比如孟买刮起了微风、狂风或是下起了暴风雨,孟买是苦不堪言呢,还是享受其中?至上真我(paramatman)和阿特曼(atman)也是一样,它们需要的无非只是被相信。问:但如果死后,明白的人和没明白的人的状态是一样的话,那么努力去搞明白又有什么意义呢?尼:都已经死了,还有谁会来谈论什么无形无相的超梵啊?在世时就明白自己是无形无相的,只有这样的人,在活着时才会这么说。他不知道自己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对他都没有任何影响。这就是“无相”(nirguna),也就是超梵。孟买本身并不知道自己是存在还是不存在。真实本性,也就是阿特曼,会下地狱还是上天堂呢?人们都说,说我得了重病,但我感受到的是什么呢?我感受到的只是命气。命气离开,存在感消失,但对我没有丝毫影响。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说你和我是一样的吗?”我回答说:“那要先让我看看你是什么、让我看看我是什么,然后我才能告诉你我们是否一样。”问:但是我相信,所有我们这些弟子都希望马哈拉吉能继续在世间显化。如果大家都有如此深切的愿望,会得到他的回应吗?尼:有什么回应的必要呢?深信不疑的人就会获得与之相应的体验。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体验到的一切,都源自于某人对欲乐的享受,而从我们父母的欲乐之液中喷涌出了我们遭受的所有苦难和痛苦。问:马哈拉吉的意思是不是说,快乐和痛苦总是相伴出现的?幸与不幸在心中必定永远共存,是吗?尼:所有这些观点都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本性所导致的结果。因为你不了解你是什么,于是就呈现出了痛苦。问:马哈拉吉是否负有责任,需要照顾好他的家庭和其他世俗事务?问:说到命气,通常我们感知得到的命气有两个层次,其一是我们的心念,其次是心念以语言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命气的另外两个层次具体是什么呢?我们是否必须在修行的过程中体会到它们?尼:你知道你存在,你的存在感,那就是我所说的“超越层”(para)和“初期层”(pashyanti)——语音的另外两个层次。知道你存在就是意识到了这两种语音层次。它们意味着,你处于清醒、睡眠和“知”的这三个阶段。而接下来的两种语音层次,“表达层”和“词语层”,则代表你在这个世界上所做的事情、你的事业,以及你如何用你的心智及其活动来完成它们。这四种语音层次可以按下列方式加以区分:第一个层次,“超越层”(para),对应于你甚至不知道自己存在时的原始状态。然后,出现的是这种感觉,你即将变得有意识。那仍然是“超越层”,但随之而来的是“初期层”(pashyanti),也就是有了这种感觉——那时你说,是的,我活着,我醒着,我存在着。一旦有了这种觉得自己存在的感觉,你在世界上的行为就会与命气的最后两个层次相互呼应。在最后的两个阶段,心念冒了出来,头脑开始工作(“表达层”,madhyama),语言开始在头脑中流动(“词语层”,vaikhari)。总结一下:一开始,我甚至觉察不到自己存在;我不知道我存在。然后“觉知”强迫自己塞入“无觉知”的状态,直至某个程度,我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有了意识。最终,它迫使自己进入完全有了意识的状态,于是,我知道我存在、我在这里。从而形成了一个概念,从此也就开启了由烦恼堆积出来的整个世界。在那个你什么都不知道的原始状态中,没有任何烦恼。但是,一旦这种“觉知”显现出来,所有麻烦便随之而来。这不是我想要的,不是属于我的,我知道这不是我的,但它被强加给了我,然后我也开始说这是“我”——自我认同就是以这种方式出现的。之前有人问,我口中的“觉知”是指身体吗?我说,不,不是身体。觉知的出现需要一具身体,需要一个载体,而身体就是觉知的食物。没有食物,身体便无法存在;没有身体,觉知也无法存在。因此,身体是觉知赖以存在的食物。如果身体消失了、食物消失了,那么觉知也会消失。然而也可能有人会问:所谓的“阿特曼”或“真我”与这种觉知有什么区别?其实是同一回事,只是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了不同的词汇,但本质基本一样。我喜欢使用“味道”这个词,指的是身体的精华;这种精华,其味道就是存在感,就是活着,就是想要活着。人们热爱活着的这种状态,并希望尽可能长久地活下去。所以,对这种觉知的热爱就像是这么一种味道。问:我还有一个问题。今天早上,听了翻译出来的对话我了解到:大多数我们积极从事的灵修,只是企图操控自己,而实际上也只是命气的游戏。问:不,不是。我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所做所为仅此而已,那么,见证的状态——它似乎是马哈拉吉向我们教授的核心——又要如何在所有这些修行中产生出来呢?尼:尽管是有时效性的,但修行会在觉知中展开它自己,自行展开。唯一重要的是让它自己展开自己。如果我们通过禅修全神贯注地投入进去,就会如此发生;那时,已经降临到我们身上的、纯净天然的觉知,其本身会向你揭示你自己的真实本性。不存在去哪里、到哪里去或做什么的问题;你已经在那里了。人必须活在世界上,在世间工作;理所当然地,在世间就该做你该做的事情,但要明白,这具身体、头脑,还有觉知,尽管无人发出邀请,但它自己冒了出来,不请自来。我没有想要它们,它们出现在了我的原始状态之中,而我的原始状态中,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特征。因此,无论出现的什么,都只在这个世界上闹腾。命力和心都在运作,但心会诱使你相信,它就是“你”。因此,你要始终明白,你是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那个见证者。即使头脑告诉你,你是那个正在行动的人,但也不要相信头脑。始终将你的真实身份,与正在工作、思考和说话的那个人分开。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是,那台正在运行的机器,已经降临到你的原始本体之上,但你不是那台机器。这一点必须牢记在心。每一个有感知能力的生命体,其内在,都有一位导师。除非导师存在,否则生命体就诞生不了。而觉得自己存在的那种感觉,其本身就是那位导师。关于四种语音,它们都是命力的表达。只要命力存在,就有阿特曼,反之亦然。当命力离开身体,四种语音也随之消失,阿特曼当然也不复存在。能够知道有个“我”的那种觉知,也就是存在感,以及所有的行为活动,它们都是由于有了命力。因此,当这股力量离开身体,也就不再觉得有个“我”,从而身体便会倒下。那么,我问你,还有谁在呢?问:剩下来的那个是无名的。我不知道那里还有谁,它没有名字。尼:命力,以及觉得有个“我”的那种觉知,它们的存在让你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以及你是怎么知道自己存在的;没有它们,你不知道自己存在。[对着一个新来的访客说:]你有上师吗?既然你在练习瑜伽,那你试图跟什么合一?是哪两样东西合在了一起?尼:当前此刻,你只需要聆听这里正在进行的谈话。在后面找个地方坐下来吧。如果你喜欢,可以留下来;否则,就不必再来了。但不要问任何问题,只需聆听来来回回的对答。作为一个新人,你有问题想问吗?你认为自己不知道,那是正确的;无论你认为自己知道的什么,都不正确。无论你懂什么,都不是正确的;而你不懂的,才正确。前者有始有终,而你不懂的东西,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尼:你说过,你不是心。所以,心是静还是动,与你何干?你又不是心。而你不知道的那个,不管是什么,你就是。那么,你觉得还有必要继续坐在这里吗?我的意思是,如果你真的理解了刚才说的话,就没有必要再坐在这里了。如果你明白了,一劳永逸,就可以走了。问:我觉得,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能感觉到的是,有些人善于读书,而有些人不善于读书。我们很容易就能把口头上得到的结论复述出来。但是,当我们跟马哈拉吉在一起时,无论他是亲临现场,还是仅仅只是阅读他的书籍,都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发生。我觉得我们正是因此被强烈地吸引到了他身边。因为有的时候,仿佛所有交谈的需求都被撤销了,而那种“在”的感觉(presence)便会自己突显出来。尼:从孩提时代起,获得了这种知道有个“我”的觉知之后,无论你后来收集了些什么画面和概念,你谈论的任何事情,都只能以这种“我在”的感觉为基础。所以,谈话的价值是有限的,能谈论的也只是关于客体对象的知识。问:马哈拉吉的任何言谈,其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解放我们,让我们摆脱这一切。有时候,需要澄清一些概念,但那是唯一目的。然而,我觉得我来到这里有更大的目的,就是要放弃整个一生对概念的关注。尼:童年本身就是一场骗局,其中没有真相。无论你的体型如何,身体形态总在不断变化,你掌握的关于客体对象的知识也在不断变化;最终,你会变老。无论发生的什么,都像是一场梦,没有任何实质内容。而支撑这整个梦境、这整场虚幻的,就是那个孩子;一切都始于那里。孩童时期,你开始积累知识,当你变得很老的时候,你什么都忘了。因此,所有关于客体对象的知识都没有任何用处。现在,我要问的是,你此刻是什么?无论你用你的形象、用你的身份积累了什么,你都在逐渐失去。那么,你真正的身份是什么呢?假设有人很老了,比如说一百二十五岁了,然后非常虚弱,最终行将死去。现在,为什么可以说那个人死了?到底因为什么?问:客观来看,一个人什么时候算是死了,对我来说很清楚,就是命气刚刚离开的时候,之后留下来的身体,只不过是一堆腐烂的细胞。尼:当童年耗尽或熄灭时,你就说他死了。因为童年一开始在那里,那时人是活的。问:马哈拉吉的意思是,生命始于童年,也止于童年吗?我的理解是,身体是从童年开始运转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死亡意味着出生时开启的运转停摆了。尼:为什么叫做童年,童年是什么,“童年”这个名词最初是怎么出现的?试着理解一下。什么是所谓的“童年”,此一基础是什么?问:儿童阶段的觉知是非常基本的。他还没有独立存在的感觉,没有“我是这个”或“我是那个”的感觉——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尼:当你明白了童年是什么时,那便是解脱。矛盾的是,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解脱。你必须试着理解你知道“我在”的那种觉知,或者说是存在感。通过那个,你能获得很多关于客体外物的知识,并试图掌控这个世界。如果你不了解这种觉知本身,那么你会受到束缚。你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但最终你还是会被桎梏。觉知,那种初生时的觉知、童真的觉知,必须了解觉知本身——它必须了解它自己。这是唯一的办法。如果你活上一千年,在不同的阶段不管你拥有怎样的身份,但没有什么会一成不变。即使拥有了如此长的寿命,你也拥有不了任何永久的身份。一切都包含在知道“你是一个孩子”的那种觉知之中,而最终这一切都会消失。所以,你的整个身份最终都会消失,甚至连那个童年的身份最终也会消失。童年和这种始于童年时的觉知,是真实的吗?一个已认清其虚妄的人,你会怎样评价他呢?明白了这一点的人,用吠陀的术语来说,就成为了无相(nirguna),涅槃了。涅槃意味着没有了样子,指不出来了。涅槃意味着超越了觉知。因此,那种无相或涅槃的人的行为活动,就像孟买这座城市一样。他的行为活动会怎样?一个明白了这一真理并超越了它的人,他的行为活动就像孟买这座城市。问:我认为那种人的行为活动远比孟买城的范围要大得多,当然也更深远得多。尼:我所说的孟买城,没有这片土地,没有大地的部分。因为你无法确切地说出孟买城究竟是什么。尼:当有一个东西作为标准的时候,你才可以比较大小。但是,如果被称为大或小的东西是唯一存在的实体的话,你还怎么比较呢?如果你不能把某个东西说成是小的,那么你也不能把某个东西说成是大的;整件事情都是相对的。尼:为了在客观世界中进行世俗的活动,是的,你可以使用这些术语,就像在梦中一样。所以,所有这些活动都像是梦中的活动、梦境中的行为。就像那样,所有的活动就这样发生了。问:对于我们中的一些人来说,生活创造了无比瑰丽而又浮光掠影的梦境。最大的挑战是接受这是一场梦,并看穿它们对我们的束缚——看穿功名利禄,以及我们对此的执著。尼:现在,这种觉知……你从小时候就有了,当知道有个“我”的那种觉知第一次出现时……因为它的出现,你可以说某人非常伟大。但假设这种觉知根本没有出现,你能感知到某人的伟大吗?尼: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那种始于童年时的觉知,你就无法探知到伟大,是吗?问:有趣的是,童年时有了意识到自我的第一印象,那通常由痛苦的回忆引起,而并非那些快乐玩耍的时光。当时根本没有这种需要,让你回头去审视自己。尼:所以按照你的说法,回忆童年意味着回忆痛苦的经历?问:嗯,那是第一次产生自我意识的时候,是你受伤、被拒绝、被朋友欺负,被母亲打屁股的时候,还有母父忽视了你需要的关爱的时候。尼:童年本身就很痛苦。没有童年,就不会经历痛苦,不是吗?这么说非常直截了当,非常简明扼要。一个没有经历过童年的人,他会经历任何痛苦吗?一切都始于童年。问:我认为单独拎出来看的话,成年后的生活也好不到哪去。尼:我们谈论的是一切的开端。一切都始于童年。如今,“童年”不过是一个概念,一个想法。所以,如果你明白了“童年”,你就一下子超越了所有概念。这就是为什么了解童年至关重要。童年的作用是什么?它的作用是让你知道自己存在。这就是童年所做的一切。在此之前,你们没有那种觉知用来知道有个“我”,没有这种经验。我和我的上师都认为,童年是一场欺骗,是虚假的。知道“我在”的此一觉知,其本身就是一种欺骗。当存在感出现时,最初的幻觉,也就是“摩耶”(maya)导致的结果是,让你爱上了存在。一旦你知道自己存在,你就会想要永远存在下去。你总是想要存在,活下去,生存下去。于是挣扎开始。这一切都是因为摩耶。问:怎么会有医生让马哈拉吉别再讲话,他和我们待在一起不就是为了讲话吗?口译员:他说,给他做检查并找出他病因的医生建议他不要说话。问:通常是会收到此类建议。但这里坐着的是一位解决生死问题的妙手神医,他开出的药方就是他讲出来的话!点击“喜欢作者”,支持原创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