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文摘   2025-01-02 22:34   河南  
一、引言
公众号文章PPT全部已收录知识星球,详情可见文末介绍。
不合格品是指在生产或流通过程中,未能满足预设标准或客户期望的产品。不合格品的管理与返工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本身,还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客户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不合格品管理与返工流程,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与范围
2.1 目的
不合格品管理与返工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公司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以及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以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2.2 范围
该管理流程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
三、权责划分
为了确保不合格品管理与返工流程的顺利执行,公司需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3.1 质管部
  • 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工作全权负责;

  • 按评审权限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

  • 对不合格品处置结果进行监督。
3.2 制造部
  • 负责按评审权限组织评审;

  • 按评审意见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返修、返工和申请报废。
3.3 采购部
  • 负责按评审意见及时处置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的不合格品;

  • 负责不合格品造成损失的索赔工作。
3.4 其他相关部门
  • 各相关部门需对其职责范围内的不合格品管理负直接责任。
四、定义与分类
4.1 不合格品定义
不合格品是指未满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产品,以及状态未经标识或可疑的产品。
4.2 不合格品处理方式
  •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采取的措施;

  •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使用而采取的措施,返修可能影响使用或改变不合格品的某些部分;

  • 特采:在特定条件下,接受不合格品作为合格品使用;

  • 降级使用:将不合格品降低等级或标准后使用;

  • 拒收或报废:对于无法返工、返修或特采的不合格品,需进行拒收或报废处理。
五、内容及要求
5.1 进料不合格品处理
5.1.1 标识与隔离
原材料经检验确认为不合格时,质检员需对该批材料进行标识,并将检验结果及时反馈到仓库管理人员。仓库管理人员需将已标识的不合格材料放置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隔离,防止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
5.1.2 供应商改善
对来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质管部需发出《供应商改善报告》,要求供应商进行改善。具体作业可参见《来料检验作业规程》。
5.2 过程检验不合格品处理
5.2.1 报告与隔离
操作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时,需立即报告班组长,并暂时停止生产。同时,用红色[不合格品标签]进行标示。质管部检验员在过程巡回检查中发现不合格品时,需立即通知现场主管,生产制造部需按《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规定办理。
5.2.2 评审与处置
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需隔离至“不合格品区域”,由质管部在每班次结束后填写[制程不合格品跟踪单]并判定处理方式。处理方式包括让步接收、返工和报废处理。
  • 让步接收:因紧急而后道工序能够克服其不合格,经质管部现场主管书面确认后,可直接放行投入下工序。

  • 返工:由质管部通知生产部按《返工作业规定》进行返工,返工品需经检验员复检合格后,方可流入下一工程或入库。

  • 报废处理:对于无法返工或返工后仍不合格的产品,需进行报废处理。
5.2.3 原因调查与处理
若不合格原因属进料不合格,由班组长安排放置在不合格品区,经质管部确认后,通知采购部,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进行退货、索赔等处理。若不合格属过程变异,则需确实调查原因,如无法判定或工序能力不能达到,由质管部召集质量异常处理会议,会同相关部门处理。
5.3 最终检验不合格品处理
最终检验员在最终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或可疑产品时,需对不合格品或可疑产品加以标示,并组织相关部门评审处理意见。
5.4 客户退货不合格品处理
5.4.1 点收与隔离
仓库管理员对客户退回的不合格品进行点收确认,并将不良品标示隔离至“不合格区域”,并通知质管部处理。
5.4.2 原因分析与改善
质管部需分析不合格品原因,判定责任归属部门,并交由职责部门提出改善措施。必要时,质管部经理需召开质量会议,研讨不合格原因与防止再发生对策,及进行措施评价、效果确认与标准化等改善措施,以防止再发。
5.4.3 退货品处理
质管部对退货品进行分析后,出具《退货品分析、处理意见单》,经部门经理确认后,确定对退货品的处理方案。处理方案包括返工和报废。
5.5 不合格情况记录
每次发生的不合格品情况需登记于“不合格品履历表”中,作为质量成本的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基础数据来源。
5.6 可疑产品处理
在任何作业场所发现可疑产品时,需立即用[HOLD]标签加以标示,并隔离至“不合格品区域”。发现可疑产品后,需立即通知质管部对可疑产品进行确认或再检验,以判定其为合格或不合格品。若判定为不合格品,其处理方式需按照本程序处理。
5.7 视觉识别
对于任何不合格品或可疑的材料与产品以及其任何隔离区,均应以[HOLD]标签予以标示或隔离,以达到目视管理的功能。
5.8 交付后不合格品处理
当在交付后发现可疑产品或不合格品情况时,需立即通知顾客召回这些产品。
5.9 不合格品返工处理规定
不合格品返工需按《返工作业规定》处理。返工情况需记录于“返工跟踪表”,质管部的检验结果需记录于“返工检验记录表”内,以利以后产品的追溯性。
5.10 不合格品优先减量计划
质管部需对不合格品进行清点数量,并按照《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及《持续改善推行程序》的规定进行原因分析,拟订减少不合格品的优先计划,并追踪计划的进度。
5.11 工程认可产品的核准权
经变更授权的有效期限或数量的记录需记录于[PPAP/设计变更/过程变更/特采核准生效记录表]。当授权期限或数量届满时,需恢复跟原有的或替代的规格相一致。具体作业可参见《工程变更控制程序》。
六、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不合格品的鉴定:通过检验、测试等手段,确认产品是否合格。

  • 不合格品的标识:对不合格品进行明确标识,以便区分。

  • 不合格品的隔离:将不合格品隔离至指定区域,防止误用。

  • 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确定处置方式。

  • 不合格品的水平展开及追溯:对不合格品的原因进行追溯,分析其对其他产品的影响。

  • 不合格品的记录:将不合格品的相关情况记录在案,作为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依据。
七、附件记录及其保存
为了确保不合格品管理与返工流程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需对相关记录进行保存。以下是需保存的记录及其保存部门和期限:
  • 退货品分析、处理意见单:保存部门为质管部,保存期限为3年;

  • 不合格品履历表:保存部门为质管部,保存期限为3年;

  • 返工跟踪表:保存部门为质管部,保存期限为3年;

  • 返工检验记录表:保存部门为质管部,保存期限为3年。

本篇文档领取方式:

  1. 请转发至质量群(100人以上),5分钟后截图,添加小编微信(下方有微信二维码),发至小编审核,24小时内核发给您,日限1次;

  2.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可看下方知识星球内容简介)自主下载。

知识星球内容简介:

  1. 每日公众号文章均已收录在内。

  2. 年更新资料不低于1000份,加入后随时下载,彻底解决资料烦恼。

  3. 知识星球除公众号文章外,持续录入下方文件夹内容。


质量检测技术圈
专注于质量检测行业技术解决方案的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