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岸垌的番薯传奇:岁月、土地与家族的交响诗

文摘   2024-12-16 10:36   广东  

           

      在时光的长河中回溯至 2002 年,父亲毅然决然地倾尽所有,将目光锁定于一块水田 —— 东岸垌。那是一片砂质地的土地,在众人眼中,父亲的此举仿若一场难以理解的豪赌。彼时,他以远超市价数倍的价格,仅以租赁的形式谋求长期使用,且因诸多限制,连买卖合同都无法订立。这一决策,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波澜,随后数年的官司纠纷接踵而至。然命运终有定数,中级法院的公正裁决降临,认定合同合法,父亲得以长久守护这片土地。

    岁月悠悠,流转至近几年,国家政策的巨轮转向,要求水田务必种植农作物。而东岸垌这片土地,自 2003 年起便被猫尾木所覆盖,二十余载光阴,它们于半野生的状态下自在生长。于是,在 2022 年,那曾经繁茂的猫尾木被清理,水稻与番薯的嫩绿幼苗再次扎根于这片土地,续写着新的农耕篇章。

     多少人对父亲耗费心血争得此地使用权的行为深感困惑,可于我而言,却能略窥其中深意。幼年时,父亲常携我漫步东岸垌,于其间娓娓诉说这片土地的往昔。曾几何时,我们的村庄文星璀璨,举人秀才辈出,武举人于东岸垌这片土地驰骋练武,跑马场的热血与豪情仿佛仍在空气中回荡。然岁月变迁,董氏一族在粤西渐趋落寞,老一辈人心中对祖先荣耀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不息。或许,东岸垌承载着父亲对家族复兴的炽热期盼,那是盼望着董氏能重拾往昔辉煌,再登荣耀巅峰的深沉念想。

      一方水土,养一方风物。化州大地,各镇皆有独特珍宝。丽岗镇,以丽岗番薯闻名遐迩。而这丽岗番薯的盛誉,独独汇聚于我们村委的两条垌。从化北向南,地势在此处转折,北为连绵群山,南是丘陵平原,河水冲积多年,于这分界之处孕育出两条沙地垌,银田垌与东岸垌宛如明珠镶嵌其间。沙地,仿若为番薯生长量身定制,而我们村的番薯苗更是别具一格。老人们口口相传,此番薯苗乃董家祖先自明朝传承而来,是家族的传世瑰宝。那竹头红与红尾番薯苗,珍贵异常。往昔,本村番薯苗严禁外人采摘番薯叶,即便是如今,在挖番薯前清理番薯苗与叶时,亦需谨慎对待。

      丽岗番薯渐有名气,诸多食客慕名而来,却殊不知,他们所购大多并非这两条垌产出的正宗丽岗番薯。真正源于此地的番薯,堪称 “名贵”。镇上马路边,番薯售价至三元一斤已属高价,而东岸垌与银田垌所产番薯,竹头红每逢收获季,便有人直赴田间收购,八元一斤亦供不应求,买家自行收割装车。即便非竹头红,红尾或鸯哥王等品种,收购价亦在五元至六元之间,且这已是十几年前的行情。

      父亲幼年失怙,爷爷在他尚小时便已离世。父亲常对我言,爷爷临终之际,反复嘱托奶奶,定要将他抚养成人,更再三强调东岸垌与银田垌这两块沙地绝不可售卖,要留予子孙种植番薯。在老家村里,有一方鱼塘,名为四方塘,传说是爷爷年轻时亲力亲为挖掘而成。上世纪九十年代,父亲不惜重金,以市面十倍价格将其收回。众人皆惑,直至如今土地价值攀升,方叹父亲眼光独到。然于我心底,深知并非如此简单。东岸垌,它不仅是董氏武举人昔日跑马练武之所,更是家族世代种植水稻番薯的根基。爷爷的临终遗言,父亲看似不合常理的行径,或许唯有从历史文化的深邃脉络中,方能探寻到真正的答案。

    

       猫尾木,这片土地上的独特存在。其药效可退热止痛,在乡间亦流传着诸多神奇功效,如能以其根与鸡肉熬汤,驱散小儿瘰疬淋巴结肿大之疾,云南彝族则用其叶退热。猫尾木宜于山地生长,东岸垌虽于 2003 年种下猫尾木,却因水田地下水浅,一锄头下去便有水渗出,致使猫尾木根薯遇水即烂,融入大地怀抱。

      起初,众人皆不解父亲为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且多年放任不管,任其自由生长。我亦曾困惑不已,直至十余年前,偶读新闻,得知日本人于山东租地,采用自然生产方式,虽产量极低却始终坚持。专家言其意在培养土地,待土壤肥力恢复,产出农产品将价值连城。我虽未能尽悟其中深意,然对培养土壤一说却心领神会。华夏大地,土地需倒茬轮作,若单一种植,土地肥力易被耗尽,病害滋生。加之长期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土地已现疲态,急需休养生息。恢复野生状态,借助天地之力重启生机,东岸垌亦循此理念,更因猫尾木具解毒之能,如大地之 “肝脏”,其根薯年年生长,烂于土中,为大地祛毒。

  至 2022 年,耕作之时来临。我心怀敬畏,取东岸垌及周边土地之泥土样本,送至某农科所与某质检单位检测。结果令人惊叹,附近土地农药与重金属含量虽在标准之内,然东岸垌之地竟比之更优胜。然因多年未耕,此地碳含量较他处偏低。

     

      同学猪大肩负东岸垌耕作之责,初时不明土壤与猫尾木解毒之妙,以为此地番薯与他处无异,岂料东岸垌所产水稻与番薯,保质期远胜他方数倍。更有一事令我诧异万分。

    《黄帝内经》有 “五禁” 之说,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此说源于体质学说,众人皆有个体差异,如广东所言寒热底,即阴阳之分,细分则为五行,对应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寒底之人忌寒凉之物,肾病之人依理忌甘类食物,如牛肉、牛奶、番薯等。临床之中,肾病体质者食甘类食物或药物,常适得其反,食用番薯易烧心、腹胀难受。然令人费解的是,此类肾病禁甘体质之人,食用东岸垌番薯时,竟无不适反应,适量食用反倒觉舒适惬意,似与自身契合无间。此现象令我苦思良久,反复探寻,终不得其解。

       直至一日,重温《周礼》,其中关于饮食指导之语如醍醐灌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天人相应,春为肝木之令,需多酸以运化,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而四季交替之末十八日属土,脾土对应甘,即人体与四季运转皆需 “调以滑甘”。然 “调以滑甘” 并非随意甘类食物可为之,需天地之和,需适宜之土壤、种子,于合适季节种植收获,方能使人体调和无虞。

      古语云:“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 东岸垌这片土地,历经岁月洗礼,承载家族期望,于默默耕耘与自然馈赠间,似在诉说着一段深邃而动人的故事,那是关于土地、家族、文化与生命的悠长乐章,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竹头红番薯吟

东岸垌藏竹头红,尖岗岭下韵无穷。

香濡灶火甜盈齿,更有食疗功效崇。


太乙医道
太一联动无为而治;健康之道本自具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