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公众号“Robot猎场备忘录”运营团队(12月整理)原创报告(共195页)
正文:
国内清洁机器人头部企业[追觅科技]最近在具身智能领域有些刷屏,旗下人形机器人公司产品爆火网络外,公司内部高管离职、入局具身智能领域创业,接连完成大额融资!!
[追觅科技]原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继11月1日宣布离职后,于12月19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苏州乐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于12月23日完成首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经纬创投、真格基金和Monolith等,投后估值约5亿元(有媒体报道:公司在首轮融资时,有多家机构给出投资 offer,为更快敲定份额,有投资方主动抬高估值)
据公开信息显示,郭人杰于2021年加入追觅科技,任职三年多时间,从中国区营销总监到中国区副总经理,最后晋升至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于1997年出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后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金融经济学硕士,毕业后在宝洁中国担任品牌总监。
[乐享智能]处于创业早期,目前公司仅透露后续产品定位为消费级机器人,但没有具体细分(陪伴机器人、ToC场景人形机器人等);小编估计大概率为陪伴机器人。
近两年,AI陪伴产业发展迅猛,是人工智能领域当下成长最快速增长的赛道之一。根据Precision Reports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预估为920,311万美元市场规模,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25.68%;随着具身智能技术发展,近期有不少行业大牛入局陪伴机器人赛道。
OpenAI前资深算法负责人江旭于2024年8月创建机器人公司【Light Robotics】(亮源新创),打造To C的具身智能陪伴机器人;目前公司已在深圳、新加坡(总部)设有办公室,团队搭建中。
11月,原小鹏汽车内饰设计负责人孙兆治创立的AI陪伴机器人公司【上海珞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刚完成约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据介绍,公司目前已完成前三轮原型机的设计开发,首款产品定位为“AI潮玩”,并预计将于明年发布和量产。12月,AI陪伴机器人研发商【可触未来(东莞市)智能硬件有限公司】(TangibleFuture)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旗下首款机器人LOOI已经完成首批众筹产品发货,并在本月完成主流市场的现货交付。
LOOI机器人
此外,优必选、科大讯飞、深兰科技也已布局家庭场景的陪伴机器人。在海外市场,亦有初创公司瞄准陪伴机器人市场。
回到[追觅科技]:
原[追觅科技]人形机器人业务负责人、创新机器人研究院负责人喻超于2024年9月创立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鹿明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已在11月4日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英诺天使基金和商汤国香资本,公司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产品LUS1已在测试中。
喻超在追觅期间,带队完成追觅四足机器人的研发量产和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工作;更早之前,任职于国内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公司的上海岭先机器人,负责软件、算法相关工作,是国内最早一批learning based control的践行者。
[追觅科技]旗下人形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机器人科技(无锡)有限公司】(MagicLab)完成1.5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追创创投领投,翼朴基金跟投;据介绍,魔法原子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MagicBot,同时预计于2025年交付数百台量产版MagicBot,2026年交付量将达到千台级别。
具身智能赛道不缺乏资本,更不缺乏技术大牛入局,但缺商业化;现阶段,全球范围内已有多家创企通过自家人形机器人产品(仅限双足和ToB场景)实现创收,包括优必选、Apptronik、Engineered Arts、Agility Robotics等。
整体而言,对于人形机器人创企来讲,生产出人形机器人本体并不难,通过战略合作、实现营收也不难,难在批量化生产和实现场景真正、有效应用。
2024年6月13日,,正如马斯克在6月份特斯拉2024年股东大会上所讲:人形机器人原型很容易,批量生产很难,甚至不可能。
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提到初创公司难点(总结):1)大量0-1设计,包括电机、变速箱、传感器、电力电子设备;2)需要顶尖的工程师以及技术积累;3)需要高效、节能的推理计算机;4)需要强大的AI能力;5)需要非常擅长大规模制造。
详细介绍,查看往期文章:马斯克:特斯拉是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能力的公司
国内拥有最多具身智能领域初创公司,并有机构统计:过去一年,几乎每周都会诞生一家新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业界将这一现象称为:用泡沫催生一个行业的繁荣,从厮杀中诞生行业强者。
.. ... ...
接下来,小编从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展)、硬件设施(生产能力)、产品落地场景、企业官方宣布量产时间、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等方面,盘点全球(含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况以及国内人形机器人发展乱象。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扫码加入星球,查看完整版文章:埃隆·马斯克首谈人形机器人创企:原型很容易,但生产很难,甚至不可能(全球创企量产能力浅析),并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近期精选文章:
1、黄仁勋:人形机器人在内,仅有三种机器人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马斯克:YES!!
2、「英伟达」整合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5、马斯克:相较于软件算法,本体结构设计才是人形机器人规模量产关键!!
7、核心创始团队离开,「小米」、「小鹏」能否扛起国内人形机器人大旗
9、ToB、ToC or ToG,全球人形机器人产品优选落地场景梳理!
11、人形机器人构型之争:五指灵巧手 or 夹爪,双足 or 轮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