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 | 社会科学报

文摘   2024-11-17 17:28   上海  


关键词·未来产业


2024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到2027年,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在此背景下,我们亟需深入理解中国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加速合理规划未来产业布局,并制定科学的发展蓝图。



原文 :《携手打造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

作者 | 辽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姜瑞春/研究员

图片 | 网络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继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各级政府围绕未来产业作出一系列部署。特别是2023年以来,未来产业已经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从国内外经验看,前沿基础研究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管理制度、经济金融、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社会氛围等全面支撑,除了相关企业发挥创新主体的作用,还涉及政府部门、研发机构、金融机构等主体之间的多维度协同合作。应通过厘清培育未来产业在技术、数据、人才、资本等方面的发展瓶颈,构建未来产业协同创新的共同体,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聚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健全未来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结合“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各级政府要加强战略谋划、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涉及未来产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和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事项。精准研判国际国内产业技术变革趋势,依托各地创新优势和产业基础,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分别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及项目指南,科学设定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形成清晰的产业地图,有效统筹和整合上下游产业、周边配套服务、学科布局与人才储备等。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新质生产力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深度研究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全面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及时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典型做法。


二是有序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各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贸区“试验田”作用,加快贯通数据要素开发—登记—评估—交易全链条,充分释放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效应,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积极推进数据要素生态建设,加强数字贸易港的建设,推进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发展。


三是推进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改革。各级政府要加快建立绿色低碳技术改造项目库和标杆企业库,大力推广尾矿、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支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推广废钢等再生资源产业数字化平台,培育再生资源龙头企业;培育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发挥央企、国企示范引领作用,在主要碳排放行业,以及绿色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新型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推进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实施一批降碳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



聚焦原创性技术供给,全面优化未来产业科创生态环境

一是加速“无人区”技术突破。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增设重大科技任务、科技成果转化需求榜单,挖掘和发现原创性技术需求;突破以往“揭榜挂帅”中“企业找技术”的单一需求模式,动态更新创新链、产业链对接耦合图谱,完善重大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两张清单”,推进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精准对接。鼓励高校、金融机构等与企业“双向”揭榜,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


二是靶向突破重大技术创新“堵点”“卡点”。技术创新联合体强调以企业为主体,精准识别技术应用中的症结,以聚合产学研多方力量协同突破。从纵向上看,以央企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联合体,靶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以高成长企业为主体,扫除基础研究到商业化应用流程中的梗阻,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以“专精特新”中小科技骨干企业为主体的联合体攻坚、卡位、入链,发挥其在新赛道上的技术活力。


聚焦打造发展未来产业核心载体,着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能力

一是发挥产业集群引领凝聚功能。部分地区要持续深化省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的创新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管理、指导和服务,避免单一职能部门对应多个集群以及产业链之间信息壁垒,形成集群内“集聚裂变”、集群外“开枝散叶”、集群间“共商共建”的良好局面。提升集群内“龙头”企业成果转化和财税政策等服务;完善产业集群的溢出扩散和产业链延伸机制,辐射带动县域形成一批标志性特色配套产业,拉动县域经济整体跃升;引导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快提升产业链韧性,着力固链、强链、延链、补链,提升本地产业链配套能力。


二是支持产业园区提质增效。积极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联盟”一体化推进模式,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全面承接维护国家重点产业链安全稳定重大任务。推动科研机构、科研仪器等开放共享,探索“产业+科创+资本+园区”运营机制,拓展“公司+基金”模式,打造服务各地的集成式科创服务商。


三是积极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拓展“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模式,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先行区、示范区。针对养老托育巨大的市场应用场景,前瞻布局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赛道。针对低空经济市场,专注于大载重无人机研发和生产,面向边境和高原寒冷地区的市场需求,打造航空文旅、教育培训、运营服务、会展交流等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模式。推动民营企业加快融入未来产业体系,分批次招引极具潜力的行业领军型企业和团队,抢占工业智能前沿研究与行业标准高地。



聚焦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坚持“三企联动”“三资齐抓”,加大力度引进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头部企业,推动企业并购整合,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加速整合主导产品、核心业务、关联环节和关键资源。鼓励企业强化与互联网销售平台合作,打造品牌专区,推进“直播+工厂”协同发展新模式以及“产业大脑+智能工厂”模式,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数字化营销示范基地。


二是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实行企业培育清单管理和动态管理,建立“领军企业”“揭榜挂帅”“潜力型”企业名录,建立科技型企业“登高、升规、晋位、上市”推进机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小升规”行动,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培育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和上市科技型企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推广“实验室+产业化公司”模式,鼓励按市场方式创新创业。依托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坚持“一企一策”,推动央企、科技领军企业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校院所开放需求、开放场景、开放供应链。


聚焦打造高素质生产者队伍,健全人才引育用留机制

一是加快推进重点产业人才集聚。精准支持培育一批复合型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面向重点产业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和分领域人才需求调查,编制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充分发挥驻外机构作用,收集国外人才信息,为招才引智牵线搭桥。打造多元人才集聚模式,坚持“本地培养”和“带土移植”相结合,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结合配套政策激发人才集聚活力。丰富人才集聚载体,推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创新平台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形成人才集聚高地。


二是加强高端人才支撑。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配套服务,积极打通政府和市场服务资源,整合政策申请、医疗、出行、子女入学等事项。各地要组建、完善两院院士智库,落实国家人才计划等人才工程,引导战略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促进专家智力成果向未来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等方向有力转化,培育原创性和颠覆性创新成果,释放高端人才的科研与技术优势。



三是夯实职业技能人才底座。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支持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增设面向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聘请企业管理技术骨干任教,开展“定单培养”,鼓励申报设立职业教育本科,打造职业教育联盟,为企业培养、培训和输送各级各类实用技术人才。贯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路径,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企业、跨区域互通互认。对有特殊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实行特岗特酬等。


四是建立多维人才协调管理与评价机制。各地要构筑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不断增强人才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先进性。推动各地高校与重点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强化工程硕士、博士培养,持续发展壮大卓越工程师队伍。健全有利于释放人才活力的评价激励机制,针对“高、急、特”人才打通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对企业在聘的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分别比照专业技术人员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享受待遇。在新兴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扩展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工业经济史(1860—2020)”(22&ZD075)阶段性成果)]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26期第2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拓展阅读

低碳转型 | 现代化产业集群体系助力降碳减污

强化农业韧性,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效发展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社
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