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近日,“2024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2024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等会议相继举办。
推动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协同发展,既是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也是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消费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重要引擎,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
原文 :《文旅融合:让诗与远方实现更好联结》
作者 | 本报记者 田川
图片 | 网络
在不确定外部条件下谋求内在确定性
近年来,文化传承发展带动文化旅游市场的趋势愈发明显。文化遗产地、考古遗址、历史文化名城(镇)、国家文化公园等文旅目的地,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多地凭借文化底蕴为文旅消费“加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和旅游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更加健康有序的艺术创作生产环境,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取得突破,文物资源进一步“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显著提高,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强劲,旅游业实现了从一般性产业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转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是注重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各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活化利用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的创新展示和当代表达。传统文化类景区由2012年的2064个增加到2023年的4000余个,年均增长8%。
旅游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产业,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综合带动作用。测算显示,旅游业每收入1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4.3元。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冰雪旅游……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2013年以来,我国新增A级景区8000多家,年均增长9.4%。旅游景区就业发挥乘数效应,全国A级旅游景区直接就业人数160多万人,带动综合就业超过1000万人。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超过10%。今年国庆七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国内游客人均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较2019年同期增长7.9%。
“从内涵上看,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精神活动,是一种文化行为;从功能上看,旅游不仅能够增加居民收入,创造经济价值,同时具有休憩娱乐、陶冶心灵、获得知识,提升境界等文化功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祁述裕谈到,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活动的过程是人格再造的过程;旅游的载体不仅是景区(点),还是现在的“万物皆可游,处处是场景。”文化的故事化、场景化、情境化、数字化,有效地整合了旅游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文化和旅游的有效衔接。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常务会长刘锋告诉本报,用文化和精神来带动旅游的附加值和旅游的运营价值,成为文旅融合时代最主要的特征。
文旅融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产业链角度看涉及内容生产、市场运作、营销传播等多个层面。其中,内容生产是文旅融合的逻辑起点,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理论与现实诉求。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邵明华强调,确立文旅融合内容生产的基础性地位,推动文化资源的研究阐释、创意转化和开发利用,创新生产文旅产品,提高文旅产品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从根本上提高文旅融合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文旅融合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不确定外部条件下谋求内在确定性
不断“出圈”的城市吸引一批又一批游客蜂拥而至,印证着中央关于培育文娱旅游新消费增长点的前瞻性部署。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文旅融合中还存在价值导向不够突出、系统思维相对欠缺、公共服务融合不足、产业融合支撑不足等问题。文旅的喧嚣热闹,也伴随着接不住“流量”、同质化严重、不断亏损等情况,需要一些“冷思考”,积极应对新挑战。
城市需要准确了解自己需要哪些流量,如何让流量与城市文旅经济良性互动,如何让流量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城市必须要对自身文旅资源持续打磨,这是根本,也是基础。要建立一套网络流量与城市经济之间正确的评估体系,架构城市文旅经济发展的新模型。文旅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告诉本报:“一个地方如果扎扎实实地做好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文明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就能扛住潮水般涌来的客流,守护好城市形象并为发展旅游打下基础。”
文化资源研究是文旅融合内容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文旅融合若浮于表面,文旅产品便很难打动人心。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活下去”,让历史与现实产生连接,是文旅融合内容生产毋庸置疑的主题。“城市文旅经济最终比拼的是城市文旅品牌,为什么成都、西安和长沙这样的城市一直是网红,因为这些城市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打造整个城市的文旅品牌,而非一个点或者一件事,这才是长红的根本。”甘肃省文旅集团项目预审委员会委员张功赞谈到,热闹过后的留量,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部分地区历史悠久,文旅资源丰富,但未得到充分挖掘,仍是守着一座山、一片湖、一群房打造传统旅游观光产品。部分地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但未能找到适合的旅游表达形式。”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王青亦告诉记者,部分地区的文化和旅游产业集群缺乏协同发展,导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对其他产业带动有限。
旅游的开发模式可更加灵活多元。根据欧洲委员会的公开信息,旅游业所创造的就业占欧洲文化线路沿线地区的12%。目前欧洲文化线路的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有“朝圣+徒步+旅游”模式(宗教遗产主题),“节庆+旅游”模式(历史与文明主题),“观光+活动+旅游”模式(艺术与建筑主题),“博物馆+旅游”模式(部分景观与手工艺主题)。欧洲文化线路在当代的社会价值包括促进研究和发展领域的合作、阐释欧洲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促进年轻群体的文化交流、促进当代文化和艺术实践、促进文化旅游和文化可持续发展。这些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结构性矛盾并存
如何推动文旅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的融合,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受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从强化政府引导机制、完善市场主体融合机制、完善公共服务融合机制、完善资源评价和利用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健全科技创新驱动机制和完善综合执法机制等方面健全文旅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深挖文化内涵。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和丰富旅游资源,文旅融合下,全域旅游格局的构建能够对区域内旅游景区、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经济社会资源要素进行有机整合、系统优化、深度开发。应深挖文化内涵,构建城市文化基因谱系。例如,浙江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与高校、博物馆等机构合作,深入研究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明确到2026年完成重要文化基因图谱的绘制。
探索对本土性、在地化文化的创新布局与时代表达。旅游开发涉及文物保护、旧址复建、文娱项目开发等内容,必然伴随对地域文化重新梳理与挖掘。旅游引入了游客视角与审美体验,促进地域文化在市场需求导向下的全新建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学斌告诉记者,数字技术使旅游产品的信息触达、供求匹配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让个性化需求支撑规模化市场,特色化产品形成广泛性影响。
提高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文旅融合新需求将在科技发展中不断得到释放,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也将在科技赋能下不断得到提升。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谈到,要通过科技赋能不断降低文旅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实现文旅服务的便利化、文旅管理的智慧化、文旅业态的多元化。面对科技赋能带来的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要提升治理能力,有效改善文旅管理方式、服务流程、产品供给等,为不断提升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提供有效支撑。
深化文旅融合,还需强化体制机制保障。要进一步打破行业壁垒、区域壁垒,促进文化旅游发展要素畅通流动,有效激发市场参与主体的创造性。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坚钟告诉本报,非遗传承人、数字文化人才、青年人才等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应结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支持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人才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融合目的、融合主体、融合对象、融合方式、融合机理、融合效果等诸多方面。”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指出,需建立有效市场体系,发挥有机社会功能;在融合对象方面,需要解决如何面向消费需求扩容升级的需要,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未来要推动文旅更高水平深度融合,打造更多人们喜闻乐见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旅游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更好发挥旅游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27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