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 | 社会科学报

文摘   2024-11-14 18:45   上海  


文化中国


2024年10月13日,在SpaceX星舰第五次试飞中,巨大的机械臂成功夹住了火箭的助推器Super Heavy,星舰回收成功,人类的航天史进入了新的章节;第六代人形机器人完成河西走廊长跑,无人驾驶落地试运行……在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元宇宙、AIGC、大模型、空间计算等信息技术创新高潮迭起,科技支撑和引领的文化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中国传统文化要素释放出的商业潜力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暖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将有助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原文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

作者 | 本报记者    田林

图片 | 网络


科技赋能,更要深耕优质文化内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和文化融合成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渠道。从2012年《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发布,2019年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六大部门联合制定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到2024年3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提出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命题”——“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国家层面一直在不断推动文化科技创新。


在此背景下,文化与科技融合催生出许多新型文化业态。所谓新型文化业态是指现代科技、数字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出来的新兴文化业态,可以被视为跨界融合下的文化产业升级发展与裂变扩张,也可以被理解为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呈现出来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比如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数字出版、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互联网搜索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等等。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表示,浅尝辄止的技术体验已经难以满足观众深层次的文化需求,文化需要与前沿科技深度结合,数字经济、科技产业也在迫切地向文化叙事索要新的力量和魅力。比如《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出圈”,在于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在文化领域开辟出新的场景。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据,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270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7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0.5%。


新型文化业态火爆的市场需求,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更激发了科技的创新发展。比如各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其在影像、音乐、演艺、文学、网络游戏等文化领域的巨大需求和应用前景密不可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祁述裕教授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对于知识获取、逻辑推理、艺术创造和创新实现等方面的智能化需求,必将不断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向全方位、多领域的通用人工智能演进”。但是,“科技赋能也好,深挖市场也罢,对文化新业态来说,都不能取代文化内涵的重要性。文化新业态要想保持生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持续深耕优质内容”。


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推动经济增长、物质富足,还要推动精神富有、文明提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也是作为新质生产力之一的新型文化业态价值旨归。



重视创新主动性和文化特殊性


目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催生出一批优质文化产品,《只此青绿》在新加坡、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接连上演,《黑神话:悟空》上线后火爆全球,以网络文学、网络游戏为代表的中国数字文化产品不断出圈,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两者的融合依然处于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创新力较弱、产业链条不完整的初级阶段,实现深度融合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科技尽管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手段,但并非所有文化内容都能被技术完美呈现,两者的深度融合还存在观念、技术、合作等层面的难题。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顾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在观念层面,不同行业对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价值认知不足。部分文化从业者可能过于依赖传统手段,忽视技术带来的创新机遇;一些科技开发者则可能过于注重技术的先进性,而忽略了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可能导致文化与技术的融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技术快速更新换代,且其应用成本较高,又可能导致文化与技术融合的实践难以长久持续。此外,科技可能加剧文化同质化,损害文化多样性,这也是伦理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


即使被誉为新型文化业态先锋的沉浸式体验项目,虽然其创新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部分项目在内容创作上缺乏对历史文化故事的深入挖掘,只注重以高科技手段赋予华丽的外在形式,文化内涵空洞无物,甚至简单拼凑或模仿,同质化现象严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燕连福教授认为,目前文化数字化多是成熟技术的再应用,在数据编码、底层关联等“硬骨头”问题上缺乏创新主动性,易导致“大而不强”的局面。文化创新方面“水土不服”情况多,数字创新上没有充分考虑文化的独特性和主体性,以同一的方式对大量文化资源进行相同处理,忽视文化创新的特殊性,导致数字化资源质量低且受众少。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张振鹏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进一步指出,“在内容生产端,存在数字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与叙事环境不兼容、虚拟声音与故事情节不匹配等困境;在视听产品制作环节,数字技术设备的应用反而使工作流程更为繁琐,并由此增加了人工投入量等。另外,科研机构、文化与科技企业以及跨行业企业间的互动和协作不足,‘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优势还未形成。从总体来看,由于文化和科技分属不同领域,存在较强的异质性,两者的融合仍处于相互碰撞和互动的过程中。”


文化和科技须融合发展,任何一方的偏离都会导致不良结果,劣性的低质量融合更会引导市场走向不良发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铮副教授在接受本报采时指出,数字化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看行业、具体企业的规模等。以文化为主导,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良性融合,有利于释放文化对科技创新、价值观培育、知识溢出与共享等软支撑作用,丰富科技产品的文化内涵,从而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以文化为主导,协同科技创新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文化与科技产业新兴的发展模式,世界各国争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硬实力的重要战略。因此,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和引领作用,已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长期文化发展的重点。


文化与科技融合涉及主体众多、范围广泛,是一个持续、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夏杰长研究员撰文指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需要打通制约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堵点,充分吸收国外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前沿模式与成功经验,以文化软实力和科技硬实力双轮驱动,文化部门和科技部门协同发力,加速形成政府主导、技术驱动、龙头引领、产业集聚、市场运作、多主体参与的新格局,构建高效的文化事业科技服务体系与完善的科技文化融合关键要素支撑体系,充分释放文化与科技‘1+1>2’的协同效应。”具体到操作层面,南京大学商学院黄韫慧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扶持,建立灵活的技术更新机制,通过科技创新和规模化应用,降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成本,推动其在文化产业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提升文化从业者和科技开发者对文化与科技融合价值的认知,鼓励文化与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跨界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合作;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合作机制,促进跨领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科技与文化融合进程走在世界前列的加拿大就是通过推动产业集聚实现协同创新和知识溢出。2021年,加拿大政府提出“创新与技能”计划,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商业活动区等集聚,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超级创新集群,共享基础设施与科技,释放集群效应,加强人才培育,实现协同创新和知识溢出,为跨产业融合提供充足的动能。


由于部分企业忽视“科技服务于文化”的内在逻辑,将科技奉为圭臬,导致文化和科技“两张皮”,因此,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孰为主导、孰予制衡是关键问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张树武认为,目前文化已经从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场,转化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创新源。如果文化数据得不到集约,体现主流文化价值,文化就会被互联网垃圾数据和AI算法模型循环问答生成的数据卷进AI化的黑洞。相反,如果主流文化资源数据集约形成了强大的数据新质生产力,就会促进AI模型的文化化健康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李康化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数智时代出现的技术封建主义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意者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平台治理需要在自治和国有之外开辟包含企业、政府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第三条道路。”浙江传媒学院吴文瀚教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加强文化的价值引领势在必行,尤其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科技的人性因素,为科技发展注入人文关怀和价值理念;构建良好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形成健康的科技文化价值引导。”无论是丰富的文化典籍、饱含历史的文物古迹,还是饶有地方特色的节日庆典、民俗传统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中蕴含着大量高品质的文化数据要素,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数据“养分”,赋予其人文精神,引领科技向善。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空前活跃,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不断加快,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需要来自多方面的外在协助,更需要找出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加快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与新一代数智技术融合创新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26期第1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拓展阅读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三个突出

科技向善,达成文化繁荣新使命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社
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