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域 | 深入了解东斯拉夫人历史的奥秘

文摘   2024-11-18 16:38   上海  


视域


通过深入了解东斯拉夫人历史的奥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现状。


原文 :《斯拉夫学的使命》

作者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张建华

图片 | 网络


具有独特历史的东斯拉夫人


在欧洲的众多种族和文化中,斯拉夫人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一同被自恃“文明”的希腊人和罗马人视为三大“蛮族”。而斯拉夫人的一大分支——东斯拉夫人(Eastern Slavs/восточный Cлавяне)则是具有独特历史、语言和传统的民族集团之一。


各国学界的研究已经有定论:斯拉夫人起源于中东欧的维斯瓦河畔。公元4—6世纪,斯拉夫人向东大迁徙,最后定居在东部第聂伯河流域、楚德湖和伊尔明湖地区、伏尔加河和奥卡河上游地区。19世纪俄国著名历史学家索洛维约夫曾说:“斯拉夫人从来不知道是由他们中的领袖把他们从亚洲带到东欧的,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多瑙河畔的传说却世代相传,传说告诉他们:由于外敌的袭扰,他们被迫从那里向北方,而后向北部和东部迁徙。”


据成书于12世纪、被认为是俄国最早的历史著作《往年纪事》记载,东斯拉夫人共有30多个部落。在公元10世纪以前,东斯拉夫人各部族仍处于流动和迁移的过程中,俄国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认为,东斯拉夫人“在这个平原上并不是用繁殖的方法逐渐扩展的,不是分布开来,而是迁居各地,像飞鸟般从一端迁居到另一端,抛弃了住腻的地方,在新的地方居住下来。每迁居一次,他们就处在新的环境的影响之下,处在新地区的自然特点和新的对外关系的影响之下。每一次新的定居产生的这些地区特点和关系,都带给人民生活独特的趋向,独特的气质和性格”。因此,在公元8世纪前,东斯拉夫人各部落还处于彼此分散的状态。


国际斯拉夫学回顾


关于斯拉夫人和东斯拉夫人的历史记载,曾经在罗马史学家塔西陀的《日耳曼尼亚志》和罗斯编年史中散见。捷克和斯洛伐克学者兼诗人、曾经担任巴黎大学图书馆馆长沙法瑞克是欧洲学者中最早系统研究斯拉夫问题者。他在1837年出版了六卷本《古代斯拉夫人》(Slovanske starozitnosti)的第一卷,1847年,他的六卷本《古代斯拉夫人》的俄译本Славянские древности由莫斯科的大学印刷厂印刷并出版。


捷克裔美国历史学家德沃尔尼克著有《斯拉夫人:他们的早期历史和文明》(The Slavs: Their Early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时为哥伦比亚大学斯拉夫语副教授的曼宁在1957年出版的《美国的斯拉夫研究历史》(A History of Slavic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中认为,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的斯拉夫语言、文化和历史的研究仍尚处起步阶段。



1931年,苏联科学院在列宁格勒建立了斯拉夫学研究所,从事综合性的斯拉夫历史、文化、文学、语言和国外斯拉夫民族研究,该研究所出版定期学术期刊《苏联斯拉夫学》。1957年,莫斯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莫斯科大学教授尼基金主编、鲁科里和科罗留柯参加编写的《南斯拉夫人和西斯拉夫人史》,作为大学历史专业教科书,该书被苏联学界称为首部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完成的斯拉夫人起源史著作。


《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对“斯拉夫学”(славяноведение)的权威解释是:“斯拉夫学又名славистика,是研究斯拉夫问题的科学,涉及跨学科的方法;研究斯拉夫过去和现在的历史、文学、语言、民族志、经济、艺术,斯拉夫人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涉及每个斯拉夫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语言的有关问题。”


相对而言,中国学界涉及东斯拉夫历史研究的学者甚少,成果甚寡,相关问题仅在各类俄国史、中欧史、东欧史以及世界史中简单叙述,缺少深入的研究。于沛、戴桂菊和李锐合著的《斯拉夫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为唯一学术著作。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这个三重奏的嘈杂之音渐息之后,重新认识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地缘政治)因素交织着的东欧-东南欧-巴尔干地区和原俄罗斯帝国-原苏联-俄罗斯地区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起源与变迁,已经成为各国学界的显学,斯拉夫学已经成为综合性学科。中国学界同样认识到了斯拉夫学的重要意义,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德国德古意特出版社(De Gruyter)联合出版的《中国斯拉夫研究》(主编戴桂菊,副主编赵刚)于2021年问世。该刊是中国第一本国际化的斯拉夫研究的英俄双语学术期刊,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即发表了中国著名斯拉夫学家刘文飞的《国际斯拉夫研究:概念、历史与演变》。


中国斯拉夫学的使命


殷海光翻译了普林斯顿大学苏联问题专家热希达的《怎样研究苏俄》,他开宗明义地宣称:“从历史方面研究苏俄,我们可知苏俄的民族性格。从苏俄的民族性格,我们可知苏俄行动的那些特有的型模。那些特有的型模,在俄国过去亦尝出现。”他强调“从历史方面研究苏俄,我们可知苏俄的民族性格”,从而点出俄国史研究的史学价值和重要意义。



在古代,东斯拉夫人最初居住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的一些地区。他们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方式,逐渐发展出独特的文化和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形成了许多小公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领袖和贵族。这些领袖和贵族通过互相联姻与结盟来维持和平,同时也经常发生战争和领土争端。


在中世纪,东斯拉夫人的土地逐渐被各种外来的政治和文化势力所控制。这些势力包括瓦良格人、蒙古人、波兰人、立陶宛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等。在这个时期,东斯拉夫人逐渐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并开始形成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体系。他们建立了许多城市和王国,其中最著名的是基辅罗斯。


在近代,东斯拉夫人的土地被划分成了不同的政权和国家。这些政治实体对东斯拉夫人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时期,东斯拉夫人经历了许多革命和战争,包括18世纪和19世纪的俄国革命以及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这些事件不仅改变了东斯拉夫人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现代,东斯拉夫人的土地再次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苏联加盟共和国都变成了独立的国家,在这个时期,东斯拉夫人经历了许多经济和社会变革,包括市场化和民主化改革。这些变革对东斯拉夫人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新的影响。在这个历程中,东斯拉夫人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以适应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俄国著名诗人丘特切夫在1866年的诗中写到:“用理智不能理解俄罗斯,用普通的尺子不能测量俄罗斯,俄罗斯有她特殊的东西,在俄罗斯只有信念。”当代英国著名政治家丘吉尔在1939年接受英国BBC采访时竟然也说过相似的话:“我无法为你预测俄国的行动。它是一个谜,它是一个被谜包裹着的谜中之谜。但或许有一把解谜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它的民族利益。”


通过深入了解东斯拉夫人历史的奥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现状。因此,上溯公元13世纪之前的那段极其遥远和纷繁杂乱的东斯拉夫人历史,在国际学术平台上发出中国声音,是中国史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26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拓展阅读

布罗代尔: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国别化”问题 | 社会科学报

睿思 | “娜塔莎之舞”:哲学之谜“俄罗斯思想”的新解说


社会科学报社
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