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近日在上海盛大举行。作为展示上海文化的重要窗口平台,上海国际艺术节二十余年的求新探索历程生动演绎了上海文化艺术产业创新求变的强劲动能。在新征程上,如何赓续上海文化艺术蓬勃之势,写好人文经济和谐共生的“上海方案”也无疑成为上海加快建成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亟需回答的重要问题。
原文 :《打造上海文化品牌“金名片”》
作者 |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 郑蕾
图片 | 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并为上海概括提炼“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精神品格。上海正日益成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城市,努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就是上海的一张文化“金名片”,用艺术的方式展示上海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
以凝聚力和引领力,彰显全球演艺资源配置能力
党的二十大把人民城市理念写入报告,要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着力激发人民城市的精神力量。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一直以“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为办节宗旨,充分利用上海中西交融的文化背景、大气开放的文化品性,以凝聚力和引领力集聚全球一流演艺资源,彰显全球演艺资源配置能力。
20多年来艺术节不断强化其国际影响力,世界顶尖名家名团先后将艺术节舞台作为中国演出的首站,使上海成为全球艺术家最具吸引力的主场。本届艺术节首次在沪演出项目比例超过90%;伦敦交响乐团、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莎拉·张等在申城的演出都是中国唯一一站。此外,艺术节的舞台还呈现过众多中外名作的“中国首演”“亚洲首演”乃至“世界首演”,让上海成为全球表演艺术首演首秀的“源头阵地”,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大都市,成为一座熠熠生辉的开放之城。
以创新力和多元化,搭建艺术全产业链运作平台
“用艺术这门世界语言凝结心灵,沟通世界”为愿景,着力激发人民城市的精神力量。艺术节在展示世界顶尖艺术作品的同时,自觉承担着集聚中国优秀原创剧目、激发原创活力和力推民族文艺精品的使命,以创新力和多元化的艺术机制,不断提升孵化、创作、交易、演出全产业链建设。
自2012年创设“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以来,约有120位青年艺术家获得艺术节委约,创作了近百部作品,把青年艺术家的“金点子”转化为传播新时代文化的“金钥匙”。艺术节还与国内外一流演出院团、艺术机构保持密切沟通,完善项目遴选和委约机制,加强主题策划,通过节目交易、论坛研讨等平台,打造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交流交易平台,让“世界经典”由此走向中国舞台,“中国原创”借此走向了国际演出市场。除了上游创作和下游交易演出,艺术节还打通剧场、票务和演出经纪机构各端口,让上海大剧院、大麦网和各类经纪机构等一系列产业链中端百花齐放,它们完成从宣传推广到落地执行再到衍生品开发销售等一站式服务,为艺术节的各项活动保驾护航。艺术节在多元合作与交流中探索新链接,构建合作发展的新模式,打造文化贸易新高地,使上海这座梦想之城更加绚丽多彩。
以辐射力和塑造力,打造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要求上海“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艺术节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的演艺新业态,以创新驱动充分挖掘艺术产品的商业属性,以辐射力和塑造力打造赋能消费、拉动消费、升级消费的强力引擎。
纵观世界各地艺术节,以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萨尔茨堡艺术节的世界影响力为最。以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为例,在1个月的办节期间为整座城市的288个表演空间带来了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3553个剧目,吸引了近170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从业者、媒体和观众进入剧场观演。这对爱丁堡乃至苏格兰的经济促进作用显著,其中对于爱丁堡的经济贡献值从2015年的2.8亿英镑增长到了2022年的4亿英镑,增加了7150个工作岗位。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还通过文化交流和艺术展示,对欧洲的文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立足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充分利用上海光荣之城的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时尚文化,以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供给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消费体验感、生活幸福感,让城市背景成为独一无二的舞台“置景”,成为具有“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特色的文旅 IP。艺术节加强与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2024秋魔都美术季”联动,塑造节假日全景式体验消费。艺术节还整合全市展览资源,推出展览联票,串联起文博场馆、城市文化新空间线路,吸引海内外观众来沪“观文博、看美展、赏好剧、听歌会、来海考、享美育、逛景区、品食尚”,获得沉浸式消费体验。此外,艺术节还不断提升文化服务能级和辐射能力,以丰富的演艺资源赋能长三角区域文旅发展,以“节中节”“分会场”活动的高质量内容激活消费,为促进长三角乃至全国文旅消费作出贡献,让上海文化品牌更加耀眼出彩。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927期第4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王立尧
《社会科学报》2025年征订
点击下方图片网上订报↓↓↓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