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畴,发语助词;昔,以往。
上京:柴桑一里名。李本注:“《南康志》:近城五里,地名上京,亦渊明故居。”
六:各本均作六;曾本云,一作十;焦本云,一作十,非。从各本。
恻怆chuàng:伤痛。
阡qiān陌:本田间小道,此处指邑中街道。南北为阡,东西 为陌。
邑屋:邑,县城。上京里,在柴桑城外近镇内,故称民屋为邑层。
有处:《尚书·多士》“朕不敢有后”,有,或也;此处转为“某”的意思。有处,意为某些地方。
衰:《礼记 ·王制》:“五十始衰”,古时以五十岁为入衰之年。
拨:拂开。
这首诗约写于义熙八年(412),陶渊明四十八岁。
渊明四十二岁那年,离开上京里故庐,去园田居(后移南村) 务农,不觉整整六年,今日复归故庐。六年躬耕,使渊明历尽艰难困苦;而今体力渐衰,迫使渊明不得不回到老家。眼前破落的故里,又增添了诗人的恻怆之情。寻阳为京都建康与西境重镇江陵之枢纽。近十年,桓玄篡乱,卢循起义,寻阳地区及左近都有激战。社会动荡与战乱,使寻阳日益凋敝。
年近五十,易使人想到自己的一生。这首诗表面上似乎是专因环境、体衰而悲慨,但如果联系“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八首》之五)来看,那就会令人感到陶渊明可能有更多而未明言的悲哀。诗的最后两句“拨置且莫念, 一觞聊可挥”,便透露了这一消息。
选自《陶渊明集全译》,陶潜 著,郭维森 包景诚 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