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清教徒的五个讲道技巧

文摘   2025-01-28 06:06   浙江  
作者/凯文·德扬  译/小麦

清教徒的讲道传统可以追溯到 16 世纪末和 17 世纪初,但在许多个世纪里清教徒式的讲道不仅仅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概念,而是一种具有持续性和广泛影响的清教徒思想、情绪或行为的体现,被不同时代的人所认同和运用。像查尔斯·司布真和钟马田这样的人有时被认为是“最后的清教徒”,不过这里将清教徒主义限定为包括像威廉·帕金斯(William Perkins)、理查德·西布斯(Richard Sibbes)、约翰·科顿(John Cotton)、约翰·普雷斯顿(John Preston)和托马斯·古德温(Thomas Goodwin)这样的早期一代人。

对于清教徒的讲道来说,威廉·帕金斯的著作《先知讲道的艺术》尤为重要。这本书帮助确立了清教徒讲道的标志。我们可以先不讨论林前14 章中的先知讲道是否是讲道的最佳类别,但我们仍然应该认识到这本书的影响力。如果这些观点看起来很明显,那是因为它们在清教主义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我们许多人都处于这一传统的下游。我们觉得很平常的事情,在当时的清教徒看来,却是对他们的传统进行整理和规范的依据。

以下是清教徒讲道的五个标志,可以帮助您成为更忠实的解经者和应用者。

清教徒的讲道可以概括为:

释经式的

无论清教徒们做其他什么事情,他们都想要阅读文本并解释其含义。传道人应当确保听自己讲道的人在自己花了十个小时钻研文本之后,对该文本的了解要比他们在十秒钟阅读中所能理解的多得多。要付出努力去攻克难题,并且深入地领会其中的意义。释经式讲道要触及文本的含义以及如何处理这个文本。

教义式的

帕金斯说讲道应该提出神学观点。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会担心,如果我们过于专注于教义,我们的讲道会变成系统的神学讲座。有时我们可能太执着于进行释经式讲道,以至于害怕得出更大的教义结论,因为我们想专注于手头的经文。然而,在教授信仰教义方面我们不必过于害羞。我们不应该犹豫从经文中得出教义的含义。教会中的很多人对于教义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只要有人以较慢的节奏为他们解释教义中的话语以及教导的具体意义,他们就会积极地去学习。

条理性的

帕金斯受到来自剑桥的拉米斯逻辑的影响。这种著名的逻辑具有高度的结构性,被分解为多个部分和更多的细分部分。这使得讲道非常有条理。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清教徒的讲道可能因其所有的要点而让人感到应接不暇。他们可能会说诸如“第六点下的第五小点的第四小点”之类的话。但要点的目的是为讲道指明方向。我并不太关心人们是否能记住我讲道的要点,但这可以帮助人们在心理上把握节奏。如果你的第一个要点会很长,那就让你的听众知道。人们的思绪也会飘忽不定、心不在焉,但要点有助于听众集中注意力并在精神上重新调整状态。

易理解的

人们有时会说,传道应该像艺术一样,但艺术是一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艺术往往有细微差别和多种解释。讲道不应像艺术那样具有多种模糊的解释,讲道需要有明确性和可理解性,让听众能够直接领会其含义,而不是像面对艺术作品那样对其含义感到困惑和不确定。好的讲道可以成为糟糕的艺术。哥林多前书第 14 章的主要观点是,保罗希望在礼拜中要让人们能够尽可能清晰地理解所传达的信息和教义。要追求让听众能够最大程度地理解所讲内容,为此应采用平实、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表述。

|督为中心的

J.I.巴刻在他的《寻求敬虔》一书中列出了清教徒讲道的四条公理:理解的首要地位、讲道的至高重要性、圣径赋予生命的力量以及圣炅的主权。专注于基|督不仅仅是催促做决定,还包括劝勉、应用以及祈祷圣炅发挥作用,使信息聚焦于基=督。我经常祈祷的一件事是主会差遣圣炅来传讲比我即将要传讲的更好的道。让圣炅做只有圣炅能做的事。当你应用这些技巧时,让基|督被放大。

帕金斯劝勉我们 “讲道应专注于基|督,通过基-督来进行讲道,并将讲道的成果归荣耀于基督。” 愿我们也能这样做。

支持翻译  自由奉献

小麦读书汇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12:2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