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的本质,其实就两个字

教育   2025-02-04 11:51   浙江  
 点击 蒋小华  关注公众号  免费领取  500+工具包
 导语

做管理,一定要懂得处理情绪!



情绪,既熟悉又陌生;既渴望掌控它,又被它牵着鼻子走。


朋友因工作上的挫折而沮丧,却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安慰;


或是自己在遭遇不公时,内心愤怒难平,却找不到合适的出口来宣泄?


其实,情绪管理的本质,其实并不在于直接对抗或压抑情绪,而在于理解和满足情绪背后的“需求”。



01

处理情绪背后的
而不是情绪本身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一个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高情商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在情绪的风暴中保持冷静,是因为他们能看到情绪背后的那个需求,并着手去满足它。


就像是一棵树,情绪是枝叶,而需求则是根系。只有深入土壤,滋养根系,枝叶才能茂盛。


1. 快乐:强化美好和幸福


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的内心在告诉我们:“这就是我想要的,继续这样下去!”


2. 愤怒:自我保护而攻击别人


它像是一面盾牌,背后藏着的,可能是对尊重、对公平、对安全感的渴望。


3. 害怕:自我保护而回避危险


它提醒我们,有些边界是不能跨越的。但害怕的背后,也可能是对勇气、对自信的渴望。


4. 悲伤:寻求同情、支持和帮助


它像是一个信号,告诉周围的人:“我现在很脆弱,我需要你。”


所以,当别人悲伤时,给予他们一个拥抱,一句安慰,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5. 得意:渴望欣赏和尊重


当我们感到得意时,我们的内心在欢呼:“我做到了!我值得被尊重!”这种尊重可能来自他人的认可、社会的赞誉,也可能来自内心的自我肯定。


6. 嫉妒:自我怀疑而羡慕他人


当我们感到嫉妒时,我们的内心在反思:“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如何才能得到它?”


7. 压抑:为获得安全而拒绝冲突


当我们感到压抑时,我们的内心在诉说:“我需要安全,我不想面对冲突。”

然而,长期压抑情绪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所以,适时地释放压抑,让自己轻松一些,是很重要的。


8. 抱怨:渴望被倾听、理解和关注


它像是一声呼唤,希望有人能听到我们的心声。当我们抱怨时,其实是在寻求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一个可以理解我们的心灵。



02

安慰别人最愚蠢的话术


1. 你别难过


这句话看似在安慰对方,实则是在否定对方的情绪:“你的难过是不应该的,是不被允许的。”这样的态度只会让对方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因为悲伤情绪的背后隐藏着被理解、被支持的需求,而简单的“你别难过”并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2. 你别生气


这句话同样是在否定对方的情绪:“你的生气是不合理的,是不应该存在的。”这样的回应只会让对方更加愤怒和不满。


因为愤怒情绪的背后隐藏着对自我保护的需求和对侵犯的不满,而简单的“你别生气”并不能消除这些根源。


3. 你别紧张


当我们说“你别紧张”时,其实是在告诉对方:“你的紧张是不必要的,是多余的。”


紧张情绪的背后隐藏着对未知或潜在威胁的恐惧和不安,而简单的“你别紧张”并不能消除这些恐惧和不安。


总之,安慰他人时,最愚蠢的是否定情绪,最智慧的是看见并满足其背后的需求。

而高情商的人之所以善于安慰别人,是因为他们能看到情绪背后的需求,并着手去满足它。


他们很少会说“你别难过”、“你别生气”、“你别紧张”这样的话,因为他们知道这么说基本没有用。


他们做的,是去直击那些情绪背后的需求,给予对方真正的关心和支持。



03

安慰别人的正确姿势


情绪是心灵的信使,理解其背后的需求,才是管理的真谛。那么,如何安慰别人呢?


1. 辨识对方的真实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辨识对方吐露烦恼的需求。对方之所以向我们倾诉,可能是希望寻求我们的建议,也可能是希望得到我们的关心、安慰和鼓励。


只有明确了对方的需求,我们才能给予恰当的回应。


比如,当朋友因为工作上的挫折而沮丧时,我们可以先问问他:“你是想让我给你一些建议,还是只是希望我能听听你的诉说?”


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理解,也能让我们更好地满足对方的需求。


2. 不要急于提建议或说教


在明确了对方的需求之后,我们不要急于提出建议或说教。


除非对方明确说出了类似“你怎么看”、“你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的话,否则我们的建议很可能会被对方视为一种指责或否定。


因为在这个时候,对方更需要的是我们的倾听和理解,而不是我们的说教和指导。


3. 请勿把话题引向自己


在安慰别人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点:不要把话题引向自己。


比如,当对方在诉说自己的烦恼时,我们不要突然插话:“我曾经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当时我是这么做的……”


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似是在分享自己的经验,但实际上却是在把关注点从对方身上转移到了自己身上。这样会让对方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4. 切忌让对方停止情绪


另外,我们还需要切忌直接让对方停止情绪。比如,当对方在哭泣或生气时,我们不要说:“别哭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或“别生气了,不值得。”


这样的话只会让对方感到更加压抑和难受。因为情绪是无法被强制停止的,它需要我们通过理解和接受来逐渐化解。


5. 重点让对方充分表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让对方充分表达。我们需要给予对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诉说自己的烦恼和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耐心和倾听的态度,不要打断对方的话,也不要急于给出自己的评价或建议。


只有当对方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给予恰当的回应和支持。


比如,当朋友在诉说自己的工作时遇到的挫折时,我们可以说:“我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你一定很沮丧。你能跟我具体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你希望我怎么帮助你?”


这样的回应,既表达了我们的理解和关心,也给予了对方充分表达的机会。


 写在最后


当你遇到情绪问题时,不妨先问问自己:“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而当你需要安慰别人时,也请记得先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情绪和需求。



编辑/小小 审校/叮当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

蒋小华
关注我,我是蒋小华,组织赋能专家,匠道咨询、行课教育创始人,著有《赋能工作法》《守破离》《咫尺匠心》等书,曾为阿里巴巴、华为、三一等知名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与培训服务。愿这里能给你智性与陪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