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管理:管人、管事、管自己!
你是否曾陷入管理的泥潭,觉得手下的人难以驾驭,事情乱成一团麻,而自己更是忙得焦头烂额?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管理的真谛——管人、管事、管自己。
管理,说到底,还是管人。
人,是管理中最活跃、最不可控的因素,也是决定管理成败的关键。
因此,要多花心思来管。
我们常常听到管理者抱怨:“这人怎么这么难管?”其实,难管的不是人,而是我们的管理方式。
1. 人管人靠不住,靠制度管人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管人,靠不住!为什么?因为人是有情感的,有偏见的,有私欲的。当管理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和偏见时,公正和效率便无从谈起。
因为人管人,靠的是人情、面子,甚至是威胁利诱。人情有尽时,面子有薄厚,威胁利诱更是难以长久。
真正有效的管理,必须依靠制度。制度,是管理的基石,是公平的尺子,是行为的准则。有了制度,管理才有了依据,才有了标准,才有了力度。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制度,是管理的首要任务。
2. 管人:管人行为、人心与人性
管人,不仅仅是管人的行为,更是要管人心、管人性。人的行为,是表面的、显现的,容易管理和控制。但人心和人性,却是深层的、隐匿的,难以捉摸和把握。
管人心,就是要了解员工的需求、动机和期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管人性,就是要顺应人性的特点,利用人性的优点,抑制人性的缺点。
比如,人性中有懒惰的一面,我们就要通过激励机制来激发员工的动力;人性中有自私的一面,我们就要通过团队建设来培养员工的合作精神。
总之,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心,而人心的触动,始于理解与尊重。只有真正了解人性的需求与期望,才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与创造力。
3. 管人:靠目标、奖惩与文化
“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这话虽俏皮,却道出了管人的真谛。
管人要管心,管心要靠目标、奖惩和文化。
目标是管理的导向,是员工的灯塔。没有明确的目标,员工就会迷失方向,就会缺乏动力。
奖惩是管理的手段,是激励的杠杆。奖要奖得公正、合理、及时;惩要惩得严明、公正、适度。
文化是管理的灵魂,是企业的根基。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人心、激发潜能、塑造形象。
总之,制度是管理的骨架,文化是管理的灵魂。没有制度的约束,管理将失去力度;没有文化的滋养,团队将缺乏凝聚力。
相比于管人,管事似乎要容易得多。因为事情是死的,人是活的。事情有明确的流程、标准和结果,容易管理和控制。
但管事也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管得太多、太细、太死。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会束缚员工的手脚,还会扼杀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1. 管事管得少,才可能管得好
“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这句话用在管理上同样适用。管事,要少管而不是多管。
马云曾说过:“我不懂技术,但我懂得用人。”马云很少插手具体业务的运营,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战略规划和人才引进上。
当然,少管,并不意味着不管,而是意味着要管得恰到好处、管得恰到好处。
管得太少,事情可能会失控;管得太多,员工可能会反感。因此,管理者要学会放手,让员工去尝试、去探索、去创新。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
正如那句名言所说:“最好的管理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并不是真的无为,而是要通过最少的干预、最大的信任、最宽的舞台,来激发员工的潜力和活力。
2. 管事:管结果、效率与成本
管事,主要是管结果、管效率和管成本。结果是管理的终点,是评价的标尺。没有结果的管理,是徒劳无益的。
效率是管理的过程,是时间的利用。没有效率的管理,是浪费资源的。
成本是管理的基础,是利润的源泉。没有成本意识的管理,是难以持续的。
因此,管理者要时刻关注结果、效率和成本这三个指标,确保事情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来完成。
3. 管事:靠流程、检查与考核
流程是管理的轨道,是事情的路径。没有流程的管理,是混乱无序的。
检查是管理的监督,是质量的保障。没有检查的管理,是难以控制的。
考核是管理的评价,是激励的依据。没有考核的管理,是难以公正的。
总之,一个好的管理者,会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流程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同时,还会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在管理中,最难管的其实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为自己是管理的主体,是决策的制定者,是执行的监督者。
严格来说,管理主要是管自己,而别人则要领导——只有狠管自己,才能领导别人。
1. 管不好自己,哪有资格管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己,是管理的起点,也是管理的终点。一个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是不可能管好别人的。
因为管理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品质和修养。一个品质低下、修养不足的人,是不可能赢得员工的尊重和信任的。
因此,管理者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先管好自己,再去管别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员工的榜样和楷模。
2. 管己:狠管思维、情绪与习惯
管自己,主要是管思维、情绪和习惯。
思维是管理的指南,是决策的基石。没有正确的思维,就没有正确的决策。
情绪是管理的干扰,是工作的敌人。没有稳定的情绪,就没有高效的工作。
习惯是管理的基础,是行为的模式。没有良好的习惯,就没有优秀的表现。
因此,管理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调整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平和的心态、良好的作风,确保自己能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3. 管己:必靠自律、正念和本心
管自己,必需靠自律、正念和本心。
自律是管理的保障,是自由的基石。没有自律的人,是不可能有自由的。因为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有所不为。
正念是管理的导向,是心灵的灯塔。没有正念的人,是容易迷失方向的。因为正念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避免走向歧途。
本心是管理的源泉,是动力的根基。没有本心的人,是缺乏动力的。因为本心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和愿望,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源泉。
✎ 写在最后
管理,是一场关于人、事、己的修行。
管人,需要智慧和耐心;
管事,需要方法和技巧;
管己,需要勇气和毅力。
记住,管理关乎人心、效率与自我超越。
编辑/小小 审校/叮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