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和有害效应的ICD编码

文摘   2024-12-27 13:24   湖北  
在编码之前,应分析疾病诊断确定其是中毒还是有害效应。中毒是指给错物品或用错方法或过量服用药物引起机体的有害发应。有害效应是指恰当地使用治疗量或预防剂量的正确药物引起的过敏等不良反应。
一、中毒   
1.中毒的物质分为两大类:
①药物、药剂和生物制品的中毒分类于T36-T50;
②非药用物质的毒性效应分类于T51-T65。
2.中毒的ICD编码
中毒的编码一般包括三部分:临床表现+中毒本身+外因
例如:急性呼吸衰竭,由于护士给予2倍药量吗啡
J96.0 T40.2          X42.-
查找路径:
(1)临床表现:在索引的第一部中查找
主导词:衰竭-呼吸- -急性J96.0 核对卷一。
(2)中毒本身:可在索引的第一部分或第三部分查找,“中毒”或“药物或化学制剂”做主导词。
①第三卷第一部分查找主导词中毒-药物- -过量或错服药物-见药物和化学制剂表
②第三卷第三部分(药物和化学制剂表)查找吗啡,如下图所示,中毒本身编码选择T40.2,核对卷一。外因是护士给予2倍药量,意外选择X42.-,核对卷一
(3)中毒的外因编码:引起中毒的外因是按其性质进行分类的,如意外、自害、意图不确定等,在索引的第二部分或第三部分查找。
①若病历中未说明中毒的性质,则假定为“意外”中毒编码;
②若病历中未说明是给错药或服错药物,则假定为正确使用药物的有害效应进行编码;
③对于非医源性物质引起的毒性效应,按中毒进行编码。
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自杀)T60.0  X68.-
④外因的场所编码:中毒外因分类原则主要是按中毒的意图和发生场所进行的。不应随意选择.9未特指场所这个亚目编码。
例如:在田间喷洒草甘磷中毒(X48.7)
在家服草甘磷自杀中毒(X68.0)
二、有害效应:有害效应是指恰当地使用治疗量或预防剂量的正确药物引起的过敏等不良反应。
1.如果明确“过敏”或“反应”的具体临床表现,应对其临床表现进行编码。因此,有害效应应有两个编码,一个是对其临床表现进行编码,另一个是引起有害效应(临床表现)的外因编码,即Y编码。(临床表现+外因)
例:药物性皮炎,由于服用阿司匹林    L27.0    Y45.1
①临床表现编码:第三卷第一部分主导词皮炎-药物性
②有害效应编码和外因编码;第三卷第三部分查找阿司匹林,选择有害效应外因编码Y45.1,核对卷一。
2.对于药物和药剂未特指其临床表现的有害效应分类于T88.7     
例如:药物过敏(反应)T88.7
3.对于不明原因的有害效应编码于T78.-
例如:过敏反应(效应,有害)T78.-
三、中毒和有害效应的后遗症编码
中毒和有害效应的后遗症采用T96-T97的编码附加说明后遗症或陈旧性情况。
例如:慢性胃炎,一年前误服用农药 K29.5  T97(T60.0) Y86
临床表现慢性胃炎K29.5作为主要诊断编码。T97作为T60.0中毒的后遗症编码,Y86说明后遗症的外因。
病案小达人

10个内容

心脏射频术编码
2024-11-17

肿瘤特指组织ICD编码
2024-11-04

肺泡灌洗操作编码
2024-11-05

囊肿的ICD编码
2024-11-10

心脏起搏器编码分析
2024-11-11

高血压ICD编码
2024-11-13

支气管镜(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编码
2024-11-14

冠状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编码
2024-11-19

经典干货:心内科常见编码分析
2020-06-12

糖尿病ICD编码
2024-11-22




病案小达人
主要介绍病案管理,专业编码知识,DRG知识,分享病案管理中的点滴精彩,欢迎大家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