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分类方法和编码规则

文摘   2024-12-25 07:02   湖北  

(一)概述

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的一种病理性增生。恶性肿瘤的细胞在不同程度上类似原发组织的不成熟幼稚阶段,不完全或根本不具备细胞在正常时所具有的功能、代谢类型和解剖特点。细胞以浸润性方式生长,并可以通过淋巴、血液、浆膜腔转移。良性肿瘤细胞不以浸润性方式生长且生长缓慢,肿瘤有一个完整的被膜,细胞不转移。

1.肿瘤的命名,肿瘤的命名主要是根据肿瘤来源

(1)良性肿瘤的命名

细胞或组织名称+瘤

例如:上皮细胞瘤、鳞状细胞瘤,是以细胞名称+瘤命名的。

平滑肌瘤、血管瘤,是以组织名称+瘤命名的。

(2)恶性肿瘤的命名

1)癌:恶性肿瘤如果发生在来源于内外胚层的组织,命名就采用细胞名称+癌。

例如:鳞状细胞痛、腺癌、嫌色细胞癌。

2)肉瘤:来源于间胚层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间胚层的组织包括:纤维组织、血管组织淋巴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平滑肌组织、横纹肌组织、淋巴结组织等等。命名采用组织名称+肉瘤。

例如:血管肉瘤、淋巴肉瘤、脂肪肉瘤等等。

上述为一般肿瘤的命名方法,但并不完全如此。有的称之为“瘤”的并不是肿瘤,如:动脉瘤,类肉瘤,胆脂瘤等;有的称之为“瘤”的肿瘤也不是良性的,如:淋巴瘤、浆细胞骨髓瘤都是恶性的肿瘤;有的没有“瘤”“癌”“肉瘤”字样的反而是肿瘤,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顽固性贫血都是交界恶性的肿瘤。

2.有关的名词

(1)原位癌:局限于起源的表浅部位,细胞没有基底膜的浸润,但有恶性改变。

(2)癌瘤:癌瘤是除淋巴和血液以外的恶性肿瘤的总称,英文可译为cancer。它包括上皮细胞癌 carcinoma(通常称之为“癌”)和肉瘤 sarcoma。

(3)性质未特指(性质未肯定):肿物未做病理检查,临床诊断为肿瘤。

(4)动态未定(行为未定或交界恶性):通过病理组织学的检查,肿瘤处于良恶性之间,即瘤细胞的良恶性转化方向不明确。

(5)肿瘤功能活性:是指肿瘤具有影响内分泌功能的能力,需要采用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的编码附加说明。例如:

垂体嗜碱性腺瘤伴库欣综合征,肿瘤的部位编码是D35.2,形态学编码是M8300/0,功能活性编码是E24.0。

(二)肿瘤的分类方法

一个肿瘤除了部位编码外,还有一个形态学编码。肿瘤部位编码的第一个分类轴心是动态(恶性、良性、原位、未肯定、继发性),第二个轴心是部位。根据动态肿瘤的分组如下:

肿瘤的形态学编码是采用组织学+动态编码构成,例如:M8550/3 腺泡细胞癌,M8550 是组织学编码表示是腺泡组织,而/3 表示恶性。肿瘤的动态编码有固定的意义,表示如下:

肿瘤的动态未定和性质未特指在ICD-10中合二而一,部位编码不再区分,但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是做了病理检查,肿瘤已明确是处于交界恶性,而后者没有做病理检查,其肿瘤的形态学和动态都不明确。在临床分类中,对于动态未定和性质未特指的肿瘤有区分的必要,可通过肿瘤形态学编码 M8000/1 来控制。

(三)肿瘤的编码方法

一个肿瘤的编码包括部位编码和形态学编码,有时甚至还有功能活性的编码。如果肿瘤有转移,还需要编码转移部位的肿瘤。因此,一个肿瘤病人,至少有两个编码。

肿瘤的编码方法不同于一般疾病,它需要首先确定形态学的主导词,查找形态学的编码,然后再根据指示查找部位编码。查找编码步骤如下:

1.确定肿瘤形态学的主导词。

2.在卷三的第一部分索引中查找肿瘤形态学编码。

3.在第一卷中核对肿瘤的形态学编码。

4.根据形态学编码的指示在索引中(1364页)肿瘤表的相应栏内查找肿瘤的部位编码

5.在第一卷中核对肿瘤的部位编码。

这种操作步骤不能颠倒,因为有四种情况使肿瘤的部位编码直接在形态学后面给出,如果先行查部位编码,反而不对。例如:胃淋巴肉瘤,要查淋巴肉瘤,得到正确的编码是 C85.0M9592/3,部位编码已经列出。如果先在肿瘤表中查胃恶性肿瘤的部位编码,得到C16.9是-个错误的编码,因为淋巴肉瘤是不分部位的。四种直接在形态学编码之后给出部位编码的情况如下:

血液性的肿瘤有自己的独立分类,其部位编码不在肿瘤表中而在每种血液肿瘤的形态学后直接给出。

肿瘤的部位编码除了直接在形态学后给出的以外,都要到肿瘤表中查找,所谓肿瘤表,指以主导词“肿瘤”项下的部位列表,位于第三卷1364页。在肿瘤表中,要注意特指的组织,有皮肤、骨、结缔组织等等。如果需要查找特指组织,则在形态学编码之后会给出提示,这时必须按提示查,不能直接查找部位,否则也会出错。特指组织肿瘤部位编码的查找方式:

首先按照索引中形态学编码的指示,在“肿瘤”主导词下找到一级修饰词"“结缔组织”、“皮肤”或“骨”等,然后再找具体的部位。如果用以上方法,不能查到所要的部位,则直接在“肿瘤”主导词下查找部位。查找顺序不能颠倒,例如:查找上肢滑膜肉瘤的部位编码时,按照形态学编码后的指示“见肿瘤,结缔组织,恶性”,在主导词肿瘤下先查结缔组织,则可查到上肢C49.1的编码。如果在主导词肿瘤下面直接查找上肢,得到 C76.4,是错误的编码。在“肿瘤”主导词下的一级修饰词“肌”后面,指示“另见肿瘤,结缔组织”。当查找腓肠肌的肿瘤时,遇到这样的提示,则在“肿瘤”主导词下查找一级修饰词“结缔组织”,再找二级修饰词“腓肠”则可得到相应的部位编码。

(四)编码规则

本章的编码规则:

1.如果诊断没有指明是继发性的肿瘤,索引中也没有其他说明,则肿瘤编码按原发性处理。

2.肿瘤的交搭跨越(overlappingofmalignantneoplasm) 原发部位不明确的肿瘤,如果肿瘤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部位称为交搭跨越。编码规则如下:

- 类目相同的肿瘤,编码到该类目的.8中。如果索引另有特指,则按指示编码,如食管和胃癌 C16.0。

- 类目不相同,按归属的系统分类,如下:

- 跨越系统的交搭跨越分类于C76.8。
3.异位组织的恶性肿瘤编码于所提及的部位,如异位胰腺恶性肿瘤 C25.9。

(五)其他有关分类的说明

1.原位癌    子宫颈发育不良三级(CINⅢ)、会阴发育不良三级(VINⅢ)和阴道发育不良三级(VAINⅢ)按原位分类。发育不良级和Ⅱ级按身体系统疾病分类。

2.继发性肿瘤    继发性肿瘤编码的查找方法与原发性肿瘤一样。由于继发性肿瘤是从某原发部位转移到其他部位,其形态学编码的组织类型编码不变,但要将动态编码改为/6其部位编码在肿瘤表中的继发性栏内查找。例如:

3.复发癌    复发癌指经过手术治疗或其他方法治疗后再次发生的肿瘤,在编码时按原发癌处理。例如:肺腺癌术后复发  C34.9    M8140/3

4.复合恶性肿瘤    在ICD9中,没有专门的编码,过去是分别编码,选择医师首先提及的肿瘤作为主要编码。ICD-10中采用综合编码C97表示复合恶性肿瘤,其含意是指人体在多个部位发生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原发恶性肿瘤。复合恶性肿瘤作为主要编码时,具体的肿瘤部位和形态学要作为附加编码。如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腺癌复合恶性肿瘤,主要编码可采用C97,附加编码C90.0多发性骨髓瘤和C61前列腺腺癌,C97对应的形态学编码为M8000/3。当同时对多处原发肿瘤进行诊断或治疗时,C97作为主要编码;如果只治疗了其中的某一个肿瘤,则以该肿瘤为主,C97作为附加编码。

5.恶性变    恶性变也称癌变,可分良性肿瘤的恶性变和非肿瘤的恶性变。其编码规则为:

6.诊断术语中具有两个定性形容词的肿瘤    即一个形态学诊断包含着两个具有不同编码的定性形容词。若无一个能同时说明两个性质的编码,则采用较大的编码,因为其更具特异性。例如:

7.母细胞瘤    母细胞瘤的形态学查找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视网膜母细胞瘤,查找时的主导词是“成视网膜细胞瘤”;星形母细胞瘤,主导词是“成星形细胞瘤”;但肺母细胞瘤主导词是“肺母细胞瘤”

8.井号(#)     只用于第三卷索引的肿瘤表中。它表明当部位标有井号时,如果肿瘤是鳞状细胞癌或上皮细胞癌,就要分类到该部位的皮肤的恶性肿瘤中。如果肿瘤是乳头状瘤则分类于该部位的皮肤的良性肿瘤。例如:面部鳞状细胞癌的部位编码要查:

9.菱形号(◇)    只用于第三卷索引的肿瘤表中。它表明当部位标有菱形号时,任何类型的癌或腺癌,需要认真阅读病理报告,确定是否为骨和牙的原发肿瘤。如果是从另一部位转移而来,要编码于C79.5。通常骨源性和牙源性肿瘤的形态学编码在M918~M934 之间。例如,胫骨腺癌,在分类时要注意阅读病理报告和病案的其他相关内容,明确是原发性肿瘤还是继发性肿瘤。

10.囊肿    一般来说,囊肿是一种瘤样病变,不是肿瘤,分类时归入特定的解剖部位。但这一概念不是绝对的,具有肿瘤性质的囊肿按肿瘤分类。如:某些部位的皮样囊肿M9084/0。这一概念也不适用于某种结构的囊肿,如:鳃裂囊肿018.0,它不归类到身体系统中,而是分类到先天性疾病中。第三卷索引中,囊肿主导词下所列的部位是有限的,如果在“囊肿下不能找到部位,可以以“病”做主导词。例如:脊柱关节囊肿M53.8。

11.息肉    息肉一般不是肿瘤,属瘤样病变。在ICD中曾将发生于膀胱、胃、结肠部位的息肉归类于肿瘤,但澳大利亚提出结肠息肉与胃息肉不是肿瘤,应归于消化系统疾病,分别编码为 K63.5、K31.7,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同意。在ICD-10第二版中,已修正了编码。如果在“息肉”主导词下找不到部位,可以以“病”做主导词。

12.白血病的分类    根据1976年法-美-英(FAB)三国协作组将急性白血病(简称AL)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两大类。这一分类方法已为世界各国及我国血液学家所采用。

(1)急性白血病:ALL按原淋巴细胞的大小及形态分为[1(第一型)12(第二型)和L3第三型)。

ANLL分为7个亚型:

(2)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分为:

(3)特殊类型白血病: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低增生性白血病、淋巴肉瘤或组织细胞肉瘤白血病(即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期)浆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组织碱粒细胞白血病和不能分型的急性白血病等。

13.淋巴瘤的分类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简称 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简称NHL)两大类。2008年WHO淋巴瘤新分类中有80个亚型。由于病变部位和范围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很不一致,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也可在结外的淋巴组织,例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骨骼或皮肤等。

ICD-10中的淋巴瘤分类使用的是WHO2001版的名称,而目前临床使用的是2008版的名称,存在较大的区别。例如: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状突细胞肿瘤(blastic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以前称为母细胞性 NK 细胞淋巴瘤( blastic NK cell lymphoma)。

14.肿瘤分期    TNM分期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用的分期系统。首先由法国人Pi-erre Denoix于1943-1952年间提出,后来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Cancer,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 the Interm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UICC)逐步开始建立国际性的分期标准。

TNM 分期系统是基于肿瘤的范围:

“T”是肿瘤一词英文“tumor”的首字母

“N”是淋巴结一词英文“node”的首字母

“M”是转移一词英文“metastasis”的首字母

每一种恶性肿瘤的TNM分期系统各不相同,因此TNM分期中字母和数字的含义在不同肿瘤所代表的意思不同。TNM 分期中T、N、M确定后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总的分期,即 I 期,Ⅱ期,期,Ⅳ期等。有时候也会与字母组合细分为Ⅱa或Ⅲb等等。 I 期的肿瘤通常是相对早期的肿瘤,有着相对较好的预后。分期越高意味着肿瘤进展程度越高。
病案小达人

10个内容

心脏射频术编码
2024-11-17

肿瘤特指组织ICD编码
2024-11-04

肺泡灌洗操作编码
2024-11-05

囊肿的ICD编码
2024-11-10

心脏起搏器编码分析
2024-11-11

高血压ICD编码
2024-11-13

支气管镜(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编码
2024-11-14

冠状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编码
2024-11-19

经典干货:心内科常见编码分析
2020-06-12

糖尿病ICD编码
2024-11-22




病案小达人
主要介绍病案管理,专业编码知识,DRG知识,分享病案管理中的点滴精彩,欢迎大家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