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届【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入围作品:姑爷的麦田II黎强

文化   2025-01-29 05:00   江西  

点击上图,查阅征稿通知


姑爷的麦田

黎强


麦田在姑爷老屋的山背后,那是姑爷用一辈子的心血一手一脚盘熟的,跟自己养的娃一样,很亲近。


姑爷对麦田是无比喜爱喜欢的,俨然像喜欢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怕麦田有虫灾、被病害。待我长大成人时,姑爷早已经不能下到麦田了,但他却会拄一根拐杖,颤巍巍地到麦田前,看看,走走,坐坐,一直到太阳落坡,才踽踽地回到老屋,倒一碗米酒,慢慢呡着,慢慢想着。


小时候对姑爷与麦田的记忆,是牢牢印刻在心底的。那些年,小满前后,姑爷最关心的不是圈里的猪、栏里的牛和院坝上的鸡鸭,也不是正在吃长饭的娃儿,而是老屋山背上的那几块麦田。到了小满,麦子开始灌浆,对于姑爷来说,那是天大的事儿。姑爷整晚整晚都睡不着,天麻麻亮就戴一顶黑不溜秋的草帽来到麦田。反剪着双手,弓着本来就略微佝偻的背,从麦田这垄钻进去,又从麦田那厢拱出来,这里停停,那里看看,一会儿数数麦粒数,一会儿比比麦穗长。一进麦田,姑爷就忘记了自己,眼里心里只有那些渐次饱满的麦粒。


太阳挂在麦田上空,闷热难当。姑爷被汗水浸湿的粗布对襟子褂褂,多多少少沾上了一些在麦田里察看麦情时带下来的青嫩麦粒。姑爷很是心疼可惜,把它们一一拈下来,放在粗糙且宽厚的手心中,翻来覆去瞧着,继而又拈着三两粒麦粒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着。姑爷一边嚼着麦粒,一边用手抚摸着近身的麦子,就像抚摸自己的娃儿一样,若有所思,脸上的表情虽然很平静,但眼里分明是湿漉漉的。他知道,这一季没有白辛苦,白忙活。


姑爷守望的这几块麦田,是祖辈耕种过的,据说是方圆里最长不出麦子的地儿,也是村上人看不上看不中的不毛之地。到了姑爷这辈儿,一家老小总得吃饭嘛,不至于眼睁睁地看着麦田不出麦子吧,哪岂不让人笑话?!姑爷是一个寡言少语却要面子的人,由不得村上人说他半句窝囊。面对那几块贫瘠的麦田,姑爷把麦田的土挖了又翻,大粪桶挑来农家肥泼洒之后,翻了又挖。按乡下人的说法,就是把田土都撬熟了。


几个年头后,麦田没有辜负姑爷的苦心,麦子从生长期的油绿油绿到收割期的金黄金黄,姑爷硬是把几块地儿盘成了金矿式的沃土,令村上人刮目相看。姑爷很是得意,在乡邻面前腰杆挺得直直的,汗帕子缠着的头也抬得高高的,嘴上叼着的一根老烟杆把旱烟叭得熊熊的,呛人。那几块麦田,与其说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倒不如说是姑爷的心血浇灌园。


在内心里,姑爷固守着麦田。自播种后,一旦看见麦苗刷刷刷地窜起来,姑爷就把心落在麦田了。不是打药、捉虫,就是松土、追肥,天不亮就上坡,黑静静才落屋,与麦田朝夕相处打交道。累了,就斜靠在田垄边抽几口叶子烟。渴了,就喝几口田角水。饿了,就啃一根老黄瓜。整个人与麦田黏在一起,从抽穗、灌浆、饱满到收割、晾晒、入仓,姑爷才可以歇息几天。


姑爷对麦子生长的每一个环节都门儿清,就像熟悉自己坡上坡下回家的路一样。对于姑爷来说,麦田的绵密茁壮或许代表了香火家风的兴盛,更或许是彰显了承继着麦田中延续的农耕脉络。姑爷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人,但他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勤劳敦厚朴素来表达对麦田的敬畏,这是很了不起。当然,姑爷没有文化,他不会想到这些,他只知道“小满前后,点瓜种豆”的农谚,在打理麦田的空隙,又扛起锄头耙梳,在麦田周边的庄稼地翻土打窝,为冬瓜、豇豆、茄子、海椒筑好一个家。


后来,姑爷走了。按照姑爷生前的遗愿,把他安埋在看得见麦田的高坡上。姑爷看得见麦田,麦田也望得见姑爷。


每次去给姑爷上坟,我也会去麦田田埂上坐坐,像姑爷生前那样抽一锅叶子烟。目及之处,仿佛还看得见姑爷的锄头、镰刀、粪桶、扁担,以及头上的汗帕子、腰上的旱烟杆,与金黄的麦田那么熟稔.


猛然间,我似乎懂了什么,那麦田不正是姑爷用一生在乡土上画出的自画像么?


作者简介

黎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金融作家协会会员,江津区音乐文学学会监事。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点击下方链接,查阅征稿通知)

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截稿日期:2025年2月10日


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大赛征稿通知

投稿邮箱:hrwxj06@sina.com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李洪华   冰耘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执行编辑:周嘉琪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国际诗歌网
欢迎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