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届【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入围作品:论真理与真实性II徐浩宇

文化   2025-01-25 05:00   江西  

点击上图,查阅征稿通知


论真理与真实性

徐浩宇


真理真实与否,绕不开真理是否具有绝对性这一论点,真理若绝对,绝对真理便是无可置疑的现实存在,它不以人类个人意志的转移而转移,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言,绝对真理的存在具有无条件性和无限性,绝对真理即必然真实,譬如万物终会走向消亡、构成物质的分子永处于无规则的运动当中,诸如此类似乎永恒不变的客观规律,已然将虚无缥缈的宏观世界纳入一张巨大的真理之网中,人类正在这张有限的微观网络中探寻更多奥秘,然而,“绝对”本身是一个极易推翻的命题,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无底深渊。

真理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促使着国家机器的渐进式形成和思维模式的跳跃式发展,从相对平等的游群时代与部落时代至阶级分化的酋邦时代与国家时代,万年光景犹如过眼云烟,人类一直在真理的裹挟下适应并改造着随时具有崩溃或重组可能的自然,早期人类往往将天灾临世归咎于自我行为对神灵的亏欠,认为君主与臣民的无可作为将遭致天罚,反之则风调雨顺,天即真理是人类有限认知下的普遍共识,然而,长期走在生物进化前沿的人类也在凭借着与生俱来的思想意识与日渐娴熟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发现和运用真理,我们可以看到,走过第四纪对自然无情摧残的冰河时代,紧缺的现有资源迫使人类生计方式从食物索取向食物生产转变,他们从野生稻中发现驯化稻栽培的学问,并借助农具与劳作推动着稻作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最终结束了人类祖先沿袭万年的攫取时代,将以食物生产为主导的生产经济作为后世必须遵循的生存真理,这批求知的人类早已透过历史的繁枝冗叶洞悉到,自人类接纳真理存在的一刹起,真理的绝对性便已成定章,它不容人类有理或无理地亵渎,它是土石高垒的祭坛上无声的神灵,它有意无意地推动着人类群体沿着发展的既定轨道行进,真理量的剧增又在无形中促使着行进速度无规则地攀升,直至代表某一人类群体的话事者登上祭坛的中心,将自我同真理对等,成为解释真理的领袖人物,人类社会的质变由此开端,国家组织在一场看似平平无奇的君主宣誓中形成,影响人类全局的第一次社会革命就此发生。
       
 “绝对”与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不无关系,真理滥觞于人类对上帝惊鸿一瞥时的无限遐思,时过境迁,亦可沦为驭民的桎梏,遥望中世纪的欧洲世界,国家以不容置疑的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势统辖着人类的思考方式,真理的存在与存在的形式源于当权者们与他们所认同的“绝对真理”之间产生的能够维系社会长久稳定和帝国高效运转的交集,基于强权政治下的社会存在,接受统一思想洗礼的民众自然而然地认同反映国家意志的“地平说”是绝对真理,不难看出,民众个人意识的形成取决于上层国家意志的形式。绝对真理是封建掌权者意识层面的体现,他们难以接受撼动官方真理基石的支点的存在,故而视社会规则为捍卫“真理尊严”的直接手段与忠实卫士,试图挑战与蹂躏绝对真理的“异教徒”在背负叛国与叛民的重担中被千夫所指,他们常称之为维系国家民主政治与构建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封建时代的真理权威确实得到了有效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封建统治的相对稳定性,如此看来,普及“绝对真理”不失为一项成本极低、回馈极高的做法,一纸官方撰写的真理凭证便可任意操纵公民的意识领域,如今我们看来,“地平说”不过是思维与认知滞后的产物,然而,我们也能够清楚地看到,社会生产力的曲折发展是偌大的人类社会枯木逢春的绝佳催化剂,当沉寂良久的意大利出现一声短促的鸟鸣,万千枯林便拉开了春日将至的序幕,人文主义者的笔锋从南欧划向西欧,直至划破中世纪的薄纱,人类不再将因循千年的真理奉若神明,接踵而至的革命烽火随之燃尽封建真理的羽翼。
        
随着黎明的曙光划过寂寥的长夜,一批批洞若观火的新兴学者在思想革命中前仆后继地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建万世不朽之功勋,他们矗立于科学真理之巅,打破真理祭坛锈迹斑斑的枷锁,率先质疑旧时代绝对真理的客观真实性,上天在人间的话事者亦在人类信仰崩塌的洪流中灰飞烟灭。他们在自由雨露的浸润下惊奇地发现,客观世界与世俗真理相去甚远,当理论与实践相悖,真理便不再绝对,当哥伦布无法认同环游的是一个平平整整的畸形世界,“地平说”便难以自圆其说,鉴于新的真相公之于世,“地圆说”随之成为新纪元的真理,过去式的真理长城不攻自破,他们在科学的干柴与焰火中终结了荒诞真理充斥的理性与感性思维的时代,树立起了一座座血肉筑成的真理丰碑。
        
而今,真理与人类血浓于水,离开真理的人类好似拦腰折断的楠木,在凄风苦雨中渐成泥泞,然而若干年后,宇宙走向坍缩,生物走向消亡,物质将不复存在,届时真理是否还能留存于世,后世预言困难重重,我们唯一知晓的是,人类无法离开真理,无论是过去式的真理,亦或是进行时的真理,我们苦于人类凡躯无法与天同寿,又幸于真理可与天长存,真理的存在已然超脱于纯粹的是否具有真实性的简单概念,我们理应想到,真实与真理并不完全对等,“地平说”是过去时代的真理,但并非世界的真相,“地圆说”是如今时代的真理,但未必是永生永世的真相,或许它在将来的某一日因外力或内力而成为其他形状或状态也未可知。
        
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正反哺上帝的恩惠,从适应波谲云诡的现实世界至缔造欣欣向荣的人类社会,人类正致力于更好地利用普世真理构建万民所向的簇新时代,展望人类历史,我们深知人类如沧海一粟,流芳百世也不过万年之长,我们同样深信人类的认知永无止境,从可视至微观,自神州到苍穹,我们一直在认知与理想的交织中试图与未知的世界搭建可供沟通的桥梁,从第一位好奇宇宙的人类仰望星空伊始,真理便在人类闪耀着好奇光点的双眸中如雨后春笋般地降临,并推动着时代按部就班地前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代真理即是最真实的客观存在,人类一直在突破前人真理的基础上完成自我升级,宇宙之广袤,我们允许尚未发现的星球的存在,也接受永远存在尚未发现的星球的客观事实。
       
真理的广度随时代波浪式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人类认知的深度在自我的优化和世界的变革中不断拓展,真理的存在形式取决于社会赋予它的时代任务,它通常是最契合当代社会需求与发展的客观存在,从某种角度上说,真理是介于人类“需求”与“认知”之间的某个有限时间点上的产物,渐变的真理是人类社会时间线不断延展的必然趋势,真理既难以一成不变,也不见得瞬息万变。



作者简介

暂无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点击下方链接,查阅征稿通知)

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截稿日期:2025年2月10日


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大赛征稿通知

投稿邮箱:hrwxj06@sina.com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李洪华   冰耘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执行编辑:周嘉琪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国际诗歌网
欢迎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