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届【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入围作品:我深爱侯门的秋季II张红艳

文化   2025-01-25 05:00   江西  

点击上图,查阅征稿通知


我深爱侯门的秋季

张红艳


望着山腰处弥漫的秋意,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对侯门浓浓的敬佩与慨叹之情。


2021年的夏秋之际,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阶段。在工作之余与哥哥的督促中准备特岗考试,在拥挤的人潮中结束这场博弈,在无知无畏中等待命运的安排,在悄无声息中与侯门产生联系。


初知侯门,我们是个懵懂的娃娃。择岗前的打听,让我加深了对侯门的期待。择岗后好奇心驱使我探望自己即将工作的地方,导航的提醒越来越近,但我们却像个不识路的娃娃,在懵懂中因一个电话而走了岔路,直至三岔路口的出现,导航的反复提醒,才发现“我已偏航”的无奈。重返菜子镇后继续摸索去往侯门的路,坑坑洼洼且凌乱的路口让我们有些失望,转弯后的绿意盎然却装点了些许的喜悦。吹着微风,听着悠扬的旋律,一路前行,突然间的刹车,拉回了正在欣赏美景的思绪。第一次见路上的过水路面,有些诧异,不过并不影响此时我的心情。不一会儿,导航显示目的地即将到达,那座白色的高楼已然呈现与眼前,没想到乡里还有这么好的学校,毕竟自己上学时是平房。下车后,趴在校门口张望了许久,留了些照片发给家人。在懵懂中初知侯门,在秋风渐起里与侯门撞个满怀。


初遇侯门,我们是个青涩的少年。时间恍然而逝,离上班的日子越来越近。与一起上班的小伙伴约好同时到校放行李,因此在家人的陪伴下收拾好行囊拉去学校,一路上和家人们继续欣赏漫山遍野的苍翠,听着他们的谆谆教诲。到校后,见到了工作中的小伙伴,娇小的身影让我瞬间有了保护欲,总觉得眼熟,却未曾想我在高中时跟着同学和她一起玩过。校园内的杂草显然易见,老师和学生一起在清理,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上学时青涩的少年时光。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某天会被校长亲自接待,有些受宠若惊。那天常校接待了我们,端茶倒水的举动让我们内心多了些许的温暖,原来校长也没那么可怕。在闲聊中,我们认识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倾校,有点儿严肃的陈校,自来熟的原老师,之后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俩将行囊放入宿舍,便离开了校园,等待开学的最后通知。回去的路上,家人都说我选择的学校还不错,老师们很热情,也很好相处,挺适合我工作的。悠哉悠哉的日子悄然而逝,与家人一起吃了顿火锅,便揭开了我的上班路。


初识侯门,我们是个无措的青年。无论自己上班前工作是如何得心应手,上班后才发现有多么茫然无措。度日如年的感觉至今难以忘记,那一台卡顿的电脑仿佛成为了工作中唯一的救赎,可我们却无法得心应手的用它设计并打印教案,一个看似简单的框架却成为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面临检查的我和苟娃(专属称呼)有些茫然无措,直至凌晨两点半,我俩碰到了还在忙碌的倾校和王主任,他们的言语宽慰与帮助,解决了我们俩对打印教案的设计与排版的困惑与不解,也许是这次凌晨四点的晚睡,让我俩深刻体会到度日如年的感觉,庆幸的是一次援助突然打通了我俩的“任督二脉”,也铺垫了一条踏实勤恳的求知路,更打破了别人口中同事不可熟识的偏见。这一夜秋风渐起,有些微冷,但却很欣慰。虽然无月,却能看见满天的繁星,灯光下忙碌的身影,以及交谈时不知何时睡去的我俩。


初交侯门,我们是个定义的角色。秋意渐浓,望着校外漫山的金黄,听着熟悉的铃声,我们带着些许的迷茫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角色,也开启了与侯门相交的日常。一行五人,体育老师选择了辞职,我们四人各自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同时掀起了“打沙包”“跑长城”“老鹰捉小鸡”的热潮游戏,虽然他们有着不理想的分数,但有幸我们见证了他们的努力与进步,他们也见证了我们初为人师时的青涩。与此同时,我们也成为了同事们眼中的“新人”,慢慢地接手了除教学外的工作,在胆怯与挫败中请教、摸索,有过询问时冷淡地回绝,但收获更多的是热心且耐心的指导与启发。这一年里,没有任何停歇的日子,也不敢停歇,导致忙碌占据了工作与生活。除此之外,教学常规下的工作,“3+2”的少许初中特岗教师抽选培训模式……但庆幸的是在培训中认识了好多教育中的佼佼者,在他们的点拨中更加明确提升自己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的迫切性,又在培训的仓促中接到杨校让我去参加青年教师公开课的消息,一头雾水的我在花老师的陪伴与指导下完成了参赛时所需要的课件、教案。将近凌晨,严重感冒的花老师依旧执着且耐心地为我梳理着思路,那夜的我又是被关怀的幸运儿。第二天上完三五年级语文课便在六年级试课,这堂课讲的很舒服,我的师傅艾老师毫无保留的提出意见并语重心长的为我讲解有关公开课的事项,同时也收到了倾校和花老师发来的消息,原来被同事认可与关怀的感觉居然是这样的,那次的比赛成绩还不错,认识了漂亮的小潘老师,也得到了赵校长评课时对课堂的肯定。青涩的我们也在同事的帮助与见证下逐渐成长,或许未能达到最高预期,但我们在无形中被给予了肯定。


荏苒而逝的时光,虽带走了我们的懵懂、青涩、无措,却给予了我们学无止境、一丝不苟、独当一面的精神。


侯门的春日朝气蓬勃,一群人各司其职的教育者,在听评课中尽显蓬勃的朝气,在思维的碰撞中汲取意见,来逐步完善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匮乏,弥补自己在业务能力方面的欠缺。此时的侯门人除了埋头苦干,便是埋头苦学,因为侯门人想把自己毕生所学教给学生,但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去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探索并创新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思路,若不学习就无法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若不思考就无法启发学生。因此,相交侯门,我们成了学无止境的教书匠。


侯门的夏日一促而逝,甚至连穿短袖的日子可用十指数来,更别提漂亮的裙子了,只能悻悻地压箱底了。由于选调考试,我们的工作又做了些许的调整,突然间担任九年级和八年级语文教学的我有些局促不安,疫情的突袭,网上的授课,以及生怕备课时的走神漏掉重要的知识点……在一步步地尝试中寻找帮助他们的方法,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疫情的退散,教学回归到了常态化,我们依旧成为勤勤恳恳的耕耘者。在反反复复中寻找不足,在不足中认认真真反思,在反思中一丝不苟的执行。仿佛此时的我们,开始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珍惜这份难能可贵的同事之谊,珍惜这份侯门人与生俱来且在无形中代代传承的精神。于是,相惜侯门,我们成了一丝不苟的耕耘者。


侯门的秋日深入骨髓,每当秋风拂过总会撩拨起我们对秋的独特情丝。清晨,望着漫山雾霭下若隐若现的金黄便不禁想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赞慨;午时,阳光照耀在枝干时,那金灿灿的叶子在秋风中肆意地摇曳与飞舞;傍晚,秋意在夕阳余晖下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被人们过于偏爱地存留在相册。可一旦到了深秋时节,师生的苦恼随之而来,扫不完的落叶成为师生关系间的“最大障碍”,要想守得住干净,便要不厌其烦地清理,不停地唠叨与督促,在陪伴中引导,在引导中为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与此同时,这让人既喜又厌的秋日,也成为了师生笔下常谈的话题,更增添了彼此生活的乐趣,与多了些许对文人墨客笔下秋的认知。所以,相望侯门,我们成了心心相印的陪伴者。


侯门的冬日漫长无望,深秋一过,侯门便会被长时间笼罩在凄冷中。伴随着雪的降临,无疑为忙碌的工作增添了无数的烦恼,尤其是各项全面的安全排查工作接踵而至,倾校会无时无刻提醒师生们注意出行的安全。冬日的校园,也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增添无数的身影。仿佛师生们一起堆雪人时的无忧无虑和清理积雪时的开怀大笑的情景早已成了一种无形中的期待。在这漫长的冬日里,我们学会了在处理突发事情时保持坚毅果断,在遇到困难时能独当一面,在遇到挫败是能重拾信心,努力奋进。最终,相守侯门,我们成了独当一面的奋进者。


本是平行,却在冥冥中相交,这一遇便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这一交便埋下了笔端诉诸的衷肠。


这一年年侯门的四季,仿佛昨日在我们的心尖才无数次逗留,今日又在悄无声息中短暂别离。当漫山雾霭消散,金黄落叶褪逝,这场漫长的际遇即将来临,可无论如何,侯门的秋意却独独占据了我们的心房。


作者简介

张红艳,笔名一隅,甘肃省诗词研究会会员,陇西县嘤鸣诗社社员,热衷于阅读、传统文化、散文、古诗词、小说等,闲暇时会聆听别人的故事,善于捕捉生活的小美好,并提笔书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作品散见于《作家联盟》《江山文学》《最美菜子》《微信读书》等。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刊出后不删稿,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征稿专栏(点击下方链接,查阅征稿通知)

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征文大赛征稿通知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截稿日期:2025年2月10日


第六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大赛征稿通知

投稿邮箱:hrwxj06@sina.com

 ——感谢阅读——

(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际诗歌网:http://www.gjsgxh.com



  学 术 顾 问:周  明    丁一    李洪华   冰耘    韩  英

  会         长:沈裕慎

  常务副会长: 吴  昉
  副  会   长:袁仲权    曹 平     潘颂德
  秘   书   长:戴三星    李   平 


  编委会成员:

  沈裕慎    戴三星    李    平    梁全义  


  国际诗歌网总编:丁红梅
  执行编辑:周嘉琪  
  法律顾问:戴    斌
  联系电话:010—56140133



 欢迎  投稿      


投稿邮箱:bhsx08@sina.co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国际诗歌网
欢迎投稿 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