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到国外,《马王堆·岁月不朽》推动文物“活”起来,吸引年轻人热议“汉文化”,以国际视野呈现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
作者:广电时评
来源:广电时评(微信号:GDSP360),已获授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MldjOtPlOAZuTjuNc94dA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指导,湖南博物院、湖南卫视、芒果TV主办的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研讨会在湖南博物院举行,主创团队及媒体代表与会,共同探讨纪录片的创作经验、创新成果及现实意义。
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探索“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物“活”起来,播出后收获广泛关注,社交媒体相关话题阅读总量破1.76亿。纪录片英文版通过芒果TV国际APP落地195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并发行至北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电视台同步播出。从国内到国外,纪录片推动文物“活”起来,吸引年轻人热议“汉文化”,以国际视野呈现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
文化科技深融让文物“活”起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祝燕南肯定了该片用现代方式打动现代人、打动现代心的创作手法。他表示,湖南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为优质文艺作品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想要达到从高原到高峰,此类纪录片必须要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讲透文物、文化以及文明之间的映射关系,二是讲清地区文明和中华文明整体之间的映射关系,三是讲好古代文明和当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范宗钗说,好的纪录片是打开一扇窗,吸引更多观众踏上旅程。在形式创新上,该片凸显了明暗对比、动静对比、古今对比,把反差做到了极致,比如博物馆的人潮涌动与文物的安卧千年,通过时空交错和虚实结合,缓缓牵引古代生活和现代视角的交融。
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旅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爱武表示,此次研讨会为纪录片做好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第一要有宏阔视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文物、文化历史的阐释才能更深刻、更精彩;第二要有公众视角,让历史照进现实,文物背后不是只有历史故事,还应该有当代人的心灵互动;第三要有艺术格调,文化遗产必须要有高水准艺术性表达;第四要有科普维度,进一步激发青年观众对知识、真理的求知欲。
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赵成新从三个“聚焦”切入,肯定了该片的鲜明特色。一是聚焦历史文物,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递进的方式串联起马王堆发掘、保护、研究、展陈的各个环节;二是聚焦湖湘文化,站在新时代创新发掘湖湘文化内涵,使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三是聚焦新技术,创新展现马王堆汉墓保护与研究的丰硕成果,实现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跨越千年的“对话”,与青年不断共鸣
马王堆汉墓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为了讲好马王堆汉墓承载的中华文明厚重的文化基因与历史智慧,湖南广电发挥精品创制优势,从海量史料和数千件文物中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将西汉烟火日常与现代长沙风貌融入其中。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副台长罗迎春介绍,该片结合纪实拍摄、精美绘画、CG特效再现文物之美,联动湖南广电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创新观影互动体验,是湖南广电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又一次创新实践。
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陈叙良分享了参与纪录片创制的感受与经验。在他看来,《马王堆·岁月不朽》是一个将文物高深研究向媒体传播转化的典型案例。该片将博物馆作为连接古今的桥梁,建立多重虚实空间,对文物、空间、游客、文化等多个视角进行创新性的表达,为推动文博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纪录片制作人、总导演李东珅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文物“活”起来,“主创团队从文物入手,将湖南博物院作为摄影棚,通过科技手段展示文物当时的制作场景以及文物在两千多年前被使用的瞬间,与观众的想象场景产生连接。”
文物“火”起来,文化“走”出去
专家学者们从技术应用、视觉呈现、叙事表达、情感共鸣、产业价值等方面分析了该片的多维创新之处,并点赞其在传播历史文化、促进文化认同、提升公众审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划院副院长滕勇认为,中国历史上两个优秀的艺术和文学创作法宝——“镜像”和“双关”,在该片中得到体现,主创团队以此构建中国式的叙事空间,融汇了阴阳和合、物我相宜的哲学观念和人生态度。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乘虎认为,该片在历史的文化想象和文化的历史想象之间做了精准对接。纪录片中的影像创新技术、二维码互动体验等探索尝试,也对文博机构打造创新性服务产品具有启示意义。
广电新视点中心常务主任、纪录中国秘书长张延利认为,该纪录片是湖南广电又一次创新和突破。从历史题材到科学题材再到布局产业纪录片领域,离不开团队对选题的突破和深耕,也展现了湖南广电作为主流媒体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使命担当。
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江苏广电纪录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编辑曹海滨看来,《马王堆·岁月不朽》拓宽了历史文化传承方式的更多可能。它不仅让文物的“活”起来,彰显出古人的精神世界,更唤醒了当下年轻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
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常务办公室秘书长刘军看来,CG、绘画等技术让文物不失庄重仪式感,又兼具年轻化叙事表达的穿透力和共情力。纪录片创造了新的博物馆“打开方式”,让观众像游戏探险一样穿越时空间隔,实现共情,将会让更多观众喜欢上历史考古类纪录片。
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秘书长陈善君重点分析了纪录片中的多种声音叙述。同期声包括历史同期声和观展同期声,是观展现场、挖掘现场和地下文物现场的对话,解说声是历史、当下和未来的对话,混剪声是人与人、人与己、身与心的对话,为辛追夫人谱写了一曲抚今追昔、一唱三叹的多声部“命运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