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之道 第一百七十二期 (2024.08.2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纪实影像传播策略研究 ——以黄河题材纪录片为例

文摘   2024-08-29 19:03   四川  


 论文之道

   ——敏锐深邃的洞见让人信服



本栏目每期推荐一篇与非遗影像相关的学术论文,以北大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为主。



以黄河题材纪录片为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纪实影像传播策略研究



摘要:以真实为生命的纪实影像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众多新方法中的一种,体现了媒体人的责任担当。本文主要以黄河题材纪录片为例,从符号、故事和情感三个方面具体探讨以纪实影像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黄河题材;纪实影像;大众传播





作者简介


赵鑫: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纪录片研究、广播电视艺术学、影视批评与文化传播、影视人类学、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网络视听艺术等。

图一.赵鑫

钟悦: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本科,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2024级硕士研究生。

图二.钟悦




如何通过多元的艺术载体、鲜活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艺术手段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潜意识和共通情感激发出来,进而形成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新使命。近年来,一批以黄河为文化符号和故事载体的纪录片涌现出来,在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主要以黄河题材纪录片为例,具体探讨纪实影像在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为和可为。

一、符号为型,留存文化记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所指,在纪实影像中创作者采用能指符号叙事,将能指符号作为重要的造型元素和叙事载体,既能使故事鲜活立体,又能准确地向观众传达出其所指意义。

1.选择代表中华文化的强符号

强符号是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认同、主流意识、社会关系,从吻合社会心理的大量普通符号中脱颖而出,是传播的有效途径。纪实影像找到和用活强符号,在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时间意义上,它运动不息,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空间意义上,它流经九省区,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由此可见,黄河是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有力的符号。自20世纪80年代的《黄河》到90年代的《黄河一日》,到21世纪头十年的《点击黄河》和《九曲黄河》,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寻味黄河边》《探秘黄河源》《黄河流过的村庄》,再到2021年的《脱贫攻坚:黄河大合唱》《生命共同体——黄河》和《黄河人家》,这些纪录片均选择黄河作为意象和表现对象,记录了生活在黄河两岸中国人的风土人情,反映了黄河文化的厚重,更通过黄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解密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奥秘。

图三.纪录片《黄河人家》

2.留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在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纪实影像中使用强符号,能够唤醒人们对中华文化的集体记忆。纪实影像因其不强调在场言说性,将影像中的人与观众分隔开,突出强调影像符号的空间属性,所以成为通过影像唤醒集体文化记忆的一种刻写实践,既能在影像中留存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故事,又能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在社会群体身体中沉淀的效果。
例如,陕北“壶口斗鼓”这一强符号在黄河题材纪录片中多次呈现。壶口斗鼓可追溯到大禹治水时期。相传大禹来到黄河的壶口治水时,与蛟龙缠斗不休。当地百姓便抬起大鼓赶至壶口为英雄呐喊助威,用人声盖过水声。大禹最终将蛟龙压在了壶口的十里龙槽,人们擂鼓庆祝。从此,斗鼓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壶口斗鼓既体现出黄河壶口浩浩荡荡的磅礴气势和黄土高原人民坚忍不拔、乐观奔放的性格,又成为中华民族史中的一个重要缩影。创作者用影像将斗鼓的历史与场面保留下来,打破观众与斗鼓传承人的空间疏离,唤醒观众对中华民族史的集体记忆,重构流失的历史经验,让观众不禁自问“我是谁,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问题,进而串联起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故事为核,传播民族精神

依据斯图亚特·霍尔提出的“编码/解码”理论,创作者将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符号以故事的形式进行编码,更能引发观众共鸣,从而使观众的解码更为积极、主动,更能从细微处感受到蓬勃不息的民族精神。因此,纪实影像以故事为核心,坚持故事化创作的思路,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要义。

图四.斯图亚特·霍尔

1.讲好各民族百姓的生存故事

在历史演进、社会变革和时代更替的过程中,普通人拥有着属于自己民族记忆的生存故事。这些生存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和民族性情,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讲好普通人的生存故事,离不开好的选题、较强的情节冲突和细腻的细节表现。

首先,好的选题是构成故事的基础。故事情节的内在逻辑与当下观众的日常生活是否具有某种类似性和相关性,是衡量故事能否震撼观众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创作者应充分考虑选题与观众日常生活的相关性。纪录片《黄河人家》聚焦“家庭故事”,通过十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展现新时代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黄河岸边人家生活的新变化。这十个家庭的故事与观众的日常生活有着较强的相关性,是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取出来并加以提炼、总结与升华的故事。观众在充分理解其家庭故事的基础上,能够感知到纪实影像通过故事主人公所传达的与时俱进、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守卫黄河的精神,完成对故事内容的解码,从而产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认同。

其次,较强的情节冲突是讲好故事的支柱。故事情节是否与人物生死或命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是衡量故事能否震撼观众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因为与人物生死或命运相关的活动往往存在二元对立,二元对立产生的冲突则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环保反思题材纪录片《寂静黄河滩》中,民间环保志愿者宋克明为了保护黄河边的大鸨、大雁与盗猎者存在着尖锐的冲突,作品多次呈现宋克明与盗猎者惊险博弈的情节。该片记录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矛盾与冲突,传达出强烈的生态反思意识,进而促进各民族成员对生态保护的价值认同,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和传播。

最后,细节的表现让故事主题得以升华。众所周知,对于影视作品而言,情节可以简单,但细节必须丰富。“大凡成功感人的电视艺术作品,无不是通过细节来激发观众的情绪,使之达到感情的暴捩点。”在《黄河人家》第三集《安澜》中,伏秋大汛时,开封市第一河务局修防工张飞为了抢救大洪峰,连夜在黄河岸边抛备防石。在一片漆黑中,镜头捕捉到这样一个细节:张飞父亲背着手,眼睛紧紧地看着远处张飞的背影。他对着镜头说道:“晚上作业很辛苦,我在家也不放心。我来这看看,就放心了。”随后,镜头以一轮圆月结束。张飞的尽职尽责和父亲对张飞的爱在这一微小的细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流露出黄河岸边普通人的家国情怀。

2.传播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

传播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能够唤醒受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最终指向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体而言,这些黄河题材纪录片作品传递出的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吃苦耐劳、诚恳朴实的奋斗精神。《黄河流过的村庄》中陕西省佳县荷叶坪村的李海福年轻时以水运为生,后来弃船上岸,种枣为生,生活虽艰辛,但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着每一位观众。面对镜头,李海福笑笑说:“54了,还能干上十来年”。第二,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创造精神。《黄河人家》中的叶倩文虽然生在偏远的渔村,但对新生事物的追求十分迫切,为了更好地卖出自家的渔产品,叶倩文每天坚持在抖音上直播卖货。第三,尊重自然、知恩图报的和谐共生精神。《黄河人家》中四川若尔干牧民扎琼巴让是巴尔干草原的守护者,为了保护家园,他放弃在北京的工作回到草原,十年时间里用尽所有方法治理草原风沙。

三、文化为媒,传递共通情感

文化传统是指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审美趣味等一整套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及行为习惯。文化传统是社会群体认知、态度及行为的产物,也具有共通性。旨在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纪实影像以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媒介,在凸显各民族文化个性的同时,彰显中华文化的共性,这样便能够在揭示中华民族共有的认知、态度的基础上找到中华民族情感的最大公约数,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记录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记录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实则是通过记录各民族文化的个性体现中华文化的共性,使受众获得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在最广泛意义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黄河》涉及藏族、撒拉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羌族、吐谷浑族、吐蕃族、蒙古族、土族、汉族等十多个民族,记录和呈现了藏族的赛马节、撒拉族的骆驼舞、回族的开斋节、保安族的巫舞、土族的安召舞等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无论是民族传统节日、历史传说,还是宗教信仰、民间艺术,无不在文化差异中呈现出中华文化的多元、包容和一体。在个性中彰显共性,进而增强受众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做到这一点,纪实影像便能更好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给每一位华夏儿女。

2.寻求中华民族情感的最大公约数

“情感在所有层面上,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到构成现代社会的大规模的组织系统,都是推动社会现实的关键力量。”由此可见,情感在社会交往与活动中发挥着对社会现实的巨大推动与构筑作用,情感传播也就成为纪实影像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黄河题材纪录片通过展现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激发观众产生热爱之情,促进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纪录片《探寻黄河之美》里,90后回族小伙程军放弃高薪回到家乡创业,在小吃街改良传统奶茶。对他来说,传统奶茶是回族的文化传统,是家乡的味道。一方面,他对改良传统奶茶充满信心,希望家乡的奶茶能得到外界更多的认可;另一方面,他现在只是在美食街卖改良过的传统奶茶,距离他的终极理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路将会格外艰辛。在“恐惧”与“期望”并存中,观众不禁产生对程军未来的“焦虑”心理。但是,就像程军深夜仍然坚守在小吃摊一样,观众也能被激发出纵使焦虑也仍然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情感倾向。这比单纯的积极情感模型更能调动观众的情绪,更能实现情感的共通。

图五.“探寻黄河之美”车队

四、结语

作为一种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于各民族人们的内心深处,要铸牢它,首先就要激发它。通过留住文化记忆的典型符号、承载民族精神的典型故事以及传递共通情感的典型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借助黄河题材纪实影像被激活,被传递给屏幕前的每一位华夏儿女,彰显出传媒人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仅做报道交流

篇幅限制,注释从略

完整版请查阅原刊


论文之道

扫描二维码,进入更多

非遗影像学术天地

关于我们



执行主编:刘忠波 孔祥宇

编辑:兰诗雨

技术:王屹飞 李文飞

版式:李祖玉

统筹:刘广宇 朱靖江

本期主办: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学术支持: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委会

“中国节日志”编辑部

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策展委员会

广西民族志影展策展组委会

技术支持:田野守望(重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