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在北京雕漆数字化的创新融合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探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雕漆的技艺与文化在元宇宙中传承与传播的应用路径,为 元宇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通过结合北京雕漆当代发展现状的困境以 及元宇宙的技术特征分析,以当前现有非遗数字化案例、元宇宙相关理论为依托进行验证。结果 得出 可基于元宇宙的底层支撑技术,使北京雕漆在元宇宙中实现口手相依传承、跨越地域传播甚至产业化的 应用场景,并且前瞻性提出元宇宙与北京雕漆融合后的潜在风险。结论 元宇宙可在保留北京雕漆文化 内核的情境下,为北京雕漆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提供新的契机,实现北京雕漆价值的延续、复兴,同时 在媒介飞速更新迭代的当下,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照。
关键词:元宇宙;北京雕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作者简介
元宇宙在北京雕漆数字化的创新融合应用研究
北京雕漆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之一,又有“燕京八绝”和“四大名旦”之称。北京 雕漆历经跌宕起伏的命运,如何在当代使其文化特质 依然鲜活生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时代的到 来,强调我们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同时,随着数字技 术的迅猛发展,将数字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 合,使北京雕漆的复兴迎来了新的曙光。元宇宙的出 现,更是为其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新技 术、新媒介面前,北京雕漆的技艺传承及文化传播如 何借力乘势而起,需要从元宇宙的技术特征及北京雕 漆的文化特质着手研究,探索元宇宙赋能下北京雕漆 数字化的应用场景。
1. 北京雕漆的传承与数字化发展现状
据现有史料记载,北京雕漆于明朝迁都北京后, 建立果园厂,形成其独特的文化,随后在明清时期走 向繁荣,又在清朝后期由于战争与经济原因由官府制 造转为民间制作[1]。然而,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由 于雕漆技艺的原材料昂贵、制作工序繁复、工期长, 已难以适应批量化、机械化生产环境。同时,由于雕 漆最初的传承方式是师徒制,而工业化背景下的工人批 量化的培养方式与北京雕漆匠人口传心授的培养方 式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对立,导致北京雕漆后继无人[2]。 因此,工业化的入侵、师徒传承方式的消逝并伴随着
认知度的下降,使北京雕漆面临濒危的处境并于 2006 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雕漆的发展 脉络见图 1。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语境 下,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在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 与保护采取了数字化复制与存储、2D 与 3D 的数字影像 记录、增强现实再现等手段并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3]。 在雕漆方面的文化传播方面,例如北京雕漆大师李志 刚老师曾通过直播向大众传播北京雕漆文化,同时, 通过纪录片、短视频的形式记录北京雕漆技艺、传承 雕漆文化已经成为北京雕漆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途 径。在雕漆的数字化保护方面,目前已有研究者对扬 州雕漆的数据库建设、数字艺术馆的搭建以及数字化 漆器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做了专门的论述[4],此外,早 在 2012 年上线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供观众参观的景泰 蓝数字博物馆等诸如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创新等,都对于北京雕漆的数字化存储、传承与保护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然而,如北京雕漆工艺这种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承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在此过 程中甚至出现了摒弃北京雕漆文化内核、流于形式的 “注漆”产品[5],造成文化传承空心化;另外在非遗 数字化传承中也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者及传 承人缺失现象,造成非遗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出现根本 性矛盾[6]。依托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元宇宙的应用而生,现阶段的数字技术在北京雕漆的应用已相当成 熟,在新型媒介出现时,更要乘势而起。麦克卢汉曾言:“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7]。”即任何媒介的升级换代所带来的是通过媒介的转变引领人类社会的新型社会关系的再造,尤其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在数字媒介形式日新月异的时代,更要注重其 文化意蕴、审美价值与工艺传统进行创新化发展,让北京雕漆与现代技术并肩,抓住时代的机遇,使其能够在数字化与文化交融的境况下重新被大众所熟知与喜爱,革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不再成为工业时代的“遗珠”。
2 .元宇宙在北京雕漆的应用优势
2.1 元宇宙的定义
元宇宙(英文为 metaverse,本文中“元宇宙” 采用清华大学:2021 元宇宙发展报告中的译法[8])的 诞生是互联网发展和技术迭代升级的成果,是基于现 代数字媒介的沉浸感、参与度及永续性等特性的升 级,其支持多元主体采用独立体感设备工具、数字平 台、基础网络设施以及各主体间的协同协议等来维持 其运行与发展[9]。元宇宙并非一种互联网的应用,而 是一种新型社会组织形态,它整合了虚拟现实技术、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多 重技术,通过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跨虚实交互、 开放式编辑及去中心化交易,实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 界在身份系统、社交系统、经济系统等多层面的融合 与转化[8]。所以元宇宙最大的特点为极度拟真化、去 中心化、多元主体协同化、多感官沉浸化。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5G 甚至是 6G 通信技术、 云计算、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成熟度的巨大 提升,“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将虚拟现实仿真等相关 技术列入到了数字经济的重点产业,宏观政策的驱动 下,也将催化虚拟现实产业乃至元宇宙生态实现爆发 式增长。最初元宇宙概念主要是赋能于游戏产业,例 如于 2003 年的《第二人生》的诞生,已经初步催生 了元宇宙概念,经过近二十年的沉寂期,随着技术的 更新与迭代以及“宅经济”生长的需求,元宇宙将逐 步渗透至各类产业、应用于多元场景,并且由于其技 术的突破性创新可逐步延伸至传统文化产业乃至非 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并为其赋能,深度融合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核心文化价值及传承机制,形成数字技术与文 化的最优融合路径。
2.2 元宇宙的技术特征与北京雕漆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元宇宙的底层技术支撑主要依托于 5G 技 术、区块链技术、脑机接口、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孪 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8],主要呈现 的技术特征为去中心化、具身互动、沉浸式场景、内容极度拟真化、非线性交互、多终端协同创作等,通 过底层技术所凸显的技术特征使得元宇宙与北京雕 漆的融合应用具有明显优势,见图 2。
第一,依托于 5G、云计算技术,极大降低了网 络延迟,并且支持多终端协同创作,为元宇宙提供了 强有力的算力基础[8],为在元宇宙中,北京雕漆的技 艺学习与文化传播的拟真性提供了保障。另外,北京 雕漆最初是通过师徒的口授心传进行传承,此种传承 方式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遭到否定,使其成为工业生产 品后艺术性及文化性遭到溶解[2],在现代更是由于地 域与时空的限制,口授心传的形势依然难以为继,在 元宇宙中支持多终端协同创作的特征,显然使这一问 题迎刃而解,一流的雕漆师的技艺、思想更可得到累 世相传。第二,依托于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在元宇宙 中,建立真实事物的动态孪生体,构建细节极致丰富 的拟真的物体和环境[8]。而北京雕漆工艺用料极其昂贵、技艺繁复、生产周期长,甚至产出与收入不成正 比,这就导致其技艺的体验乃至学习逐渐脱离年轻世 代[10],因此,在元宇宙中可以忽略材料及时间成本, 专注于对技艺的学习与体验,并且获得相对真实的雕 漆体验过程。第三,依托于区块链技术,元宇宙具有 去中心化以及数据不可篡改与可追溯的特征,在元宇 宙中,用户的数字身份唯一,并且区块链技术所催生 的非同质化代币(NFT)更可用于记录元宇宙中北京 雕漆的数字产品的版权以及交易的透明、稳定,这就 使得在元宇宙中形成北京雕漆数字产品的交易链甚 至是产业链成为可能,例如,SuperRare 就是基于区 块链进行数字艺术品交易的平台,并且直到目前依然 在持续地产生交易[11],经济价值的产生进而可以推导 出群众对其核心价值的认同,即“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 尊重”[12],有效地传播了北京雕漆的文化内涵。第 四,依托于交互与脑机接口技术,元宇宙可以实现用 户的具身互动。用户在虚拟空间将感受到一种“共同 的具身在场感”,以第一视角感受环境并与其他用户 互动。人们将不再是简单地在媒介之外,而是将生在 媒介之中[13],即在认知过程中肢体应与周围环境产生 具身性的交互[14],并且,北京雕漆原有的文化价值、 特点和人文气息均渗透在其工艺过程当中[5],因此, 原本因地域与时空而无法亲身体验的问题可以在元 宇宙中得以化解,使用户获得临场感与真实感。第 五,依托于游戏引擎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和用 户共同生产内容,使用户进行非线性交互[13],因此, 在元宇宙中,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以及大数据分析 选择适宜个人的北京雕漆文化体验,甚至在北京雕漆 的工艺体验中,会出现不受控制的偶发技巧,并拥有 独特的美学特征,亦是北京雕漆区别于大多手工艺的 美学内涵所在[15],这也是在其他北京雕漆数字化产品 中难以呈现的。第六,依托于扩展现实技术,网络空 间就是现实空间,现实空间亦是网络空间[13],形成相 对于之前数字产品更加沉浸的体验,北京雕漆作为地 域性相对较强的手工艺,在元宇宙可以使用户凭借多 感官沉浸,获得与在现实中跨越地域同样的北京雕漆 文化体验感受。
以上所提及的主要 6 种底层技术支撑与技术特 征绝非割裂状态,正是底层支撑技术的协同作用,使 得北京雕漆在元宇宙中可以实现跨越地域时空、减少 耗材耗时、保留本真文化与美学内蕴的技艺传承与文 化传播,创造出具有现代数字形式、传统文化内核、 极致用户体验的元宇宙与北京雕漆融合的应用场景。
如同北京雕漆地域性相对较强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并且其文化传播不仅是雕漆产品的实物或虚拟实 物的展现,更重要的是其文化内核,因此,更需要对 其文化与内容实现跨越时空的“有形化”传播,借助 元宇宙,搭建北京雕漆元宇宙展览,用户身体通过连 接各项技术进入宙,并将现实世界的经验、知觉、情 感一并被带入进去[26],不仅能促进雕漆工艺文化的跨 时空传播,亦能体会到现实中所带来的游览体验,甚 至凭借元宇宙多终端协同的技术特征,使用户之间实 现可视、可触、可交流的状态,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因此,元宇宙中北京雕漆的展览对其文化的传播与展 示提供了更行之有效的路径。
3.3 基于元宇宙的北京雕漆线上产业化场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化”“活 态化传承”“再生产”,归根结底取决于广大的从业 者。由于北京雕漆的手工制作特点,往往难以整合为 具有体系的产业结构,雕漆从业者还大多是以传统独 立作坊的形式进行制作[10],如何将北京雕漆从业者聚 合、凝结成为可以活化北京雕漆的力量,也成为了其 在当代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要 素:“主体要素-传承人、非遗文化企业与消费者;客体要素-非遗文化资源;中介要素-创意与市场;以及 环境要素-基础场景设施”。综合以上要素才能共同推 进非遗文化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27]。以此为参照,使 北京雕漆实现产业化需要稳定的雕漆技艺基础设施 与资源、北京雕漆传承人及工坊的聚合、雕漆产品以 及消费者,在目前尚无法形成产业化气候最主要的问 题集中在如何使北京雕漆从业者聚集并保证基础设 施及资源的供给。而在元宇宙的加持下,北京雕漆从 业者及消费者均可通过交互设备及脑机接口进入元 宇宙;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北京雕漆 基地的搭建与原料的供给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并且通 过区块链技术的支撑,保证了资产确权、劳动确权与 身份统一,遵循人类社会运行所遵循的基本规则,对 市场的形成达到了基本的保障[28]。元宇宙的技术支撑 对北京雕漆产业化结构的应用见表 3。因此,元宇宙 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物、场割裂的状态,可以预 见到,在元宇宙中搭建的北京雕漆文化产业场景可支 持对雕漆产品和文化感兴趣的人们进行线上观赏和 购买,也可与从业者通过虚拟化身进行互动与交流, 观摩雕漆制作过程,最终并可通过数字代币产生交易 行为。此举可促使北京雕漆的资本化转换最终赋能于自 身的传承与传播,实现北京雕漆文化价值的最大化。
4 潜在问题
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可以预见元宇宙与北京雕漆 融合将对北京雕漆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具有巨大的 优势,但是元宇宙作为新兴媒介,不可否认的是也将 会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因此需要从技术层面、北京雕 漆生态层面以及资本层面进行前瞻分析,理性看待、 提早应对,才能引领元宇宙与北京雕漆切实有效融合 与落地。
4.1 技术层面
即使目前有关元宇宙的技术研究、开发已取得明 显进步,但仍面临许多待攻克的技术关卡,例如目前 芯片处理速度远达不到元宇宙所需要的水平,接入设 备产品形态不稳定,操作系统尚未标准化,GPU 算 力不足等[28],导致真正实现元宇宙应用于北京雕漆的 传播与传承的门槛较高,因此真正使元宇宙落地仍待技术研究的突破。
4.2 北京雕漆本生态层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生态为随时空变化而相对 稳定、需要传承的物质[29],就北京雕漆而言,其本生 态是手工艺人在其身上倾注的复杂精细的工艺和蕴 含在其中的悠久文化底蕴。依据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的案例,常存在摒弃非遗本身的文化特质和工 匠精神,只在打造新奇与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产品上 下功夫[30],元宇宙的出现能否真正摒弃这种情况还不 得而知,因此,在将元宇宙与北京雕漆融合时,应利 用元宇宙本身的技术特征优势,深入挖掘北京雕漆的 本生态文化,遏止技术炒作。
4.3 资本入侵层面
元宇宙涵盖了从娱乐到社交的各种活动场景,就 哲学角度而言,元宇宙为人类自由的释放和创造欲望 的张扬提供一个全新的时空[31],马尔库塞曾指出在文明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媒介的进化随之而来的便是 人们只追求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成为“单向 度的人”[32],加之资本的运作,元宇宙甚至有可能沦 为追求娱乐的工具[33],如何在元宇宙中使用户不受资 本泛娱乐化的控制,主动参与到对北京雕漆以及其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与传播,达成元宇宙正向发展 与北京雕漆繁荣的发展双赢之路,需要在前期的顶层 设计中提前做好引导机制。
5 结语
由于目前元宇宙的底层技术仍不成熟,在北京雕 漆的应用设计大多是基于理论分析进行假设与验 证,随着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深入研究元宇宙在北 京雕漆数字化传承与传播应用场景的可行性,提前规 划、布局,解决目前在融合中潜在的问题,实现元宇 宙与北京雕漆的融合必将指日可待,也必将弥补现阶 段北京雕漆的线下发展与数字化发展的短板,为北京 雕漆的数字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途径;同 时,也对当下数字时代如何进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承与传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世襄. 《髹饰录》解说[M]. 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 2012.
[2] 宋本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手工技艺 [D]. 北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3] 贾秀清, 王珏. 数字化手段在我国文化遗产传承与创 新领域中的应用[J]. 现代传播, 2012, 34(2): 112-115
[4] 姚蕾. 基于参与式设计理念的扬州漆器数字化保护研 究[D]. 西安: 陕西科技大学, 2019.
[5] 丛玲玲. “北京雕漆”之痛: 并非只因“注漆”[J]. 美术 观察, 2008(8): 92-96.
[6] 宋俊华, 王明月.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 现状与问题分析[J]. 文化遗产, 2015(6): 1-9.
[7]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论人的延伸[M]. 何道 宽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8]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2021 元宇宙发展报告[EB/OL]. (2021-09-17)[2021-12-21]. https://www.sohu.com/a/ 490523841_407401.
[9] 喻国明. 未来媒介的进化逻辑: “人的连接”的迭代、 重组与升维——从“场景时代”到“元宇宙” 再 到 “ 心 世 界”的未来[J]. 新闻界, 2021(10): 54-60.
[10] 张明, 金知瑞. “固守”的传统与“未现”的将来——北 京雕漆工艺传承[J]. 装饰, 2019(3): 41-45.
[11] 袁园, 杨永忠. 走向元宇宙: 一种新型数字经济的机 理与逻辑[J]. 深圳大学学报, 2022, 39(1): 84-94.
[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EB/OL]. (2003-10-17)[2021-12-21]. https://www.un.org/ zh/documents/treaty/files/ich.shtml.
[13]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2021-2022 元宇宙报告[EB/OL]. (2022-01-14)[2021-03-08]. https://view.inews.qq.com/a/ 20220114A059PY00.
[14] F.瓦雷拉, E.汤普森, E.罗施. 具身心智: 认知科学和 人类经验[M]. 李恒威, 李恒熙, 王球, 等译.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
[15] 刘晋雅. 偶发技巧在漆艺中的试验性探索[D]. 北京: 北京服装学院, 2019.
[16] 王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 北京: 教育科学 出版社, 2008.
[17] 张吕, 雷雨晴. 数字化生存语境下非遗的传播与传承 [J]. 中国电视, 2021(10): 72-76.
[18] 马卫星, 岳亚. “互联网+”教育视野下的“非遗”人才培 养模式探索[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21(1): 175-178.
[19] 韩美群, 周小芹. 近二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传承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 2022, 42(1): 65-74.
[20] 钟正, 王俊, 吴砥, 朱莎, 靳帅贞. 教育元宇宙的应 用潜力与典型场景探析[J]. 开放教育研究, 2022, 28(1): 17-23.
[21] 蔡苏, 焦新月, 陈伯钧. 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教 育元宇宙的应用、挑战与展望[J]. 现代教育技术, 2022, 32(1): 16-26.
[22] 杨红, 张烈. 非遗专题展览的叙事方式研究[J]. 文化 遗产, 2021(4): 1-7.
[23] CHOI H S, KIM S H.A Content Service Deployment Plan for Metaverse Museum Exhibi-tons—Centering on the Combination of Beacons and HM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7. 37(1): 1519-1527.
[24] 张晴. 中国博物馆在展览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互动 表达与语言转化——以 VR 皮影游戏“田忌赛马”的开 发与应用为例[J]. 中国博物馆, 2020(2): 121-126.
[25] 孙芮英. 博物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问题的研究[J]. 东 南文化, 2017(S1): 93-96.
[26] 张洪忠, 斗维红, 任吴炯. 元宇宙: 具身传播的场景 想象[J]. 新闻界, 2022(1): 76-84.
[27] 陶丽萍, 李技文, 俞钰凡. 非遗产业化系统的要素及 其模型构建[J]. 系统科学学报, 2022(2): 116-120.
[28] 龚才春. 2022 中国元宇宙白皮书[EB/OL]. (2022-01-26)[2021-03-11].https://www.sohu.com/a/519856379_120056153.
[29] 宋俊华.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生态与衍生态[J]. 民俗研究, 2008(4): 5-13.
[30] 常凌翀. 新媒体语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0, 31(11):39-42.
[31] 黄欣荣, 曹贤平. 元宇宙的技术本质与哲学意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22(3): 1-8.
[32] 马尔库塞. 单向度的人[M]. 刘继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33] 张志华. 解析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观”[J]. 当代电视,2011(6): 62-64.
小白驿站
扫描二维码,进入更多
非遗影像学术天地
执行主编:崔亚娟 徐燕妮
编辑:张怡雯 王欣怡 张淼
技术:王屹飞 李文飞
版式:王洋
统筹: 刘广宇 朱靖江
本期主办: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学术支持: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委会
“中国节日志”编辑部
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策展委员会
广西民族志影展策展组委会
技术支持:田野守望(重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