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声音 第五十七期(2024.09.19)丨《九化迪士尼》导演张天宇专访

文摘   2024-09-19 19:27   四川  

 田 / 野 / 声 / 音

   田/野/声/音

本栏目每期选择一位深耕于非遗影像的导演,以访谈的形式展示不曾看见的田野故事。其访谈文章均将在“年度非遗影像研究报告文集”中出版。

本栏目投稿邮箱:fyyx613@Sina.com










《九化迪士尼》

导演张天宇专访











导演简介


张天宇

张天宇,独立电影人,纪录片导演、编剧、制片。本科就读于西南民族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UCL)人类学纪录片专业,栗宪庭电影学校17期学员。制作纪录短片《子牧雅惹》《九化迪士尼》《新家》《崔叔》。导演作品《行星B602》当选第十六届FIRST青年影展年度超短片;导演作品《元年》获得第十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超短片手机创作奖。









访谈

对话一

《九化迪士尼》是一部关于童年记忆的纪录片,是什么契机让您去拍摄这样一部片子?

张天宇:

这个片子的女主人公是我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她之前老跟我讲她生活在一个厂区里,我说这个厂子属于哪个市?她说我们厂子就是厂子。我说这啥意思,我们不都生活在城市里面,咋还生活在厂子里?她说我们整个厂子就是个城市。我觉得这有点神奇,就跟她去了这里,拍了很多素材,但当时根本就没想过要做一个纪录片。后来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本来我的毕业作品是想拍一个正经的observational(Observational Documentary,观察式纪录片),我准备拍一个庙的故事,但是因为疫情回不了国,拍不了。后来我翻手机的时候,突然感觉这个素材还蛮有意思,尤其是她最后看到猴子哭的那段,我觉得好真挚,很有隐喻性,这是这个片子的起点,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构建过程。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已经算是第八版了,前七版跟这个完全不一样,所有说的话全都换过。

之前的线,我觉得要么特别装,要么特别深情肉麻,要么就是特别无聊。想到迪士尼这个点子很偶然,但是之前改了那么多遍的思考也很有帮助。后来我才看到美国有个学者还真研究过社会迪士尼化,但是我创作的时候不知道。我记得姜文有次接受采访时,说他拍《太阳照常升起》是上帝给的礼物,我那个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这个片我觉得相对来说更浑然天成一点。我很喜欢这种浑然天成的时刻。




对话二

您是如何对素材进行筛选和剪辑,以更好地呈现纪录片的主题和叙事结构的?

张天宇:

我觉得最主要的比喻是一个最核心的主线,这个地方到底跟迪士尼有啥相似之处?我觉得用迪士尼的感觉也会有一些淡淡的讽刺,我不敢太狠,否则好像少了一些关怀,毕竟有那么多人生活在里面,也是他们觉得比较好的地方。肯定三线厂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的,因为我没说的是全国一千多座,真正起效的少之又少。我觉得用这种方式能让观众们更容易理解里面的生活状态是啥样。我第一句话就问她在里边的生活是啥样,也是从我最本真的一个问题去发问的,我相当于一个带着观众往里走的角色。她是在里边生活过的人,用这种方式能让观众更好地构建起对这个地方的感觉。

另外还有很多副线。其中一条副线是主人公在里面游览的路线。还有一条副线,其实就是个人记忆跟集体记忆的关系,所有我们看到的材料,有实拍的、有老照片,跟老照片对应的是卫星图,相当于集体记忆。因为你能查到的这种照片,除了官方拍的照片以外,随时能访问的就是卫星图了。另外还有一些具体的记忆,就是她个人的记忆。最后留下来的集体记忆还有那个志里记录的冷冰冰的文字。最后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声音线,就是老歌。老歌是随着时代在走的。60年代是一首歌,70年代是一首歌,80年代又是一首歌,到了改革开放,邓丽君都出来了。基本就是这么几条主要的混合在一起的线。它可能不像fiction(剧情片)似的一板一眼很清晰的结构,是那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有的东西你说太清楚,可能就不是电影的语言了。有些东西你得回到电影本体上,就得看原片。如果能靠嘴说清了,那这可能适合写小说。

有一个我觉得有趣的小设计,就是我完全可以去拍她父母,但是我选择不拍,因为我很讨厌sit down interview(坐在那采访),这东西看起来很呆板。我反倒觉得从电波传出来的声音会更有意思。另外我自己有一个感觉,我去回忆小时候说话的声音,我回忆不起来。人可能记得你小时候的样子,但是你小时候说话是什么声音,你该怎么去形容?我想不起来。我为什么一定要光录声音,我就想要有点永恒的感觉,声音完全配着他们的老照片出来,没有具体的时间标签。我觉得就是去实拍了sit down interview,也不会给这片子带来太多感觉,还不如有巧思一点。在有巧思的时候,我肯定选择巧思。




对话三

这部片子虽然是个人的回忆,但是与社会宏观叙事紧密相关,比如三线建设、比如东北国企改制下岗潮这些,您认为纪录片应该如何表达社会话题?

张天宇:

前一阵我刚从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简称“IDF”)回来,我觉得这是中国最好的纪录片电影节。杜海滨老师做电影节的主席,他本身也在中国美术学院教课。在那,你可以看到很多世界各地的片子,我作为初审评委看下来,感觉很多国内的片子会有这种问题,就是前人做的东西太强了,杜海滨、顾桃、徐童、赵亮、周浩、吴文光……他们之前拍的独立纪录片都很好,尤其早期做的作品也都是社会议题的,他们拍摄的形式基本都是observational,这种形式就非常强调客观性。后来的很多创作者受到这种类型的影响,却只崇古,我们在那种片子里不会看到有人说话,尤其是作为导演去表达自己,更多的表达都是放在了对于画面的选取上。

去年参加IDF时我做了主持,观众就会问很多这种问题,尤其是我们看到一个欧洲的片子,它不是observational的形式,就有观众提问说这是纪录片吗?很多所谓的爱好者,他们对于纪录片的理解都必须是那一种形式的。但我是觉得纪录片反倒是更自由的一种表达方式。纪录片不只有observational这一种形式,还有essay film(国内有些译为“散文电影”)等等其他形式。

回到所谓的社会议题的问题来说,它跟你选取的内容相关,像我这个片子就不适合observational,就适合有一些表达。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说,我们总觉得好像有一个“纪录片法”似的。其实这不是一个外部的东西,它是创作者自己的坚守。无论是什么议题,你都要坚守自己对于真实认知的一个底线。Essay film我们觉得很新,尤其最近有了很多好的essay film在各个影展出现。但是这个东西一点都不新,它是一个传统。我一说《拾穗者》,喜欢纪录片的基本都知道,瓦尔达拍出来是啥时候的事了?

我想强调的是,纪录片是更自由的一种玩法,没有说专门对于某些议题有什么样的玩法,但是不能做真实发生事件的奴隶。你是导演,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哪怕拍observational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我自己也是久病成医,我自己最早拍纪录片的时候可认真了,拍500个小时素材,疯狂拍,我根本都不想这故事会怎么样,一剪傻眼了,全是同质化素材,咋整?没法整。你做observational也要去理解一下故事的基本走向。所谓的装客观,装真实,本身就是不真诚的。对于纪录片来说,真诚很重要,何必要装?做素材的奴隶,做发生的事儿的奴隶,没有意思。




对话四

《九化迪士尼》这部片子是拿专业的设备拍的还是拿手机拍的?

张天宇:

有女主角张诗雪在里边的都是手机拍的,那些空镜是她单独又去那个厂子拿一个尼康610D拍的,其他就没啥实拍素材了。我觉得以后有机会可以试一试拿手机拍纪录片,因为它侵入性很低。我举着相机跟拿手机拍你,你的警惕感是不一样的。对于拍纪录片,我觉得还是会有些帮助。其实啥题材都能拿手机拍差不多,如果你想得很清楚,不一定非得因为器材的限制而阻碍你的创作。很多人动不起来,总说没钱,那你拿手机拍也是一样的。我之前还三个人就拍了一个剧情短片,也进电影节了。不要用外部力量作为自己能懒一天的借口。




对话五

很多人觉得纪录片一定是真实的,在拍摄过程中不能提前写脚本,您在拍纪录片的过程中,会先去写个剧本,把想要拍的都给列出来吗?

张天宇:

我想说世界很大,纪录片是很自由的东西。它绝对不是一个原教旨主义,一个外部的给我们有定律的。等你往后边拍得更多了,接触更多之后就会觉得,没有咱们想象的这些条条框框。不同的纪录片类型有不同的创作方式。比如《蜂蜜之地》,或者早期中国独立电影,没办法写脚本,发生什么就是什么。但是你要对故事有预想。比如我要去拍一个研究生,那我前采几次就知道他平常的生活了。大家的生活基本就是两大部分,一个是“如此生活30年”的部分,一个是“直到大厦崩塌”的部分。“如此生活30年”是每天的日常,“大厦崩塌”就是一些重要时刻,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一个个时刻组成的。我对你有些了解之后,你平常早上干啥,晚上干啥,基本就拍差不多了。你把“如此生活30年”盯那么紧干嘛?你要去找“直到大厦崩塌”的地方。怎么找?就要“算卦”。当然,这是一个比喻。创作故事的时候,要有对后面要发生事儿的预想。我去找这些关键节点,就建立在“算卦”的基础上,没必要把它写得像脚本一样。你要建立一个自己的故事渠,就是你挖一条基本的水道,然后生活之水流下来,它可能沿着你这个渠走,你基本能猜到走向,但也有可能这个水漫过去,到别的地方了,美感也来了。

当然有的导演会更取巧一点,比如说许慧晶,他就是个倒计时狂魔,比如他拍的《棒!少年》,直接全国大会搁最后摆着,往前一倒推就很简单了,中间就是各种训练。其实本质上还是找这个线,然后借用一些剧作上的节奏点。我们看《蜂蜜之地》的时候,我们看《棒!少年》的时候,会发现把生活拍得像电影一样,看起来很爽。因为它有一定剧情片的结构。我觉得这种形式是最像剧情片的一种纪录片的形式。

再说回来第三种cinema verite(真实电影),就是更追求临场感,但是最起码你得有一个想去探讨的问题,你得有对这个故事的大体构想,你可以写,也可以不写,但脑子里得有数。最怕初学者拍纪录片心里没数,先把自己感动再说。但其实这些过程应该放在你前采的过程,你对这些人了解的过程。我会把我的《九化迪士尼》当做是essay film的一种,就是完全不遮掩导演的存在。Observational可能会追求你看不到导演,我完全隐藏起来。有一个专业术语叫fly on the wall,翻译成墙上的苍蝇,就是追求导演不存在。Essay film跟这个是完全相对的,我就存在,来我脑子里转转。为什么脑子里不能拍?这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脑子完全是可以拍的。我们看到《九化迪士尼》的时候,为啥我会说话?语言是最方便表达我思维的一个方式,所有的语言都是思维的外化,那这种形式可能就需要一些预想了,甚至有的词你可以写出来。但是我很难说自己没经过这个事就先写,这个跟剧情片还是不一样。如果我这个事经历多了,我早就拍完了再去写还行。也就是说,这个文稿更好的创作方式是放在后边,就是你什么东西都弄完了。




对话六

对于纪录片与故事片的分界线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理解的?纪录片的拍摄究竟需不需要,或者应不应该像故事片那样有着严密的分镜、剧本这些?

张天宇:

我的观点是,纪录片不只有一种形式。早期的研究者分了六种,UCL这边分了三种。纪录片是一个非常自由的表达方式,千万别被所谓的客观或者之前的这些形式把自己困住,尤其是可以多了解essay film,特别好玩,特别自由。当时带我上道的是阿涅斯·瓦尔达拍的《拾穗者》,那是个非常棒的片子,非常自由。

再说到纪录片与剧情片的边界,可能作为学者来说,需要分清楚了之后才能分析。但作为创作者来说,我觉得没必要戴手铐,没必要上户口。自由是第一位的。以UCL来说,我去的时候,UCL有四个工作室,第一个是相对传统的,第二个偏BBC,第三个是偏创意的,怎么疯怎么来,第四个就是VR 纪录片。现在就只有两个工作室了,一个是相对来说更电影的,第二个的口号就是打破纪录片和剧情片的边界。UCL的改版是跟整个欧洲,包括美洲的一些学校的研究方向息息相关,现在可以说是一个优势。

我在西湖审片的时候,也看到了国外的大量很不追求所谓限制的纪录片,很多人看完之后绝对会问这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我觉得不拘一格的表达方式,恰恰是纪录片更适合去呈现的。作为创作者来说,更重要的是怎么能适合你的表达?没有“纪录片警察”去管你。学者肯定是为了做研究才需要做明确的区分,但是你拍得牛,他们会对着你的片子写论文。所以你只要坚守自己的真实就好。

关于勇敢地去创作,我还举个例子。香特尔·阿克曼是我很喜欢的导演,她在七八十年代拍了一个长片,整个片子就20来个空镜,是贼嘈杂的空间,声音不怎么处理,拿胶片拍的。我看的时候睡了20来分钟,醒来之后我就感觉悟了。她在这个空境当中会插入一些家信,她自己读出来。我为啥会悟了?到后面家信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我看的时候好期待赶紧再来一封信。她就追求极致的沉浸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时拿胶片这样拍长片,现在谁敢拿正常的数码机这么干?为啥那么嘈杂,为啥空镜那么长,有时候连动都不动。就是你刚去一个大城市的时候,这一切的嘈杂都离你很远,这种空境就能带来这种感觉,有疏离感。唯一能进入我心的,就是家里人跟我说的那些话。阿克曼多敢玩。只有你想得贼清晰了,才有勇气这么干。那片子对我影响很大,它让我理解到了什么叫风格,风格即人,就是你想得很坚实,极致地去追求这种体验感。我觉得那次就收获很大。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我们都是电影。不同的题材适合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




对话七

我们有时候感觉自己脑子空空,不知道要拍什么,您是怎么有灵感的?

张天宇:

首先有一个基本点,所有的语言,无论是说的还是写的,还是拍出来的,都是思维的外化。脑袋空空可能需要一些外部的刺激,需要信息的冲刷。我一直坚持的原则,就是在所谓没有灵感的时候,最需要做的是找信息冲刷一下脑子。要么赛博采风,要么走出去,总要动起来,这样才能找到所谓的灵感。

我在英国上学时,老师留一个作业,让拍observational。我到英国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拍啥,就上街溜达。在那个期间我觉得很美的一点,就是你会有一个所谓的“纪录片眼”,会发现生活中其实有挺多故事的,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人。

我最后拍的是一个英国的流浪汉。刚到英国的时候,感觉大家虽然都挺热情地跟你打招呼,但可能还会有点距离,但是我在学校旁边碰着一个流浪汉,感觉他每次都很真诚地跟你打招呼,他也不要钱。我觉得这人蛮有意思,后来我没拍到他,但是就开始去找这个选题,最终碰到了我的拍摄对象保罗。他和很多流浪汉在一个叫山姆的老爷子那里学拳击。我觉得山姆这地方挺有意思,挺温暖的,就去和老爷子聊,正拍着就遇到了保罗。

拍保罗时我会很警惕,尤其是拍这种“老少边穷”的事。我顶多拍一拍他的日常生活,是站在一个不会猎奇的感觉去拍。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这故事该怎么结束,就慢慢找。我比较幸运,认识他第一天是在一个教堂举办的慈善晚会,然后市长说我们伊斯灵顿关注社区流浪汉生活,慈善事业蓬勃发展。保罗就站起来一顿炮轰。当地记者就赶紧采访他。因为伊斯灵顿有帮扶计划,就让他住进了一个正常的房子,他远离这个街道以后,就不会跟那帮人混在一起了,生活就能渐渐好起来。我主要是拍他对于家的理解的过程。

虽然拍的是“老少边穷”,但是我很自豪地说,我没有外视角。我没去拍他特别猎奇的状态,而是一个人的心理变化。外视角跟内视角就是,你是不是戴着那种早期殖民主义的眼镜,没把人当人。我把他当人了,而且所有人都会有对于家的思考。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创作原则,就是你做的东西到底是报道还是故事?我更想知道你对这事儿怎么看,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而不是说做一个报道。没有表达,它就是一个报道。故事也不一定非得是好莱坞的那种,故事有很多种形式。但是一定要时刻扪心自问,这到底是个报道还是故事。




对话八

您是怎么警惕这种外视角拍摄?怎么去把握一个度?

张天宇:

具体来说,我觉得首先是要有了解。你对这个事越了解,跟这个人越熟,你可能就不会站在外边的感觉。英国流浪汉这个故事的线,我前面花了很大功夫跟他建立信任,建立了解,我跟他一起上街,跟他一起捡烟头,同吃同住,代入到这个视角,也变成流浪汉。我以前的照片都是大背头,然后我发现流浪汉好像没几个长头发,要不就是特别杂乱的长头发,要不就是像保罗一样剃掉。我就把头也剃成这样。因为我觉得看着很整齐会有距离感,不像自己人。这也是一个融入他们的方式。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很重要的。早期的人类学的就是一帮欧洲殖民者到非洲,然后拿出自己的小摄影机一顿拍,说这帮人生活太有意思了,其实本质上就没把这帮人当人。




对话九

创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张天宇:

就是回到自己最本真的,真诚。你要把自己真正觉得有趣的东西说给大家。我觉得去检验自己片子真不真诚,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你这个片子自己会看吗?你真正满意的作品,你自己会忍不住老想看。我觉得这个设计得好,这个画面好,那个画面也好。如果你自己都不敢喜欢,你凭什么让观众喜欢这个片子?









扫描二维码,

进入更多非遗影像学术天地

查看更多:关于我们



执行主编:邓备 任露露

采访:刘昭 孙奥

编辑整理:任露露

技术:王屹飞 李文飞

版式:张雅琴

统筹:刘广宇 朱靖江

本期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学术支持: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委会

“中国节日志”编辑部

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策展委员会

广西民族志影展策展组委会

技术支持:田野守望(重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