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之道
——敏锐深邃的洞见让人信服
本栏目每期推荐一篇与非遗影像相关的学术论文,以北大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为主。
中国传统节日的媒介化建构模式研究
摘要:移动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大众传播的热门媒介。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升级,智能手机逐步普及的基础上,非遗传承人在短视频平台找到了新的存在方式。短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以电视、新媒体为代表的当代大众传媒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肩负着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中国传统节日的重任。媒介化建构要结合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社会结构与固有仪式,充分发挥电视的媒体与艺术功能,赋予其新的时代特色,构建起新的节日仪式。通过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五个传统节日的整理与分类,展开对传统节日媒介化建构模式的宏观研究,得出互为补充的四种模式,即“央视+春晚”“央视+非春晚”“非央视+春晚”“非央视+非春晚”,形成开放有序、勇于探索和充满活力的中国传统节日媒介化建构新体系。中国传统节日;媒介化建构;模式研究视频语境下非遗影像文本呈现出新形态。
关键词:视频;非遗;影像化传播;抖音;快手
作者简介
刘广宇: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文化领军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与理论研究、非遗影像研究、乡村文化与传播研究等。主要学术兼职: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委会副主任,中国高教学会影视传媒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常务理事等
马腾: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理论、传统文化与传播、非遗影像。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成果突出,成绩斐然。与之前学界主要从古代节日民俗史、中国节日志、节日民俗事象和节日研究方法论等面向展开所不同,本文立足中国传统节日媒介化建构实践,即从节日晚会、现场直播、纪录片和专题节目、网络视频和短视频等内容入手,试图从宏观视角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化建构模式与话语体系。
在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谱系中,节日传统深邃而厚重,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传承与弘扬价值。随着传播方式从口头、文字、图像到影像和数字等媒介的变化,尤其是电视与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传统节日的媒介化建构也更加多元与全面,同时受众也更加广泛。以节日的文化内涵、社会结构和固有仪式为参照,充分挖掘电视及新媒体的艺术功能和新时代特色,构建新的节日仪式和节日体系,让国人生活在一种全新的秩序和节律之中,是学术反哺社会,服务百姓的应有职责。而模式研究就是窥探新秩序和新节律的不二法门。
一、“央视+春晚”: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下的春节新仪式
(一)春节文化当代性认知的传播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综合性传统节日,不仅拥有“辞旧迎新”“阖家团圆”“全民狂欢”的意味,更寄托着对新年、对美好生活的期盼。1958年,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成立之初,曾编排过“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1978年也有过尝试,但传播较为局限,并不被观众所熟知;1979年,使用新名称“迎新春文艺晚会”,开创了晚会茶话会场景,其形式一直沿用至今;1983年,在思想解放、文化活跃的时代背景下,“首届”央视春晚正式亮相。在首届央视春晚的可行性论证时,以黄一鹤为总导演的创作集体就如何办春晚提出了三条设想:一是实况直播,不搞录像;二是开辟电话点播新路,给观众直接参与晚会的机会;三是起用节目主持人。当年,央视春晚的收视引起全国轰动,得到了党和国家宣传机构的高度重视。
此次央视春晚采用文艺晚会的艺术样式,内容主要有歌舞、小品、相声、戏曲、曲艺、魔术、杂技、器乐、武术、游戏等类型,经过节目主持人的组织和串联,将文艺与娱乐融为一体,给观众以最大化的视听享受。开场和零点最为重要,“开场营造春的仪式,零点营造节的仪式,合起来就是春节”。通过电视直播,呈现团结、统一、富强的国家形象,营造喜庆、祥和、团圆、欢乐的节日气氛。直播的共时性,使全国亿万家庭通过电视机,身临其境地同步观赏到晚会的盛况,共同喜迎新春。从那时起,年夜饭后,全家在电视机前观看央视春晚,成为中国人欢度春节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央视春晚也成为节日文化新民俗以及当代中国人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而与之有关的话题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正是基于央视春晚在当代中国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国传统节日媒介化建构研究也肇始于此,同时也产出了极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知网输入“央视春晚”关键词,可得到近万条研究信息。经过对文献的初步梳理、研究显示:(1)对央视春晚的意识形态批判和文本分析,是研究的主流;(2)从传播学、符号学、民俗学和文化学角度展开跨学科研究,为后续传统节日的媒介传播与景观研究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3)聚焦央视春晚的技术创新,探讨其意义空间和价值展现的可能性、可行性等,检视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生态下,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等在央视春晚全场景跨屏互联、全媒体矩阵、全代际传播等方面的突破与经验等。从上述研究成果及其所引发的问题意识,我们可以寻找到一条春节文化如何经过电视及新媒体的建构而完成了它当代性认知传播的知识谱系。
(二)央视春晚与国家形象建构
央视春晚为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提供了最佳展示平台。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在涵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主流化和共鸣的概念,认为“那些花费了很多时间生活在电视世界中的人更可能以电视镜头所呈现的形象、价值观、描述、思想体系来看待现实世界”。央视春晚从制作初期就开始注重在欢乐气氛中融入国家意识。一曲《乡恋》(1983)吹入了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新风;中国香港歌手张明敏演唱爱国主义歌曲《我的中国心》(1984)、《万里长城永不倒》(1985),苏小明演唱的《军港之夜》(1986)以及台湾歌手包娜娜演唱的《三百六十五里路》(1988)等歌曲,自然流露出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作为个人、家庭背后政治概念的表达,成了央视春晚舞台上常态化的陈述。《相约九八》(1998)、《大中国》(1998)等歌曲由内地及港澳台歌手携手演绎,表达了中华儿女骨肉同胞之情。进入21世纪,对于国家认同的建构开始侧重于多方位叙述:一系列历史事件、国家大事有机地穿插其间,展示了中国复兴崛起的大国形象;《中国话》(2008)、《青花瓷》(2008)、《本草纲目MIX辣妹子》(2009)、《兰亭序》(2011)等中国风流行音乐,强调民族意识与身份认同;《千手观音》(2005)、《俏夕阳》(2006)、《只此青绿》(2022)、《锦绣》(2023)将绘画、壁画、皮影、文物等元素与舞蹈完美结合,展示了中式美学绮丽而梦幻的画卷。面对走过40年的央视春晚,有学者总结道:“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国家顶层规划理念和发展战略的提出,春晚舞台对于国家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更为直接,内容也更为丰富多元。”央视春晚舞台强调宏大叙事,以大为美,以主流意识形态为美,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下,整台晚会格调昂扬、激情四射,充溢着引人向上的精神力量,体现出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和中国自信。
(三)官方话语的有意识融入
詹姆斯·凯瑞(James W. Carey)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指出,“传播的仪式观有着明确的宗教起源”“在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则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央视春晚自觉地承担起党和国家的宣传重任,官方话语成为其最主要的特征之一。1983年央视春晚诞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晚会运用了如凝聚全球华人、游子归来等一整套话语,政治意识被巧妙地融入节目之中。1990年,国家领导人首次出现在央视春晚现场,向全国人民拜年,至今仍然仅此一次。自此以后,央视春晚逐渐成为春节的“准官方”仪式。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中央电视台分党组书记、台长聂辰席就做好春晚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春晚是党和国家交给中央电视台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展示更多主旋律节目”。央视春晚的筹备时间达半年之久,节目须经严格的“三彩三审”,遵循以节目内容激发大众共鸣与社会共识从而塑造主流价值观的模式,政治性与娱乐性互促。当然,对于央视春晚的批评之声也正因如此。有评论说,晚会内含的家国同构与政治目的削弱了娱乐属性,而逐渐兴盛的地方春晚和网络春晚的政治属性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作为国家媒介仪式的央视春晚的神圣性、象征性和权威性。针对此困境,央视春晚也不断做出调整,在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大众需求,并通过网络春晚、农村春晚、戏曲春晚、春晚特别活动等衍生节目,拓展晚会的仪式场域,重塑晚会的仪式性质。
(四)强化集体记忆
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认为:“集体记忆并非是外界给予,而是一种社会建构的概念,它并非一种神秘的群体心智,当集体记忆持续存在于一群相似性团体,并且不断发挥作用时,其实是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在做记忆的过程。”央视春晚已成为迎新仪式内容之一,也是辞旧仪式。在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集中展示年度国家话语、强化社会的集体记忆是国家媒体的责任与使命。香港回归(1997)、澳门回归(1999)、“神舟四号”飞船上天(2004)、汶川地震(2008)、北京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华诞(2019)、抗击疫情(2020、2021)、嫦娥五号探月(2021)、建党百年(2021)、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22)等主题转化为央视春晚浓墨重彩的篇章。集体记忆在建构的过程中,常因现实的处境和需求被重组、再制,媒介仪式通过不断重复肯定着这种重组和再制。如1984年李谷一演唱的歌曲《难忘今宵》,成为每年春晚结束时的固定保留节目;众多喜剧演员作为春晚常客,围绕社会问题创作小品,讽刺不良社会风气,引发强烈共鸣;《心中常驻芳华》(1992)开启了内地与港澳台歌手同唱一首歌的先例,以及《想你的365天》(2014)、《山水中国美》(2016)、《岁月》(2018)等,几乎每年都有内地、港、澳、台及海外华人歌手与演员的联袂表演,成为民族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精神表征,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记忆。央视春晚成为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媒介,成为维护国家意志、强化集体记忆、表征社会发展、凝聚家国情怀、弘扬中华文化最为权威的媒介化建构模式之一。
二、非央视+春晚:多元、创新、求变的贺岁新类别
进入21世纪以来,以政治话语、宏大叙事与集体主义为特征的国家美学逐渐受到如“拜年祭”“二次元”“反传统”“个人主义”等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以河南为首,湖南、辽宁、北京等地方卫视春晚努力创新、挖掘各地文化资源,寻求突破。部分学者主要就地方卫视春晚与央视春晚的不同之处以及地方如何“出圈”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如张国涛对河南春晚成功“出圈”的密钥及其启示进行了总结;顾奇亚就“符码体系与视听场域的再生产”议题展开了讨论。
(一)注重本土化表达
地方卫视春晚沿用了央视春晚的基本形式,但叙事方式、创作定位和情感诉求均有不同。央视春晚有更高定位的官方功能,地方卫视春晚则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2023年春节前后,全国共有287档春节文艺节目聚力营造新春合家欢的火热氛围。“非央视+春晚”模式既有全民性春晚,也有特色性春晚,节目类型与晚会形式更注重本土化表达。如2023年春节期间,浙江卫视“越剧春晚”聚焦越剧这一传统艺术;河南卫视春晚继续以中华文化为节目创作的灵感源泉;陕西卫视“丝路春晚”则串联“多彩丝路”“大美中国”“绚烂世界”三大篇章;四川卫视、重庆卫视“川渝春晚”溯源两地文化同宗,融合川剧、茶艺、采耳等特色文化;东南卫视“新春福气夜”探寻传递福文化;齐鲁民俗网络春晚展现快书、皮影戏等传统特色;河北网络春晚主打地域文化,展现文脉传承与创新;辽宁卫视春晚坚持鲜明的地域特色,“小家”和“大家”关联,聚焦家国幸福;宁夏广播电视台春晚以黄河为主线,展现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山西卫视春晚通过黄河流域经典民歌和多彩民风民俗表演,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各地方卫视春晚借助更接地气的艺术表现形式,更为细致地展示各地的人文风貌,将“中华民族节日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观者在观看过程中强化民族的集体历史记忆”。
(二)突出多元化组合
各地方卫视、各网络视听平台春晚对受众进行了细分,量身定制节目,满足不同人群审美喜好。浙江卫视春晚“2022年虎年新春美好夜”,围绕“唱响这一年”,采用唱聊结合的新春音乐会形式,强化与多档强势综艺节目的嘉宾联动;北京广播电视台《2023卡酷动画春晚》,在遵循孩子的审美、认知心理的基础上,以冰雪元素、京味儿文化、年味儿元素为特色,呈现出浓郁地域特色,使用“音乐剧+电影”的表现形式实现动画明星跨次元联欢;2023年湖南卫视春晚在策划之初,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掌握年轻受众和网络用户喜好,在“炫彩新湖南,幸福中国年”的主题中,提炼了核心关键词“炫”,暗含了以年轻化语态进行晚会破题的决心。央视也在传统春晚的基础上,衍生出“央视戏曲春晚”“文化部春晚”“农民工春晚”“央视网络春晚”等垂直细分晚会,从主题、艺术类型、参与和表现对象方面进行精准定位。哔哩哔哩(Bilibili)“拜年祭”、Acfun春节联欢晚会,主打“硬核二次元”“梗”文化、吐槽文化等,受众为更小众的年轻群体,以流行元素为切入点和着力点,致力于满足需求各异的受众,为春节更添多维的时代气息与青春气息。
各省级卫视与网络平台春晚主打差异化,推出合家欢、幸福年主题,或打出喜剧、美食、相声、国潮等标签,或以某一话题吸引小众受众,以鲜明定位凸显自身优势,为春晚节目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产品选择。“非央视+春晚”模式正逐步走向多元,容纳越来越丰富的议题和新鲜表达思路,朝着细分、特定化方向发展。
(三)融媒体优势互补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在《认同的力量》中提到:“网络社会的崛起,使文化认同、社会制度,尤其是民族国家,其基础受到了削弱,其合法性受到了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依其所具备的优势,极大地弥补了电视媒体受时空限制、交互性差、传播单一的不足。央视融媒体直播节目《Young在春晚》以年轻态、综艺感和强互动、沉浸式陪伴的方式解锁过年新姿势,实现了网络文化和综艺晚会的融合创新,塑造了春节网络仪式感。
首先,从时间上来看,从农历小年开始,各卫视春晚就开始营造春节的氛围,有计划、有顺序地安排电视与网络平台上线的时间,精准把握文字、画面、听觉等方面的媒介接受差异,充分发挥各平台传播的优势,由此获得了持久的热度。其次,从互动传播来看,各卫视春晚与快手、抖音、大象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哔哩哔哩等平台合作,高度融合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顺应了媒体发展趋势。台网联动,同步直播,成为地方春晚的标配,“及时反馈”“双向互动”成为新常态。再次,从收视效果上看,评价指标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收视率,更引入新媒体传播的点击量、流量以及网民关注度等数据。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播出后并未引发太多关注,经过微博转发,被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推送,被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中央媒体跟踪报道,最后引爆话题。据统计,新浪微博有近20个河南春晚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达25亿,讨论量近110万,快手、抖音、哔哩哔哩等全网累计点击播放量超27亿次,“唐宫夜宴”“又双叒叕被河南卫视惊艳到了”等标签多次登上各大热搜榜前列,成为网络传播下节日晚会现象级话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在时间、空间上存在互补关系,特色节目结合视频直播丰富了春晚传播的方式。
(一)营造仪式感
如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所定义的那样,仪式是“组织化的象征活动与典礼活动,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的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有着完全不同的节日仪式,在电视媒介中诸如“猜灯谜”“包粽子”“赏月”等仪式被艺术化地处理为节目元素。元宵节晚会更突出了全国各地灯会特色,不只是单纯的民俗展示,而是升级为晚会线索,连接内场与外场活动,着重体现“闹”字。中秋晚会从2004年开始由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华情》栏目接棒,逐渐确定为歌会形态。端午节晚会《端午好时节》与中秋晚会有异曲同工之妙,节目古今结合、形式新颖,从主持人到舞蹈演员、歌手均为古装造型,唯美国风成为舞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舞台形式多元,展现端午节千年传统文化。清明节不同于其他节日的喜庆氛围,主打慎终追远、敦亲睦族,所以《我们的节日清明——中华长歌行》以诗歌咏诵作为晚会主要类型。从纵向上看,元宵晚会、中秋晚会经历了从模仿春晚到差异化发展的转变,反映着中国电视文艺的创作思路和市场环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国家级平台的节日晚会主题鲜明,突出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贴合中华文化和社会民心的特殊价值,在受众市场和社会情感层面,主题性晚会有着稳固的心理需求和市场需要,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节日研究的单一化倾向。
除晚会外,节日特别节目也从不同角度、多种形式传递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息。有学者将传统节日的电视传播类型进行总结,集中表现在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剧、电视电影和电视特别节目八大类。其中,电视特别节目以各类特殊事件作为内容载体,特别策划、精心编排,能够收获巨大社会影响和优质经济效应。如2022年端午期间,央视多频道设置特别节目,营造端午特殊的节日氛围。《最忆是端午》在比赛中聊端午文化,体验习俗;《古韵新声——端午》以二十四节气为题,邀请文化类、考古类专家讲解节气,深谈节日风俗和来历;《传奇中国节·端午》选取河南开封地区直播,展现宋朝开封过端午节时人们泛舟、吃粽、挂艾、插花等传统习俗;体育频道端午直播中华龙舟大赛;新闻频道打造《守望端午》《动静端午》等特别节目;纪录频道特别放送与端午有关的纪录片;戏曲频道上演新编历史剧《屈原》。这些节日特别节目均从民俗文化守望者的角度捕捉端午仪式,注重展现传统民俗在新时期的的传承与发展。
(二)升温节日热度
埃米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认为,定期的节期、仪式、特定的图腾程式等社会标记(符号)体系对社会意识的形成和社会情感的稳定性必不可少,并且确保了社会意识的连续性。打破常规播出的传统节日特别节目,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为传统节日文化电视传播效果最大化奠定了内容基础。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含祭祖、扫墓、禁火、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民俗活动。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相比,“清明节”因为没有年节的狂欢仪式,也没有团圆饭、粽子、月饼等消费文化符号,节日热度不高。清明前后,央视多频道播出的清明节特别节目主要有综合文艺(含综艺晚会、诗诵)、人物追思(含谈话节目、纪录片等)、知识信息、生活服务4个类别。2023年,连续3天在综艺频道和央视频、央视网同步播出《多情的土地》清明节目;《传奇中国节·清明》选取横州作为拍摄地,展现中华茉莉园春耕场景;综合频道《焦点访谈》播出的《情思祭英烈》、新闻频道特别节目《清明时节》《新闻会客厅》《新闻直播间》等都专门设置人物追思的内容。清明节各特别节目类型特征集中为4点:一是中华民族祭奠亲人、追思逝者、公祭先祖、缅怀英烈等活动;二是远足踏青、禁火寒食等清明节传统习俗;三是祭扫新风尚和殡葬新形式;四是诗歌朗诵、讲故事、民乐演奏、交响乐等艺术形式,传达清明哀思。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电视、网络媒体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视民族文化的氛围,分时段升温节日热度,营造节日文化氛围,传播清明习俗和节日文化内涵。
(三)强化节日符号
传统节日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和具体的表现内容,“礼仪、仪式、游艺”与特定文化符号相联系,是内容和形式、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为了准确传达中国节庆特有的氛围,诸如舞台设计、服装配饰、节目表现等都注重多样化,呈现节庆节目的舞台效果。一轮圆月是中秋节最特殊的节日符号——2022年央视中秋晚会主舞台以“圆”为主造型,圆中有圆,三“圆”叠加:第一个“大圆”,是集合了江南水乡、苏州园林元素的暨阳湖生态园;第二个“中圆”,是生态园内一个直径60米的360度全景舞台;第三个“小圆”,是在全景舞台的中央水面区里打造的一个直径13米的表演舞台。水、景、月、人互为映衬,共同烘托温馨、浪漫、团圆的中秋氛围。伴随昆曲、评弹的浅吟低唱,《江月初照》《山河明月》《皓月千秋》三个篇章徐徐展开。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度过了中国人有史以来的首个“太空中秋节”;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山河明月》《这一生关于你的风景》《声声慢》的表演者穿行于现实的舞台与虚拟的苏绣世界之间。核雕、苏扇、苏派盆景等穿插在整台晚会中,彰显苏州非遗之精巧。“创作者借助舞蹈动作、音乐、服饰、道具、镜头、布景的有序组合,转喻和隐喻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共现表意”,节日符号意义就不再是单一形式,而是一种复合的表达。
四、非央视+非春晚:传播多样化与跨文化视域
除央视以外的其他媒体,在节日媒介建构过程中,地方性、民族性、自媒体性等多种媒介建构愈发成熟,呈现出多样态媒介建构、地方化和民族化建构、个性化建构、多模态感官体验等多种样貌。
(一)准确把握节日内涵
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探析传播技术对社会影响的时候曾发现:“技术的发明并被社会广泛接受,并非完全是科学家的贡献,而是人们内心中早就隐含着一种使用该技术的进步而满足自己某种需求、愿望乃至梦想的渴望。”从这个意义上说,观众对节日的普遍认可来源于原本就存在的节庆需求。从2021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一炮走红,到《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节目,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持续破圈,创造了广播电视行业的“河南现象”,成为近期较为热门的研究案例。《端午奇妙游》从唐朝的视角出发,通过4位唐小妹的奇妙经历,展示生活风韵,以及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艾草祛病、缅怀屈原等端午传统习俗。节目《祈》(2021)通过水下舞蹈呈现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神采。《龙舟祭》(2021)融合龙舟、祭祀、舞蹈、杂技、击鼓、奏乐等元素,重现龙舟大祭,再现了端午祭祀盛景。整台节目以“网剧+网综”的创新样式,充分运用漫画、游戏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创新表现手法,给观众以新鲜感,也赋予传统文化全新体验。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的成功离不开时代和技术的赋能,更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研究受众心理需求,准确把握节日内涵,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潮”起来,是受众产生认同与共鸣的基础。
(二)跨地域、跨文化横向传播
查尔斯·伯杰(Charles Berger)提出,传播造就了关于自我身份认知的两种意识,主观自我意识和客观自我意识。前者是“我意识到我是谁,所以我要主动表达和传播某些东西”;而后者则是“我通过传播想象别人认为我是谁,我将按照被人的‘认为’传播和表达某些东西”,这两种意识一起作用形塑一个人的自我意识。2022年,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系列节目成为中国节日跨文化传播的代表性作品,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全球推介此节目,俄罗斯金砖五国频道、探索频道也播出该节目的宣传片。“中秋奇妙游”站在国际的视角上重新解读中国传统节日,如运用“嫦娥和玉兔挑选心愿球,帮助人们实现愿望”为线索,通过一颗颗“心愿球”展现悲欢离合、人间百态;《此时明月》用两岸“双向奔赴”的路牌讲述大陆和台湾割不断的血脉联系;《千里共婵娟》节目则采用身穿汉服的各国小朋友共唱《水调歌头》、共赏明月,生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构想,使中秋蕴含的相思之意有了更高格局和更多维度。该节目的策划在传统节日中融入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创新地使“中秋”不局限于“小我”团圆,而是提升至“寰宇意识之大同”,进而完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实践。以河南“中国节日”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使跨文化传播具有“全球在地化”、国家软实力等表征特点,使媒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类节目成为塑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价值、构建中国话语的有效途径。(三)视觉化、品牌化发展趋势
居伊·德波(Guy Debord)曾说,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个社会在最根本的方面是以奇观为基础”。短视频时代,观众审美已经发生“跃迁”,奇观化、极致化的视效更有助于抓住观众的眼球。碎片化、趣味化、感官化的短视频内容,迎合填补了人们碎片化的闲暇时光,快手、抖音视频成为传统节日进行现代化传播绝佳的载体。新媒体独特的优势能以更新、更好的形式阐释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强化民族节日的认同感和文化主体性,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全平台分发上的另一大创新,是小屏先于大屏上线的“先网后台”模式。“奇妙游”系列从策划开始就贯彻了小屏优先策略,充分打通大屏和小屏,让两者实现更好的联动。
河南卫视的节日“奇妙游”系列、哔哩哔哩的原创国风动漫、浙江卫视的“宋韵二十四节气”等均根植于传统文化精神基因,成为传统节日创造性发展的闪光点。传统节日知识产权(IP)的打造应挖掘其当代价值,结合当代生活创新表达方式,不断提升内涵和深度,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唐宫小姐姐”以黄河文化、中原精神、民族文化为根基,以黄色、绿色为主色调的唐三彩乐俑为原型,对唐代服饰、色彩、形态以及文化之美进行了高度还原,充分彰显了令人震撼的黄河文化之美。成功的节日IP形成不仅只是一个外在形象概念,背后还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核作为支撑。以直播和短视频为主导的全新节日IP,具备可持续性、用户黏性和关注惯性,已逐渐成为节日文化塑造的关键,对塑造节目播出与内容消费新格局,以及对节庆内容含义的拓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大屏到大小屏联动,从单纯观赏到互动交流,从单一选择到多样选择,从单一渠道到多平台,从单一晚会形态到直播、短视频、中视频等丰富的视频形态,受众习惯和偏好已然分化,全新的节日IP格局正在形成。
五、结语
在中国传统节日的媒介化建构过程中,其内在逻辑所催生的媒介效力也将远远超出最初的规定,进而在植入文化基因、构建文化记忆、重塑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建立多民族情感纽带和实现多民族和谐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和实现人类文明互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媒介优势,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方面起到了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成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力量。而长盛不衰的央视春晚和新近“出圈”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就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媒介化保护的典范和样板。
当然,中国传统节日的媒介化建构也将面临许多挑战和危机: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化“负氧离子”,与国际非遗保护潮流相向而行,实现文化“两创”的再突破?如何形成中国传统节日媒介化建构的规模化、多元化、集群化和品牌化,并在保持各自媒介化路径和特殊策略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引入竞争机制、高新科技和创新理念,最大程度地加强对网生代和海外受众的传播,从而形成一种开放有序、勇于探索且充满活力的中国传统节日媒介化建构新体系等,均需我们回应和解决。
论文之道
扫描二维码,进入更多
非遗影像学术天地
执行主编:邓备 任露露
编辑:刘昭
技术:王屹飞 李文飞
版式:李祖玉
统筹:刘广宇 朱靖江
本期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学术支持: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委会
“中国节日志”编辑部
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策展委员会
广西民族志影展策展组委会
技术支持:田野守望(重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