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声音 第五十六期(2024.08.22)丨关于摩梭社区影像的田野随笔

文摘   2024-08-22 21:07   四川  

 田 / 野 / 声 / 音

   田/野/声/音

本栏目每期选择一位深耕于非遗影像的导演,以访谈的形式展示不曾看见的田野故事。其访谈文章均将在“年度非遗影像研究报告文集”中出版。

本栏目投稿邮箱:fyyx613@Sina.com











关于摩梭社区影像的田野随笔












作者简介


孔祥宇

孔祥宇,山东济宁人,博士、博士后,主研方向为传媒艺术学、影视人类学。







田野随笔


2013年10月,还在读大学二年级的我以游客身份第一次来到泸沽湖,起初只是被秀丽的风景吸引,行色匆匆,未能有更多深入的探访与追溯。时隔近八年后的2021年9月,我作为半个调研者第二次来到这片美丽之地,我和摩梭社区的种种联结也从这时开始埋下伏笔。2022年4月起,10个月的时间里,我的活动范围全部集中在了这里。从最初的摄像机不离手,到仅在节庆和仪式时架起机器,再到只落笔写田野笔记,最后竟全凭大脑感知记忆这里的一切。这简直与人类学的方法背道而驶,人类学曰:“越熟悉越要留住此刻”。从这方面来看,或许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人类学者,但很高兴我成为了一名荣誉的“摩梭外甥”。




一、摩梭人的非遗,被记录在他们自己的影像里

2021年9月,我随朋友一行人从剑川驱车6小时,来到摩梭传统文化村落——瓦拉壁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建在家中的摩梭非遗博物馆,建馆人是省级非遗传承人阿七独支玛和她的儿子阿七尼玛。这时我才了解,摩梭人不仅生活在湖边,在山区和坝区亦有他们的足迹。

摩梭非遗博物馆展示了摩梭人的传统手工纺织技艺、民居建筑、原始宗教、达巴文化、传统礼仪习俗、传统音乐舞蹈、民间医药、饮食文化、生活习俗、民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出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以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印记的重要民族文物。

图一:阿七尼玛与摩梭非遗博物馆(笔者拍摄)


在该馆的墙上,张贴着一张张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的介绍海报。阿七尼玛向我们介绍,他与多位民间艺人保持着交流沟通,帮助他们在不同非遗项目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他还说,正因为摩梭人有语言而无文字(仅有流传至今的若干象形符号),所以他在大学毕业后便拿起相机,坚持拍摄摩梭人的传统仪式,并录制达巴的口传经文和年长老人的口述历史。

图二:摩梭人的32个原始符号

(摩梭人博物馆资料)


对于学习影视人类学的我来说,这显然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因为我看到了一项饶有趣味的、来自文化持有者的影像实践活动。这类影像在影视人类学界有不同叫法,不限于“社区影像”“乡村影像”“参与式影像”“主位影像”等等,这里统一称“社区影像”。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摩梭人拍摄社区影像的动机是什么?族群内有多少人进行过拍摄?拍摄过哪些文本?应用了什么样的方式?传播到了多大范围?获得了何种反响?

以上算不上是经过训练后的问题意识,而是经验使然。此后,我进行了大量资料阅读研究,惊奇发现摩梭人中有两位行业内知名的导演,生活在泸沽湖畔的大落水村。




二、摩梭文化不止非遗,我淹没在漫天的素材里

几个月后,我来到大落水,放下行李便开始寻找摩梭人博物馆大门。当时恰逢提升改造,博物馆处于闭馆状态。该馆由摩梭人多吉和尔青创建于1997年,原名摩梭民俗博物馆,起起伏伏,几经修缮,终于在2022年7月重新开馆。对两人来说,建立博物馆与拍摄社区影像的初衷是一致的,前者保存物质,后者留存精神。多吉说:“新的展馆并不像之前那样注重文化宣传,在跨度20年的拍片和策展中,我觉得保存我们文化的最好办法回归生活、回到生活”。如同阿七尼玛在同年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名称一样——《摩梭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

图三:摩梭人博物馆内院前门(笔者拍摄)


2022年5月,我随阿乌尔青前往拉伯乡拉卡西里村拍摄达巴仪式。一周时间,我们陆续拍摄记录下了吉布、扎布、谷布、木初布、噶若布等仪式。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达巴文化是摩梭文化核心”这句话的含义。达巴是摩梭人中的智者,他们集巫、医、学、艺、匠于一身。摩梭人逢年过节、新居落成、孩子取名、成丁礼仪、疾病占卜、预测凶吉、驱鬼敬神、丧葬仪式等各种祭祀礼仪,都要邀请达巴主持。如今,摩梭人的多个非遗项目均与达巴文化有关。

拍摄回程之后,阿乌尔青对素材进行了系统整理,存于3个硬盘中同步备份。我不禁困惑,这个拍摄制作过《离开故土的依咪》《我们怎么办》《为了永远的怀念》《葬礼中的达巴经》《摩梭人的自然观》等纪录片的导演,自始至终没有间断过影像拍摄,却为何已经多年没推出新的影片作品。谈及原因,尔青告诉我,就现阶段来说,他认为社区影像的文献价值、档案价值更加重要。

云南省社科院郭净研究员曾说过,“在我们以往的思想观念里,大家拍摄纪录片是为了放映。但是40小时的素材拍了,剪辑为1小时的影片,其余的39小时还有价值吗?当然有价值!”。云南大学陈学礼老师浪漫地引用过木心先生的一句名言,素材拍摄后,“就放在那里,会慢慢好起来”。

在20余年的拍摄生涯中,尔青与多吉积累的素材存于20多个硬盘、10余个u盘、无数个光盘和若干个卡带中。不止尔青与多吉,尼玛在10年拍摄中也积累了超过8个硬盘的素材。摩梭人何禾、宾玛、二车都不同程度拍摄过许多影像资料。而摩梭人短视频博主旦史娜姆、八斤卓玛等亦有多个影像作品。

图四:尔青、多吉的影像素材存放介质

(笔者拍摄、整理)


郭净研究员还提出,“一个全面的社区影像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最底层是素材,中间层是日志,最上层应该包括对外的纪录片和对内的影像库”。相对于成片和素材,经过初步整理而形成日志既具有便捷度,又有较强的索引性。从影像日志的角度出发,尔青、多吉拍摄的里家咀影像素材无疑是形成日志的最佳原料。我尝试整理了一小部分,深感影像日志的整理难度之大,也明白其实用价值之高。尤其是两人对于传统母系大家庭——杜比家庭长达20年的有序记录,几乎“自成日志”,由家到族,以小见大,呈现出摩梭信仰、摩梭习俗、摩梭景观的发展、变迁与流逝。

看着如此海量的素材,我淹没其中。

2022年11月,云南艺术学院的六位大学生联系尔青,想以尔青为主角拍摄一部毕业作品,呈现尔青对摩梭文化和生活的影像传承。

刘同学问尔青:“您做影像多少年了”。

尔青回答:“2002年开始算的话...”

刘同学很惊讶:“刚好20年了”。

尔青感叹道:“时间过的真快”。

在这一年,大落水的摩梭人会在繁忙的午后偶尔怀念博物馆外院的投影仪,瓦拉壁的村民们已然人人都会使用手机,里加咀和拉卡西里相继出现了短视频博主。在其他的摩梭村落里,影像之于每一个人也都不再稀奇....




三、未完成的摩梭故事,成片却在他们的生活里

2023年1月,我从返乡的车上跳下,掉头开启了异地过年的“冒险之旅”。这是我29年来第一次异地过年,与其说是一场田野回访,不如说是一次彻底成为当地人的加冕执念。

图五:2023年的摩梭除夕年夜饭(笔者拍摄)


年前,我随阿乌多吉、阿乌尔青还去了油米村,他们共同开发了一项用东巴文字书写达巴经文的项目,就此,达巴经文的流传不再仅依赖影像与录音。换个角度而言,影像不再只是承担沉重的文化责任,而是真正回到了生活。

10个月里,我除了整理摩梭人拍摄的社区影像素材外,自己也拍摄了海量的摩梭影像素材,但最终没有剪辑成片。这或许是受到阿乌尔青的影响,又或许是听从郭净研究员的指导。但更可信的理由是,我并不喜欢“割舍”。于是,这些素材静静流淌在硬盘里,成了“未完成的摩梭故事”。

从瓦拉比到大落水,从拉卡西里到里家咀,从油米到宁蒗县城,我的摩梭故事囿于篇幅,难以穷尽;直抒胸臆,不免主观。所以这篇小文既不是学术论文,也不是旅人游记,只是一场回望与随笔。



后记

时至今日最后一次在泸沽湖边静坐,是2023年7月的一个夜晚。泸沽湖艺术生活节后,Jason送给我一串象征摩梭人“天人关系”的别致吊坠,我想这个吊坠是承载我这段摩梭生活记忆的浪漫符号,也是我作为摩梭外甥的独特物证。

离开泸沽湖的一年零一个月里,我相继去过赛里木湖、环秀湖以及家乡的太白湖。每当经过它们,我都仿佛经过着泸沽湖,不限于那些穿过的景,错过的物,爱过的事,路过的人。







扫描二维码,

进入更多非遗影像学术天地

查看更多:关于我们


执行主编:刘忠波 孔祥宇

编辑整理:孔祥宇

技术:王屹飞 李文飞

版式:张雅琴

统筹:刘广宇 朱靖江

本期主办: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学术支持: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委会

“中国节日志”编辑部

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策展委员会

广西民族志影展策展组委会

技术支持:田野守望(重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最新文章